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我在七零畫插畫 > 第第七農墾兵團 徐截雲不止送了這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在七零畫插畫 第第七農墾兵團 徐截雲不止送了這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子的出差介紹信,中年同誌一看,表情都嚴肅了幾分,把證件還給她們,“我是兵團二營三連的連長,特意來接你們,就這些行李嗎?我幫你們拎。”

林姐冇讓他幫自己,隻請他幫聞慈拎了行李包。

三個人往外走,剛一感受到風雪,聞慈就把手裡的棉帽子扣到了腦袋上。

三連連長也把帽子扣上,他帶的是軍綠色的棉帽,兩邊垂下遮耳,可以防風,他一邊走一邊為兩人介紹:“我們三連是團裡開墾工作做得最好的連,聚集了來自大江南北的知青,大家都很團結,就像兄弟姐妹一樣,一起勞作、吃飯、生活。”

聞慈不瞭解兵團,聽著像是部隊,但怎麼還是農墾的,還有知青呢?

林姐為聞慈解釋,“這些兵團是按部隊的體製,但主要肩負的是農墾的任務,發展農牧業,帶動當地老鄉發展,來這兒的有部隊,但也有援建的,大多就知青。”

“是的,”三連連長語氣自豪,“我們最早的知青已經來這裡十年了,我來這裡也已經八年,這八年來,我們開墾了上萬畝土地,為國家提供了非常多的糧食。”

他看看兩人,有些好奇,“上麵說你們是來參觀學習的?”

這名頭聽起來還怪正式的。

聞慈心裡想著,解釋道:“我們是來參觀的,找找素材,為了畫能夠出口的圖書。”

“出口?”三連連長肅然起敬,“這可是好事,出口就能賺外彙,有了外彙就能買他們國外的好東西。你們需要什麼幫助,儘管跟我說,我會儘力幫你們的。”

聞慈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幫助,她得先看看當地的情況。

“連長,我們是在哪裡住?”她問。

三連連長道:“你們可以住我們能兵團的招待所,距離知青們的宿舍不遠。”

聞慈聽了,卻問:“那我們能和當地的老鄉接觸到嗎?”

三連連長想了想,“兵團旁邊的鎮子上大多都是老鄉,至於旁邊嘛,對了,有阿不都一家,他們就住在兵團旁邊的木屋裡,旁邊是草原,他們會在那裡放牧。”

聞慈眼前一亮,“那我可以和他們打打交道嗎?”

“可以是可以,”三連連長爽快點頭,但是又提醒道:“但你們要注意,我們的習俗可能不太一樣,一些我們能吃的東西,他們不能吃,反正有不少忌諱。”

他跟聞慈大致說了說,最重要的,就是強調豬肉問題。

聞慈半點不意外,她其實上輩子有朋友是□□的。

她點頭記下了三連連長說的話,等見到火車站外的馬車時,睜大了眼——雖然不是古裝劇裡的馬車,隻是一匹馬拉著個木板車,但那也是馬,不是驢和牛啊!

三連連長騎上馬,招呼兩人上去,“兵團離鎮上有點距離,你們快上來吧。”

聞慈新奇地爬上木板車,兩邊有半米高的圍欄,裡麵還有兩個小馬紮,還有幾個被撐滿的麻袋,她和林姐坐到馬紮上,兩個人都好奇地觀察著周圍的景物建築。

大西北,聞慈兩輩子頭一次來。

三連連長把圍巾拉到嘴上,不怕灌風了,這才駕著馬跟兩人說話。

“阿速不算繁華,但鎮上的物資還是比兵團齊全,每次有人要來鎮上的時候,都會捎帶點東西回去——剛纔等你們的時候,我足足寄了好幾十封信,都是幫知青們帶的。”

三連連長講話嗓門大,爽朗,說到這裡還笑了起來。

聞慈扒著小圍欄,忍不住:“他們知青可以回家嗎?”

“過年的時候可以,但得批假,可不能自己隨隨便便跑了,”三連連長歎了口氣,“知青們哪兒來的都有,近的有西北的,但大多數都是全國各地的,有些南方的,一連好幾年也回不去一趟,路費貴,也太遠,回去一趟在家裡待不了兩天就得回來了。”

聞慈覺得這個話題有點傷感。

但三連連長很樂觀,他又笑了起來,“現在城裡日子也不好過,這幫知青來兵團的都是幸運的,兵團雖然乾活重,但規矩正,吃得也多,說不準比他們在家裡吃得還好呢。”

他們一路上聊著天,在聞慈覺得自己腳都要凍木了的時候,終於見到了兵團的影子。

和她見過的白嶺軍區相比,兵團的守衛不算嚴密,三連連長打了聲招呼,登記完就能進去了,他先把馬車停到了招待所下頭,翻身跳下了馬,幫她們拿行李。

“走,我先帶你們上去。”

招待所裡人不多,隻有幾個探親的家屬,聞慈和林姐一人一間,進去時簡單看了眼,房間裡光禿禿的,隻有張床、小木桌和椅子,其他的什麼都冇有,條件並不算好。

放下行李,兩人又跟三連連長出去了。

三連連長路上把兵團情況說得差不多,他們在這裡種地、養殖,內部就像一個小社會,基本能夠自給自足,這會兒是帶兩人去食堂,快到吃午飯的時間了。

剛進食堂,就聞到一股肉香。

聞慈嗅了嗅,“大家每天都能有肉吃嗎?”

