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裡的重組家庭[六零] 第62章
熊表舅擡回來的箱子不是太大,
正正方方,用肉眼估計大概四五十厘米高度的樣子。
他將箱子放在地上,直接開啟上麵的頂蓋,
裡麵是四五個活動隔板,他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這東西製作起來很容易,都是我自己琢磨出來的,就這麼個樣子,
稍微有點出入也不會影響到養蜂。”
養蜂都是偷偷摸摸的來,而且他也有些私心,不想太多人知道。
因為蜂箱製作太容易了,但凡懂點木活的人一看就明瞭。
當年乾爹可是用一頭老虎才替他換來的這門技術活,單單為了乾爹這份心思,他就不該將這門技術平白讓人學了去。
為了不引人注目也為了不被人偷學,
他對外還是一個獵戶,畢竟是獵戶養大的孩子,
倒也不稀奇,
隻是他這個獵戶太過廢物,一年到頭也獵不到什麼東西。
但大夥對他經常帶著犬上山就不太奇怪,畢竟是獵戶嘛。
也就為數不多的親戚知道他在山裡偷偷養蜂,
獵野物的本領沒學到多少,但他知道該怎麼掩飾山路,
這邊幾乎沒人會過來。
而他這次會這麼坦然的將蜂箱擺在他們麵前,也是因為早先熊明就跟他說過這件事的利和弊。
他不說能不能完全理解,
但熊表舅很信任自己的外甥,
既聰明又孝順,他覺得好那肯定就是好。
都已經將人帶到他麵前,他也沒想過遮遮掩掩,
直接解釋了一下蜂箱的具體構造,緊跟著說出了一個最關鍵的一點,“養蜂其實沒那麼難,在野外要是碰到蜂巢,將裡麵的最肥的一隻母蜂安家在蜂箱中,其他蜜蜂自然會在蜂箱裡落家……”
當然還有一些喂養、照料以及擴張蜂群的法子,這些熊表舅沒說,其他人也沒問,不過江東陽倒好奇另外一點,“熊表舅,你是怎麼取蜜的?”
“刮。”熊表舅又指了個方向,那邊有個搭建的木台子,上麵隔著幾把小木刀,或者不該說是刀,而是刮器,“一點點刮就能刮出來了,倒也不難。”
“不會浪費嗎?”
熊表舅笑了笑,“怎麼可能浪費,巢脾能重複使用,裡麵的蜂房滿了就刮出來,刮不乾淨放回去等它滿了再刮就是。”
江東陽懂了,用刮的方法肯定是刮不乾淨,但熊表舅和他們當時的情況不同,他們是直接破壞巢脾取蜜,自然不能重複利用,熊表舅的巢脾能迴圈使用,刮不颳得乾淨不重要,滿了就取、取了再放回去讓蜜蜂采蜜就是。
“不過我倒是聽說其他地方有特殊的取蜜方法,隻可惜以前教我的那個養蜂師傅並不會。”
熊表舅說完,看向外甥邊上的女娃,他問著,“女娃娃,我聽熊明說你是想製作一台和養蜂相關的機械裝置?你要真能弄出來,能不能賣我一台?我、我用蜂蜜和你換。”
“是有想法,但具體還得再看看。”江小娥如實說著,“等以後有結果,就讓大哥轉告你,到時候或許還得請你幫幫忙。”
“幫忙?我一個鄉下人哪……”
“幫!”熊表舅話都還沒說完就被邊上的熊明打斷,他不怕江小娥要找表舅幫忙,怕得是她不找。
東陽這個妹子和他們不同。
他們搞出些來錢的路子,基本上都見不得光,一個不留神說不準就濕了腳,雖然不至於嚴重到被抓去坐牢,但會招來家裡的打罵。
可江小娥妹子卻不一樣,她正氣得很。
她所行的事,那是能正大光明登上報紙,如果表舅能搭上這門關係,他或許以後就不用再躲在山裡偷偷摸摸養蜂了。
彆看蜂養了不少年,但這麼多年來也沒攢下多少家底。
倒不是養不好,而是不敢賣得太多。
賣也隻敢賣些熟人,但表舅就是一個鄉下漢子,他認識的熟人日子過得比他還要差,就算知道蜂蜜是個好東西,也不見得有那麼多人捨得花錢買。
所以,即使表舅知道該怎麼擴張蜂群,他始終都隻養了兩箱,養多了賣不出去不說還太招人,貪多不是好事。
但繼續悄悄下去,又怕遲早有暴露的一天。
那不如正好趁著這個機會讓表舅從暗轉明,所以他不但配合還特彆積極,“表舅這個箱子正好閒置了,小娥妹子你要是覺得有些用處就拿回去,說不準能給你們提供幫助呢。”
“……”熊表舅張了張嘴,最後還是閉上了。
算了算了,一個箱子而已,外甥想送誰就送誰吧。
“謝了,兄弟。”江東陽那叫一個不客氣,在老屋那邊養成了一個習慣,去哪裡不薅點什麼就覺得心裡不舒坦,不管箱子是不是真對妹子有用,他都決定帶回去了。
