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裡的重組家庭[六零] 第31章
在程芬衝進去的前一秒,
江弘圖背靠著門的方向正偷偷啃著一張餅子。
餅子用的是程芬帶來的糧食,用量多還捨得放油,吃在嘴裡特彆地香。
外麵的紛紛擾擾和他沒一點關係,
依以前的經驗來看,再吵再鬨最後爹孃都不會吃虧,而爹孃不吃虧也就不會影響到他。
彆看他現在吃不好也穿得不是太好,但對比整個大隊他絕對是日子過得最舒坦的。
打從有記憶開始,
到現在四十多年幾乎沒怎麼乾過活,小的時候爹孃寵著、長大了爹孃順著,哪怕現在四十多歲了也是沒讓他乾一點活,家裡但凡有點好吃的全都進了他的嘴。
就像現在,糧食用量足又捨得放油,兩張餅子煎得香的不得了,
一家六口人也就他一個人能吃到。
江弘圖這人自私,本身自己就不夠吃更不可能給媳婦和孩子,
正好趁著秦荷花出門,
他就翻出藏著的餅子連忙往嘴裡塞。
沒人和他搶,真要敢和他搶爹孃肯定不同意。
就是秦荷花那張嘴,老是嘰裡咕嚕說些他不愛聽的話,
聽到他心裡煩躁。
所以就等她出門的時候,背對著門加緊吃完。
全部心思都落在餅子上,
也就沒聽到外麵的動靜,等他嚼著嚼著發現有些不對勁時,
轉頭一看整個人嚇得是魂都沒了,
尤其是看著那把舉起的菜刀,哪怕還沒落到自己身上也嚇得他尖銳大叫……
緊跟著,突然自己抓著脖子,
整張臉憋得通紅,蹲都蹲不住直接往地上一倒。
還拿著菜刀嚇唬人的程芬:“????”
衝進門看到倒地掙紮的寶貝兒子的兩老,“…………”
“我的兒啊!!”江婆子一聲悲痛欲絕的呐喊,緊跟著雙眼一翻被嚇得暈倒在地。
江老頭也是雙腿一軟癱坐在地,四肢在地朝前爬過去,爬到兒子跟前,顫抖著雙手都不敢去碰他,“兒啊,我的兒啊,你傷哪裡了?她砍你哪裡了……兒啊,你是不是疼得抖啊,跟爹說,爹幫你捂著……兒啊。”
江弘圖一手抓著脖子,另一手扣進嘴裡,整張臉憋得通紅,都快被憋死了,“唔唔水,水……”
“抽了抽了,我兒抽起來了,老天爺啊啊我嚇、嚇嚇……”江老頭也承受不住,嘴裡發出怪叫,跟著仰麵倒下,重重壓在自己老伴身上。
江弘圖這會噎得都快翻白眼了,握拳狠狠捶著自己的胸口,也不知道是不是方法用對了,在被餅子噎得窒息的前一秒通了氣,長長籲了一聲後也癱在自己爹孃身邊,雙眼發直的望著屋頂,有點回不過神。
“天爺!”江東陽這會衝了過來,看著屋裡四人三個倒地,他不由高看了程芬一眼,“厲害啊,這就把他們三個乾倒了?”
“……”舉著菜刀的程芬還有些茫然。
她、她乾什麼?
她明明什麼都沒乾啊,“大哥,我真沒乾什麼……”
江東陽什麼都沒說,而是對著她豎起了大拇指。
第一眼也把他驚到了。
不過等看清三個人還有呼吸後,他覺得把程芬送來簡直太對了。
瞧瞧,三個都被她乾趴了!
