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小巷裡的重組家庭[六零] > 第29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小巷裡的重組家庭[六零] 第29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江小娥站穩,
脆聲打著招呼,“四婆婆好。”

四婆婆打量著她,過了一會才點了點頭,
“進來吧。”

先轉身走進了屋子,她緩緩道:“你把昨天說的樣式再說一遍,要是能做我就替你做了,算是婆婆送你的。”

緊跟著頓了頓,
“瓜子就彆再給了,婆婆還不起。”

孩子們能來玩來鬨她高興,但要是彆人花錢引來的就不必了,她真還不起。

江小娥知道她話裡的意思,不過沒接著“還不起”往下說,而是道:“婆婆可以多接觸下,
尋幾個手巧的孩子跟著學一學,您這手藝不繼承下去有些浪費了。”

“學這個有什麼用?又不能……”四婆婆神色一頓,
狐疑道:“怎麼個意思,
聽你的口氣要的數量不少?”

“不多,但也確實不少。”江小娥實話實說,她沒法馬上給出一個數,
但確實不算少,龔莊公社的選擇她決定不了,
但互助小組以後製作的機器,她卻可以決定用哪一型別的過濾網。

一台機器三到四張過濾網,
價格肯定高不到哪裡去,
但也算是一筆收入,她覺得四婆婆要是願意帶徒弟,也不是沒有人願意送孩子來學。

而有人替她搭把手,
也能把製作的時間縮短。

“……你、讓我想想。”四婆婆沒想到自己也有能收徒弟的一天。

不過就是編織一些小東西,幾乎家家都會點,誰又會專門跑到她這裡來學?

可要說心不心動……那她自然是心動的。

能多個徒弟,她也不求對方能給她養老送終,隻要身邊偶爾有個說話的人陪著都好過現在整日發呆的日子。

但四婆婆想了好一會,還是搖了搖頭,“江丫頭,要是一兩個也就算了,就當我送你的,你要的太多我反而不敢給。”

那麼多,總不能白給。

她倒不是貪人家的錢,而是那麼多東西做下來費時費力,兩人沒什麼交情,她總不能替人做白工吧?

但說收錢,她不敢收。

哪怕偷偷收也不敢,自家就住在棚屋裡,稍微大點聲周邊就能聽到動靜,哪能瞞得住?

至於收徒就更算了。

沒點好處,彆人不會送孩子來學,可真有好處,萬一把人家孩子給牽連了怎麼辦?這事她不能做。

江小娥知道四婆婆在顧慮什麼,彆說婆婆不敢收她也不敢直接給這筆錢,所以在來之前就打聽過了,“我能以學校的名義在街道辦下單一筆手工活,再由街道辦分到你手上,這樣就不會有問題。”

以職工學校和街道辦對接,和個人沒關係。

這種方式,並不少見。

街道辦每次分配的手工活,不就是從各個廠子單位接來的雜活?而這些活是專門解決周邊困難群體的負擔,增加一筆額外的收入。

職工學校給街道辦下單,符合要求。

街道辦派活給困難群體的五保戶,同樣也是符合要求。

但有一個前提,“當然,這一切還得看婆婆能不能編織出我們想要的東西,如果不符合標準,我隻能找其他人了。”

江小娥會找四婆婆,有幫忙的意思。

南陽那個小罐子一直留到現在,裡麵雖然裝著的是臭屁蟲,但絕對是他最“寶貝”的東西,能有這麼一個小玩意讓他的童年增加不少歡樂,這就是四婆婆贈予他,以及他們的。

四婆婆要是能接這個活。

她自己能多一份長期穩定的收入,身邊也能多一兩個陪伴的徒弟,這對於一孤寡老人來說,絕對是天大的喜事。

但前提是,她編織出來的東西能行。

要不然這一切都是空話,江小娥就算再想拉人一把,也不會明知道收來的東西不過關還繼續,她從揹包裡拿出一張圖稿,圖稿是他們原先設定的鐵絲過濾網,她道:“無論是竹、藤又或者其他材料都沒問題,網格間隙大小以及各類尺寸都有標明,我需要婆婆先編織一個出來看看。”

四婆婆有些訝異,沒想到她考慮的這麼周全。

如果是從街道辦接手工活,對她來說根本沒隱患,那她乾嘛不接?