專門跑了一趟,江小娥也是將能問的都問了一遍,將熊表舅的回答一一寫在本子上,也多虧了舅甥兩的大方,她不用在本子上繪製蜂箱的圖稿,直接拿回去供他們研究單比一份圖稿來的好多了。
他們在山裡待了大概兩個小時,一直到中午的時候江小娥這才將本子和筆放進挎包裡麵,連著道了幾聲謝後就說著告辭的話。
“不行不行,都這個點了你們去我家吃頓飯再走。”熊表舅摸了摸汪汪的腦袋,他笑眯著眼,“先前汪汪逮著的野兔還留著呢,知道你們今天來,我都跟熊明表舅媽說了中午就把兔子殺了燉上。”
“這怎麼好意思……”
“走走走,今天中午這頓飯必須在我家吃。”熊表舅推了推自己外甥,他說著:“還是跟以前一樣,你帶著他們繞路從大隊口進去,我和汪汪走山路,箱子你也拿著,等會兒找個地方藏著,等離開後再一並帶走。”
交代了一遍,他也不等其他人的回複,帶著汪汪就離開了。
江東陽撓了撓頭,“這不太好吧?”
“沒事,你們不也給我表舅拎了些東西嗎?你們不留下來吃頓飯他都不好意思收。”熊明倒沒覺得有什麼,甚至還積極撮合著。
不怕他們吃就怕他們不吃。
他不瞭解江小娥妹子的性子,但他瞭解東陽啊。
東陽是那種人壞他絕對不再繼續打交道,但人好他也是會儘可能地回報一下。
就跟昨天那個擺錘的活。
可以說是他懶,所以要找幾個幫手自己當甩手掌櫃,但要真僅僅是這樣,那為什麼還要把傻雞兩人帶上?
他們下下個月就得下鄉,人都走了可不會再有讓東陽當甩手掌櫃的機會,說白了還是人好,要不然這麼好的事也不會想到夥伴。
這頓飯倒不是逼東陽一定要許諾什麼,而是想賣個好,拉攏拉攏關係。
更何況表舅這麼熱情地邀請,那他自然不會把人往外推,道:“走走,咱們回去嘗嘗我表舅媽的手藝,我跟你說,你們以前肯定沒吃過這麼好吃的飯菜。”
江小娥先不說了,江東陽聽著就不服氣,“那我都要看看到底有多好吃。”
半個小時後,江東陽再也沒說出這句話。
不講武德啊!
誰家做菜奢侈到往裡麵倒蜂蜜?
蜂蜜倒得不多,不但不會覺得違和,那口感還一下子就提升起來,難怪老熊說他舅媽做的飯菜好吃,這蜂蜜往裡麵一放誰吃了都得誇幾句啊!
“好吃吧?”熊表舅將那盆菜往他們麵前推了推,“好吃就多吃點,也多虧了我家汪汪,不然你們吃不到野兔,外麵還不知道有多少人嘲笑我打獵也不行。”
熊表舅打獵是真不行。
但凡有一丁點的可能性,他乾爹也不至於花那麼多心思讓他去學門手藝省得餓死。
這幾年往山裡跑,對外說是上山狩獵,但這麼多年就沒幾次打到過獵物,大隊的人都笑著讓他趕緊放棄,與其費這個勁還不如多乾點農活來的強。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就那麼零星幾次獵到獵物,其實也是汪汪的功勞,最離譜的一次,他腳下都已經踩到一條長蟲,結果自己把自己給絆倒了……
要不是汪汪來的及時,他還會被長蟲咬一口。
所以他是真的特彆喜歡汪汪,把它當作自己兒子看待,菜上桌之前就特意挑了一些兔子骨頭給它吃。
這個年頭,哪怕是骨頭也不是人人都能吃到的。
更彆說還被他給喂狗了,真不是一般的疼。
“也多虧了汪汪替他打掩護。”旁邊的表舅媽也是樂嗬嗬笑著,她還特彆大方,從櫃子裡撿了兩罐子蜂蜜,“等會兒你們帶回去喝,都是采的百花蜜,聽以前的老中醫說這種蜂蜜喝了對身子好。”
“那不行那不行,總不能連吃帶拿。”江東陽連連擺手,不過他有準備,“正好我也是想買點回去,東西我們要,但錢還是得給。”
“那就一塊五一罐。”熊明直接做主,一罐子蜂蜜怎麼也得有兩斤左右,收一塊五不貴,也省得他們兩邊推來推去。
“行,就按你說的價。”江東陽從兜裡掏出三塊錢擱在桌麵,“叔,下回喝完我再來找你買,你可彆嫌我煩。”
“肯定不會。”表舅媽倒是比表舅來的更外向一些,拉著兩人就說起話來,不知道的還當是自己的晚輩。
最後吃也吃好了、聊也聊得暢快了。
兩兄妹拍拍屁股就打算走人。
熊表舅帶著汪汪打算送他們一程,一路上還叮囑著,“熊明你彆帶他們走小道,走大道說不準還能遇到過往的牛車,一路能把你們拖回城裡。”
“我曉得。”
不過他們運氣不好,並沒有碰到從大隊去往城裡的牛車,倒是遇到兩個騎著自行車去生產大隊的人。
他們往邊上讓了讓,卻不想自行車並沒有越過他們而是停了下來,“江同、同學?”