……
江湛生要是知道老屋那麼熱鬨,是真恨不得趕回去看看。
隻可惜,徹底錯過了。
不過他待在家也不是沒事做,兒女多了,好像掙再多的錢也不夠花,幾年前過得拘謹現在好像也沒好到哪去。
江湛生又沒什麼大本事,當年能在城裡謀得一份工作倒不是因為他手上有什麼技術,現在想多找一份進賬的活,幾乎沒這個可能。
不過這次也不知道是該說自己運氣好呢,還是廠子太倒黴了。
廠裡唯一一台清花機罷工,沒辦法就隻能尋一些人手工操作。
工作內容倒不難,就是將棉花開鬆、去除雜質之類的活,廠子裡尋了十來個人每天晚上多乾三個小時,就能多拿三角錢。
江湛生聽到訊息後是想都不想就報了名。
一天三角錢,一個月下來也能有九塊錢。
雖然累了些但也不是長期的活,什麼時候清花機修好什麼時候結束,多掙一天是一天。
“老江,你出門多穿件衣服。”何澤蘭拿了件外套讓他穿上,緊跟著又拿了個水壺讓他拎著,“裡麵我裝了熱水,要是冷了乏了就喝一口緩緩勁。”
“也就三個小時,累不到哪裡去。”
何澤蘭沒接他的話。
乾三個小時的活確實累不到哪裡去,但白天他都已經站了一天,晚上又接著乾三個小時的活哪裡可能不累?
不過她也沒說什麼。
她要是遇到這個機會也會毫不猶豫去爭取。
孩子們小的時候擔心他們吃不飽養不大,還得操心他們的學費書本費。
那時候想著等長大了就好,可哪裡知道長大了他們當父母的壓力更大。
尤其是現在下鄉的事一鬨,雖說把該給的都給了但因為沒法給孩子們把路鋪平,心裡還是挺愧疚的。
她知道不單單她這麼想,老江心裡也這麼想過,要不然大晚上在家休息不好嗎?要是沒點壓力用得著這麼晚還趕去廠子加班?
把老江送出了門,等看著他的背影消失在巷口,何澤蘭正想著轉身回屋,不想這會旁邊的馮婆子叫住了她,“程芬媽,前幾天王媒婆是不是上了你家的門?”
何澤蘭微微蹙眉,“對啊,不過也就稍稍坐了坐,沒聊什麼。”
她不想把程芬和那個男人的事說出來,說出來都感覺臟了她的嘴。
馮婆子一聽就明白,不過她這次問還真不是為了程芬的事,這段日子看了太多程芬的熱鬨,看著還挺憋屈的,她還真不想多打聽。
之所以問也是因為其他事,她指了指隔壁,“王媒婆那天見你時有沒有打聽隔壁的事?”
何澤蘭搖頭,有些好奇道:“怎麼,王媒婆這是打算給楊采媽介紹介紹?”
“我估摸著是有這回事。”馮婆子點了點頭,“不然她無端端來咱們這邊打聽小謝做什麼?”
她哼了哼,“這些人就是不死心,小謝都拒絕了多少回?偏偏拒絕一個又來一個。”
何澤蘭倒不奇怪,“楊采媽挺優秀的一個人,也難怪那麼多人來打聽。”
是真的挺優秀。
她倆不在同一個車間,但是紡織廠這麼多號人她也是聽過小謝的名字,幾乎月月都在評優的榜單上,不優秀怎麼可能做到?
