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同耀 機遇來得猝不及防
-
機遇來得猝不及防
飛機降落在首都機場時,已到了中午飯點。林小雨抱著熟睡的女兒,緊緊跟著兄妹倆,她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看到這麼壯觀的機場,眼睛不安地四處張望一下。京市的繁華讓她無所適從——寬大透明玻璃幕牆,外麵川流不息的車流,還有衣著光鮮的人群。
\"盧教授說在出口等我們。\"陳也踮起腳張望,突然眼睛一亮,\"那邊!\"
一個穿著藏藍色polo衫的中年男人舉著寫有\"陳泗陳也\"的牌子。他約莫五十出頭,鬢角微白,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
\"盧教授!\"陳也小跑過去,馬尾辮在腦後歡快地跳躍。
盧教授上下打量著兄妹倆,目光最後落在陳泗身上,\"行李都帶齊了?\"
陳泗點點頭,轉頭看向林小雨,\"盧教授,這是林小雨和她女兒。情況我在電話裡跟您說了\"
盧教授擺擺手:\"先安頓下來再說。\"他看了眼林小雨緊張的神色,語氣柔和了些,\"彆擔心,學校賓館很安全。\"
汽車在夜色中平穩行駛。陳也趴在窗邊,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窗外掠過的高樓大廈。京市比省城更加繁華
\"喜歡嗎?\"盧教授笑著問。
陳也用力點頭:\"外麵的世界很精彩!\"
盧教授大笑,今年剛聽學生唱這首歌。不錯,不錯,學霸也趕時髦。
一個小時後,汽車駛入清北大學校園。暑假中的校園靜謐而莊嚴,古樸的建築與現代教學樓錯落有致。
\"到了。\"盧教授指著前方一棟紅磚小樓,\"那是家屬院5號樓,你們住501。林女士先住校賓館,明天再商量後續安排。\"
501室比想象中寬敞。兩室一廳的格局,傢俱雖舊但整潔。屋裡甚至擺著幾盆綠植,顯然是有人精心準備過的。
\"每月水電費不超額就不收費。\"盧教授遞給他們兩把鑰匙,\"廚房可以自己做飯,出了西門右拐800米馬路對麵有個商場,地下有個很大的便民菜市場。還有,你們的輔導員聯絡方式我發到陳泗手機上了。\"
陳也好奇地每個房間轉了一圈,突然在書桌前停下:\"盧教授,這是\"
書桌上整齊碼放著十幾本嶄新的法學教材,旁邊還有一摞筆記本和文具。
\"法學院楊教授準備的。\"盧教授眼中帶著讚許,\"他說十三歲能考上清北,值得特彆關照。好好學!\"
盧教授掏出車鑰匙:\"你們休息一下,抓緊時間去第二食堂吃飯。\"臨走前,他看了眼熟睡的小雨點,\"校賓館就在家屬院對麵,很安全。\"
出了門,盧教授似乎想起什麼,趕緊轉身,“哦,對了,陳也呀,楊教授住在302,他讓我帶話,隨時歡迎你去找他討論學習。”
陳也認真點頭,“好的,好的,謝謝盧教授。”
回到屋裡,陳也拿出盧教授給的手繪地圖研究,很詳細。
“哥,咱倆去食堂買回來吃吧。”陳也看小孩睡的熟,彆折騰叫醒了。買回來吃還方便。
“行,你帶上帽子。”陳泗拿出錢包,順手給陳也整理了一下遮陽帽。“林姐,你在家等一會,我們去買飯回來,你有什麼忌口嗎?”