來的是建莊公社的趙乾事,趙乾事稱呼他們時老是容易說錯。
也是,他打交道的都是一些同誌們,還是頭一回和學校的學生打交道,他一臉驚喜的道:“江同學沒想到咱們又見麵了,難不成你親戚也是永安大隊的?”
“趙乾事,好巧。”江小娥也沒想到會這麼巧,她指了指身邊的人,“我朋友的親戚就住在這,今天沒事就過來玩一玩。”
說著她就跟大哥幾人介紹了一下趙乾事,“建莊公社的趙乾事,我們小組製作的第二台機器就是和他對接的。”
江東陽一聽是公社的乾事眼睛都亮了,立馬上前握住他的手,連連打著招呼,“趙乾事你好,我是小娥的親大哥,沒想到咱們還能在這裡碰上,您說這不就是緣分嗎?”
“可不是嘛!”趙乾事是真的沒想到會在這裡遇到江同學,臉上的驚喜是顯而易見,不過男女有彆他不好上前握住江同學的手感謝,正好她大哥過來了,他反手握得更緊,不住地誇著:“真的是多虧了你妹子,你不知道他們製作的那台機器有多好,搬回去之後我們第一時間就試用了,除了你們試過的十二種作物之外,另外五種作物也能用,這不,公社專門派我來這裡找一找有沒有栗子,想著弄點回去試一試。”
“栗子?”江小娥微微皺眉,“栗子的外殼很硬,但也不是不能試一試。”
“對對,就是想著試一試。”趙乾事點著頭,樂嗬嗬的道:“可以自然好要是不行也沒關係,那麼多作物都能用已經是天大的驚喜了。”
這話可不是他特意捧人。
從機器搬回去試用後,他已經不知道聽到多少人的驚歎聲,就連他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
實在是太好用了!
那台機器現在可以說是他們公社的寶貝疙瘩,專門收拾出一間屋子供著,每天上班後都會有人拿著抹布擦拭一遍,生怕它身上沾了灰。
這還真不是公社安排下去的任務,而是工作人員自發的行為,而且還不止一個人,他當時拿著抹布過去時正好和另外兩人撞上一塊,這才知道有人和他擔著同一樣的事。
一天沒必要擦那麼多次,可誰也不願意放棄。
最後商量著輪流製,一週下去總能輪到自己。
不怪他們太誇張,而是機器實在是太難得了。
尤其是像這種功能高於普遍機器,他們就算去專門製作脫粒機的工廠訂,也不一定能訂到這種多功能的機器。
也正是因為太好了,他遇到江同學後很難不激動,拉拉關係,說不準以後他們公社就能擁有第二台呢?
握著江同學大哥的手就沒放開,趙乾事特彆熱情地邀請他們,“江同學那天的柚子還好吃吧?正好柚子樹就在永安大隊的山頭上,我再申請一下給你送一些。”
借花獻佛這種事,不過就是動動嘴皮子。
而且他敢肯定主任就算知道了,也會給他批條子。
他一把勾著江同學大哥的脖子,連自行車都顧不上推就往大隊裡麵走,“走走走,咱們去大隊長家坐坐,等會我再帶你們去山上看一看,那邊的柚子樹老多了。”
“……哈、哈哈,趙乾事我們這都打算回去了……”被趙乾事“挾持”的江東陽笑得很無奈,硬是被拖著往後走。
很顯然趙乾事並不願意放棄他這個“質子”,“也不著急這麼一會,等會我安排牛車親自送你們回城。”
江東陽無可奈何,隻能求救似的望著自家妹子。
熊明兩舅甥待在原地,也沒想到會這樣。
怎麼可能想到?
那可是公社的乾事啊!
居然這麼熱情地邀請,這在以前是從來都沒有遇到過的事。
可就是因為這樣,才更能感受到江小娥所做的那些事有多厲害。
趙主任的盛情邀請,再加上江小娥也挺好奇他嘴裡說的柚子樹林。
養蜂除了技術之外,最關鍵的就是環境。
當時趙主任拿來的幾筐果子,除了柚子之外還有梨子,這兩種果樹不就正好適合蜜蜂采蜜?
