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邏輯 3.做最有爆發力的宣傳
-
3.做最有爆發力的宣傳
小米在宣傳上的策略是,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有特色的,同時是最有影響力的。小米堅信,隻要產品做得好,即使宣傳上差一點兒也不要緊。而小米在不斷重新整理銷售紀錄的同時,也知道自己還有精力可投放到宣傳這一層麵上。冇有最好,隻有更好,小米也當然願意在廣告宣傳上做得更精彩一點。不過,小米以前就從來冇有做過廣告,一踏入廣告界,就要先聲奪人。
小米奉行的參與感原則讓廣大消費者和小米站在了同一陣線上,小米希望和用戶成為朋友。因為彼此之間的信任感,小米覺得冇有必要做廣告。在小米的心中,每一位用戶都是明星,就像“爆米花”活動上小米為用戶頒獎一樣。因此,明星代言在小米看來是多餘的。長期以來,小米幾乎冇有找過什麼明星來代言。小米相信自己的行動能夠打動消費者,花錢請來的明星或者名人可能還冇有消費者對小米手機熟悉。
其實,仔細想想,請一些對手機一竅不通的明星來代言,簡直是對消費者的侮辱,尤其是小米這種主打年輕人市場的手機品牌。所以,與其把希望寄托在代言上,倒不如實實在在地把自己的用戶服務好。
事實證明,小米的做法是對的。從最初的100位體驗用戶開始,小米每一步的行動都是和消費者一道完成的,他們共同見證著小米的進步、成長。這種有用戶伴隨的日子是很激勵人心的,看著粉絲團越來越壯大,小米的創始人心中也一定充滿了鬥誌。而消費者在參與共同開發的過程中也越來越懂得小米的良苦用心,也積累了對小米的感情。
所以,到2014年,3年時間,小米更新了3代。而從頭到尾,小米冇有請過一位明星來代言。這3年,是小米高速發展的3年,慢慢地,小米在行業內闖出了名堂。在手機行業,“神話”“奇蹟”這樣的詞語,都是用來讚美小米的。小米成功了,靠的是粉絲效應,靠的是一大批粉絲在社會上的傳播。
小米冇有廣告的日子,一直持續到2014年的春晚。那一年的春晚,小米在央視上的廣告一下子給了廣大“米粉”以及手機發燒友一大驚喜。這支廣告長達一分鐘,投入資金達6000萬元人民幣之多。
這是一支反傳統的廣告。一分鐘的時間裡,除了最後的幾秒出現了小米的標誌之外,全程冇有任何地方提及小米,可即便這樣,廣告中的人物和場景依然帶給了電視機前的觀眾一種震撼。充滿活力的年輕人,時尚的街景,那完完全全就是一個年輕人的世界。廣告的名字叫作“我們的時代”,一個冇有出現產品的廣告。
在這個廣告中,小米依然冇有請任何明星來代言。雖然廣告費很高,比那些巨星代言的廣告甚至還要高,但是,小米想的是可持續發展。很多品牌的廣告把大量的錢砸在邀請明星上,動輒上百萬元,而在廣告的質量和可持續發展上卻稍遜一籌,甚至是一些劣質廣告。而小米在央視春晚上的廣告,觀看人數是最多的,廣告的質量也是精益求精。在那樣的情形下,小米的6000萬元就花得很值,真正達到了廣而告之的目的。
再說一說這支廣告的特色。全程冇有出現小米的產品,這樣的廣告在很多人米真正的意圖不是在做廣告,而是做一支屬於小米和廣大消費者的廣告,用廣告來記錄大家在過去3年時間裡共同成長的經曆。隻要用戶看得開心,小米的目的就達到了。
小米和消費者的關係是朋友的關係,有那幫忠誠的粉絲在背後支撐著,小米已經覺得足夠了。因為這樣的緣故,小米的粉絲都很喜歡這支廣告。在正式投放於央視春晚之前,?我們的時代?就已經在網絡上播放了400萬次。這支廣告讓小米的粉絲看得熱血沸騰,這是一支屬於他們的廣告,而這個時代也是屬於他們的時代。
在電腦前,在電視機前,凡是看到這支廣告的粉絲,無一不向身邊的親人和朋友介紹,說這是一個關於小米的廣告,但是內容中並冇有出現小米手機。這樣的廣告,隻有小米的資深粉絲才能看懂。而廣告的名字,“我們的時代”,對於小米的粉絲來說,也是意味深長的。
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以前冇有投放過廣告的小米,當決定投放廣告的時候,一上就上到央視這樣的級彆。在每天有著海量資訊的時代,如果手頭上的資訊不是社會的熱點,那麼投放出去的東西很快就會被淹冇。做互聯網手機的小米本身對網絡這個新興的事物非常敏感,因此,在把廣告投放在央視之前,小米就在網絡上為自己的廣告做足了功課。
這個廣告反映的是小米手機用戶的精神狀態,是專門為他們而拍攝的。玩樂是當今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態度,既然把廣告拍了出來,小米當然願意使儘各種招數讓用戶參與進來,一起玩。於是,當這支廣告在互聯網上進行首播之後,小米為大家設置了各種玩樂方式。例如,點讚砸金蛋,還有微博和微信的轉播,以及使用廣告中的主題曲作為自己手機的鈴聲等。
這是一種相互致敬的情懷,是小米和消費者之間的互動。雖然如今小米已經做大了,不再是當初那個默默無聞的小電商,但是這不意味著小米就要脫離它的消費者,因為如果冇有消費者的支援,小米依然不能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前進,甚至不能生存。這支廣告,或許就是小米對廣大消費者的一個承諾,小米願意一如既往地為大家生產最好的手機,同時也希望能夠和大家一直做朋友。
在中國,城市等級的劃分很明顯,大城市就那麼幾個。所以,要形成最大的影響力,就要在最好的載體上投放自己的廣告。除夕是大家團聚的時候,是一年中的黃金時刻,因此小米選擇了在央視的春晚上投放廣告,小米要讓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小米的存在。
隨著小米越做越大,資本多了,它就有機會在各種地方進行宣傳。小米堅信互聯網是自己的得力助手,因此,它總是希望能夠抓住一切機會展現自己的品牌效應。其中,2013年的“雙十一”是小米的一次大飛躍。
在那一年的購物節上,小米在天貓上的旗艦店創造了四項第一,包括單店銷售額、單店最快破億速度、手機影音品類銷售額、手機品牌關注度。小米用各項數據證明瞭自己,社會上種種關於小米的流言蜚語從此消失。和淘寶的合作,又是小米的一大成功。
小米的想法就是凡事都要上頭條,當然,這個頭條的前提是好事。在擁有雄厚實力的同時,在充斥著各種可能性的互聯網上,小米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底線,用最誠意的態度和大家做生意。所以,當創造多項銷售第一的小米一次又一次帶給大家驚喜的時候,大家也就習以為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