林小雨趕緊搖頭,“冇有,冇有。我什麼都吃,不挑,謝謝你們。”
“彆客氣,林姐姐我們走了。”陳也精神頭十足。
中午吃完飯,趕緊安排林小雨住進賓館。陳泗和陳也計劃把家裡缺的東西買齊了。像臥室裡的床鋪床單什麼的都冇帶,廚房裡的一些廚具也要買新的,還有衛生間的,又要安一次家,索性對陳泗和陳也來說駕輕就熟,兩人火速奔向商場。
第二天清晨,陳也被窗外的鳥鳴聲喚醒。她輕手輕腳地起床,發現哥哥已經在廚房準備早餐——煎蛋的香氣瀰漫在整個房間裡。
\"哥,早!\"陳也湊過去,深吸一口氣,\"好香!\"
陳泗頭也不回:\"洗漱完就能吃了。一會去接林姐和小雨點。\"
昨天下午林小雨帶著孩子過來幫忙,三人一直忙到十點多,都累的夠嗆。
校賓館的大堂裡,林小雨正用一張白紙折著小天使想逗女兒開心。小雨點咯咯笑著,小手去抓媽媽摺好的小天使。
歪頭看著,小孩子並不認識天使,林小雨是看到對麵玻璃展櫃裡的小天使,現琢磨現折的。
就在這時,一群外國人走進大堂。為首的是一位六十多歲的女士,戴著銀框眼鏡,氣質優雅。她無意中瞥見小女孩對著陽光看的小天使摺紙,突然停下腳步。
\"這是你折的?\"她走近林小雨,用流利的中文問道。
林小雨緊張地點點頭,下意識把女兒往懷裡摟了摟。
優雅女士——清北的李幼英教授——從包裡掏出一張白紙:\"能再折個天使嗎?就像剛剛那個。\"她指了指大堂玻璃展櫃裡的大學贈品。
林小雨猶豫了一下,接過白紙。她的手指靈活地翻動著,不到五分鐘,一個栩栩如生的紙天使就出現在她掌心。最神奇的是,當天使對著陽光時,翅膀上的紋路竟然呈現出羽毛般的質感。
\"上帝啊\"一個外國教授驚歎道,\"太神奇了!\"
李教授眼睛發亮:\"你學過摺紙藝術?\"
\"冇冇有。\"林小雨結結巴巴地說,\"就是就是自己瞎琢磨\"
陳泗和陳也趕到時,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幕——林小雨被一群外國人圍著,臉紅得像熟透的蘋果。
\"發生什麼事了?\"陳也擠進人群。
李教授轉向她:\"你們是\"
\"我們是林姐的朋友。\"陳泗認真打量這群人。
“你們稍等我一下,我是曆史係的李幼英,安排好交流團,我們好好聊一下。”李教授引導交流團的教授們入住,臨走前跟三人交代一番。
等了十多分鐘,李教授很快返回。
經過一番溝通,李教授才明白幾人的關係。她推了推眼鏡,問林小雨:\"林女士,我能看看你做的魯班鎖嗎?\"
林小雨和陳也都從書包裡拿出一個魯班鎖,同時遞給李教授。
兩人相視一笑,陳也解釋道,“林姐手裡的是最簡單的,我手裡這個是比較難的。”
李教授懂魯班鎖,聞言點點頭。仔細看著這兩個魯班鎖的技藝,和市麵上的魯班鎖有很大不同,小正方體嚴絲合縫,看起來就跟一塊木頭似的,甚至看不到縫。
李教授右手擡起不是很重的小正方體,疑惑的問道,“這個是拆解的?”實在冇見過這種樣子的。
陳也伸手拿回來,邊解邊說,“不是,這是個機關盒,有三層機關。首先根據裡麵的聲音把小木條卡到合適位置,傾斜一下,按住那一麵往外拖,再鬆開,就會彈起露出一條縫,再慢慢移動往下按一下,再轉動提起,再朝這個方向移動,最後卡進去,好了,抽出來了。”陳也朝幾人演示。
把打開的方塊內裡朝李教授展示,“八卦羅盤,需要按對方位,中間的八卦盤會浮起,然後把八卦盤下麵的鑰匙取下來,再把鑰匙探進去,八卦盤後麵有密碼,按方位順序移動鑰匙,整個八卦羅盤會立體轉動起來,最後停止,得到一個卦。然後會從中間分開。”
陳也解說的很興奮,“你們知道轉起來時,機關去哪裡了嗎?”
眾人看著轉動起來的羅盤,都有點傻眼,就就很神奇。
“在這裡!”陳也指著最外圈,“巧奪天工的設計!”
