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星光同耀 > 安排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星光同耀 安排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安排

聚餐後的第二天,楊錦準時來到陳也家。她先關心了小魚的情況,和孩子玩了一會兒,然後才和寒越在客廳坐下來,詳談工作。

楊錦帶來了幾個劇本和項目書,其中最受矚目的依然是徐導那部犯罪片。“劇本我仔細看過了,”楊錦將劇本推給寒越,“本子確實不錯,人物有深度,徐導的功力也毋庸置疑。”

寒越接過劇本,並冇有立刻翻開,而是看著楊錦,等她的下文。

“但是,男二號這個角色,遊走灰色地帶,亦正亦邪,雖然出彩,但和你要求的正麵形象可能不是很契合。”楊錦說得比較委婉,但意思很明白,這個角色有些敏感,可能會帶來不必要的議論。

寒越點點頭,他其實昨晚也粗略翻了一下電子劇本,也有同樣的顧慮。他不是怕挑戰複雜角色,而是必須考慮到作為陳也丈夫的身份,任何可能引發爭議的都需要格外謹慎。

他的角色一味的正義,對他的戲路不友好,但有得有失,他更看重陳也。

“我明白,楊錦姐。”寒越將劇本輕輕放回桌上,“這個本子,我們先放一放吧。”

楊錦就知道是這樣。立刻拿出另一個檔案夾:“還記得我之前跟你提過的那個軍方聯合拍攝的特種兵題材電影嗎?項目書和初步劇本大綱出來了。絕對是正麵硬漢形象,弘揚家國情懷,製作團隊也是國內頂尖的,很多實景拍攝,需要大量軍事訓練。開機大概在明年年中,時間上也合適。”

寒越接過項目書,翻看起來。確實很不錯,真人真事改編。

楊錦接著又拿出另一份資料:“港市旅遊發展局聯合橘子台,搞了一個旅遊推廣類的慢綜藝。叫《帶你趣港》,主打深度體驗港市的自然風光和文化底蘊。主持人是橘子台的衛老師,你合作過的,專業素養高。嘉賓配置是一個內地藝人,一個港市本地藝人。錄製很輕鬆,一週拍一集,大概錄三個月左右。”

寒越有些猶豫:“新綜藝?”

楊錦擺擺手:“這個綜藝的重點不是熱度,是形象和資源。這是和港市官方旅遊局合作的項目,形象正麵,能展示你親和的一麵,也能幫你更好地融入本地環境。衛老師私下遞過好幾次話,很希望你能參加。我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機會,輕鬆,不累,還能陪家人。”

寒越仔細想了想,楊錦考慮得確實周全。錄製時間短,就在港市,不影響他照顧家庭,還能維持一個積極正麵的曝光,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你上次錄綜藝衛老師很喜歡你的性格。你倆其實冇怎麼接觸吧?”楊錦剛開始也很奇怪,為什麼能找到寒越頭上,這個項目她聽說過,一線和超一線都不怎麼看好。旅遊推介類的,反響不會很大。但她看好衛老師這個人,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好。

“冇,就是比較簡單的相處,衛老師職業素養確實很高。從不讓話撂地上,情商很高。”寒越對衛老師很有好感。

楊錦就把其中的道理和寒越講了講,寒越點頭,他明白這些。“行,楊錦姐,聽你的。這個綜藝我接了。”寒越做出決定,“我晚上就給衛老師打電話感謝。”

楊錦工作聊完了,終於把這倆祖宗搞定了:“我下午就飛京市,穩穩那邊開學一堆事,這邊具體的工作對接,你讓小鐘會著負責,有事再聯絡我。”

楊錦就不留下吃飯了,趕飛機,在飛機上湊合吃點。

寒越就把在房間看書的小魚拎出來,給孩子帶上帽子,全副武裝好,又去收拾出門的小揹包,“兒子,去隔壁喊你小鐘叔叔,咱仨出門逛逛。”

另一邊,龍聯辦陳也辦公室

陳也的工作則進入了看似平穩,實則暗流洶湧的階段。

指揮中心那邊,各項情報蒐集工作按部就班地進行。阿朗和蜂鳥幾乎常駐在電腦前,訊息不停彙聚;萬通已經在摸底,回頭“病休”離開領事部;嶽英和夏天一個主外一個主內,一個評估力量製定預案,一個監控輿論分析動向;木頭則反覆優化著各種行動保障細節。金戈偶爾會發來一些加密資訊,內容簡短,顯然他還在工作著。

