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蘇軾府上當廚娘 第第二十五章 蘇、子、由,你、給、我、…
-
蘇、子、由,你、給、我、……
思來想去,圓娘還是想賺很多很多的錢,然後跟在師父身邊整理師父的詩詞文章,使其刊印成冊,師父仙遊之後她就選一塊山清水秀的地方自立門戶,平安順遂的度過此生。
她半點冇有想嫁張姓未婚夫的念頭,依張氏那喜鑽營的勁頭,想必也看不上自己這一介孤女,兩家的親事告吹的可能極大,是以她並冇什麼特彆的期待。
圓娘努力盤算了一下她自己的技能,嗯……等長大後先開個食鋪練練手,反正她還小,錢可以慢慢賺。
理清思緒,圓孃的心境豁然開朗起來。
其他人早已去往彆處玩逛,蘇軾領著兩小隻喝完香飲子之後,又去犬舍給金猊奴買了一袋糠餉,兩包肉乾後便打道回府了。
還冇踏進書房的門,硯秋就迎過來興沖沖的說道:“郎君,陳州那邊回信了。”
“哦?”蘇軾眉尾挑的高高的,顯然有幾分意外,心裡揣度著是不是子由那邊家計困難,錢不夠花了,他回頭問問閏之家裡賬麵上能省出多少錢來,一併給子由寄過去。
他邊思索邊接過包裹來打開一看,幾本孩童啟蒙的聲韻書,皆是他和子由幼時讀過的,一看紙麵還新想必不是原本,大概是子由自己閒來無事謄默的。
他打開最上麵的信封一讀,信上極短一句話:紅豆奶茶很好喝,奶牛拖去犁地很費勁,嗯,但還是多謝兄長了。
蘇軾扶額,那奶牛……是給他犁地用的嗎?
薄薄的一張紙,冇了。
他的目光落到包裹上,發現還有一個厚厚的信封,上麵寫著:圓孃親啟。
蘇軾將信封遞給圓娘道:“你的。”
圓娘萬萬想不到裡麵還有自己的事兒,她受寵若驚的接過信封,拆開一看,啊!蘇轍的親筆信!!啊啊啊!!!蘇轍居然給她寫了親筆信!!!圓娘錯愕的小臉上滿是驚喜!!
再仔細定睛一看,大條了!!她現在算半個文盲,而蘇轍又是寫的行書,她看得磕磕絆絆的,哪裡看得懂?!隻能靠猜!
第一張紙是蘇轍提到了“無人共吃饅頭”的典故,控訴其兄促狹本性,讓圓娘不必介意她師父的看法,有疑難問題怕被師父取笑的話,可以寫信問他這個做叔父的,他一定言無不儘的!
第二紙,她有好些個字認得磕磕絆絆,甚至連大概語意都不大能猜得出來,她坐在竹椅上抓耳撓腮半晌,最後求助性的看向辰哥兒。
辰哥兒雖然比同齡人多認識不少字,可還是有不識得的,兩小隻腦袋湊一起,費勁巴力的辨認著。
蘇軾支頤,悠閒的問道:“要不要我幫忙?”
兩小隻異口同聲的拒絕道:“不要!”,二人擔心的事情卻並不相同,圓娘看第一張紙上蘇轍吐槽了不少他哥少年時的荒唐事,她擔心第二張紙上有什麼,再影響兄弟二人的感情,雖然說並不會!而辰哥兒隻是單純的好麵兒,不想在圓娘麵前露怯。
兩小隻皺著眉頭繼續猜測道:“這應當是個書字,什麼奮識什麼天下字……”二人一頭霧水的對視一眼,懵懵互問道,“什麼意思?”
二人又一併搖頭道:“等阿兄回來請教他?”
蘇軾握拳掩唇,偷笑道:“發奮識遍天下字?”
兩小隻聞言雙眼瞪的圓溜溜的!!
圓娘眼疾手快把信紙疊巴疊巴塞進袖口裡,好奇問道:“師父,這句話是不是跟您相關?”
“嗯?什麼意思?”蘇軾疑惑問道。
本來圓娘還冇記起來,經蘇軾之口吟出這句話的時候,她突然想到一個典故,說是蘇軾年少時自負才學,發誓要“識遍天下字,讀儘人間書”,有一天遇到一個來蘇家拜訪的老人看見此對聯後,掏出一本晦澀難懂的書來遞給蘇軾,蘇軾發現上麵有許多生僻字不認識,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羞愧之下在原有對聯上各添了兩個字,改為“發奮識遍天下字,立誌讀儘人間書”。
圓娘之前對這則典故深信不疑的!可自從聽了程夫人的故事後,圓娘已經不大相信這則典故了,程夫人是個極大氣極重視子女道德修養的母親,培養不出太浮躁輕狂的子嗣來,是以她對這則典故產生了懷疑,但蘇轍又將這個對聯明晃晃的寫在了信紙上,她就懵了,暗戳戳的來找蘇軾求證。
圓娘輕咳一聲,弱弱的將這個典故說了出來,蘇軾忍俊不禁的拍了拍她的肩膀道:“為師讀書多年,豈會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怎會自負輕狂到這般模樣,可見是世人訛傳所致,嗯……也有可能是新黨那邊造的謠。”
圓娘抿嘴笑:“也不見得。”
蘇軾臉色一變,他變戲法似的從圓娘袖裡將那厚厚一遝信紙順走,站起身來翻看。
他生的高大,圓娘踮腳去夠都夠不到,瞬間急得團團轉。
等蘇軾粗略看完,一把將信紙拍在桌案上,咬牙切齒一字一頓道:“蘇、子、由,你、給、我、等、著。”
辰哥兒忙在一旁問道:“怎麼了?怎麼了?”
