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人在古代當首輔 輕飄飄
輕飄飄
婦人笑語晏晏:“是啊,蘭香,劉財主要出五十兩彩禮呢,那可是五十兩啊,足夠文鬆讀好一陣書了,你不用熬眼睛做繡活兒,幼宜這孩子也能跟著劉財主吃香的喝辣的,多好一門親事啊。”最關鍵的是,劉財主說誰能幫他找到合心意的小妾,就給誰二十兩的媒人錢。
婦人繼續悄聲道:“我記得幼宜老家離這裡挺遠的吧?有些事你不提我不說,沒人知道的。”
一聽真是劉財主,張蘭香拉下臉,聲音比剛剛大不少:“那劉財主都五十多了,好幾個兒子比幼宜年歲都大!不管給多少彩禮錢,我們都高攀不起這樣的人家,大嫂還是不要再提了。而且為人子女,恪守孝道是本分,若隻是做給彆人看的,那成什麼人了?大哥大嫂,時候不早了,趕緊回家去吧!”
“張蘭香,我好心給你外甥女介紹親事,你這是什麼態度?”
“大嫂,這要真是門好親事,你就讓你女兒去嫁吧,五十兩彩禮加二十兩媒人錢,也夠光宗吃喝嫖賭上好一陣子了!”張蘭香一把將兩人推到院門外,從裡麵拴上大門,隔絕那對男女的罵罵咧咧。
真當她什麼都不知道啊,好好的姑娘賣給那麼大年紀的劉財主糟蹋,隻有那喪儘天良的父母才會把自家女兒往那火坑裡推。
還有她那大侄子光宗,十二歲中童生在村裡也稱得上文曲星下凡了,可是現在都三十多了,還是童生一個,村裡人誰不知道他這些年借著讀書的名頭在外麵又嫖又賭,孩子都十幾歲了也不知道顧家。
當初為了葬夫,那兩口子逼著她下跪才借來一鬥米,她早就翻倍還上了,就因為當年那一鬥米的恩情,她一直在大哥大嫂麵前硬氣不起來,這些年他們用光宗讀書的藉口也借走不少錢,真是……唉。
江幼宜從懷裡掏出荷包,那十兩銀子她花得省,還剩八兩多,她現在吃住都在姨母家,理應給錢:“姨母,這錢你就拿著吧。”她剛來那天就要給,當時姨母沒要。
張蘭香把荷包推回去:“你的錢你收著,姨母還能養不起你啊,他們的話你彆往心裡去,那兩口子就是為了錢什麼都不顧。”
“姨母,這錢就當你替我保管吧,我還小,身上放這麼多錢晚上睡覺都不踏實。”江幼宜一把將荷包塞到張蘭香手裡,“姨母不是說把我當女兒嘛,難道是假的?”
張蘭香笑起來:“好好好,那我就替你攢著,等你以後要嫁人了姨母再給你添點。”
江幼宜挽著張蘭香的胳膊晃了晃:“這才對嘛。”
八兩銀子對普通農戶來說夠花好幾年,但是對於供養讀書人的人家又另當彆論,一本科舉用書動輒二三兩銀子,還有日常消耗的筆墨紙硯,都花費不少,江幼宜看著姨母兩鬢的白發,得儘快想辦法掙錢啊。
說實話,靠話本掙錢對她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隻是她現在還不會寫這個時代的字……
“娘,我回來了。”一道清潤的男聲從門外傳來。
張蘭香聽到聲音,忙把剛拴上不久的門又開啟。
“文鬆?你怎麼回來了?”
“馬上要秋收了,我跟夫子請假回來乾活。”傅文鬆笑著回答,轉頭疑惑地看一眼江幼宜,“這是?”。
張蘭香輕輕一拍傅文鬆的胳膊:“你這孩子,早就跟你說地裡的活兒我自己能乾得過來,你好好在縣學讀書就行,不用操心這些。這是小你幾個月的那個表妹幼宜,她家裡出了些事,以後就住在咱們家了。”
傅文鬆朝江幼宜微微頷首:“幼宜表妹你好,娘,我也是這個家的一份子,平日裡裡外外的活兒我乾不了就算了,秋收我一定得回來。對了,我剛剛看到大伯大伯母從咱們家離開,他們是不是又來要錢了?”
提起來張蘭香就生氣:“這次不是來要錢的,是想把幼宜賣給劉財主換錢,我把他們趕走了!”
傅文鬆眉頭緊鎖,兩家早已分家,他們還一直來糾纏娘:“大伯和大伯母真是越來越過分了,若我明年中舉,咱們就搬走吧。”
“好好好,我兒真是出息,娘等著跟你沾光,你倆快進屋裡歇會兒,我去做飯。”張蘭香轉身進了廚房。
江幼宜看著與自己麵容十分相似的表哥,真是神奇,她還從沒在這種角度看過自己的五官,跟照鏡子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表妹?”
江幼宜回神:“表哥,聽說你是秀才,好厲害,你能教我讀書識字嗎?”真是瞌睡來了有人送枕頭。
“表妹對讀書感興趣?”傅文鬆沒有女子不能讀書的偏見,達官貴人家的女子都是會的,村裡人之所以認為女子不能讀書,隻是因為朝堂沒有女子入仕,而村裡也沒誰家有餘力供女子讀書罷了,表妹喜歡讀書,他當然支援,他正愁不知道該怎麼跟表妹交流呢。
“我想寫話本掙錢。”而且身為一個現代人,誰能允許自己變成一個兩眼一抹黑的文盲?
