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開局捉了百眼魔君 第68章 除臭之方
-
王厚聽李老頭說打西邊山裡來,以為他們走了那“稀柿衕”,驚得手中酒杯落地,聲調都變了。
李老漢打個酒嗝兒,連連擺手,將自己失足落入泥坑,幸得陸昭相救,又如何飛越險山的經過繪聲繪色地說了出來。
王厚聽罷,頓時對陸昭驚為天人,猛地起身作揖,惶恐道:“小人眼拙,竟不知真仙當麵!多有怠慢,罪過,罪過!”
“尊翁言重了。”
陸昭拱手還禮,笑道:“貧道不過山中野人,攜徒浪跡天涯,漂泊無定,偶得些微末伎倆,聊以護道,萬當不得‘真仙’之稱。”
接著他話鋒一轉,好奇問道:“方纔所言‘稀柿衕’,不知是何險處,竟令尊翁談之色變?”
王厚和李老漢一愣,麵麵相覷。
王厚驚訝道:“仙長居然不知?”
陸昭搖頭失笑:“貧道雲遊四方,初經貴寶地,如何得知?還望尊翁解惑。”
王厚連道失禮,遂清了清嗓子,將其中緣由細細道來:
“你們來時那山名為七絕,山裡有條穀溝,便是那‘稀柿衕‘!”
陸昭挑眉,“何為‘七絕’?”
王厚道:“那山徑過有八百餘裡,滿山儘是柿果。古雲:‘柿樹有七絕:一,益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枝葉肥大。’故名七絕山。”
“原來如此,‘稀柿衕’又從何而來?”
“仙長有所不知,我莊附近地廣人稀,那七絕山綿延不絕,深山亙古無人走到,山裡柿果不及時采摘,便自行墜落,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年歲久了,將一條夾石衚衕,儘皆填滿,又被雨露雪霜,經黴過夏,作成一路汙穢。這裡人都稱其為‘稀柿衕’,實是稀屎衕!”
“那廂爛柿經年發酵,汙穢不堪,不僅惡臭沖天,兼有沼毒瘴氣,人畜沾之即陷,鳥獸聞之遠遁。衕中路徑曲折,暗無天日,實乃絕險之地。”
說到此處,王厚愁容滿麵,歎道:“仙長,實不相瞞。每逢深秋,西風一起,將那衕中惡臭直吹入莊,即便閉緊門戶,亦是臭氣瀰漫。莊裡人食不下嚥,寢不安席,如陷穢獄,實是苦不堪言!幸而今乃春日,多刮東南風,莊內尚可安生…”
其家人在旁聽著,皆是麵露戚容。
陸昭聽罷,方知惡臭根源。
他微微頷首,沉吟不語,心中已有計較。
是夜,宴席散後,各自安歇。
陸昭師徒被安置在一間淨房。
三更時分,萬籟俱寂。
小紫起夜,裡屋燈燭猶明,撩開門簾兒,見師父伏於案前,正自奮筆疾書。
小徒弟揉著惺忪睡眼,躡足走近,輕聲問道:“這般晚了,師父怎還不睡?”
陸昭頭也不抬道:“為師思得一法,或可消解此莊秋日惡臭,正欲錄下。你先去睡,蓋好被子,莫要著涼。”
小紫乖巧地“哦”了一聲,雖然好奇,卻不敢打擾,乖乖爬回自己鋪位,蜷縮睡去。
陸昭則繼續埋頭苦乾。
直到東方吐白,方纔擱筆,嗬出一口濁氣,嘴角漸漸上揚。
……
……
翌日清晨。
王厚果然守信,一大早便張羅著為李老漢爺孫尋了處乾淨院落,將二人安頓下來,又帶人送了老些米麪衣食,笑道:“表叔安心住下,咱們往後就是一家人了!說來也巧,我莊上五六百戶人家,彆姓俱有,姓李的倒是頭一遭。”
李老漢自是千恩萬謝,感激涕零。
此間瑣碎,不必細表。
時近正午,陸昭尋到王厚,直言道:“貧道昨夜思得一法,或可助貴莊消釋爛柿臭氣,尊翁若信得過貧道,勞煩引薦莊主一見。”
王厚聞言大喜過望,整個人一蹦三尺高,激動道:“仙長稍候,莊主正是家兄,小可這就去把他找來!”
話音未落,已如陣風般衝出門去。
陸昭一臉無奈。
不多時,便見王厚領著一位年約五旬,麵容肅穆的中年男子急匆匆趕來,正是駝羅莊現任莊主王仁。
王仁雖為一莊之主,聽聞弟弟說有仙長能解莊中百年痼疾,亦是不敢怠慢,一見麵便拱手施禮:“在下王仁,見過仙長!舍弟言仙長有妙法解我莊臭厄,所言當真?”
陸昭點了點頭,笑道:“莊主客氣。貧道這方兒,或可稍減貴莊秋日之苦,然終是治標之法,難除七絕山根源之弊。”
雖取出昨夜所書,遞與王仁。
“請莊主過目。”
王仁雙手接過,展開細觀,見其上字跡清雋,條理分明,所述之法,並非單一手段,而是數管齊下,由外及內,統共有五條。
首先,於莊上四角尤其是上風口處,依特定方位,多栽薄荷、艾草、菖蒲等具有驅穢之效的草木,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其二,陸昭昨夜繪製了“淨穢符”、“清風符”之類符籙共計上百張,可教百姓懸掛於家中門窗之上,不僅能清臭除淤,還可擋災避禍。
第三是幾張藥方,皆取本地常見草藥,按劑成品,或煮成藥湯飲下,或製成藥囊隨身佩戴,皆有解瘴開竅之功效。
其四,建議秋深西風起時,於村口設土壇,早晚焚香禱告,祭請本方山神土地,稍聚清風,驅散穢氛。
最後是一套簡易的呼吸法門,通俗易懂,隻需勤加練習,即可閉鎖外息,大大減輕惡臭帶來的不適。
王仁越看越是心驚,越看越是欣喜。
這紙上所錄,並非虛無縹緲的仙術,而是切實可行,最貼合實際的良方!
雖如陸昭所言,難除根本,但若依此施行,莊上秋冬之厄必能大減!
王仁激動得鬍鬚亂顫,情難自已,不顧禮數,一把握陸昭雙手,連連搖晃:“仙長真乃神人也!”
“此策若成,實救我駝羅莊三千口人性命!到時莊上金銀田畝,茲要仙長開玉口,無論多少,我等哪怕拋家舍業,必定半分不少!”
陸昭搖了搖手,笑道:“金銀非我所欲也,田畝亦非我所欲也。莊主若有心,便請舍些乾糧、醃菜、果餅之類,供貧道師徒東行路上充饑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