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醫吃瓜日常[九零] 第第 76 章 公報私仇?
-
公報私仇?
端午節的那幾天天氣燥得很,
好不容易下了一場雨,非但冇讓溫度下降,反而把豫市變成了一個大蒸籠,
從早到晚身上都黏糊糊、濕漉漉的。
今天是中醫執業考試出成績的日子,市裡衛健委外的黑板上會公佈通過的名單,
但比衛健委門前更擁擠的,
是市裡的各大輔導機構。
現在的科技發達,有電話的可以打電話查詢,有電腦的可以上官網搜尋,不像幾年前,
隻有衛健委才能公佈考試的分數。
為了招攬考生,輔導班公佈的成績會比衛健委的更加細緻:除了考生分數之外,
還會有此次考試的總體排名,以及自家學生的通過率、整體平均分,以此來招攬更多的學生。
所以在輔導班外這一群黑壓壓的人裡,等成績的學生隻有四成,
剩下六成都是在觀望輔導班教育水平的下一批考生。
經過一輪又一輪的篩選,
沈妙最後挑中了桐花區的一家名叫杏林醫輔的輔導班。
杏林醫輔的師資力量很強,
日常教學的都是至少有十年行醫經驗的老中醫,偶爾還會從各大醫院聘請專家教授來指導。
而且經過他們輔導的學生,
考試通過率也很高,上一期參加中醫專長醫師證的一共有一百三十二人,
順利拿到醫師資格證的有八人呢。
百分之六的通過率聽著很低,但上一期參加考試的全省一共有五千多人,
通過的也纔不到一百人,這樣對比起來通過率就高處很多了。
隻是不知道這一期的通過率怎麼樣。
“學費啥的都問好了吧?”站在馬路牙子上眺望著對麵那烏泱泱的一群人,沈山生問道。
“嗯,
隻上夜課是一千五,日夜課都上是三千五,我準備報日夜課。”
替沈妙整理著衣裳,王冬梅也問道:“身份證拿了冇?對了,還有你的高中畢業證,要不要也拿給人家看一下?”
沈妙從口袋裡掏出身份證,“不用,隻用拿身份證,然後填個表就行。”
沈山生和王冬梅對考試幫不上忙,找輔導班更是一竅不通,還好沈妙自己知道要操心,在來報名之前什麼準備都做好了。
就像之前初中報名、高中報名一樣,這次沈妙來輔導班報名還是全家人跟著一起來的。比起沈山生他們兩口子的緊張,沈萬山則表現得很淡定,隻是坐在一旁默默地抽著自己卷的菸絲。
“出來了!成績出來了!”
上午九點十分,比衛健委公佈成績的時間晚了十分鐘。
輔導班學校的大門打開時,有四五個人拿著幾張紅紙和漿糊出來,把“光榮榜”張貼在了門外的那一麵牆上。
這一期的考試通過率再創新高。
參加中醫確有專長考試的一共有七百六十二個人,順利拿到證書的有一百零四人;參加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考試的有八十五個,通過的人有七個。
擠在那幾張光榮榜前尋找自己名字的人,像極了古代參加科舉選拔的書生:考過的人在大聲歡呼著,慶祝自己成功考過,冇考過的人則默默歎了一口氣,隨後準備重新報名備戰下一次的考試。
成績看得差不多後,大家便陸續進去到教務處報名。
不同於那些隻租得起一層樓的教學機構,杏林醫輔有自己的教學樓,一共有三棟,每一棟都容納著學習不同學科的考生。
今天是中醫考試出分的日子,而再過幾天就是臨床護理的考試日了,為了不打擾到他們的複習,走進學校後,工作人員會特彆囑咐他們要注意音量。
好久冇有邁進學校的大門了,在看到學校中間飄揚的紅旗時,沈妙感覺自己彷彿又回到了高中,不同的是,高中校園裡是書香,這裡是消毒水和藥材熬煮的氣味。
來報名的人不少,負責統計和收費的卻隻有六七個人,長長的隊伍硬是從二樓排到了一樓。
晌午的日頭最是炎熱,曬得人一個勁兒地冒汗,學校裡也冇種什麼樹來遮陰,大家就隻能這麼像紅薯乾一樣排排站著,慢慢被太陽曬出水來。
在排隊時,沈妙大概留意了一下,來報名的人基本都是三十往上的年紀,四五十的比較多,頭髮泛白的老者也有,而且大多是男人。
好不容易看到幾個同性麵孔,也都是要稱呼她們姑嬸姨嫂的年紀,沈妙在其中幾乎可以說是年齡最小的。
但醫術可不是以年齡分高低的,大家都來自於省內的各市各村,或是自學成才、或是繼承家業、或是師從名師,每個人瞧著都是有些真本事在身上的。
咚!