“表妹還會寫話本,好厲害,等我一下,我去房間拿書。”傅文鬆開蒙時讀的書都在房間裡收著。
江幼宜並不是沒有基礎的人,甚至有些字跟簡體字就是一樣的,所以她學的很快,張蘭香做飯的功夫江幼宜就已經認了好幾頁字。
晚飯桌上,傅文鬆從懷裡摸出一個荷包遞給張蘭香:“娘,這是我抄書掙下的錢,你拿著。”
張蘭香把荷包推回去,笑道:“今天這是怎麼了?一個兩個的都給我錢。文鬆,你讀書開銷大,這錢你自己收著就好。”
“娘,你拿著吧,雲承給我介紹了不少輕鬆的抄書活計,我身上還有銀子,夠用。”
“雲承幫我們許多,若人家有用得著我們的地方,可得好好回報人家。”自家兒子性子沉悶寡言,這麼多年也就提起過李雲承一個同窗,是兒子考上秀才進了縣學之後認識的,雲承大方又懂事,逢年過節還會買點心讓兒子帶回來給她。
傅文鬆點點頭:“娘,我曉得。”
張蘭香伸手接下荷包,兒子長大了,成了秀才,還能賺錢養家了,她的兒子現在是十裡八鄉最有出息的人,她很驕傲,彆的她也幫不上兒子,隻能多繡點手帕賣錢,等年底的時候給兒子置辦一身新衣服。至於這些錢,自然是給兒子攢著,等他進京趕考的時候用。
張蘭香給傅文鬆和江幼宜一人夾了一筷子菜:“來,你們兩個多吃點。”
“謝謝姨母,你做菜真好吃!”江幼宜衝張蘭香笑得乖巧。
“好吃你就多吃點。”張蘭香又給江幼宜夾了一筷子。
傅文鬆看了一眼親如母女的兩人,自己默默夾菜吃。
秋收忙完之後,傅文鬆匆匆趕回縣學,走之前他把自己房間的書都拿給了江幼宜,還帶走了一本江幼宜口述,他代筆的話本,筆名“畫中仙”。
秋去春來,江幼宜已經完全掌握這個時代的文字,用“畫中仙”這個筆名出版了不少話本,話本火了,連帶著這個筆名也在話本屆有了不小的知名度,家裡條件慢慢好了起來。
這期間江幼宜還利用現代應試技巧幫傅文鬆備考科舉,她自己也跟著傅文鬆刷了不少科舉真題,傅文鬆誇讚江幼宜的能力不下縣學中的同窗,尤其是策論方麵。
江幼宜在策論方麵格外出眾,得益於她前世看過寫過的那些文章。受江幼宜思路影響,傅文鬆幾次交給夫子的策論都被夫子表揚。
“真是喪儘天良!”張蘭香挎著空籃子進了家門,朝外麵罵了一句。
“姨母,怎麼了?”江幼宜放下手中的書,來到院子裡幫張蘭香把籃子拿下來放好。
張蘭香深深歎了一口氣:“唉!小草被光宗賣給劉財主了……”
“怎麼會這樣?!”小草可是傅光宗的親妹妹啊,“大伯大伯孃不管嗎?”
“光宗欠了賭坊好幾十兩銀子,還不上就要被賭坊的人打死,可憐的小草,真是作孽喲。”
小草那個姑娘她見過,整日背個竹筐,不是上山砍柴就是下地拔草,整個人麵黃肌瘦,見了她會靦腆地喊“幼宜姐姐”,那是個比她還小一歲的小姑娘。
“我去把她救出來!”
張蘭香拉住往外衝的江幼宜:“你怎麼救?把小草搶出來不成?”
“他花多少錢把小草賣出去的,我把她買回來還不行嗎!”
“傻孩子,買賣人口是犯法的呀。”
“那他把小草賣了就不犯法嗎?”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裡算得上賣喲。”
“可是小草呢?有人問過她的意願嗎?她也是活生生的人啊,憑什麼她的人生就這樣被彆人毀了!”
“幼宜啊,這嫁娶之事,連縣令老爺都管不了的,聽話,咱彆去摻和了。”
“不行,我不能接受!”江幼宜回屋把自己跟著表哥識字時做的字卡找出來,轉身就往外跑。
“幼宜!”張蘭香沒攔住,眼睜睜看著江幼宜衝出去。
“小草……”江幼宜看著坐在床邊像個沒有生命的木偶娃娃一樣的小草,胸口像壓著一塊大石頭般呼吸不暢。
小草擡頭,嘴角牽起,努力露出一抹牽強的笑容:“幼宜姐姐……”
江幼宜把懷裡揣著的字卡和銀錢偷偷塞給小草:“小草,你記著,在所有路都走不通的時候,還有讀書識字這條路。”
小草握緊手中的字卡,喃喃道:“幼宜姐姐,讀書識字了我就能自己做自己的主,不會被人賣來賣去了嗎?”
在這個女子性命輕如草芥的時代,隻有小草一個人會讀書識字,她可能仍然擺脫不了這樣的命運,隻有天下半數的女子團結起來,纔有一爭之力。
江幼宜輕輕揉了一把小草的腦袋:“小草,會有那麼一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