難不成看著錢不要,明明能擺脫孤寂的日子還得再咬牙扛著?

她是老了又不是傻了,立馬伸手接過圖稿,仔細看了起來,看了兩眼後先是鬆了一口氣,圖稿上的東西看著不難,她細細琢磨了下,說著,“絲網用細麻繩,我能編得比這個更細密一些,邊框用竹條更耐用。”

她頓了頓,“如果你不著急要,我就拿去浸水煙熏,用石灰水浸一浸,曬乾後用個十來年不成問題,再拿去煙熏能防蟲防蛀。”

“大概需要多久?”

“給我三天。”四婆婆道:“第一次做我還得琢磨下,以後時間就不會這麼長。”

“行。”江小娥點點頭,她也沒問價錢,最後價錢肯定是由學校和街道辦商量,一個編織品再貴也貴不到哪裡去。

四婆婆顯然也明白。

在她想來,多少錢都成。

無論是竹藤還是麻繩,幾乎都用不上成本,無非就是花些時間做一做,而她唯一多的就是時間。

幾分幾角對於她來說都是一筆收入。

兩人就著圖稿又聊了幾句,確定下來後江小娥就告彆離開了。

江南陽沒跟著一塊走,他還得待在這盯梢,不盯到最後一秒他絕對不離開!

這時,四婆婆正從竹筐裡挑選合適的材料,她一個月總有那麼幾天往家外跑,背一些竹子藤蔓回來,一個人待在家總得找個事打發時間,她沒其他選擇,隻能用這些不花錢的玩意編織一些物件。

好在她從小就喜歡這個,沒想到有一天能靠這個掙口飯吃。

“四婆婆……”

四婆婆擡起頭,看著門外的小姑娘瞬間笑了起來,“桂妹子,找婆婆有什麼事嗎?”

小姑娘站在門口有些拘謹,雙手拽著衣擺一直沒吭聲。

四婆婆走了過去,“是想喝水還是想讓婆婆給你編條小蛇?等過兩天,過兩天婆婆再給你編好嗎?”

“不是不是。”桂妹子連連擺手,婆婆願意給是她好心,她又哪裡好意思主動開口去催,生怕婆婆誤會,便鼓起勇氣說著,“我可以、我可以跟著婆婆學編織嗎?我……我剛剛聽到小娥姐姐……對不起婆婆,我不是故意偷聽你們的話。”

本來一群小夥伴們在捉迷藏,她正好躲在四婆婆門前的水缸邊,就聽到了她們說的話。

她想跟著四婆婆學編織,想給自己攢學費,這樣媽媽每次找阿奶要學費錢時不會被指著罵了。

四婆婆聽出了她的意思,一臉溫和地看著她,“行啊,婆婆可以教,但能不能學得好就看你自己了。”

這孩子心巧,手巧不巧還得再看看。

但主動湊上來的徒弟,她哪裡捨得拒絕,或許從今天開始她就不用那麼孤單了吧。

……

“呐,通知內容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你看看還有沒要修改的地方,以學校的名義成立‘互助小組’,你那五個學生都在內,除了他們之外一共批了十個名額,一帶二,應該也能管得過來。”王主任咧嘴笑了笑,“要實在是管不過來,你這個老師總得過去幫幫忙吧?”

盧偉誌都沒搭理這個老家夥,將通知書拿過來看了看,除了成立“互助小組”之外,還有對江小娥五人的獎勵。

都得到公社的嘉獎,身為學校總不會什麼表示都沒。

尤其是“互助小組”,真要辦起來對學校隻有好處沒有壞處,他仔細看完後,點出其中幾條,“互動期間所有用到材料和工具都由學校提供,這點必須說清楚,沒道理還讓學生們自己承擔費用。”

“這不是寫了麼。”王主任點了點下方的一句話,“廢棄倉庫任由他們出入,盧偉誌你彆獅子大開口啊,全新材料根本不可能,這要全用新的成本得翻倍,到時候捐一台虧一台,遲早把學校掏空。”

“尋常材料也就算了,一些特殊材料隻能從外麵采購呢?”

