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西遊:開局捉了百眼魔君 > 第34章 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西遊:開局捉了百眼魔君 第34章 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清晨,路上。

陸昭將夢中所得《多心經》唸完一遍,目光落在最為沉穩的大徒弟身上,問道:“小金,你且說說,有何感悟?”

小金數十隻芝麻綠豆大的眼睛眨了眨,顯出沉思之色。

它煉化橫骨不過五載,雖能通人言,解人意,但於這等深奧佛理,理解起來著實困難。

沉思半晌,方纔開口道:“師父,此經玄妙。弟子愚鈍,隻覺得聽著經文,心中的焦躁、悲傷,似乎平複了一些…彷彿一道清泉,流過心頭。”

“經文說‘度一切苦厄’,或許便是教我們如何麵對苦難,保持心境平和?”

他說得磕磕絆絆,見解也頗為淺顯直白。

但陸昭聽罷,卻是微微頷首,麵露嘉許之色。

妖類與人不同,靈智增長緩慢。

彆看多目金蜈的實際年歲在師父陸昭之上,心裡年齡卻和七八歲的稚童相差無幾,對世界的認識也尚處於懵懂階段。

對他而言,能體會到經文有“靜心”之效,已屬難得。

陸昭溫言道:“不錯,能知靜心,便是入門之始。你能有此體會,甚好。”

鼓勵完大徒弟,他又看向那七蛛,問道:“你們七個呢?聽了這經,可有什麼想法?”

七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年紀最長的紅蛛被推了出來,歪著腦袋想了半天,才憋出一句:“呃…師父…這經念起來挺好聽的,聽著…心裡安穩,不難受了…嗯…是部好經!”

其餘六蛛鬆了口氣,紛紛點頭附和:“對對對,心裡平和!”

“還有呢?”

七蛛齊齊搖頭,異口同聲道:“冇了!”

陸昭扶額歎氣。

果然冇出他所料,這七個小丫頭秉性天真,於道理上領悟最為淺薄。

但他深知修行不可一蹴而就,便也勉勵道:“能得心安,亦是功德。你等需常記此心平氣和之感,於日後修行大有裨益。”

七蛛聽得師父誇獎,個個歡欣雀躍。

連日來因師祖去世而籠罩在心頭的陰霾,也因此被沖淡幾分,重新顯露出活潑的本性。

繼續趕路。

陸昭走在最前,心中卻是不由自主地再次默誦起心經。

與弟子們的淺顯感悟不同,他自幼受師父黃花老道玄門正宗教導,根基紮實,悟性又高,結合夢中烏巢禪師的點化,對這經文的理解,自是深刻許多。

心中暗忖:

經雲‘照見五蘊皆空’,這‘五蘊’色、受、想、行、識,囊括了人之身心一切活動。禪師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並非說萬物虛無,而是指萬物皆因緣和合而生,無有獨立不變的自性。

我執著於為師父報仇,執著於斬妖除魔,這‘執著’本身,豈非被‘想蘊’、‘行蘊’所縛?

心被繩索捆綁,自然不得自在。

禪師賜我‘無執’之號,欲我放下對善惡、仇怨,乃至對‘道’本身的僵化執著,以一顆更廣闊靈巧的心去麵對世間萬事。

唯有心無掛礙,無有恐怖,方能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此處的‘涅槃’,或許非指寂滅,大概是指一種內心徹底解脫,清淨無染的境界吧?

想到這,陸昭歎了口氣。

有些道理想著容易,身體力行起來卻是千難萬難。

烏巢禪師的本意自然是好的,但陸昭並非開悟大智慧的佛陀菩薩,讓他因此放棄報仇的執念,斷無可能!

雖說那蒼狼精來此或許不是獅駝洞二魔的命令,但冤有頭債有主,下屬造的孽,跟領頭的脫不開乾係。

而且青獅、白象二魔也不是什麼好貨,這些年為禍一方,豢養人畜,所犯罪惡罄竹難書。

最關鍵的是,害死師父的罪魁禍首蒼狼精已經死透了,他滿腔怒火難熄,必鬚髮泄出來。

獅駝嶺他滅定了,玉帝佛祖也攔不住!

想到師父臨終前的一幕幕,陸昭緊攥雙拳,眼底厲色浮動,麵上卻愈發平靜。

……

……

自此之後半月有餘,陸昭師徒九人開始了風餐露宿的旅程。

穿密林,翻峻嶺,涉溪流。

曉行夜宿,一路向東。

白天翻山越嶺,悶頭趕路,每當夕陽西下,暮色四合,便尋避風的山洞、岩隙,或是自己動手搭個簡易的草棚棲身。

期間,陸昭謹記師父“修行之本在於己”的教誨,即便旅途勞頓,也絕不荒廢課業。

每當夜晚,便會點起篝火,召集八蟲圍坐火旁,有時講解道家經典中的玄門道理,有時探討修行中遇到的疑難,而更多的時候,則是帶領他們一起研讀體悟《多心經》,定期考校。

如同昔日在摩雲觀中一般。

另外,老道所傳望氣之術陸昭也一直冇落下,此番研習多日,略有所成。

他的態度在極大程度上感染了八蟲。

它們見師父在經曆如此钜變後,非但冇有消沉,反而愈發精進,也都深受鼓舞,漸漸從師祖逝去的悲傷中掙脫出來。

尤其是小金,修行起來比以往更加刻苦,對經義的理解也日漸加深。

小紅七個雖仍難悟深意,但也知用功,不再一味嬉鬨,那經文中的平和之氣,也在潛移默化中滋養著它們的心性。

短短半月間,眾徒進步顯著,道心愈固。

陸昭的進境更是驚人。

不知是否因《多心經》的緣故,真氣運行愈發順暢圓融,短短半月,便已將奇經八脈打通其六,突破煉氣化神之境指日可待。

與此同時,他對《多心經》的領悟也日益精深,每每誦唸,皆有新的體會。

……

……

這一夜,月明星稀。

一行於崖下乾燥山洞中露宿。

陸昭盤膝而坐,並未運功,如往常般默誦心經。

篝火劈啪作響,映照著他沉凝的麵容。

當誦到“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一句時,身子陡然一震。

並非外力所致,而是一種源自靈魂深處的悸動,彷彿一直遮蔽在眼前的薄紗被驟然揭開。

那句“無色聲香味觸法”,尤其是“無觸法”三字,在他腦海中嗡然迴響,與禪師所言“無相、無住、無執”交相輝映。

一股玄之又玄的感覺自然湧現。

這一刻,外界的一切聲音與光影消失殆儘。

陸昭的全部心神沉浸在這種奇妙的狀態之中,周身氣機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微妙而深刻的變化……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