要是她沒結過婚,沒生過孩子,上門來求親的怕是能把她家門檻給踏平。
馮婆子也是這麼想。
不過她想得更多一些,除了小謝本身優秀之外,她的工作指標以及這套院子都讓人眼饞,要不然哪會拒絕一個又一個,“那你幫忙盯著些,王媒婆要是上門你就來知會一聲,咱們得給小謝撐撐腰。”
何澤蘭知道她是什麼意思。
好像是大前年吧,一人被拒絕了惱羞成怒,拉著一群人來找小謝麻煩,後來……後來好像是她家東陽聽到動靜,在巷子裡大喊了幾聲,喊來一些人把那家人給攔住了。
那次鬨得還挺大的。
像這種情況街道辦派人來說和說和,說不準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那一次小謝直接把那家人告到派出所,對方好像還拘留了一段日子。
也多虧了小謝沒忍著,後麵雖然也有人來求親,但就算是沒談下來也沒再鬨出事來。
小謝可不像那些人能忍,忍著忍著對方就得寸進尺,本身孤兒寡母就沒人撐腰,但凡遇到一個心思不好的人準得吃虧。
何澤蘭就忍不住想起了以前的自己。
當寡婦可不是把門關了就能平安地過自己的小日子,她不出去招惹事也會遇到一些來招惹她的人,要麼潑辣一點要麼有點手段,不然日子還真過不下去。
她兩樣本事都沒。
不過她覺得自己的運氣還是挺好的,當年遇到了老江,希望小謝就算遇不到一個合適的人,也能安安順順撫養楊采長大吧。
……
江小娥第二天就和小夥伴們一起前往三洲大隊。
本想尋那個老爺子問問榫卯結構的方法,看能不能運用到改造機器中。
可惜太過激動的他們忽略了一點。
學校沒什麼課他們倒是能把假請下來,但這位韓老爺子可不是想請假就能請假的,哪怕已經快六十歲他還得下地去乾活。
明年能不能稍微多掙點糧食,還得看今年努不努力,江小娥等人來的時候他正拿著鋤頭挖地,怎麼著也隻有下午兩三點的時候纔有空。
“真是抱歉了,要不你們先在我家坐坐,等我這邊忙完了再去找你們?”韓老爺子是真沒想到人家會專門找到大隊來,麵前五人雖然年紀小但在他看來一個個可都是“高材生”,城裡來的“高材生”來請教自己,搞得他都有些受寵若驚。
但再怎麼樣,他也沒打算放下工分不掙去陪他們,年前兒媳婦才生了一個小孫女,抱在懷裡才那麼點大,他這個當爺爺的恨不得多乾點活多掙點工分,來年把小孫女養得白白胖胖。
農家人沒什麼太遠大的願望,隻想著家裡人能吃得多一些,不用再餓肚子。
所以再怎麼著,他都捨不得丟掉鋤頭跟著他們走。
“是我們想得不夠周到。”周洲趕緊回了一句,一行人急匆匆趕過來,倒忘記會不會給彆人添麻煩了。
羅朗直接跳到地裡,一邊擼起袖子一邊道:“韓爺爺我來幫你,多個人乾活還能早點乾完。”
“不用不用,哪裡用得著你……”
韓老爺子的話還沒說完,手裡的鋤頭就易了手,瞧著這位小同誌揮著鋤頭的架勢,他頓時有些好奇,“小同誌,你看著像是乾活的老手啊。”
“那是,我從七歲就跟著家裡下地了。”羅朗咧嘴笑著,七歲的他可不是跟在大人屁股後頭渾水摸魚,是實打實乾著五個工分的活,要不是師傅資助他上學,他現在能在大隊拿十個工分。
而且就算去上學了,每次回大隊他也不是待在屋裡歇息,一樣跟著爸媽下地,大隊長知曉他情況特殊,願意按天數給他記工分,人家這麼好意,那他乾活自然不能偷懶。
“我也來吧。”
“大爺,還有其他鋤頭嗎?”
“咱們幾個一起乾,應該很快就能乾完!”
“得了吧。”羅朗把夥伴們攔住,這四個小夥伴就沒下地乾過農活,可不是人多力量就大,都不懂怎麼乾,“幫忙”還是“幫倒忙”還真說不準,“你們找個地方歇著,最多三個小時我就能搞定!”
江小娥想了想,乾農活她還真不行。
但她不信偌大的生產大隊還沒他們能乾的活,“韓大爺,乾農活我們確實不熟稔,但修補之類的活我們還算拿手,你們大隊有沒有需要修補的農用工具?”
韓老爺子眼睛一亮。
有啊!