“……”

盧偉誌也不逼他,“這樣,我們都退一步,每台機器規定隻能額外采購多少錢的材料,將數額定好,反正不超額。”

王主任想了想,覺得也不是不行,不過還是瞥了他一眼,哼哼著:“我覺得你在坑我,但也不是不行,就是數額不能太高。”

“高不到哪裡去。”盧偉誌壓了壓嘴角的幅度,省得這個老狐貍看出來,小江幾個主意多又聰明,難得有事求到他麵前,他能不幫著辦嗎?

“其他的呢?還有沒有要修改的?”王主任跳過先前的話題,顯然是同意了,他跟著道:“學生們福利還要不要談?免除學生們下學期的學費,每成功製作一台機器額外獎勵二十塊錢。”

這個獎勵不算低了。

學校最後賺的無非就是一個名氣,一個好名氣。

但付出的也不少,哪怕材料都是從廢棄倉庫裡尋的,但這些破銅爛鐵最後也能換錢,再加上免除學費和二十塊錢,真不算少。

他跟著道:“如果這件事進展順利,我也會考慮在他們畢業時頒發一個集體榮譽的證書,你知道的,這對他們以後招工很有幫助。”

“我又沒說不行。”

王主任“嘖”了一聲,不過也是知道老盧對學生們的福利沒意見,他還真怕老盧不滿,身為學校這方,他真覺得給的不算少了,“那沒其他意見就這麼定了?”

盧偉誌猶豫了一下,用著商量的口吻說著,“其實我這幾天就在想,既然是‘互助小組’,那是不是也該有人給小江幾個提供幫助?”

沒道理他們永遠都是“付出”,而其他人都是“收獲”。

那這個“互助”就有些不成立了。

王主任皺著眉頭,“你不也在嗎?”

盧偉誌搖頭,“他們要是有疑惑,我身為老師自然會幫忙,但我的名字不能出現在小組的成員裡,不然哪還有這幫學生的事?”

倒不是他自誇,他的名字要是出現在小組成員中,就算貢獻不多,最後的成就大部分都會落在他身上,誰讓“盧偉誌”三個字在這個領域已經很有名望了呢,就算他否認,外界也都會以為是他這個老師給學生們添光。

王主任敲敲桌麵,“得了,你肯定有主意了,趕緊說吧。”

“我想要兩個名額。”盧偉誌確實早有想法,“我打算回機械廠找兩個學徒參與進來,他們不一定學過太多的書麵知識,但一定比學生們有更多的上手經驗,正好互補,能夠相互學習。”

這樣一來,廠子裡的學徒能給學生們分享一些上手經驗,同樣地,他們也能打好自己的基礎。

再來,小江五人也不僅僅是付出的一方,這樣“互助小組”才名副其實。

“行啊。”王主任巴不得呢,機械廠的學徒都是好手,說不定誰占誰便宜,他突然想到了什麼,“我記得你孫子就是機械廠的學徒吧?要不把他……”

“不行。”盧偉誌搖頭,他不是不知道這件事辦好了有多大的聲譽,但就是知道,所以他就沒想過讓盧佺來,“這是我提出來的建議,為了避嫌,盧佺不能來。”

“……你啊。”王主任歎了聲氣,老盧家的情況他也瞭解一些,盧佺就是他們學校的學生,當年他媽可是大鬨學校,那叫一個熱鬨。

要是盧佺媽知道老盧為了避嫌不讓盧佺來,估計……算了算了,老盧都決定他還勸什麼?

