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小米邏輯 > 第一邏輯】 嶄新的“喬布斯效應”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小米邏輯 第一邏輯】 嶄新的“喬布斯效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第一邏輯】嶄新的“喬布斯效應”

小米製造出了嶄新的“喬布斯效應”,在產品釋出之後引起了一陣搶購風暴,它靠的是什麼?

1.“中國蘋果”引發的狂潮

在中國,你聽說過喬布斯嗎?聽說過蘋果手機嗎?

相信你一定聽說過喬布斯,也一定聽說過蘋果手機,而且,在你認識的人中,肯定會有“蘋果迷”,他們對蘋果手機的熱愛,已經達到“愛瘋”了的程度。在中國,你聽說過雷軍嗎?聽說過小米嗎?或許,你從未聽說過雷軍,也從未聽說過小米,但在你周圍的人中,肯定也會有人是“米粉”,他們對小米的熱愛,已經達到瞭如癡如醉的程度。“小米”,究竟是什麼?這裡的小米,不是人們所熟知的一種食品,而是一個公司的名稱,是一個公司創造的一個品牌,一個正在崛起並迅速走紅的品牌,它的崛起速度,它創造的銷售“神話”,讓中國無數年輕人追捧併爲之瘋狂。

這群被稱為“米粉”的人,是高度的手機發燒友,達到“哪裡有手機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的程度。而小米主打年輕人市場,網絡各大論壇為他們而設,微博和微信等平台也都有小米官方的影子。在互聯網時代,小米在改變著很多東西,而廣大消費者也都跟隨著小米的腳步在進行著一項重大的“改革”。

以往的手機商業模式被逐漸扭轉,小米正以一種新的姿態進入手機行業。它的成功,是值得很多企業和個人思考的。對於企業來說,思考的是如何學習小米的製造和經營模式,以便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好的效益;而對於個人來說,則是時候想一想我們這個時代了,學習企業文化也是一種修煉。在如今網絡高度發達的社會裡,彆說是不學習,就是少學習一會兒都會被遠遠地甩在後麵。

將時間倒回2011年8月16日,這一天,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被人們冠以“北京都市文化新地標”的798藝術區內,喧鬨更勝於往日,場內人潮湧動,從四麵八方會聚而來的人們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參加在此舉行的小米手機釋出會。

8月的北京,正是最炎熱的時候,此時,人們一般都喜歡待在室內,享受著空調帶來的清涼。但在798藝術區內,如火般的毒辣辣的太陽卻阻擋不了粉絲們的熱情,原定於當日下午兩點半開始的小米手機釋出會,還未開場,場外就聚集了上千人,人們熱情澎湃。在場外,他們或試用樣機,或排隊等待簽到,他們都有一種迫切的心情,那就是等待著國內首款雙核3g手機——小米手機正式釋出。

釋出會現場熱烈的場麵,讓本場釋出會的主角——小米公司董事長兼ceo雷軍也熱情澎湃,他一邊對著那些擠不進場內的人連聲致歉,一邊擦著額頭上的汗水。不知道是天氣的炎熱讓他喘不過氣來,還是現場熱烈的場麵超出了他的預期,讓他始料未及。

當然,這樣的場麵他不是冇有想過,而現在卻真真實實地出現在了眼前,雷軍心裡的一塊石頭也終於放下了。

不管是什麼吸引了這麼多人的到來,一個事實是:小米火了,確確實實火了。以這場釋出會為開端,小米越來越火,火遍了大江南北。

就在這次釋出會過去不到半個月,即2011年8月29日,小米開始發售1000台工程紀念版手機。9月5日,小米手機正式開放網絡預訂,而讓人們包括小米團隊都冇有想到的是,網絡預訂竟然如此順利,隻半天時間,預訂數量就超過了會出不一樣的“味道”:2011年,小米手機首次銷售就達到30萬台。2012年,小米手機全年銷售量為719萬台。2013年,小米手機全年銷售量為1990萬台。2014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機銷量為1100萬台。2014年7月2日,小米公司董事長兼ceo雷軍通過其微博公佈了小米手機上半年的銷售量:2014年上半年,小米手機的銷售量達到了2611萬台。

2014年的“雙十一”,這一天,小米手機的銷售量為116萬台,在手機類目中排名第一。小米電視2總銷量為3.7萬台,成交額1.43億元;除此之外,小米手環支付訂單超過9萬隻,小米移動電源與小米活塞耳機兩大配件分列3c配件類目與線控耳機類目的銷量第一名,小米平板銷量超2萬台,小米路由器銷量超過10萬台。隻一天時間,小米官方旗艦店最終成交支付金額為15.6億元。

從第一台手機的正式發售到現在,短短4年的時間,小米,已經創造了一個奇蹟,一個國產手機互聯網銷售的奇蹟。而從這些成倍增長的數據中,我們也可以窺見小米帶來的銷售狂潮,以及“米粉”們為它癡、為它狂的程度。

而事實也是,小米手機每一次發售時,一些發燒友都如臨大敵般守在電腦前,他們會找來網速最快的電腦,在銀行卡裡存好足夠的錢,隻等待“一聲令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出擊,那情景,讓人情不自禁地抱怨為什麼不多生出兩隻手出來,因為隻有兩隻手,速度還不夠快。

互聯網從來就不缺少跟進者。小米的銷售狂潮自然也讓其他同類企業“眼紅”。2012年5月的某個晚上,360董事長周鴻禕就在微博上透露,要與“國際國內廠商合作,推出多款360用戶特供機”。隨後,華為手機很快作為360的合作夥伴浮出水麵。百度也在這個月攜手長虹以一款由富士康代工、聯通包銷的低價智慧手機,直接加入戰局。

也就是說,追捧小米的不僅僅是使用者,也包括一些企業,小米的輻射效應,是無法估量的。

對於小米手機掀起的狂潮,對於部分小米粉絲如癡如醉、如癲如狂般追捧的狀態,一些人很難理解,他們搞不懂為什麼小米手機能掀起這麼大的狂潮。不用說局外人,有時候,就連身處其中的雷軍也經常會有不自信的感覺。“不就是一部手機嗎?”大多數人都會在心裡畫一個問號。

是的,小米就是一部手機,一部國產手機,並冇有什麼特殊性可以言說,但是,它卻彷彿充滿了魔力,能夠在數分鐘內被搶購一空。

追溯起來,小米手機的曆史並不長,而且,它冇有榮耀的曆史,也冇有雄厚的背景,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半路出家”,但是,短短三四年的時間,小米卻創造了一個“神話”。那麼,它憑的是什麼?

說起小米的銷售狂潮,我們不得不說一說另一種智慧手機產品——原產於美蘋果每推出一款產品,都會在市場上激發一波搶購狂潮。而小米,有過之而無不及。小米手機推出後就迅速占領了市場,成為市場上銷售最火的國產手機,也創造了一個銷售神話,成為人人爭相追逐並迫切希望擁有的“戰利品”。

如果回望一下小米手機由誕生到迅速發展壯大的曆程,就可以看到,小米走過的每一步,都是隻有成功冇有失敗。它到底有什麼魔力,可以引發銷售狂潮呢?

互聯網時代,就是一個瘋狂的時代。隻要你有魄力、有震撼力,那麼社會上的資源都是為你準備的。對於網絡上的各種社交、財務、傳播、人才資源,如果利用得好,那麼這些資源就是一個槓桿,利用這個槓桿,足以撼動整個商業界。現在的時代不同了,很多“喬布斯效應”可以在短時間內複製。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