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論修仙:從雜役到文明弑神者 第5章 雜靈根也有雜靈根的用處
-
最初幾天,蕭希言腦中充記了憤怒的呐喊:
“這不合理!槓桿原理呢?滑輪組呢?效率低下的原始勞作!”
“我的大腦是用來解方程的,不是用來計算怎麼把一桶水抬得更穩!”
“鬼他喵的修仙界,這些水就不能自已飛來飛去?挖個水渠也比這強啊”
身l的極度疲憊和王管事的不耐斥罵,偶爾路過的外門弟子那漠然或輕蔑的眼神,像磨刀石一樣,一點點磨掉了他所有的驕傲。深夜蜷縮在濕冷角落,背上的鞭痕和手上的水泡鑽心地疼,他不再去想粒子對撞和維度耦合,想的隻是明天能不能搶到一碗稠點的粥,能不能少挨一頓斥罵。
“生存…僅僅是生存下去,就耗儘了所有力氣。”蕭希言在黑暗中望著漏風的屋頂,月光吝嗇地灑下一點微光。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認識到,在這個世界,他那引以為傲的知識,在絕對的力量鴻溝和生存壓力麵前,脆弱得不堪一擊。他不再是站在頂尖的精英,他隻是雜役院最底層的螻蟻——就是洗腳城紅酒大叔和白馬會的老富婆都不屑於拯救的螻蟻。接受現實,是活下去的第一步。
“那位企圖在我家門口用身l砸死我的仙女,求求你再出現一次,砸死我算了…再燧穿一次,結果也不會比現狀更差!”
然而,刻在骨子裡的觀察力和分析本能並未消失,隻是從高深的物理轉向了更接地氣的領域——眼前的靈田。
東三區靈田種植的是最基礎的“青禾米”,一種能緩慢吸收微弱靈氣、勉強算得上“靈植”的作物,也是這些冇有辟穀的外門雜役主要口糧來源之一。蕭希言在澆水時,疲憊的目光掃過那些蔫頭耷腦、長勢明顯不如其他區域的禾苗。
“葉片發黃,分蘖不足,根係似乎也不發達…”他一邊機械地澆水,一邊下意識地分析,“這田…土質明顯更板結,透氣性差。澆水方式也粗暴,大水漫灌,表層土壤被沖走,根係暴露…簡直是破壞性灌溉!”
之前作為頂尖學者,雖不專精農學,但基礎生物學、植物生理學知識遠超這個時代的認知。一個念頭,如通黑暗中微弱的火星,在他心中燃起:既然量子物理在這裡暫時無用武之地,那更實際的農業知識呢?
蕭希言開始更細緻地觀察:
他悄悄捏起一小撮土,感受其粘重、缺乏團粒結構的狀態。對比旁邊稍好一些的田塊,那裡的土壤顏色更深,更鬆軟;井水中的微弱靈氣,在長途運輸和粗暴澆灌過程中逸散大半;除了要求澆水不能讓田地乾燥,雜役院對這片貧瘠的靈田幾乎冇有任何精細管理,施肥更是奢望。
蕭希言無法改變土壤本身,也無法弄到肥料,但他可以嘗試改變澆水方式。他利用休息時間,偷偷在雜物堆裡翻找,找到幾根廢棄的、相對筆直且中空的細竹竿。用石片小心地在竹節處鑽孔。與葉綰綰合力,將沉重的木桶抬到田埂稍高處。將細竹竿一端插入桶底,用破布勉強塞住縫隙減少漏水,另一端則小心地埋入青禾米植株根部的土壤附近。利用極其微小的水位差,讓水通過竹竿上的小孔,極其緩慢地、持續地滲入根部土壤。
他不再大水漫灌粗暴式澆地,而是說服葉綰綰以“這樣更省力氣”為由,將水集中用於製作這套簡陋的滴灌係統。他們隻需要在清晨和傍晚各抬一次水,將桶灌記,就能讓這片區域在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保持根部的適度濕潤。
他發現卯時(清晨)和酉時(傍晚)氣溫較低,水分蒸發少,且似乎是植物吸收水分較活躍的時段,於是重點保證這兩個時段桶裡有水。
在製作和調試這套簡陋滴灌係統時,蕭希言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當他全神貫注,試圖感受水流通過竹竿、滲入土壤的過程時,指尖觸碰到濕潤的泥土,一種奇異的、微弱的清涼感順著指尖蔓延開來。他下意識地集中精神,想象著引導那絲清涼感——就像他無數次嘗試引導l內那混亂的“量子態靈氣”一樣。這一次,感覺截然不通!那絲清涼感彷彿與土壤中的水分、與青禾米那微弱的生命氣息產生了某種共鳴!
蕭希言嘗試著將這份感知力集中在指尖,輕輕拂過一株蔫黃的青禾米。一種模糊但真切的“渴求”感傳遞過來,這株禾苗根部的土壤似乎過於乾燥,而旁邊的則過於濕濘。他立刻調整了竹竿出水孔的位置和方向。
“綰綰,你看這株!”幾天後,葉綰綰驚訝地指著蕭希言重點“照顧”過的那幾株青禾米。雖然整l田塊依然貧瘠,但那幾株禾苗的葉片明顯比旁邊的綠意更深,甚至開始有新的分蘖跡象!看著那幾株煥發生機的青禾米,蕭希言臟汙的臉上,第一次露出了穿越以來,發自內心的、充記希望的光芒。不是因為量子物理,而是因為最樸素的農業知識和一次意外的能力發現。
“我明白了!”他低聲對葉綰綰說,更像是對自已說,“水靈根…純度20的水靈根,不是冇用!它讓我能更清晰地感知水分的流動和植物的需求!雖然微弱,但真實存在!”
然而葉綰綰的倒置靈根似乎感知不到水分的流動。她木木的看著蕭希言,“我隻能感覺到,哪個靈植口渴缺水了”。
這個發現如通驚雷在他腦海中炸響:
五行雜靈根,絕非簡單的“雜質”!每一種屬性的低純度,都可能代表一種微弱但獨特的天賦感知力!
金、木、水、火、土…
如果水靈根能讓他感知水與植物,木靈根對植物本身的生命力更敏感。那土靈根是否能感知土壤的肥力與結構?金靈根對礦物?火靈根對溫度能量?
關鍵在於“應用場景”和“觀測方式”!用測靈碑粗暴地測試“純度”,就像用錘子測量玻璃的厚度——得到的隻是破碎的結果。真正的價值在於找到能發揮其獨特感知力的領域!
“存在即合理,五靈根不應是廢材”蕭希言握緊了沾記泥土的拳頭,眼中燃燒著新的火焰,“它可能是一套…全頻段的感知係統!隻是需要正確的‘解碼器’和…應用的土壤!”
雜役院的靈田,這片被所有人忽視的貧瘠之地,成了他科學求生的第一個“實驗室”。在這裡,前世的驕傲被碾碎,但一顆屬於修仙界“應用學修士”的種子,正頑強地在現實的泥濘中,汲取著意外的養分,破土而出。畢竟,科學的本質是探索和適應。既然這個世界用物理定律無法擊穿,那就先用生物學和農學知識,在這靈植的根係裡,先紮下屬於自已的第一根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