他道:“那就按你說的辦,一共十個名額你們自己安排,早點把小組成立起來,我跟你說,這幾天已經不少公社來打聽了,明著說暗著說,就差點在我麵前哭窮了……”

“鈴鈴鈴……”

話還沒說完,桌麵的電話就響了起來,王主任指了指電話,“瞧瞧,又來了。”

這幾天的電話是真不少,他們學校給龔莊公社捐脫粒機的事不知道怎麼傳了出去,搞得其他公社和幾個生產大隊直接聯係過來,有直接的、有委婉的、還有哽咽賣慘的,反正都一個意思,就是想問問什麼時候這種好事輪到他們。

“喂,同誌你好。”王主任接起電話,他以為這次和之前一樣,也是公社來打聽捐獻脫粒機的事,正想著用一貫的話語搪塞,可當他聽到電話那頭的來意,變得有些驚訝,“過濾網?……對對對,錢嘉樹是我們學校的學生……增加過濾功能……這樣啊,行行,我這邊先記錄下來。”

記下對方的資訊,一臉莫名其妙地掛掉電話,王主任擡頭盯著眼前的老東西,“說說吧,你們又在折騰什麼?”

“好事唄。”盧偉誌將他寫的那張紙撕下來,“順便幫我辦件事,給我開一個去望崗街道辦下單手工活的介紹信,具體我去談。”

……

這三天錢嘉樹和方大牛沒少跑,一趟三分錢的車票,他們兩人三天用了一塊二角,足以可見他們跑了多少地方。

但效果是好的!

一開始兩人還真有些膽怯,前幾次錢嘉樹都是故意躲在方大牛身後,由他先去衝鋒陷陣,等見到了管事的人,說起話來也是結結巴巴。

而且期間也不是一直順利,他們也被人不耐煩地驅趕過,更有人打趣他們兩個小毛頭,一直用逗弄的語氣戲弄著。

心裡還挺不舒服的,方大牛心大,還咋咋呼呼說以後等著看他們後悔,錢嘉樹卻憋屈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但該做的事還是得接著做。

去的地方多了、經曆多了,在對方不耐煩的語氣下,兩人居然還能一臉微笑地繼續往下談,鼓起勇氣、厚著臉皮,還真被他們說服了一些人。

當然,主要是那本紅色的榮譽證書,以及他們職工學校學生的身份。

更讓他們驚喜的是,居然有一些人還認出了他們,對過濾網興趣不大,對他們製作的兩用脫粒機興趣更大一點,搞得他們還得想儘辦法把話題又拽回來。

反正,堅持還是有效果的。

除了當場確定的兩個公社之外,有意向的生產大隊也有三家,盧老師帶來了第一個好訊息後,來電話確認的也有兩家。

錢嘉樹工作做得全,當統計好都是哪些地方後,便掏出隨身帶著的本子,很是歡喜地告訴大夥一個好訊息,“一共二十一台脫粒機,公社要多一點,生產大隊最多的也就三台,但幸運的是其實有十八台和龔莊公社的脫粒機型號一致!”

龔莊公社除了那台自動式脫粒機之外,還有八台手動式脫粒機,八台六個型號,他們全都拆開畫過詳細的圖稿,也就是說他們隻用在現有的圖稿上設計後,直接過去重灌就行,不用再拆機再設計再重灌,省略了很多複雜的工序。

“太好了!”羅朗高呼一聲,這兩天他畫稿畫得手都要廢了,多次嘗試多次修改,他這幾晚做夢都在畫稿,“那剩下的三台呢,型號一樣嗎?”

“不一樣。”錢嘉樹翻到一頁,“我跟你們說,小地方人才輩出啊,這三台屬於一個生產大隊,是一個木匠自己做出來的,不過用的材料全是木材,脫粒的效果沒有那麼好。”

旁邊幾人好奇地看過去,圖稿上畫著的是一個和他們印象中完全不同的脫粒機,是一個細長方形的造型。

“那位大爺還挺好心,跟我解釋了一下內部的結構。”錢嘉樹指了指邊上的構造圖,“我按著他形容地畫了出來,他居然能將這麼多配件壓縮在這麼小的空間裡,完全不留縫隙。”

“神奇!”

