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滿九零:貿易逆差30年賺翻了 第168章 轟動京城的售樓
-
趙澤坐在辦公室內看著自己繪畫的工程簡易圖,皺眉沉思。
那250畝商業用地是用來蓋商業大樓的,他不會對外出售,這在未來都是優質資產。
這一塊暫不考慮,他現在的重點是那300畝住宅區的開發事宜。
他的計劃中要建20棟16層的三戶型電梯樓和3棟10層的一梯兩戶的大戶型樓。
現在是開發早期,競爭並不激烈,他也要考慮儘可能多的利用建築麵積。
按照每層1200平米計算,併除去外圍的臨街門麵後大概有360000平米。。
也就是說他差不多有1000套房可以買,大體可以賣到7億。
而在建設上,小區還要配套兒童遊樂區、老人健身區、休閒步道、運動廣場等休閒運動設施。
考慮到所有的設施建設情況,建安成本大約在4億。
如果再把地價都折算進去後,那麼開發成本大約在5億。
這麼算來,他大概有2億的收益。
至於那多出來的幾千萬,趙澤決定全部投入到宣傳和福利活動中。
在他的操控下,大唐地產如同一台緊密而高效的機器開始運轉起來。
冇幾天功夫,京城各地就開始出現了大幅的售樓宣傳海報。
這些海報製作精美,內容更是豐富到令人髮指。
“大唐家園火熱預售中,買樓送陽台,先到先得。”
“大唐家園打造京城舒適區,買樓送服務,小區設施”
“大唐家園福利多多,購樓可參與開盤抽獎,冰箱、彩電抱回家,更有10萬裝修大禮等你拿”
一幅幅海報和宣傳標語就這麼蠻不講理的出現在各地的醒目位置,看得人眼花繚亂。
無數路人駐足觀看,議論之聲從未斷絕。
與此同時,一些企業單位的管理者和實力雄厚的大老闆都接到了大唐地產的電話。
問候之餘,他們也被狠狠的推銷了一通。
大唐地產的推銷是瘋狂的,就連李春風等人都冇有倖免。
甚至就連閆旺都接到了一個新員工的電話。
“閆老闆您好,我是大唐地產銷售員小雪,我們大唐地產開盤在即”
閆旺一臉懵逼的抱著大哥大,有些不好意思的看著飯桌上其他人。
這些人都是跑來找他談合作的建築公司代表。
他老臉發燙又不好意思訓斥如此敬業的好員工。
他隻能說:“好,我會過去看看的。”
眾人見到如此一幕都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一個禿頂男感慨道:“哎呀,你們大唐地產就是大手筆,我還從來冇見過這麼買樓的。我們這些人也都接到過推銷電話,哈哈哈。”
飯桌上氣氛熱烈,大家都是來求財的,自然不會真出言嘲諷。
適當的調侃反而能夠活躍氣氛,拉進彼此的關係。
閆旺也是靦腆一笑,“應該是個新員工,我們最近人手太緊張了。”
“可不是嘛,我這幾天算是見識到了大唐地產的手段,冇少花錢吧?”又一人笑著打趣。
“我們計劃砸個幾千萬進去做宣傳,反正也不差這點錢。”
閆旺麵上帶笑,心在滴血的和眾人吹牛逼。
對於趙澤如此瘋狂的推銷策略,他是不讚同的,太特麼敗家了。
有這錢你花哪兒不好,非得花在這上麵,浪費啊。
眾人聞言卻是齊齊露出佩服的表情。
一個樓盤而己,居然要花幾千萬來做宣傳,還真是大手筆。
由此可見大唐地產的實力有多麼雄厚。
他們殊不知這在後世早己是爛大街的手段,消費者都麻木了。
可在此刻,這絕對是所有人都冇見過的新鮮玩意兒,足以讓他們感到震撼。
幾個建築公司負責人此刻對於大唐地產的信心也達到了頂點。
所以,他們對於大唐地產墊資建設的要求也冇了那麼多的牴觸。
於是在一場酒到杯乾的酣暢淋漓的酒局後,他們全部選擇了帶資入場,承接了建設項目。
半個月的宣傳過去,大唐家園這個名字己經在京城家喻戶曉,大有京城第一住宅區的架勢。
趙澤的售樓計劃火了。
結果就是他們公司的十部座機都要被詢問的人給打爆了。
而他和閆旺也無法倖免,隨身都要攜帶好幾塊電池備用。
在大肆宣傳後,大唐家園舉辦了極為隆重的開工儀式。
臨時售樓部內,趙澤從“賤買”平台買了一些沙盤模型。
當前來觀看的人們看到如此場景後瞬間驚為天人。
售樓小姐姐熱情洋溢的作著現場解說。
“各位來賓,各位領導,這就是我們大唐家園建成後的大致佈局,各位請看,這裡是兒童遊園”
“我們大唐家園致力於打造最為舒適的生活區,綠化麵積高達30以上,各種服務設施齊全,大家請看這裡,這是大食堂”
“請看這裡,這是我們的樓層戶型展示,大中小戶型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我想這樣的小區,2000塊的均價絕對物超所值,而且我們現在還有各種優惠活動,現在進行預售登記的客戶不但免費送陽檯麵積,還可以參與抽獎,最高可得10萬元裝修大禮”
無數人圍著沙盤轉圈圈,有一種快要被洗腦的感覺。
在趙澤的授意下,閆旺還動用關係找來了電台和報社的記者拍錄像,做記錄,對開工儀式進行宣傳。
這種給地方長臉的事情,自然大受歡迎,又讓他們得到了不少的支援。
隨著電台的報道和報刊的軟文出現,大唐地產開發的大唐家園一時間變得炙手可熱,預售進展之順利,超乎想象。
畢竟,現在能夠按揭買房可是很難很難的。
甚至,趙澤想要和銀行談都冇有機會。
於是這種預售模式反倒是收到了不小的歡迎,畢竟大家可以有兩年左右的緩衝期來慢慢攢錢。
大唐家園售樓部變得人滿為患,甚至連大唐綜合體那邊都有不少人過來要買樓。
一場盛景在京城出現,也暴露了此刻京城人民對於優質住房的渴望。
趙澤對此不由感慨,勞苦大眾的消費能力永遠都是一個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