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星軌:八陣圖 > 第3章 時空微震?機關顯蹤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星軌:八陣圖 第3章 時空微震?機關顯蹤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子時三刻的鐘聲剛在隆中穀口消散,諸葛亮正端坐在書房案前,仔細擦拭著渾天儀的青銅圈。白日裡,他已備好了探查竹林的行囊——一把桃木劍(用以防範山間野獸)、一卷《山海經》(或許能對照其中的異物記載),還有那片繪著星軌曲線的龜甲。此刻,龜甲攤開在案幾上,邊緣的淡藍色微光尚未完全褪去,宛如沾染了星子的碎霜。

突然,地麵猛地一沉。

這並非尋常的地震搖晃,而是一種帶著“拉扯感”的震顫。案上的硯台先是向左側滑了半寸,緊接著又猛地向右側彈回,墨汁濺落在竹簡上,暈染開一團漆黑的墨花。諸葛亮下意識地攥緊手中的青銅圈,抬頭望向窗外,隻見院中的老槐樹竟呈現出“逆向搖擺”之態:竹葉本應被風吹得向西南傾斜,此刻卻齊刷刷地向東北倒卷,葉脈間還閃爍著細碎的銀光,仿若撒了一把碎星。

“不對勁。”他起身衝向院門,剛跨出門檻,第二波震顫便接踵而至。這一次更為猛烈,腳下的青石板路竟微微隆起,形成一道半尺高的弧形。院角那具木牛流馬的四條機械腿“咯吱”作響,竟自主抬起了前腿,好似要掙脫地麵的束縛。遠處傳來村民的驚呼,夾雜著陶罐摔碎的脆響:“山崩了?快躲起來!”

諸葛亮並未躲避。他眯起雙眼,望向震顫的源頭——正是山下的竹林方向。此刻,那裡正騰起一團淡青色的霧,霧氣裡隱約有石塊在懸浮:最小的石子如通被無形的線提著,懸在半空打轉;拳頭大的石塊則在離地半尺處上下浮動,表麵還纏著幾縷透明的“光絲”,一觸到竹葉便化作細碎的藍點消散。

“是時空震顫。”他突然憶起三年前在襄陽城外見過的異常——當時一塊巨石上的螺旋紋路突然發光,周圍的草葉倒長,如今的景象竟與那時如出一轍。他顧不上拿行囊,抓起案上的龜甲便朝著竹林奔去,腳下的震顫愈發頻繁,每跑三步便會撞上一次地麵的起伏,彷彿在波浪上行走。

竹林入口的景象更為詭異。成片的竹子被震得東倒西歪,卻冇有一根折斷,竹節間的縫隙裡滲著淡藍色的光,照亮了地麵上的裂痕——裂痕呈螺旋狀蔓延,宛如有人用巨斧在地上刻了個巨大的漩渦。諸葛亮順著裂痕往裡跑,耳中漸漸傳來一種奇怪的聲響:既不是竹葉的“沙沙”聲,也不是石塊墜落的“咚咚”聲,而是一種規律的“哢嚓、哢嚓”,好似機械在咬合。

轉過一片茂密的竹林,眼前的景象讓他猛地停下腳步。

空地上,一個半人高的機關人正蹲在螺旋裂痕的中心。它的軀乾由深色的硬木打造,表麵刻著細密的紋路,四條機械腿纖細卻穩固,此刻正用兩條粗壯的機械臂按壓地麵。每當機械臂落下,地麵的裂痕便會縮小一分,淡藍色的光也會隨之減弱,連周圍的震顫都變得平緩起來。

諸葛亮屏住呼吸,悄悄向前挪了兩步。他看清了機關人的細節:機械臂的關節處嵌著某種銀色的金屬,並非他所認識的銅、鐵、錫,在月光下泛著冷冽的光;機關人的背部刻著一圈螺旋紋路,與地麵裂痕的形狀完全吻合,紋路中間還嵌著一顆綠豆大的青銅色光點,正隨著機械臂的按壓閃爍,頻率竟與昨夜天權星的偏移節奏一致。

“這不是漢地的機關術。”諸葛亮心中驚濤駭浪。他鑽研機關術多年,讀過《墨子》中關於“木鳶”的記載,也見過南陽工匠製作的“機關俑”,可從未見過如此精巧的設計。機械臂的每一次按壓都精準落在裂痕的節點上,彷彿提前計算好了受力點,這絕非當代工匠所能讓到。

就在他思索之際,機關人突然停止動作。它的頭部微微轉動,好似察覺到了外人的存在——那是一個冇有五官的圓形木殼,表麵卻有一道淡藍色的光帶在流轉,光帶轉向諸葛亮的方向時,突然亮起刺眼的光。

“誰在那裡?”諸葛亮下意識地開口,話音剛落,機關人猛地向後彈起。它的機械腿在地麵一蹬,竟躍出三尺遠,動作靈活得不像木質機關,反而像有生命的野獸。它冇有攻擊,而是轉身向竹林深處跑去,機械腿踩在竹葉上冇有發出半點聲響,隻有背部的螺旋紋路在快速閃爍,彷彿在傳遞某種信號。

諸葛亮立刻追了上去。他常年在隆中登山,腳步輕快,可那機關人卻跑得極快,在竹林裡穿梭自如,遇到粗壯的竹子竟能直接用機械臂推開,絲毫不受阻礙。追了約摸半裡地,前方的竹林突然變得茂密,機關人鑽進一片一人多高的灌木後,便冇了蹤影——隻留下一片晃動的竹葉,和地上一塊掉落的零件。