陳也每天處理著海量彙總來的資訊,像一位耐心的獵手,仔細梳理著每一條線索。

陳也讓萬通調查的那位大學教授李明啟。在法學界頗有聲望,早年學術成果豐碩,也曾到清北進行過友好的學術交流,風評甚佳。她上學時聽過一次他的講座。但近幾年的公開言論和學術傾向卻發生了微妙的轉變,開始更多地強調“本地司法獨立”、“普世價值”,對內地法律體係多有微詞,雖然包裹著學術探討的外衣,但其傾向性已然明顯。

陳也看著螢幕上李教授近期出席某論壇的視頻片段,那人戴著金絲眼鏡,侃侃而談,風度翩翩,言語間卻充滿了隱晦的煽動性。她沉思片刻,拿起電話,打給老師楊教授。

電話很快被接起:“喂?”

“老師,是我,陳也。”

“哦,小也啊,什麼事?”楊教授問的漫不經心,顯然在忙。前幾天剛打的電話,給長輩報備過了。今天打電話肯定有彆的事。

陳也也不寒暄直接切入正題,“老師,想向您打聽一個人,港市大學法學院的李明啟教授。您還有印象嗎?”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似乎在回憶:“李明啟…有印象。早年很有才華,學術上也很紮實,來過清北幾次,交流時態度還是很謙遜好學的。怎麼突然問他?”

“他近幾年的言論和學術方向,似乎變化很大。”陳也委婉地說。

楊教授輕輕歎了口氣:“人啊,是會變的。尤其是在港市那種複雜的環境裡,誘惑多,壓力也大。我聽說他這幾年和某些境外基金會往來甚密,拿了不少研究經費,學術立場也就慢慢變了。可惜了!”

陳也心中瞭然,印證了自己的判斷。她頓了頓,問出了另一個更深層的問題:“老師,如果港市第二十三條立法繼續拖延,從法律層麵,中央還有什麼後手可以保障國家安全底線?”

電話那頭的楊教授似乎愣了一下,隨即語氣變得嚴肅起來,帶著一絲訓誡的口吻:“陳也,你是你們那屆最優秀的畢業生,這個問題你自己心裡冇有答案嗎?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豈能因一時一地的拖延而無所作為?”

陳也立刻答道:“我明白。特區無法自行完成立法時,中央有權也有責任采取必要措施,單獨製定。”

“既然知道,還來問我?”楊教授語氣緩和了一些,帶著一絲瞭然,“你是想問時間視窗吧?”

“請老師指點。”

“形勢比人強。”楊教授緩緩說道,“給機會,是為了看得更清。等冒頭,才能打得準。依我看,如果局勢持續惡化,某些人不收斂甚至變本加厲,那麼短則兩三年,長則四五年,必然會有雷霆手段。你不要急,沉住氣,你要先把這些魑魅魍魎都看清楚,到時候,才能一擊必中。”

“我明白了,謝謝老師。”老師的判斷與她的評估基本一致。

掛斷電話,陳也站在巨大的港市地圖前,目光沉靜。五年,甚至更久。

既然如此,家庭的安排也需要調整。小魚的教育不能耽誤,陳也沉思了好一會。

拿起內部電話,打給正在外間忙碌的小張:“張秘書,查一下所有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教材,整理一個詳細的名單。每個年級,每個專業。”

“主任,私立學校的也整理?輔導培訓機構呢?”張秘書是個細心謹慎的人。

“私立學校也整理,培訓機構先不用。多久可以?”

“明天下班前。”張秘書咬咬牙,這些書單在網上都有,但領導肯定要的不止這些。

“好,辛苦了。”

陳也計劃讓小魚在港市入學。寒暑假再送回京市,讓楊教授和紀老師幫忙照看,和楊錦姐的兒子穩穩作伴。一個孩子是帶,兩個孩子也是帶,反而更熱鬨。這對小魚的成長和康複或許更有利。

來港市前老師也說過港市的教育問題,領導應該不會拒絕主觀能動性強的手下。教育方麵她要寫一個詳細報告。

不止文化安全,像經濟安全,金融安全,科技安全等等都需要有詳細的報告。

任重而道遠。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