“不是,這兩個配件是怎麼疊在一塊的?我怎麼完全看不到間隙?”周洲有些奇怪,“難不成沒做固定,就這麼搭在一塊?”

“當然不是。”錢嘉樹拿出紙筆,當時他也提出了這個疑惑,大爺非常熱心地跟他講解過,“看到這幾條印子沒?一個凹一個凸,兩個配件結合在一塊,比用螺絲固定來得還要穩當!”

螺絲栓要是鬆了,固定的地方就會鬆動。

可這位大爺做的東西就不會,“他說那台機器做出來有七八年了,因為是常用的木製品,外表看著有些破破爛爛,但內部配件一直都沒鬆動過,他說那叫……叫什麼來著。”

“榫卯結構。”

“沒錯,就叫這個!”錢嘉樹拍了一下巴掌,好奇問著江小娥,“你是怎麼知道的?”

江小娥沒空回答他,而是搶過他的鋼筆,翻開到某個型號的圖稿那頁,直接在上麵的一些地方畫“x”,略顯激動道:“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借用這個方法,改變一下固定方式,去除掉多餘的固定板?”

一台機器為什麼會用到那麼多顆螺絲釘?

因為需要固定裡麵的配件,而每個固定的地方要麼有個卡槽、要麼有個隔板,又或者是支撐的夾具。

而這些固定的地方大多都是在邊邊角角,總會空出一些角落用不上,導致空間有些浪費。

那如果去掉呢?

本身就是因為空間不夠需要重新規劃位置,再將三塊或者四塊過濾網增加到裡麵,如果能將這些地方去除,空間就增加不少。

但配件還是得固定住,恰巧的是榫卯結構能彌補現有的短缺。

它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多變性。

它有近百種結合的榫卯,將過濾網填進去後,在剩下的空間裡采用合適的榫卯結合,使得配件和配件之間固定住。

江小娥的筆突然停了下來,沒繼續往下畫。

“雖然不是太懂,但總覺得可行。”

“那就試試?”

羅朗有些著急,“繼續呀,我想知道下麵該怎麼做。”

江小娥擡眸看著他,聳聳肩膀,“我不知道啊。”

羅朗有些傻眼,“……啊?”

江小娥放下筆,“我又不懂木活,隻是聽說過一些榫卯結構,具體還是得找木匠師傅問問。”

她屬於半知半解,知道歸知道但不知道該怎麼往下操作,隔行如隔山,有必要請教下專業人士。

“我明天再去一趟大隊。”錢嘉樹有些激動,“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這個法子可行。”

“我也去。”周洲跟著說,“正好我們沒有其他頭緒,行不行都得去問問,說不準突然冒出些想法呢。”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一塊唄,總不能把誰落下。”江小娥挎上自己的小揹包,“放學回家,明天八點直接車站見!”

揮揮手,轉身就走。

決定回去後吃好喝好睡好,明天又是讓人期待的一天!

剛走進巷子沒多久,一旁的牆上又冒出一個小腦袋,“小娥姐!”

江小娥對著他揮揮手,從兜裡掏了一把瓜子,“吃瓜子嗎?”

“吃!”小楊采跳下凳子,光著腳將院門開啟一點點縫,探出腦袋跟著又伸出手,給了小娥姐一個燦爛的笑容,“下回我請你吃。”

“行啊。”江小娥往他手裡放了兩把,搞得小楊采捧著手,雙腳輕跺地,“滿了滿了,要掉出來啦。”

“行了,慢慢吃。”江小娥拍拍他的腦袋,就想轉身回家。

而這時小楊采叫住了她,“小娥姐,你三姐回來了。”

“嗯?”江小娥挑眉,一時之間不知道該不該詫異。

算算日子,這才三天?

該說不說,她對蔣晨還是有點真愛的,這不,居然堅持了三天。

她以為第二天程芬就會嚇得跑回來了。

小楊采一邊將瓜子放進口袋一邊小聲說著,“老慘了,說是帶去的兩套衣服都被扒走了,不知道跟誰借了一套破破爛爛的衣服逃回來的。”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