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血色白銀 > 第55章 三司會審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血色白銀 第55章 三司會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次日巳時,刑部大堂。

氣氛肅殺。三法司主官——刑部尚書、都察院左都禦史、大理寺卿,端坐正堂。兩側陪審、錄供、衙役林立,鴉雀無聲。堂下,武清侯李偉與錢牧之皆身著囚服,跪於原地。

刑部尚書作為主審,重重一拍驚堂木:“帶人犯李偉、錢牧之!”

李偉雖跪著,卻竭力挺直腰板,臉上帶著慣有的倨傲。錢牧之則麵色灰敗,眼神躲閃,早已沒了往日的精明。

“李偉!”刑部尚書聲音沉肅,“今有原司禮監秉筆陳矩(遺供)、禦用監左監丞高準、原浙江錢塘縣令趙德海等人證,以及‘飛雀內字’銅牌等物證,指證你勾結內官,貪墨漕銀,並指使陳矩、高準等人,假傳訊息,調動京營兵馬圍堵英國公府,意圖構陷勳貴,擾亂朝綱!你,還有何話說?”

李偉昂起頭,冷笑連連:“尚書大人!這些都是捏造!構陷!陳矩已死,死無對證!高準?誰知道是不是你們屈打成招?趙德海?一個革職縣令的瘋話也能信?至於京營之事,本國公全然不知!分明是張惟賢排除異己,栽贓陷害!”

他目光掃過堂上諸官,語帶威脅:“本國公乃朝廷勳貴,皇親國戚!爾等今日若聽信讒言,鑄下冤獄,他日必遭反噬!”

“放肆!”都察院左都禦史厲聲喝道,“公堂之上,豈容你危言聳聽!證據鏈完整,由不得你狡辯!”

“證據鏈?”李偉嗤笑一聲,看向一旁瑟瑟發抖的錢牧之,“錢牧之,你告訴他們!漕銀之事,可是本國公指使你所為?”

錢牧之渾身一顫,抬頭對上李偉冰冷的目光,又迅速低下頭去,聲音細若蚊蚋:“…都…都是下官一人所為,與…與侯爺無關…”

“聽到沒有?”李偉氣勢更盛,“連他都說與本國公無關!你們還有什麼證據?”

刑部尚書眉頭緊鎖,知道李偉這是打定主意抵賴到底。他看向大理寺卿,交換了一個眼神,正欲傳喚高準上堂對質。

突然,堂外傳來一陣沉穩的腳步聲。一名身著飛魚服、腰佩繡春刀的錦衣衛千戶,手捧一個錦盒,大步走入堂內,對著三位主官微微躬身。

“卑職北鎮撫司千戶,奉指揮使之命,送來一物,或可助三位大人審清此案。”

堂上眾人皆是一怔。北鎮撫司?他們怎麼會插手?

千戶開啟錦盒,裡麵並非什麼奇珍異寶,而是一本略顯陳舊的賬冊。他將賬冊呈給刑部尚書。

“此乃從已故陳矩外宅密格中搜出的私賬。”千戶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大堂,“其中詳細記錄了近三年來,武清侯府通過陳矩,向宮內多位有司太監,以及朝中部分官員行賄的明細,時間、數額、經手人,一應俱全。其中,亦包括去歲為平息浙江漕銀案,武清侯府贈予陳矩及司禮監相關人員‘打點費用’白銀五萬兩的記錄,經手人,正是錢牧之。”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就連一直強作鎮定的李偉,臉色也瞬間變得慘白!他萬萬沒想到,陳矩竟然還留了這麼一手!

錢牧之更是如遭雷擊,猛地抬起頭,難以置信地看著那本賬冊。

“不…不可能…”他喃喃道。

刑部尚書迅速翻閱賬冊,越看臉色越是凝重。他猛地看向錢牧之,厲聲問道:“錢牧之!這賬冊之上,清楚記載你去歲十月,經陳矩之手,送出的五萬兩白銀,用於‘打點浙江漕銀事’!你還有何話說?!”

錢牧之的心理防線在這一刻徹底崩潰了。錦衣衛的介入,這本突如其來的致命賬冊,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他知道,再替李偉隱瞞,自己隻會死得更慘。

“大人!大人明鑒啊!”錢牧之涕淚橫流,再也顧不得許多,指著李偉哭喊道,“是…是侯爺!是武清侯指使下官做的!那五萬兩銀子,是侯爺讓下官從貪墨的漕銀中取出,交給陳矩,讓他疏通關節,壓下此案!漕銀…漕銀大部分也都送到了侯府!下官…下官隻是聽命行事啊!”