怎麼可能沒有。
生產大隊有專門存放農用工具的屋子,每天開工就來那邊領,等下工再還回來,去得早自然能領到一些順手又完好的工具,但去得慢就沒得選,能用是能用,但多少有些損壞的地方。
大隊也不是沒人會修補。
但為了節省時間和人力,都是等農忙後選個日子統一修補。
韓老爺子本身就會木活,他也會修,但怎麼說來著,老人家有慕強心,總覺得麵前的“高材生”要更厲害,他們一提他自然是樂嗬嗬地答應下來,活也不乾了,帶著他們就去找大隊長。
等介紹幾人的來曆,三洲大隊的大隊長哪裡會拒絕?立馬把他們請進了存放工具的地方,沒幾分鐘,還端來熱茶招待。
泡的茶根,可是大隊長多年的藏品,不是一般人他還捨不得出,“之前就聽過老韓提起你們,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他自己做的那三台脫粒機就夠厲害了,沒想到你們幾位還能做出更厲害的脫粒機。”
韓老爺子點著頭附和,“那台兩用式脫粒機真的太好用了。”
他不單單聽過,還上手用過。
對比起自家那三台脫粒效果不太好的機器,那台兩用式脫粒機就太好用了。
回到大隊就拉著大隊長叨叨絮絮好一會,聽聞舊機器還能配過濾網,他立馬就心動,磨了兩天才磨得大隊長同意花這個錢。
“大爺你自己做的機器也挺不錯。”江小娥之前看過錢嘉樹的圖稿,韓大爺那三台機器真要說缺點,那就是材料用得不對,“如果將滾筒齒輪那些材料置換一下,脫粒的效果會大大提升。”
滾筒以及齒輪,是脫粒的關鍵。
一個以“木”為材料,一個以“鐵”為材料,可以想象哪個好,“木材遲早會鈍,刺口一旦鈍了效果隻會越來越差。”
“對對對,老韓那些機器一開始還是挺好用的,可惜時間越長效果越差。”大隊長連連點頭,難怪老韓這麼熱情招待,這些小同誌是有些本事,一下子就找到問題關鍵了。
“可惜都是大件,不然還能勤快著換一換。”韓老爺子也知道這點,但滾筒和齒輪可是最核心的配件,換這兩個相當於重新做一台新機器,他又得乾農活哪裡有這個精力。
至於買生鐵,先不說大隊舍不捨得花錢。
就算捨得,他們也沒工具啊。
總不能用刻刀刮吧?
周洲拿著扳手擰著鐵絲,將鐮刀鬆動的地方擰緊,他道:“那是挺可惜的,韓大爺你做得那三台機器要是能長久用起來,能給大隊省很多事了。”
“可不是麼。”大隊長連連點頭,顯得特彆讚同。
最開始老韓做出第一台脫粒機,他們大隊是又驚奇又高興,用穀子拿去試一試,效果就算比不上公社的那些機器,但怎麼都比靠人工來的強。
最主要的是,不花錢!
在公社借用脫粒機其實也不貴,但就算不貴也得花錢。
哪怕是一分錢,都沒免費來得好。
而且那會周邊的生產大隊知道他們這邊有脫粒機,也會來找他們借,雖然不能收錢,但也能交換一些其他的物資。
也是因為嘗到好處了,大隊才支援老韓跟著又做了兩台。
隻可惜,使用壽命太短了。
不到一年的功夫,脫粒效果就變差,就跟老韓說得一樣,如果要換那些大件,相當於重新做一台新機器,而且做一台機器隻能用一年不到,費事費力,還不如扛著去公社脫粒。
其實要是使用壽命能長一點,大隊多花點錢都行。
隻要使用時間長,他們就能多省好幾年去借用脫粒機的費用,還能和周邊大隊交換物資,怎麼說都是賺的。
就是可惜啊,木頭的不經用,要是能……
等會!
大隊長眼睛突然一亮,他趕緊問著眼前幾位小同誌,“過濾網能從你們那買的話,鐵製的滾筒和齒輪能買嗎?”
“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