“這哪兒可能,”三連連長哈哈大笑,“能一週吃上一頓大葷就不錯了,今天這頓,是專門給你們倆同誌接風的,過油肉拌麪,冇吃過吧?當地特有名的吃食,給你們嚐嚐。”

聞慈哪裡好意思,立刻開始掏糧票。

林姐也拿出了糧票,“我們出差上頭是有補貼的,不能白吃大家的。”

三連連長倒也冇拒絕,這是合規則的事,他跟大師傅打了聲招呼,兩大盤點綴著紅辣椒的過油肉拌麪就端了出來,至於他自己,是在大盆裡打的菜,白菜燉土豆,裡麵有點肉渣。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三合麵饅頭,夠他吃的。

三人坐到一桌,三連連長催著她們趁熱吃。

過油肉拌麪的麵是手工打的,勁道爽滑,過油肉也香噴噴的,還有點湯汁,拌著麵特彆好吃,聞慈吃了一大口,感覺自己被火車晃盪得難受的胃裡都舒坦起來,“好吃!”

三連連長笑眯眯的,“這口味是炊事班改良過的,更合咱們胃口。”

他也呼嚕呼嚕吃了起來,現在天冷,人就得多吃,不然身上冇力氣還不抗凍。

一大盤過油肉拌麪,聞慈都不知道自己怎麼吃乾淨的。

肚子飽得不行,她癱在座位上,正要說話,就聽到外麵傳來密密的腳步聲,“今天凍死個人,快快,進食堂暖暖,“她看過去,就見到食堂門口的棉被簾子被掀開了。

冷風夾雜著雪花打著轉兒飄進來,一起進來的,還有一窩蜂的人。

這些人看五官都很年輕,最大的也就三十出頭,還有幾個,個子不高,看著才十六七歲,他們都穿著灰撲撲的棉襖戴著帽子,臉凍得黑紅髮皸,這是日複一日勞作留下的痕跡。

他們說笑著衝進來,把門合上,開始從懷裡往外掏飯盒。

三連連長瞅了眼,笑罵道:“今天怎麼來這麼早?活兒乾完了嗎?”

“凍得加快速度了唄,”一個耳朵通紅的知青笑道,說著,他看到同桌的聞慈和林姐,好奇地問了一句,“這就是上頭派來的同誌嗎?”他們都是知道的,連長今天上午冇來,是因為得去鎮上接人,聽說是首都派來的同誌,要來參觀考察的。

但現在一看,有個同誌好像是不是太年輕了?

他們不好意思主動和聞慈搭話,聞慈卻主動找他們聊了聊。

她這才知道,眼前這二十來個人都是三連二排三班的知青,也是三連連長手底下的,所以才和他那麼熟悉,這一波人大多是來自南方的,格外年輕的那幾個,是今年剛來的。

他們每天都要聽著起床號起來,按照軍事化作息,但乾得是農民牧民的工作。

哪怕是今年剛來的那幾個同誌,也迅速地改換了麵貌,他們的臉被強烈的日照曬黑了,寒風一凍,變成了西紅柿般的紅,他們的手都變得粗糙開裂,是一雙乾多了活的手。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手上都有凍瘡,而且年年複發。

種地真的很苦,聞慈再次意識到這一點。

但能來兵團的知青,比起去地方下生產隊的知青,還算是幸運的。

她歎息著和三連連長打了聲招呼,拉上林姐,“我能去其他地方轉轉嗎?”

他們本來就是來參觀的,還要為那個出口找素材,三連連長爽快地答應了,“你們四處轉就是了,我們兵團也冇什麼機密,放心,”說著,自己笑了起來,黑臉中露出兩排白牙。

聞慈和林姐四處遊蕩片刻,不知不覺,走到了兵團邊緣。

隔著柵欄,她看到外麵有間木屋,有兩個小孩正在跳格子。

這兩個小孩穿著厚厚的灰色羊皮大衣,大衣快到他們的腳背長,把人裹得嚴嚴實實,頭上戴著皮帽子,腳上穿著小皮靴,聽到聲音,一齊好奇地

回過頭來看。

凍得通紅的巴掌臉上,濃眉大眼,五官深邃漂亮得不像話。

倆小孩見到聞慈,好奇地湊在一起嘰嘰咕咕,像兩隻竊竊私語的大號洋娃娃。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