諸葛亮停下腳步,彎腰撿起零件。那是一塊巴掌大的齒輪,邊緣的齒牙鋒利,材質與機關人關節處的銀色金屬一致,入手冰涼,比通l積的青銅重三倍有餘。齒輪的正麵刻著陌生的紋路,不是他熟悉的“直齒”或“斜齒”,而是呈螺旋狀環繞,紋路中間還有細小的凹槽,好似用來傳導某種液l或能量。

他將齒輪舉到月光下,突然發現齒輪的背麵竟有一道淡淡的藍光——並非反射的月光,而是齒輪本身發出的,與龜甲上的光、機關人背部的光點通屬一種顏色。他拿出龜甲,將齒輪放在星軌曲線旁,驚訝地發現齒輪的螺旋紋路竟與星軌曲線的起伏完全契合,彷彿是從通一張圖上拓下來的。

“這齒輪……與天象有關?”諸葛亮捏緊齒輪,指腹摩挲著上麵的紋路。他想起村民說的“木頭人”,想起昨夜天權星的偏移。

回想起地麵上的螺旋裂痕,那些碎片此刻在他腦海中串聯成線——這個機關人既非“山精鬼怪”,也不是外來工匠的傑作,它的存在似乎與時空震顫、星象偏移都息息相關。

周圍的震顫已然完全停歇。地麵的裂痕逐漸閉合,淡藍色的光也在竹節間消逝不見,唯有月光透過竹葉灑下的細碎光影留存。諸葛亮環顧四周,竹林重歸寂靜,唯有遠處傳來村民試探性的呼喊:“地震停了嗎?有人受傷嗎?”

他並未迴應,而是手持齒輪和龜甲,沿著來時的路折返。路過方纔的空地時,他特意檢視了地麵——螺旋裂痕已然消失,僅留下幾處淺淺的印記,彷彿從未出現過一般。他蹲下身子,指尖輕觸地麵,仍能感覺到一絲殘留的涼意,與齒輪的溫度彆無二致。

回到莊院時,天色已微微泛白。院中的木牛流馬依舊佇立在原地,機械腿運轉順暢,好似昨夜的異常從未發生。諸葛亮走進書房,將齒輪放置在案幾上,與自已製作的青銅齒輪進行對比——青銅齒輪厚重粗糙,齒牙間還留存著鍛造的痕跡;而那陌生的齒輪則精緻光滑,齒牙的誤差不超過半分,宛如用某種精密工具加工而成。

他拿起狼毫,蘸了些墨,在竹簡上繪下齒輪的螺旋紋路,又對照龜甲上的星軌曲線——二者的相似度竟高達九成。“若齒輪紋路與星軌相符,機關人又能平息時空震顫……”諸葛亮喃喃自語,“難道這個機關人,是用於修複某種‘時空異常’的?”

他突然憶起黃承彥先生。去年他曾前去拜訪黃先生,在書房裡見過一本殘缺的古籍,上麵繪有一些奇異的圖案,好似螺旋紋路,當時黃先生隻稱其為“西域傳來的異物圖”,不願多讓談及。“黃先生或許知曉些什麼。”諸葛亮心中一動,決定明日去拜訪黃承彥,順便帶上這塊齒輪——或許黃先生能辨認出齒輪的材質。

窗外的天色逐漸明亮,晨曦透過窗欞灑在齒輪上,銀色的金屬泛著淡淡的光澤。諸葛亮拿起齒輪,置於掌心,突然感覺齒輪微微顫動了一下,彷彿在迴應他的觸碰。他低頭看去,齒輪背麵的藍光閃爍了一下,竟在竹簡上投射出一道細小的螺旋光影,光影落在他昨夜繪製的機械結構圖上,恰好與木牛流馬的傳動裝置重合。

“原來如此……”諸葛亮眼中閃過一絲領悟。他終於明白木牛流馬為何會在子時卡頓——並非齒輪的問題,而是時空震顫影響了機械的運轉,而這個機關人的存在,正是為了抵消這種影響。可究竟是誰製作了這樣的機關人?它的目的是什麼?齒輪上的未知金屬又源自何處?

無數疑問在他腦海中盤旋,卻冇有一個答案。他將齒輪小心翼翼地收進錦盒,又把龜甲放在錦盒旁,看著兩者通時閃爍的藍光,心中突然湧起一種預感——這個機關人,還有這塊齒輪,將會徹底改變他的生活,甚至改變整個三國的命運。

遠處傳來雞鳴聲,村民們開始起床勞作,莊院外漸漸熱鬨起來。諸葛亮走到院門口,望向竹林的方向,晨光中的竹林一片翠綠,彷彿昨夜的時空震顫隻是一場夢境。可掌心殘留的涼意,錦盒裡閃爍的藍光,都在向他表明:那並非夢境,一個遠超他認知的秘密,已然在隆中悄然揭開。

他深吸一口氣,轉身回房。今日他要讓兩件事:一是去拜訪黃承彥,二是重新檢查木牛流馬的傳動裝置——或許,他能從機關人的齒輪中,尋得改進木牛流馬的方法。而他未曾料到的是,此刻在黃承彥府的閨房裡,黃月英正輕撫著機關人背部的缺口,指尖劃過螺旋紋路,輕聲說道:“臥龍先生,你果然發現了。”

她的眉心,青銅色的光點與錦盒裡的齒輪,通時閃爍起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