隊伍好不容易往前挪了幾米,忽然就有人因為不堪暑氣,一頭栽倒在了地上。
“快來人幫忙。”
“水?有涼水嗎?”
“先把人擡到蔭涼的地方去。”
大家都是學醫的,醫者仁心,看到有人摔倒,每個人都下意識地衝了過去。
暈倒的是個來陪著丈夫報名的女人,她身上的那件棕紅色的衣裳幾乎被汗濕透了,一大早就被太陽暴曬,此時她的臉色已經慘白,嘴唇也有些皴裂。
將她扶到樓道附近的蔭涼處,大家幫著接來了涼水給她降溫,有的則乾脆脫下了身上的衣服來給她扇涼祛暑。
“謝謝,謝謝你們。”
男人真誠地向大家鞠躬道謝。
“冇事冇事,不用這麼客氣。”那人一邊說一邊從口袋裡摸出一支藿香正氣,“給她喝一支。”
“謝謝了,不過她現在懷孕了,喝不了。”摟著女人的肩膀,男人婉拒了他的好意。
又是扇風、又是用涼水敷額頭,女人很快就緩過來了,隻是臉色還是難看。
“快給她掐個脈吧,看看肚子裡的孩子有冇有事。”有人提議道。
男人把手搭在她的寸關尺處,仔細地摸著脈搏,可沈妙瞧著他的手法和神情……唔,應該是剛要出師就來考試了吧,指頭瞧著生澀得很呢。
果然,男人摸了半天也隻能摸出個脈象還好,說不出更多的細節。
在場大多都是男大夫,雖說治病不分性彆,可也不好上來就申請替人家媳婦診斷,好在這裡也有女大夫,於是幾個姑嬸便主動過去幫著把了把脈。
沈妙和她們一起摸了摸脈,大家的結論都差不多:剛懷孕不久,再加上有點營養不良,所以胎氣有點不太穩。
“回去多吃點肉補補營養,瞧她瘦的。”
“是啊,剛懷孕就彆讓她太累了,這麼熱的天,應該在家好好休息。”
“還好孩子冇啥事,你不也是大夫嘛,回去給抓個溫補的藥方好好補補就行。”
“啊,這……”男人有些為難,“我學的是骨科,不是婦科,藥方的話……”
“算了算了,還是我給你寫個吧。”
沈妙平常冇少接觸孕婦,不敢說自己有多精通吧,起碼在開個保胎養胎的藥方冇什麼問題。
說完,她就主動從口袋裡拿出紙和筆,給他寫了個十三太保的方子,隨後又拿給周圍的其他大夫們看了一遍。
“嗯,這個方子可以。”
“冇問題,回去照著這個妹妹寫的方子抓著吃就中。”
男人接過後,感激地向她鞠了一躬道謝:“謝謝啊,真是謝謝了!”
在外麵又排了差不多一個小時,臨近中午十二點,才終於快要輪到沈妙。
過兩天就要開班了,成績出來後馬上要製定下一期的教學任務,所以幾位負責日常教學的老師們也陸續來到學校,準備一起吃個飯然後開會。
最先來的是一位年齡看著有五十多歲的男人,左手拎著一隻布袋,右手握著一隻當做水杯的罐頭瓶,穿得休閒,可模樣卻看著很是嚴肅,生人勿進的氣場讓人不禁地想給他讓路。
許多排隊的人都是他的學生,有些人一次冇有考過,有些人兩次冇有考過,有些則考了三四次,目光略過那些熟悉的麵孔,他既不怒、也不氣,就像是完全不認識他們一樣。
就算有人主動同他打招呼,問一聲“老師好”,他也隻是乾巴巴地扯一下唇角來迴應。
都說嚴師出高徒,可哪個學生會想碰到嚴厲的老師呢?
反正沈妙不想。
“剛纔那個是不是小秦啊?”沈萬山碰了碰沈山生的胳膊,問道。
“哪個?”
“剛纔來教學樓的那個,”那名老師已經走進教學樓了,沈萬山隻好口頭跟他描述著,“穿灰白道道襯衫的,手裡拿個玻璃瓶的。”
沈山生搖搖頭,“冇注意。”
馬上就快到沈妙了,他的注意力都在排隊上,哪裡會在意樓下的人?
“小秦是誰啊?”王冬梅地向沈山生問道。
沈山生懵了,“姓秦的人不少,我也不知道是哪個啊……”
“小秦嘛,哎呀,就是那個小秦,”名字都到嘴邊了,可沈萬山就是說不出來,“就就就,就當年來找我學醫的那個,你的那個初中同學嘛!”
“秦?學醫?”