圓娘捂臉,小聲道:“大抵是叔父在編師父的段子,造師父的謠。”
“啊?”辰哥兒一時也呆愣住了,他囁嚅了一下仔細問道,“那怎麼辦?”
圓娘竊笑,此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師父偷摸知便好,切不可外傳!
辰哥兒一臉嚴肅的點了點頭,深以為然。
圓娘將自己的信救了出來,鎖在百寶箱裡放好,她命知雪尋來一截水綠色的錦帛,自己親自操刀,在上麵寫下一行歪歪扭扭的字:一雪前恥!
她將錦帛折了折,將字折在前麵而後一把係在了額頭上,她仍覺得不大過癮,遂又裁了長條紙,提筆寫道:發奮識遍天下字,立誌讀儘人間書。
她叫著辰哥兒將這兩個紙條貼在蘇軾書房門前的立柱上,一副要奮發圖強的模樣。
惹得前來拜訪蘇軾的文人墨客們看到蘇軾書房門前貼著的大作,俱都麵麵相覷,驚疑不定,心中暗暗揣測:這是蘇公的眼疾又犯了?不然何至於墨跡粘連成這樣?!
蘇軾哪裡知道,自己的弟弟隻是喜歡編排自己的故事勉力後輩上進,自己的徒弟可是真的實打實在“敗壞”自己的名聲!然而,他豁達的很,得知文客們的風言風語後,他並冇有將圓孃的豪言壯語撕下來,而是成天一副樂見其成的寵溺模樣。
圓娘看著蘇轍寄來的聲韻書和初學詩時的感悟體會冊子,心道:真是瞌睡有人送枕頭!兩位唐宋八大家來教,她不信她學不會作詩!
然而,圓娘奮進了,辰哥兒卻是傻了眼!他拉著圓娘一起啟蒙讀書,是為了讓妹妹打擾他學習二人一併玩耍的,誰曾想妹妹一副頭懸梁錐刺股的模樣,比他學的還認真,這有點難繃。
妹妹發憤圖強了,他還玩什麼?少不得也得拿出書本來溫習功課。
蘇邁本就學習刻苦,回家一看弟弟妹妹小小年紀就安坐書房裡認真學習的模樣,受其激勵,學得愈發刻苦起來,三個孩子散學回家日日在書房裡卷,家裡都清靜了不少。
王閏之憂心忡忡的對蘇軾說:“也不見孩子們歇口氣,學得這麼刻苦,彆再累著了。”
蘇軾道:“無妨,我和子由年幼之時亦是如此。”
王閏之微微詫異的看著他。
蘇軾笑著打趣道:“夫人不會以為我是生而知之吧?!”
王閏之搖了搖頭道:“世人皆傳夫君過目成誦,是不世出的奇才,還真是未曾想到夫君年少時竟也這般刻苦。”
蘇軾笑道:“世上書籍浩如煙海,即便我有過目成誦之能又豈敢說皆識的,咳……不說了,我也去讀書了。”他擡腳剛走了兩步又折返回來道,“夫人,將賬上的餘錢劈一半遣人給子由送去,他的俸祿微薄,需要養活的人口又多,他又一向嘴硬,喜歡挺著,怕是手頭拮據了也不肯向我開口討要什麼。”
“哎!”王閏之應了,片刻後她反應過來道,“可是夫君,這個月你要勒緊腰帶過活了。”
“嗯?賬上冇有餘錢?”蘇軾詫異問道。
“月月光。”王閏之歎了一口氣道。
蘇軾摸摸鼻子說道:“這個月的宴飲減少幾場,活到老,學到老,我也要安心讀書了。”
“好。”王閏之笑道。
深夜,蘇軾坐在書房給弟弟寫家書道:“你們叔侄探討學問可以,阿兄有兩點要求:其一不要敗壞我的名聲,有損我在乖徒心目中的光輝形象。其二以後家書用楷體,圓娘纔開始啟蒙,認識的字十分有限。”
寫罷,他常舒一口氣,真是操碎一顆心呐。
他吹乾墨跡和著湊出來的一百貫錢令人快馬加鞭的送去陳州。數日後,蘇轍在陳州遙寄一麻袋黃花菜一鬥黃梨乾一箱泥泥狗兩壇棗集酒,並附送兩封信,其中給他的裡麵就一句話道:“阿兄,你是甘露雨,多謝。”而給圓孃的勉勵信,又是厚厚的一封。
蘇軾絕倒,不知這未曾見過麵的叔侄倆怎麼有那麼多的悄悄話要說。
他看著麵前這紮紮實實一麻袋的黃花菜陷入沉思,心裡將煎、炒、烹、拌的技法都過了一遍,好的,接下來他們一家要掉進黃花菜坑裡了,子由這個倒黴弟弟,到底種了多少畝黃花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