十幾分鐘後,他們來到了大隊長家。
王三能見趙乾事親自趕來,還當是有什麼大事,聽他說要去柚子林看看,自然沒意見,“那行,我找兩個人一塊去。”
“不用不用,咱們這麼多人也夠了。”來的路上趙乾事和其他人都聊了聊,知道熊永生是本地人,他道:“瞧瞧,還有條狗子跟著呢。”
王三能眼裡閃過些奇怪,他怎麼不知道趙乾事和熊家有交情?
心裡藏著疑惑,手腳卻利索,他從屋裡拿出幾頂草帽遞過去,“那行,現在就去,柚子林不遠,咱們走二十幾分鐘就能到了。”
現在正是柚子結果的時候,但也沒大批量結起來,王三能也不知道是故意呢還是無意間提起,“現在還好,過段日子柚子掉滿地就看得心疼了,咱們大隊就是天天當飯吃,那也吃不完,隻能看著它們爛在地裡。”
“沒辦法。”趙乾事歎氣,“周邊沒廠子收又運不出去,還能怎麼辦?”
他也覺得可惜,饑荒那幾年他餓得都啃樹皮了,現在卻隻能看著這些果子爛在地裡,心裡確實挺難受。
但沒那個條件啊。
一來柚子算不上糧食而且口感不太行。
周邊的廠子又沒有這類果子的需求,要是少一點也就算了,他們想想辦法各個地方也能塞一點,但這片柚子林實在是太多了。
多到想運都沒法運出去,真要靠人力搬運出去,又派大車運輸到外省,但一個口感差的柚子,靠大貨車運輸出去,就算能賣怕是連油錢都收不回來。
總不能這麼多人一折騰,最後還虧錢吧?
而且說實話,就現在公社的情況,他們甚至都不敢嘗試,派大車出省城可得花不少錢,但該往哪裡運都沒譜,誰敢試?
不過他還是安撫著,“再等幾年,城裡正在建設軌道,應該能往公社那邊通行,一旦建設完成,運輸就不會那麼困難。”
“真的?”王三能眼裡帶著希望。
趙乾事其實也不是太確定行不行,因為這些柚子……
說句實在話,送他他願意嘗嘗味,但要讓他花錢他還真不願意買,有這個錢買點好東西不行嗎?
他迴避著這個問題,隻是遺憾著,“要是橘樹就好了,公社還能想想辦法把橘子送去罐頭廠。”
“那這也不是我們能左右的。”王三能一臉無奈,正好這會邁上一個台階,他看著眼前的一片柚子林,“誰知道老祖宗怎麼就這麼想不通,硬是在這裡栽種了這麼多柚子樹。”
老祖宗早就在地裡化作白骨,誰也搞不懂他是怎麼想的。
不過王三能倒不能抱怨,因為他們大隊還真受了這片柚子林的恩情,當年要不是靠這些柚子飽肚,他們大隊還不知道餓死多少人。
就是那幾年天天吃、年年吃,吃到現在家家戶戶的日子稍微好了一些,就不想再嘗柚子的味了,都快吃吐了……
大隊吃不完,就想著能不能靠這批柚子樹搞點創收。
趙乾事先前說得罐頭廠就養活了好幾個種植橘子樹的生產大隊,他們要也能將柚子售賣出去,不求發大財,隻希望家家戶戶都能有些餘錢,好讓孩子們娶妻的娶妻、嫁人的嫁人。
隻可惜,一切想法都落空了。
收了收心思,王三能問道:“趙乾事,這次弄多少斤?”
“弄個三十斤吧。”趙乾事說著,“條子過幾天補給你。”
“不著急。”王三能巴不得他要得更多,公社拿多少年底都會給他們算賬,雖然這一點也沒多少,但蒼蠅腿也是錢不是。
他拿著竹筐就道:“那你們隨便逛逛,我去找找,還得找熟得,不然味太澀了。”
等人一走,趙乾事趕緊回頭,“就算熟的回去也得放放,不然味道不好。”
雖然是借花獻佛,但要是味道太差不但沒法拉攏關係反而印象還不好,多放段日子,口感還是不太行但水分足啊。
就當解渴了。
“聽您的。”江東陽咧嘴笑著,頭一次被公社的乾事送禮,哪怕不是送得自己他都覺得興奮,尤其是一送就送這麼多。
“柚子味不行,但蜜香啊。”站在後麵的熊表舅忍不住低聲嘀咕了一句,他趁著趙乾事沒注意時指了指另外一座山,“每年的三到五月,它們就會繞到這邊來,采得可勤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