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嫡脈:躺贏大唐 第178章 開始交鋒2
也許是迎來送往慣了,陳掌櫃的臉上永遠一張笑臉。
聽到老熟客的問話,陳掌櫃從懷裡掏出來一枚精美的銀幣,笑嗬嗬的對看著自己的眾多食客說:
「收啊,乾嘛不收?諸位怕用不出去李氏造錢幣,大可以來小店消費。
小店多少都收,不怕大夥兒笑話,小老兒至今為止沒有收到一枚金幣,甚為遺憾。
小老兒準備收藏一枚金幣傳給後人,這樣精美的金幣,編號越靠前,將來必定越值錢。
隻要隴西李氏還存在這個世間一天,小老兒家世世代代都會用這樣的錢幣。」
這個時候一個食客接話說:「陳掌櫃,這可不是錢。
李氏自己都說這隻是兌換憑證,不是錢。」
「嗤……」
結果這個家夥遭到了所有人的嗤笑,韓六爺聽到這個家夥的話,又被煙嗆到了,沒好氣的大聲說:
「瓜皮,這能買東西的金,銀,銅,紙幣不是錢?
來來來,你告訴我什麼是錢?
老夫簡直就被你蠢笑了,銅錢說白了也是一種固定價值的憑證。
你來說說,李氏造金,銀,銅,紙幣,和銅錢有什麼區彆?」
陳掌櫃笑嗬嗬的說:「永樂王大肆宣傳佛,道,子錢家放貸的利息,是在敲骨吸髓。
並且大肆宣傳一文錢驢打滾的恐怖,還用棋盤,讓朝堂上的袞袞諸公,知道其中的利害。
永樂王製定的這一套存款,貸款利息,小老兒不說,大夥兒也應該知道,這是古往今來最低的。
但是,正所謂擋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佛,道,子錢家,怎麼可能就這樣放棄吃了幾千年的利益?
所以啊,接下來隴西李氏和三家之間的爭鬥,必定會十分的激烈。
但是這都和我們沒有關係,你拿著李氏造金,銀,銅,紙幣,到「每日優選」便利店,能買到你需要的東西。
起碼雪鹽,糧食,肉蛋蔬菜瓜果,這些每個人都少不了。
就隴西李氏上下六房的產業,就遍佈天下。
六房加一起,算上天下間李氏的小宗,兩百萬人總有的吧?
這麼多人用李氏造錢幣,加上給李氏乾活的人,領的也是這樣的錢幣。
所以,小老兒不認為三家,能阻止李氏造金,銀,銅,紙幣的流通。
畢竟,這麼精美的錢幣,總比絲綢,布帛用起來方便吧?」
韓六爺對陳掌櫃豎起一個大拇哥:「陳掌櫃說的在通透,老夫就有點不明白了,那些瓜皮一定要把銅錢埋在地下才放心?
哪個坊不隔三差五的傳出來被盜的?怎麼就不長腦子呢?
說句不好聽的,人家隴西李氏,差你那三瓜兩棗的?
還是你們手裡的李氏造錢幣換不了東西?
這麼精美的金,銀,銅,紙幣,它本身就價值不菲了。
難道一定要用一貫隻值六百文的銅錢?
今天老夫去李氏銀行存款,有的瓜皮還想用一貫白錢換一貫李氏造錢幣。
真的是和那幾個搬沒奈何一樣的蠢貨,是什麼讓他覺得李氏是能讓人隨便貪便宜的?
你不是想要「李大頭」金幣嗎?剛好老夫有,你拿十個銀幣來跟老夫換。」
韓六爺的話,頓時就讓大堂裡麵的食客議論紛紛,都表示想知道是哪個瓜皮,想要去訛李氏銀行的?
有人更是問韓六爺,李氏壯奴是怎麼收拾那個瓜皮的?
也就李俊不知道,外人是如此看待李氏族人的,他可是不厭其煩的告訴族人們,待人要和善如春風,對待敵人則是要如秋風掃落葉。
好嘛,結果外人對李氏族人的看法就是:李氏族人很暴躁,一言不合就抽刀子。
韓六爺想起那個嚇尿了的瓜皮就樂了:「噗呲」
「那個瓜皮開始嚷嚷,李氏壯奴剛要上前,這個家夥才反應過來,這裡是李氏銀行。
人家李氏壯奴還沒有到跟前呢,自個兒把自個兒嚇尿了。」
「哈哈哈哈……」
韓六爺的話,頓時就引起鬨堂大笑。
有的笑點低的家夥,邊笑還邊拍桌子,把自己笑得眼淚都下來了。
酒樓包廂裡麵的一個子錢家東家沒有笑,他一大早就包下來了這間,可以看清楚李氏銀行門口的包廂。
外麵人山人海存錢的老百姓,以及樓下的談話,讓這個子錢家的東家明白。
子錢家花大代價讓各世家門閥袖手旁觀,也許效果並不會如他們預想的那麼順利。
昨天洛陽城那邊的人,往李氏銀行存款兩百萬貫銅錢,憑證也快要到長安城裡麵了。
要知道那兩百萬貫銅錢,都是曆朝曆代工部造精美的銅錢。
就算是從長安城裡麵的李氏銀行,取出同樣的銅錢,子錢家都需要付兩萬貫銅錢的手續費。
要讓以利益至上,絕情絕義的子錢家吐出來兩萬貫銅錢,這無異於在子錢家心口挖肉。
而為了吸光李氏銀行金庫裡的銅錢,子錢家發動自己的力量,大肆從李氏銀行貸款。
而這些天文數字的貸款,雖然利息不高,但是為了從李氏銀行貸出來三百萬貫銅錢,子錢家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的。
事情能成則罷了,現在看起來事情並沒有像他們預想的一樣發展。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大東家說服了幾個世家門閥,讓他們也出手向李氏銀行貸款。
當然了,貸款的利息還是由子錢家出。
佛門也出手了,他們的手筆更大,直接就在洛陽李氏銀行,往長安城裡麵彙了三百萬貫。
作為最古老,最神秘的諸子百家,子錢家當然知道,佛門寧願讓朝廷惦記上,也要向李氏發動攻擊。
前些時間,長安城外突厥人到過的地方,所有的寺廟都被搶劫一空。
簡直就是寸草不留的搶劫,但凡是值錢的,能用上的東西,包括寺廟裡的磚瓦都不見了。
右武衛大將軍尉遲恭上報朝廷是突厥人搶劫了寺廟道觀,殺光了和尚尼姑。
然後被李氏壯奴趕跑,但是所有的寺廟道觀均被毀於一旦。
有些事情並不需要證據,到底是誰乾的大家都心裡有底。
但是公開的說法隻有一個,那就是突厥人不敬神佛,把沿途的寺廟道觀毀於一旦。
佛,道兩家想要找李氏的麻煩,也隻能用其他的名義,而不能用這個。
畢竟隴西李氏舉全族之力,趕跑了南下搶劫的二十多萬突厥騎兵。
這樣的功勞,必將留於青史,不容人玷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