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雪覆舊庭筠 > 風雷動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雪覆舊庭筠 風雷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風雷動

就在封庭筠於西洲緊鑼密鼓佈局之時,中原的局勢也正如莫斯星所預料的那般發展。

“皇帝失德,紫薇異動”的流言在“夜梟”、影樓及江南世家的推波助瀾下,已不再是市井巷議,開始逐漸向士林乃至部分低階官員階層滲透。加之皇帝趙胤久病不愈,太子趙弘稷監國後先是周謹倒台,接著李甫覆滅,如今連和親公主都在宮中被人劫走,朝廷威信可謂一落千丈。各地雖未出現大規模動蕩,但一種山雨欲來的壓抑感,已籠罩在帝國上空。

朝廷對西洲的“異動”與封家軍的“失利”反應迅速。太子趙弘稷在多次催促封家軍進兵未果,反而接連收到“遭遇西洲精銳伏擊”、“糧道被斷”、“士卒疫病”等“噩耗”後,終於按捺不住。

這一日,來自東宮的八百裡加急軍令送至赤穀城外的封家軍大營。太子以監國名義,嚴詞斥責封擎嶽、封庭筠“遷延不進,貽誤戰機”,並宣佈派遣兵部侍郎孫敬亭為“欽差監軍”,即刻前往西洲前線,“督促進剿,整肅軍紀”。同時,命令隴右節度使派兵兩萬,名為“策應”,實為監視,向封家軍側翼移動。

一切都在計劃之中。

封庭筠與封擎嶽接到軍令,相視一眼,皆看到彼此眼中的冷意。

“來的倒是快。”封擎嶽冷哼一聲。

封庭筠沉靜道:“父親,正好。便讓這位孫監軍,親眼看看我封家軍是如何‘浴血奮戰’,又是如何‘力戰不敵’的。”

他立刻下令,全軍做出“惶恐接旨”、“積極備戰”的姿態。同時,密令赫連勃勃,可以開始第一階段的“表演”了。

數日後,兵部侍郎孫敬亭,一位年約四旬、麵容刻板、眼神中帶著精明與倨傲的文官,在一隊禁軍護衛下,抵達了封家軍大營。與他同來的,還有隴右節度使派來的一個先鋒營,駐紮在距離封家軍大營三十裡外,虎視眈眈。

封庭筠與封擎嶽率眾將出營相迎,態度恭敬,卻又不卑不亢。孫敬亭手持聖旨,昂首而入,進入中軍大帳後,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履行職責”,詢問戰況、查閱軍報、甚至要求巡視營寨。

封庭筠早有準備,一一應對。他命韓衝“陪同”孫敬亭巡視,所到之處,皆是士卒“麵帶菜色”、“士氣低迷”的景象,營中更是“傷兵滿營”、“藥石短缺”,一片“慘淡”氛圍。呈上的軍報,也儘是“遭遇西洲遊騎襲擾”、“小股接戰失利”、“地形不利,進軍艱難”等內容。

孫敬亭雖心存疑慮,但眼見為實,封家軍似乎確實處境不佳,一時也挑不出太大錯處,隻是不斷催促儘快與西洲主力決戰。

他的催促,正合封庭筠之意。

就在孫敬亭抵達後的第五日,封庭筠“被迫”下令,對西洲邊境一處名為“黑風隘”的關口發動“強攻”。

這場“戰役”,封家軍“奮勇”攻城,箭矢如雨,殺聲震天。西洲守軍則“憑借”險要地勢,滾木礌石齊下,更有“神秘”的西洲騎兵從側翼“突然”殺出,截斷“援軍”。戰場上煙塵滾滾,火光衝天,看起來激烈異常。

孫敬亭在韓衝的“保護”下,於後方高地“觀戰”,親眼看到封家軍士卒一個個“英勇”地倒下,攻勢一次次被“擊退”,甚至看到封庭筠親自帶隊衝鋒,身先士卒,最終卻隻能“無奈”下令撤軍,遺留下大量“陣亡”將士的屍體與破損的軍械。

“豈有此理!西洲蠻子,竟如此猖獗!”孫敬亭看得臉色發白,又驚又怒,對封家軍的“無能”大為光火,卻也對西洲的“戰力”產生了深深的忌憚。

他不知道的是,那些倒下的“陣亡”將士,多是早已安排好的死囚,所謂的激烈戰況,也多是由雙方默契配合演出來的戲碼。封庭筠在亂軍之中,甚至還有閒暇對遠處山崖上,那道隱在陰影中的青衫身影,投去一瞥。

