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遠歌:裘卡莎傳 第2章 破局:從祭品到“算人”
-
天剛矇矇亮,村子裡就響起了嘈雜的聲音。有人敲著某種樂器(聽起來像用石頭敲木頭),村民們從各自的茅草屋裡走出來,聚集到中心區域。他們的臉上帶著肅穆的表情,手裡拿著各種東西——有的捧著穀物,有的提著剛殺的獵物,還有的舉著簡陋的木牌,上麵畫著看不懂的符號。
裘卡莎被看守的人從柵欄裡拉了出來,她的手被繩子捆著,帶到了中心區域的空地上。那裡已經用石頭擺了一個圓形的台子,旁邊堆著柴禾,顯然是為“獻祭”準備的。
族長和那個穿長袍的老人站在台子旁邊,村民們圍成一圈,低著頭,嘴裡唸唸有詞,像是在祈禱。
“把她帶上來。”族長下令。
裘卡莎被推搡著走上石台,腳下的石頭冰涼刺骨。她看到台下的村民們眼神複雜,有恐懼,有期待,還有幾個小孩被母親捂住眼睛,不敢看她。
老人走到她麵前,手裡拿著一把石刀,刀麵很粗糙,卻閃著寒光。“妖物,受死吧,彆汙了神靈的眼。”他說著,舉起了石刀。
“等等!”裘卡莎突然大喊一聲,聲音因為緊張而有些嘶啞,但足夠響亮,讓所有人都愣住了。
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已的聲音平穩下來:“我不是妖物!我能為你們讓很多事!如果你們殺了我,會後悔的!”
族長皺起眉頭:“妖物休要狡辯!你的穿著、你的樣子,都不是我周人所有!”
“穿著能說明什麼?”裘卡莎快速反駁,眼睛掃過台下的村民,“你們穿麻布,我穿這個(她指了指衝鋒衣),隻是因為我們的地方不一樣,就像南方人穿短衣,北方人穿厚袍,難道都是妖物嗎?”
她記得西周疆域遼闊,各地服飾確實有差異,這個比喻或許能讓他們理解。
族長沉默了一下,似乎在思考。老人卻不耐煩了:“胡言亂語!拖下去!”
“我會算數!”裘卡莎急忙喊道,這是她昨晚想好的第一個“特殊能力”,“比你們用結繩、用甲骨都快!都準!”
“算數?”族長的眼睛眯了起來。在西周,能熟練算數的人很少,大多是負責管理糧倉或祭祀的官員,平民幾乎不會複雜的計算。
老人哼了一聲:“一個妖物,還敢妄言算數?族長,莫要被她騙了!”
“是不是騙你們,一試便知。”裘卡莎看著族長,儘量讓自已的眼神顯得真誠,“你們隨便問一個問題,我如果算不出來,再殺我不遲。如果我算出來了,就證明我不是妖物,而是……有特殊本事的人。”
台下的村民們開始竊竊私語,顯然對這個提議很感興趣。族長猶豫了片刻,點了點頭:“好。若你算錯,便用你獻祭,以儆效尤。”
他對旁邊一個負責記錄的小吏(穿著比平民好一些,手裡拿著一根刻記符號的木簡)說:“問她。”
小吏愣了一下,隨即低頭看了看木簡,開口道:“去年秋收,我村共收粟米三百二十石,分給五十戶人家,每戶先分五石,餘下的入倉。問:入倉多少石?”
這個問題在現代小學生都能算出來,但在西周,用結繩或甲骨文計算,至少要擺弄半天。
裘卡莎幾乎冇猶豫,立刻回答:“五十戶,每戶五石,共二百五十石。三百二十減二百五十,餘七十石。入倉七十石。”
話音剛落,台下一片嘩然。村民們你看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