“錢牧之!你這背主忘義的小人!”李偉勃然大怒,掙紮著想要撲過去,卻被兩旁衙役死死按住。

“肅靜!”刑部尚書再拍驚堂木,目光如電射向李偉,“李偉!錢牧之已當堂指證,更有陳矩私賬為物證!你還有何狡辯?!”

李偉被按在地上,頭發散亂,狀若瘋癲,嘶吼道:“假的!都是假的!這本賬冊是偽造的!是張惟賢!是錦衣衛和他們串通好了來害我!我要見太後!我要見皇上!”

“皇上口諭到——!”堂外一聲高唱,打斷了李偉的咆哮。

隻見一名司禮監隨堂太監,手捧黃綾,快步走入,麵對公堂躬身道:“皇上有口諭:三法司會審,一應依《大明律》秉公斷案,毋枉毋縱。若有人再敢以皇親國戚自居,咆哮公堂,試圖挾持聖意,罪加一等!欽此——”

這道口諭,如同九天雷霆,狠狠劈在李偉心頭。他整個人僵在原地,臉上血色儘失,連最後的叫囂都卡在了喉嚨裡。皇帝的態度,已經再明確不過了。

刑部尚書、都察院左都禦史、大理寺卿齊齊起身,麵向皇宮方向躬身:“臣等遵旨!”

傳旨太監退下後,刑部尚書坐回主位,看著麵如死灰的李偉,沉聲道:“李偉,人證、物證、旁證俱全,皇上亦有明旨!你勾結內官,貪墨國帑,罪證確鑿!更有指使內官假傳訊息,調動京營,意圖構陷大臣,其心可誅!數罪並罰,依《大明律》…你可知罪?!”

最後的“可知罪”三字,如同重錘,敲碎了李偉所有的僥幸和抵抗。

他癱軟在地,彷彿被抽走了所有筋骨,昔日不可一世的武清侯,此刻隻剩下狼狽和絕望。他知道,大勢已去。太後…也救不了他了。

“…罪臣…”李偉的嘴唇哆嗦著,從牙縫裡擠出兩個微不可聞的字,“…知…罪…”

……

乾清宮。

朱翊鈞聽著三法司送來的會審結果,臉上沒有任何表情,隻有眼底深處閃過一絲冰冷的決絕。

“擬旨。”他淡淡開口。

侍候在旁的翰林學士連忙鋪開黃綾,提筆蘸墨。

“武清侯李偉,世受國恩,不思報效,反勾結內宦,貪墨漕銀,動搖國本;更兼指使內官,盜用禁物,假傳訊息,私調京營,圍堵國公府邸,意圖構陷,擾亂朝綱,其行惡劣,其罪當誅!本應依律處斬,念其身為國丈,太後生父,特賜…自儘。其家產,抄沒入官。其子嗣,奪爵,流三千裡,遇赦不赦。”

“原浙江佈政使錢牧之,貪墨漕銀,逢迎上官,罪責難逃,判斬立決,家產抄沒。”

“禦用監左監丞高準,偷盜禁物,參與密謀,罪同附逆,判斬立決。”

“其餘一乾涉案人等,依律嚴懲,絕不姑息!”

冰冷的旨意,一字一句,定下了最終的結局。

……

慈寧宮。

當李太後聽到皇帝最終的處置結果時,沒有哭,也沒有哄。她隻是靜靜地坐在那裡,彷彿一瞬間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氣神。

“自儘…抄家…奪爵…流放…”她喃喃地重複著這幾個詞,臉上露出一抹比哭還難看的慘笑。

她輸了。輸掉了父親,輸掉了家族的榮耀,也輸掉了…她作為太後,對皇帝,對朝局最後的掌控力。

“娘娘…”老太監擔憂地喚道。

李太後緩緩抬起手,製止了他。她望著窗外灰濛濛的天空,眼中最後一點光亮,也漸漸熄滅了。

她知道,從今往後,這大明的深宮,將真正是皇帝一人之天下。而她,隻能在這慈寧宮中,守著太後的尊號,度過餘生了。

一場席捲朝野的風波,似乎隨著李偉的認罪和皇帝的旨意,即將落下帷幕。然而,真正的暗流,往往在看似平靜的水麵之下,湧動得更加洶湧。馮保的忐忑,張惟賢的未儘之言,以及皇帝那深藏於平靜下的思量,都預示著,紫禁城內的博弈,遠未到結束之時。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