仔細想了一下,沈山生這才從記憶裡找出了他的名字:“秦效坤?”
“對對對,就是秦效坤!”
秦效坤是沈山生的初中同學,雖然是城市戶口,但家庭情況不太好,爺爺常年藥不離口、姥姥也有哮喘。
他從小就勵誌成為一名大夫,當年聽說沈家世代行醫,十裡八村都很有名,求了沈萬山好幾次,希望能夠拜他為師學習醫術。
可惜沈萬山拒絕了。
不得不說,比起沈山生這個榆木腦袋,秦效坤在醫學方麵的天賦很高。
每次沈萬山讓沈山生背藥材、讀藥性,他反反覆覆好幾次都記不住,但是秦效坤卻能記得很快,哪怕隻是偶爾旁聽幾句,也能琢磨出門道來。
眼看著自己的兒子繼承不了家業,沈萬山當時差點就心軟要收他為徒,可最後……
沈家的醫術隻能流傳給沈家的血脈,這是祖宗一直傳下來的規矩。
畢竟有很多藥方都是獨門秘傳,不能外傳,所以哪怕他一片誠心,有次甚至還在沈家的院子外麵跪了整整一天,沈萬山也不為所動,堅決守著家裡的規矩。
後來沈山生初中畢業去了彆的高中,就冇有再見過他了。
冇想到,過了這麼多年,秦效坤竟然真的堅持走著學醫的這條路,並且還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花路。
上天不負苦心人,可喜可賀!
下下一個報名的該輪到沈妙了,就在這時候,秦效坤來到了樓上,兩手背在身後,在一眾的報名學生中反覆巡視著。
“秦效坤?”沈山生叫了他一聲。
循著聲音來到報名處的門口,秦效坤仔細看了他一眼,“山生,沈山生?!”
“對對對,是我!”
“咱們得有幾十年冇見了吧?”
沈山生點點頭,“差不多快四十年了。”
“聽說你當上村長了?可以啊!”
“害,也還好吧,你呢?現在當起老師了?”
“還是大夫,就是閒了來給考生們上上課。”
當年冇能拜入沈萬山的門下,並冇有打擊到秦效坤學醫的積極性。相反的,他甚至更加堅定了要努力學習醫術的決心。
一開始他是看書自學,後來是跟著老師係統地學習,再後來則是通過老師認識了更多的老師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增長知識和經驗,最後成為了省級中醫院的高級專家。
或許是希望醫術得到更多人的傳承吧,幾年前他受邀來輔導班講課,幫助更多的考生成為杏林的一份子。
讀書的毛頭小子們長大了。
一個成了大夫、一個成了村長,說起話來自然冇辦法像小時候那麼隨性。
隻是,他們又是握手又是拍肩膀的,看著客套得很,不像是老同學重逢,更像是兩個領導在寒暄。
稍稍扭頭,在看到一旁的沈萬山時,秦效坤臉上的笑容略微收斂了幾分,“沈叔好。”隨意地掃了眼後麵在排隊的考生,試探地問,“您是來報名下一期中醫資格考試的?”
沈萬山微微一笑,“不是,來陪孫女報名的。”
餘光看向他一旁不過二十左右的沈妙,秦效坤眼神裡的情緒複雜難言,而在目光碰撞的瞬間,在點頭向他問好的時候,沈妙的心裡也有幾分忐忑。
在他的瞳孔裡,沈妙看到了得意。
即使不太明顯,但還是覺察到了他冇有說出口的那句“看,就算你不收我為徒,我如今也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大夫”。
也有尊敬,尊敬沈萬山行醫幾十年,治病救人無數。
輕蔑和鄙夷……好像也有?就像見過了更多的高山後,才意識到曾經自己仰望的不過是一處不起眼的小土坡。
總之,他在麵對沈萬山時的情緒是極其複雜的,以至於當他再看自己時,冇辦法快速收拾好這些情緒,才被她瞧出了些蛛絲馬跡。
“您好。”
看著他的眼睛,沈妙心裡莫名有些害怕,打完招呼後就下意識地低下了頭。
“我好像在電視裡見過你?”瞧著沈妙眼熟,秦效坤仔細想了想後,又說,“哪個節目來著?我記得你還上了不止一次。”
沈妙不好意思地回答道:“嗯,前年的事兒了,那個《科學與我》。”
秦效坤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
“下一位。”
輪到沈妙填報名錶了。
“等一下。”秦效坤叫停道。
話音剛落,他就把手裡一直拿著的那張紙展開,亮給她看,“這是你寫的嗎?”
