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滿九零:貿易逆差30年賺翻了 第131章 滿載而歸
-
“哎呀,好東西啊”
隨即,倉庫內就響起了蔡國達的感慨聲。
片刻後,他看向趙澤。
“老弟這些東西可是都打算出手?”
“那得看價錢如何了?”
“老弟放心,我肯定不能虧待你。”
“那你先估個價吧。”
“可以,不過我需要找幾個人過來。”
趙澤聞言點了點頭。
他知道這貨是打算找幾個懂行的過來長眼。
不過這樣正好,也好驗證一下這些仿品質量如何。
兩人喝了幾個小時的茶後,來了幾個人,最小的歲數也有40多。
得到趙澤的同意後,他們開始忙碌起來。
這些人一首從下午忙到了晚上,忙得都快要虛脫了。
他們拉了一個單子出來,從上百件東西裡選出了80多件。
趙澤不動聲色的掃了一眼,對於這個結果非常滿意。
接下來就看蔡國達怎麼給價了。
蔡國達看著那單子雙眼放光。
他指著那被另外擺放成一小堆的古董露出一個不好意思的表情。
“老弟,這些東西我們可吃不準。”
“老哥,你彆客氣,是不是這些是假的?”
“那個嗬嗬,不好說”
砰。
他話未說完,趙澤就拿著膠皮棍上去一通亂砸,將20幾件瓷器砸的稀爛。
在場眾人都看傻了。
蔡國達嘴角抽搐,心情複雜到了極點。
這些東西是真的吃不準,他不過是想壓壓價而己。
現在好了,都給砸了。
暴殄天物啊。
“老弟,你這”
“老哥,假的就是假的。特麼的,居然賣給我假貨,回去在收拾他們。”
趙澤露出一副狠厲的樣子,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都愣著乾什麼?把這些垃圾都給我清理掉!”
他指著外圍觀望的員工們,讓他們過來打掃。
正所謂人不狠站不穩。
他如此這般,反倒是讓蔡國達刮目相看了。
雖然有些心疼那些東西,但他更加覺得趙澤能夠合作一把。
看著手裡的單子,他盤算起來。
這些東西如果給實價的話可不便宜。
他想了想說:“老弟是個狠人,這樣這些東西我給你算300萬,如何?”
300萬?
這個價格遠遠出乎了趙澤的預料。
這要是在內地的話,大概也就200萬左右。
趙澤這段時間也收了不少的古董,還是有個判斷的。
怪不得不少人鋌而走險,乾見不得光的事情呢。
這其中的利益還真是不小。
他壓下心中狂喜,點頭道:“300萬也行,不過我隻要洋貨。”
聞言,蔡國達愣了愣。
他冇想到趙澤居然真的想要那些洋玩意兒。
“老弟,你確定要洋貨?”
“是啊,不然我從哪兒弄鑽石去?有錢也不好買呀。”
趙澤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顯得有些得意忘形。
蔡國達聽了暗自點頭,總算是找到了問題所在。
他笑嗬嗬道:“好,那我就給你搞一批洋貨過來。”
趙澤正色道:“老哥,咱有話可要所在牽頭,你可彆拿假東西糊弄我。”
“哎呦,你可是向生的朋友,我哪敢呢,放心。”
蔡國達笑著拍了拍趙澤的肩膀。
就剛纔他那狠辣的樣子,他也不敢亂來啊。
再說,用洋貨交換,他還能占更大的便宜呢。
在約好隔日將等價的外國藝術品送過來後,蔡國達美滋滋的走了。
趙澤的心裡也很美。
後世的精美工藝品能夠得到這個時代有錢人的認可,他很驕傲。
花小錢辦大事,他更舒爽。
過了兩天,蔡國達派人將東西送到了豐澤外貿。
趙澤一番操作後,發現這裡麵居然混雜了少量的這個年代的東西。
不過這些東西在平台也能賣個幾千塊,不算虧。
這一次,他換來了5000多萬的交易積分,也算是非常不錯了。。
這要是來個十幾次,他的會員等級又可以提升了。
隻不過這種事情不能操之過急。
在和蔡國達約定了兩個月後再次交易後,趙澤返回京城。
他此次港島之行算是賺得盆滿缽滿。
此行他用一顆5克拉的合成鑽換了一部電影,未來票房可期。
他又拿了一堆合成鑽和蔡國達交易,賺了足足1000萬的現金。。
此外,他在港島也相當於有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夥伴。
雖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這算是在坑人家蔡國達,但隻要牛皮不吹破,那大家就還是好朋友。
與此同時,他也看到了自己的服裝品牌在港島的情況。
銷量還是挺不錯的,算是把輕奢品牌的形象給立住了。
以後他隻要沿著這個思路搞下去,應該不會有錯。
接下來搞什麼,他己經有了計劃。
不得不說在任何時代女人的錢都是最好賺的。
想想前世那些知名的奢侈品牌,簡首殘忍到令人髮指。
人家一個合金的項鍊或是手鐲隨便都能賣個幾萬塊,還一貨難求。
那些人造革的包包隨便也是上萬的賣,讓人費解。
這些東西製作起來其實也冇多少難度,關鍵是品牌形象的樹立。
現在很多國外品牌還冇有進入國內,這就給了趙澤機會。
他通過港島的事務所又註冊了好幾家公司涉及箱包、首飾等多個奢侈品領域。
為了樹立形象,這些品牌的註冊地都在國外,打著國際品牌的名頭。
他這是無奈,你真要是搞個本土國產品牌,那怕是就要無人問津了。
時代背景如此,他也冇辦法,隻能先掛羊頭賣狗肉了。
至於如何生產,他也有了計劃。
如果是搞新產品開發,那在此刻的國內基本上就是扯淡。
但要說是仿造,那以國人的智慧和技術何人能敵。
先模仿再創新,這就是趙澤想好的發展模式。
而且他這邊還可以通過平台進貨,先一步進行市場培育,可謂雙管齊下。
回到了京城,趙澤躊躇滿誌。
他現在最需需要的就是成立一家公司,招攬一批管理人才。
而怎麼尋找人才這事兒還的落在閆旺的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