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宿命歸途2 > 第109章 沒有人會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宿命歸途2 第109章 沒有人會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張博濤回到家,又忍不住摸出手機,點開招聘網站裡那版反複修改的簡曆

——

這已經是他改的第三稿了。

指尖在

“貿易公司總經理”

的崗位名稱上懸了兩秒,他深吸一口氣,按下批量投遞。簡曆像裹著希望的羽毛,輕飄飄飛向十幾家公司的招聘郵箱。

可往後的日子裡,這些羽毛全落進了無底深淵:大多連

“已讀”

回執都沒有,偶爾收到的

“感謝投遞”,也隻是係統自動傳送的冰冷程式化語言。

一週後,終於有兩家公司發來麵試邀約。他提前半小時抵達樓下,在便利店玻璃前反複扯平衣領,把熬夜寫的行業分析報告翻得捲了邊。

麵試官笑容溫和,先問

“對當前國際貿易局勢的看法”,又問

“團隊業績斷層該如何調整”。張博濤侃侃而談,從關稅政策影響聊到供應鏈優化方案,連團隊管理的

“目標拆解法”

都講得細致入微。

可每次話音落下,麵試官眼裡的光總會暗下去幾分,最後都笑著遞過名片:“我們會綜合評估,有結果第一時間通知您。”



“第一時間”,成了遙遙無期的等待。

三個月過去,工作仍無著落。張博濤開始失眠,淩晨三點盯著天花板數紋路,索性爬起來查銀行卡餘額。

手機螢幕的光映在臉上,數字刺眼得紮人

——

除去預留的三個月生活費,剩下的錢連五環外小辦公室的押金都不夠。先前冒頭的創業念頭,像剛破土的嫩芽,被現實的冷水一澆,瞬間蔫了下去。

日子漸漸沒了章法。白天上午去家附近的公園跑步,晨光裡,晨練老人慢悠悠打太極,鳥籠掛在樹枝上,畫眉的叫聲清亮得晃人。他跟著慢跑,跑著跑著就泄了勁,坐在長椅上看落葉打著旋兒飄下來,直到肚子餓得咕咕叫,才漫無目的地晃回家。

中午要麼在廚房煮碗清湯麵,臥個溏心荷包蛋;要麼去小區門口的家常菜館,服務員大姐老遠就笑著招呼:“還是老樣子?青椒肉絲蓋飯,少放辣?”

他扯著嘴角點頭,看著飯裡熟悉的醬汁,卻沒什麼胃口。

手機成了最沉默的物件。沒人打電話來,微信裡除了公眾號定時推送的行業資訊,半天跳不出一條新訊息。

以前做專案時,手機總響個不停,客戶的需求、團隊的彙報、合作夥伴的邀約,連吃飯都要捧著手機回複。現在倒好,他盯著螢幕發愣,手指劃過通訊錄裡密密麻麻的名字,竟不知道該打給誰。

偶爾有朋友發來微信問

“最近忙嗎”,他敲了又刪,最後隻回一句

“還行,歇陣子”——

他實在說不出

“沒工作,在待業”

這幾個字。

那種被世界拋棄的感覺,總像潮水般湧上來。他覺得自己像台出了故障的機器,被拆下來扔在角落,渾身零件都好好的,卻找不到能安放的位置。

尤其到了晚上,客廳裡隻剩掛鐘滴答響,黑暗中,心慌像藤蔓似的纏上來,越收越緊。他忍不住琢磨:難道自己真要被行業拋下了?難道那些年積累的經驗、練出來的本事,就這麼沒用了?難道這輩子,就要這樣當個

“廢人”?

某天收拾書架,一本泛黃的《悉達多》從縫隙裡滑出來。這是大學時買的,後來忙著工作,一直被壓在角落。他撿起來,指尖撫過磨損的書脊,隨手翻開一頁,一段話突然撞進眼裡:“人必要知曉的一切,我都嘗了遍。塵世歡欲和財富並非善物,這是我在童年時便已學過的道理,我很早就知道,現在卻才將其經曆。如今我也知道了,不僅僅是憑記憶知道,我以我的眼,我的心和我的胃領會了。有此領會,是我的福運。”

他盯著這段話看了很久,陽光透過窗戶落在書頁上,字裡行間彷彿漫著溫熱的力量。是啊,以前總覺得

“低穀”

是彆人的故事、書上的形容詞,直到自己真的摔進來,才懂那種失重的滋味。可悉達多在塵世裡打滾,最後不也尋到了自己的路?

他忽然悟了

——

身處人生低穀時,彆盼著有人主動來救你,沒有人會來。

人生這趟路,沒人會一直伸著手拉你,能把自己從泥裡拽出來的,從來隻有自己。

當晚,他撥通了大學同學魯曉凡的電話。兩人約在以前常去的東北串吧,店麵不大,門口掛著紅燈籠,推門就聞見孜然混著炭火的香味。

烤串剛上桌,油滋滋的肉串還冒著熱氣,張博濤就開了口,把這些天的迷茫、焦慮一股腦倒出來

——

投簡曆的挫敗、麵試的失落、對未來的恐慌,連晚上睡不著覺的事兒都沒瞞。

魯曉凡嚼著烤筋歎口氣:“彆這麼喪,我還不如你呢。”

他喝了口啤酒,聲音低了些,“現在在國企混日子,每天打卡、開會、寫報告,流程一模一樣,我閉著眼都能走下來。一眼望到頭的日子,早煩透了,可誰敢辭職?上有老下有小,房貸每月要還,辭了職,連這樣的‘安穩’都找不到。”

“我現在就想有個事兒做,”

張博濤灌了口啤酒,冰涼液體滑過喉嚨,卻壓不住心裡的憋悶,“以前做專案,加班到淩晨兩三點,啃著外賣改方案,都覺得踏實。現在倒好,時間多的是,一身本事沒處使,渾身都不對勁。”

“可不是嘛,平台太重要了。”

魯曉凡戳了戳烤饅頭片,金黃外皮掉了些碎屑,“沒個好平台,再大的能耐也白搭。就像你以前在林瓊的公司,人家給你資源,讓你放手做,你才能做出那些成績。”

這話像顆石子投進心裡,張博濤猛然想起林瓊。她曾是他的老闆,當年他剛入職,沒多少經驗,是她力排眾議,把跨境貿易的核心專案交給他。

為了幫他對接資源,她帶著他跑遍華北的電廠、鋼廠;他第一次談百萬訂單,緊張到忘詞,也是她在旁邊悄悄遞上紙條,幫他圓了場。那些年的成長、拿得出手的業績,全靠她給的機會。後來公司被收購,兩人因發展方向不同分開,可那份知遇之恩,他從沒忘過。

張博濤攥緊酒杯,指節泛白,忽然挺直了背。眼裡的迷茫散了些,取而代之的是一點亮起來的光:“你說得對,平台沒了,我可以自己找。自己跌倒了,就自己爬起來,總不能一直蹲在原地。”

魯曉凡笑著舉杯:“這才對嘛!來,敬咱們以後的日子!”

兩隻啤酒杯碰在一起,發出清脆的響。泡沫濺在杯沿,又慢慢消下去,像那些沉在心底的迷茫,終於有了點散開的跡象。

從串吧出來,晚風帶著涼意,吹得人清醒了不少。張博濤走在路燈下,影子被拉得很長。

他想起大半年沒回西安看父母,這段時間正好空著,索性買了張去西安的火車票

——

沒選高鐵,特意挑了慢車。他想趁著窗外掠過的田野、村鎮、炊煙,慢慢把心裡的慌勁兒捋順些。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