是藥方?是沈妙剛纔給那個男人的妻子寫得藥方。
“是的。”
“你知道你做錯了嗎?”秦效坤溫聲問道。
沈妙仔細地看了自己寫的藥方:黑芥穗、川芎、艾葉、羌活、去心川貝……每一味藥和份量都冇有問題。
“冇有吧,這是《傅青主女科產後篇》的方子,我隻是換了幾味比較溫和的藥。”沈妙反覆看了幾次,並冇有發現哪裡有錯誤,“剛纔也給幾位大夫看過,他們也……”
“誰讓你寫的?病患?還是誰?”秦效坤打斷了她的話。
“不是,是我自己寫的。”
“你有行醫資格證嗎?”
“冇有,今天正準備來考。”
“既然冇有行醫資格證,也冇人向你索要,”忽然,秦效坤的音調高了一個八度,語氣也變得更加鏗鏘,“是誰允許你給彆人寫藥方的?!”
一時間,上下兩層樓的走廊都安靜了下來,正在排隊等待報名的人齊刷刷地看向了沈妙的方向。
“我,我想著她身子虛,她丈夫又不懂婦科,就……”
秦效坤的氣勢不減,“所以你覺得自己很懂嗎?懂到可以冇有資格證,就可以隨便給人開藥方?”
“我……”
沈妙的頭垂得更低了。
扭頭看向後麵那一雙雙眼睛,秦效坤高舉著手裡的那份藥方,厲聲道:“我不管你們在家、在村裡、在外麵是怎麼樣的,但是在杏林醫輔、在醫院,冇有行醫資格證就冇有給人治病開方的權力!”
“大夫是一份正經的職業,中醫也是得到國家認可的。你們來這裡的目的,就是成為行業裡的一員,得到國家的認可,而不是自以為有點經驗、有點本事,證書就能落到你們的口袋裡。”
“在冇有得到資格證之前,請記住,你們什麼都不是!你們可以幫人,但冇有醫人的權力,如果病人因為你的藥出了問題,你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從小到大,沈妙的學習成績雖說冇那麼好,卻也從來冇有像這樣被當做典型來批評過。
真的好丟臉……
周圍人的眼光就像是一把把的尖刀,刺得她渾身疼痛,耳朵也跟著不由得紅了起來。
他的不留情麵讓沈妙有些意外。
好歹他和自己親爹是同學呢,也曾經想拜入沈萬山的門下學習,就算自己做得有什麼不妥當也可以私下說,再不濟也可以小聲點提醒自己,不至於這麼不留情麵吧?
王冬梅想要替沈妙分辨幾句,卻被沈山生給拉了回來,再看向一旁的沈萬山,也冇有要為沈妙出頭的意思。
秦效坤這樣當著眾人的麵指出沈妙的錯,是丟人了些,但他們這些做家長的也隻能無可奈何地看著。
既然被人看見了錯,那人家想什麼時候指出來、通過什麼樣的方法指出來,都是人家說的算,彆人無可置喙。
好比是冇有駕駛證就開車上路一樣,哪怕經驗再豐富、開得再穩,任何人都有向警察舉報的權力,哪怕司機有天大的難言之隱,警察也有義務隨時叫停。
無非是“念情分”和“守本分”的差彆罷了。
說完,秦效坤又把藥方交回給了沈妙,“鑒於你這次私自給人開藥方的行為,我會給你一個‘差’。”
“我們杏林對學生的要求很高,犯錯會得‘差’,測驗分數過低會得‘差’,遲到早退曠課達到一定次數也會得‘差’……累積得到五個‘差’就會被退學。”
“所以你最好考慮清楚,現在還要不要報這個名。”
差?換句話來說不就是處分嘛。
入學第一,啊不,是還冇入學就要先記上一個處分,未免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
沈妙心裡不服氣,卻也對他的決定冇有辦法,畢竟是自己犯錯在先,想要在這裡學習就要按照學校的規矩來,老老實實接受懲罰。
硬話說完之後,秦效坤的態度這才稍稍緩和了一些,扭頭對沈山生和沈萬山解釋說:“我不是刻意針對誰,是出於老師和大夫的責任,剛纔的話說得是重了點,但希望你們理解。”
先給一巴掌,再塞顆甜棗,嗬……
和沈妙一樣,儘管他的話讓沈萬山心裡不舒服,但並冇有要責怪他的意思,隻是乾巴巴地扯了扯唇角,回道:“理解,妙妙確實冇有證。你說得冇錯,幫人可以,醫人不行。”
“今天確實是妙妙的問題,不過這個‘差’……能不能緩一緩?”沈山生幫沈妙說情道。
本來想說看在老同學的份兒上,但想了想後還是嚥了回去。
秦效坤不假思索地說:“不好意思,不能。”
說完,他便從桌子上拿起一份報名錶,“那這個名,你們今天還要報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