首戰“失利”,訊息傳回朝廷,必然引起更大震動。而計劃的齒輪,已然開始緩緩轉動。烽煙既起,便再難熄滅。

“黑風隘”之戰的“慘敗”,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朝廷內部激起了滔天巨浪。太子趙弘稷震怒異常,連下數道嚴旨,斥責封家軍作戰不力,要求戴罪立功,同時加緊催促隴右節度使乃至其他臨近邊鎮調兵“助戰”。

孫敬亭作為監軍,更是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整日催促封庭筠儘快組織新的攻勢,一雪前恥。封庭筠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斷以“士卒疲憊”、“需重新整備”、“西洲地形複雜,恐有埋伏”等理由拖延,同時繼續“安排”一些小規模的“失利”,讓孫敬亭焦頭爛額,卻也更加“確信”封家軍確實遇到了難以克服的困難,而非有意怠戰。

前線局勢的“惡化”,通過各種渠道迅速傳遍中原。與之相輔相成的,是愈發洶湧的民間輿論。“封家軍忠勇,奈何天不佑趙”、“西洲得妖人相助,朝廷無德致此”等言論甚囂塵上,甚至連“太子監國不利,致使國勢衰微”的說法也開始悄然流傳。

江南之地,石猛父子暗中調兵遣將,聯絡各方豪傑,隻待那最終起事的訊號。

而在這風暴眼的中心——赤穀城,卻顯出一種異樣的平靜。

莫斯星在沈寒山的調理下,身體略有好轉,雖仍不能過度勞神。封庭筠在處理完繁重軍務後,總會擠出時間前來探望。有時隻是靜靜陪他坐一會兒,說些軍中趣事或京中舊聞;有時則會推著他在庭院中散步,看天邊雲卷雲舒。

這一日傍晚,晚霞似火,染紅了西洲的天空。封庭筠與莫斯星並肩立於客館最高處的露台,眺望著遠方隱約可見的封家軍連營。

“孫敬亭近日催得更急了,隴右的軍隊也開始向我側翼移動。”封庭筠低聲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縱然一切儘在掌握,但麵對朝廷的壓力與十萬大軍的安危,他肩上的擔子依舊沉重。

莫斯星目光悠遠,聲音平靜:“讓他催。拖得越久,朝廷越焦躁,民間怨氣積攢越深,於石家起事越有利。”他側過頭,看向封庭筠被風沙磨礪得略顯粗糙的側臉,“你辛苦了。”

封庭筠心中一暖,搖了搖頭:“比起你獨自謀劃、千裡奔波,我這點辛苦算得了什麼。”他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伸手,替莫斯星攏了攏被風吹得微亂的鬢發,指尖觸及那冰涼的肌膚,帶著小心翼翼的珍視,“我隻是擔心你的身體。斯星,待此事了結,我定尋遍天下名醫,為你調理。”

莫斯星沒有避開他的觸碰,隻是垂下眼簾,長長的睫毛在蒼白的臉上投下淡淡的陰影,遮住了眸中一閃而過的黯然。他的身體,他自己最清楚,《淵渟嶽峙》的反噬已深入骨髓,非藥石可醫。但他不願在此刻說破,徒增庭筠煩惱。

“嗯。”他輕輕應了一聲,轉移了話題,“江南那邊,石家準備得如何了?”

“石猛來信,一切就緒,隻待我們這邊‘敗退’至預定區域,流言發酵到頂峰,他便即刻起兵。”封庭筠收回手,目光重新投向遠方,眼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快了,斯星。我們準備了這麼久,隱忍了這麼久,終於快要等到那一天了。”

莫斯星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彷彿看到了千裡之外,那座巍峨卻已搖搖欲墜的皇城。複仇的火焰在心底冰冷地燃燒,然而,當目光落回身旁之人堅毅的側影時,那火焰中似乎又摻雜了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情愫。

他伸出手,輕輕握住了封庭筠置於欄杆上的手。

封庭筠身體微微一僵,隨即反手將他微涼的手緊緊包裹在掌心。兩人都沒有再說話,隻是靜靜地立於晚風之中,任由霞光為他們鍍上一層金色的輪廓。

遠方軍營的號角聲隱約傳來,如同命運交響的序曲。他們知道,最後的決戰即將來臨。而此刻這片刻的寧靜與相攜,或許將是暴風雨前,最後的溫情。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