林小雨也真心實意的讚歎,“小也,你好厲害,我都不知道羅盤能打開。”
“啊?這不是你設計的嗎?”陳也迷糊了。
\"不是,這個機關羅盤是我爺爺留下的,我們村裡很多人家都有。我們都不知道可以打開。\"林小雨小聲回答,\"我爺爺是木匠,我從小跟著學,不會這個機關羅盤。外麵這個盒子是我做的。\"
\"哪種木工?雕刻?傢俱?\"李教授把注意力轉移到林小雨身上。
\"都會一點\"林小雨想了想,\"老家的祠堂有時候是我爺爺帶著我修,冇用一根釘子。\"
李教授終於聽到想聽的,\"榫卯結構?!\"
“啊?我會造榫頭,也會造卯眼,是這個意思嗎?”
“對,你說你還會造榫卯結構的房子?“
“會一些,村裡很多老人都會。”
李教授掏出手機,“抱歉,稍等,我打個電話。”
她立刻掏出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老葉!我發現個會傳統榫卯的年輕女匠人!還會木雕!老家是江省,住大山裡。\"
電話那頭傳來激動的男聲:\"女師傅現在在哪裡?\"
就這樣,在陳泗和陳也目瞪口呆的注視下,林小雨的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折。葉一敬教授——國家建築研究院的資深專家——風風火火趕到賓館,連珠炮似的向林小雨提問。
\"會做哪些榫卯?\"
\"老家祠堂什麼樣?\"
\"有冇有見過《魯班經》?\"
林小雨被問得暈頭轉向,但還是老老實實回答:\"會很多吧?我爺爺教的我都會。祠堂就挺舊的,有五個神龕爺爺有本手抄的《木經》,字很少,都是圖,說是祖上傳下來的\"
葉教授不自覺的踱步,雙手握拳,\"你們村在哪?\"
\"江省西邊的虎子山,路特彆難走。\"林小雨回憶道,\"一條路要翻過鬼山,那裡有很多嚇人的石像。另一條路是個盤山路,比較好走,就是要走一天才能看到大馬路\"
陳也聽得入迷,突然插話:\"那些石像長什麼樣?\"
\"有的像人,有的像獸,還有帶小翅膀的\"林小雨比劃著,\"村裡老人說那是古時候留下的,不能碰。每年都會祭拜一次,祠堂就在鬼山下麵。\"
葉教授和李教授交換了一個眼神。作為資深建築和曆史學者,他們對考古也很有研究,立刻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重大發現——深山中儲存完好的古村落,傳承有序的木匠技藝,還有神秘的石像群
\"林女士,\"葉教授鄭重地說,\"你願意加入我們的團隊嗎?顧問的身份,工資每月三千,包食宿。你女兒可以上我們單位的幼兒園。\"
林小雨呆住了,\"我我真的可以嗎?可我識字不多。我能幫你們做什麼?\"
\"當然!\"葉教授鄭重的握住她的手,\"你的手藝是無價之寶,我們正在申遺,需要把榫卯結構研究透徹。\"
葉教授已經把陳泗拿來的魯班鎖都看了一遍,確實比市麵上的更複雜,技藝更精湛。
誰能想到,短短兩天內,一個飽受家暴折磨的農村女子,生活就這樣獲得了轉機?
中午,盧教授聞訊趕來。聽完整個經過,他笑著說:\"這緣分真的太奇妙了。\"
大家一起在食堂吃完飯,葉教授親自帶林小雨去研究院辦理入職手續。臨彆時,林小雨緊緊抱住陳也:\"謝謝你們真的\"
\"林姐,\"陳也認真地說,\"以後要常聯絡啊。\"
看著林小雨抱著女兒離去的背影,陳泗突然覺得世事變化無常。
\"走吧,\"盧教授拍拍兄妹倆的肩,\"帶你們去看看未來的教室。\"
陳泗想到一個問題,“盧教授,小雨點冇有落戶口,隻有出生證明,您看,等林姐回老家,您能不能提醒葉教授幫著把戶口孩子落在村裡。不然冇法上學。”
“好,我回頭就提醒老葉。”盧教授感慨,“人這一生,不到最後真不知道能過成啥樣。”
陳泗和陳也都笑了,不負今朝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