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少女的獨語 ☆、九話 告發
-
☆、九話
告發
壬氏在彆。這印章他最近看慣了,跟壬氏側腹部的烙紋很像。
壬氏扯扯繩子。他想拆信,卻覺得有點難撕開。繩子的材質有點脆弱,感覺一扯就要斷了。
「高順,有剪刀嗎?」
「請。」
壬氏拆開信件,然後歎一口氣。換成馬閃的話早就急著問內容了,但高順絕不會這麼做。隻看壬氏願不願意開口。
「要看嗎?」
壬氏故意晃晃羊皮紙,但高順搖搖頭。
「寫的是什麼內容?」
「關於讓女兒進入後宮一事,看來一如所料,將會在我們離開後入宮。這樣三番兩次地聯絡做確認還真煩人。」
難道對方還把壬氏當成了後宮總管?
「然而實際上在您回國之前,入宮的事必須暫緩。」
儘管對遠道前來的千金過意不去,但可能隻得讓她在某棟彆是真貨,但文章應是請人代筆。文筆寫得誇大其辭,內容卻隻寫到一些要確認的事宜,讓壬氏白緊張了一頓。不過還是得收藏在信匣裡,他把信拿給高順。剪斷的繩子本來想直接扔進字紙簍——
這時壬氏發現,繩子是用紙撚成的。難怪感覺有些脆弱。
信紙是羊皮紙,捆信的卻是紙繩,總覺得不太相襯。
壬氏心有疑惑地觀察紙繩,試著將它揉鬆看看。紙繩是用一張長長的紙摺疊後仔細搓撚而成。
打開一看,上頭寫著成串的數字。
「月君……」
高順已不再用壬氏這個稱呼,不會再呼喚這個名號了。
「看樣子,西都是得好好調查一下了。」
雖不知是什麼的數字,總之有種可疑的味道。印章是真貨,看不出偽造的痕跡。至少書信應該是真的。不知是偷偷換掉了繩子,抑或是有人能代替玉鶯蓋印。總不可能是玉鶯自己藏的吧。
「究竟為何要這麼做?……會是密告嗎?」
「以密告來說似乎有那麼點拐彎抹角,但也可能是冇有其他方法。」
高順說話留有餘地。
對方這招用意微妙,也許能讓收信者發現,也許不能。假若壬氏冇發現,那人打算怎麼辦?或者也有可能已經送來過好幾次,這次是壬氏頭一回發現。
「至於這些數字,孤一點也看不出端倪。找個對數字較有見識的人問問好了。」
sp;他知道一個適任過頭的人選。
高順皺起眉頭。雖是看慣了的動作,但這次皺紋很深。
「你想到什麼問題了嗎?」
「冇有,隻是想起以前也發生過類似的情形。」
「以前?」
高順看向羊皮紙。
「十七年前,戌字一族被滅正是起因自一個密告。」
戌字一族,是在玉袁功成名就之前管轄西都的一大家族。西都之地過去被稱為戌西州,然而作為名稱典故的戌字一族後來遭到女皇——太皇太後滅族。此事以該族涉嫌謀反了結,隻是壬氏當時虛歲四歲,不可能記得。
「戌字一族的族誅,與後宮政策被並列為女皇的兩大暴政。」
女皇就是太皇太後。她並未真正即帝位,隻是作為宰相代替先帝執政而有此稱呼。
「太皇太後陛下雖以女兒身積極參政,但並非昏庸無道。」
「孤明白昏庸無道的是誰。」
先帝——壬氏之父對政事不感興趣。在壬氏的記憶中,父皇總是病得站都站不穩,偶爾還會兩眼無神地來到宮中。晚年則是始終躲在屋裡,以丹青自娛。
女皇從政手段強硬,但多為德政。她致力於任賢使能,但同時也受到重視血統的眾高官排斥。
女皇做事乍看之下像是徒勞無益,但總有它的意義在。族誅一事或許也跟擴大後宮一樣有著某種理由。
聽聞戌字一族由於密謀造反而被滅。但從冇人具體告訴壬氏謀反的細節,連密告一事都是這回才初次耳聞。
「戌字一族謀反的計劃是什麼?」
講到族誅,子字一族之事記憶猶新。壬氏回想起那事,摸摸右頰的傷痕。
「這若是人儘皆知的事,月君應該也會知情。」
高順講話拐彎抹角。換言之,就是那家族連想怎樣謀反都不知道,就被誅儘殺絕了?
「這於情於理說得通嗎?」
「說不通。」
高順意外乾脆地回答了壬氏的問題。壬氏覺得這問題問得太殘酷了。高順當年已是壬氏的監護人,不再過問政事。
「隻能說太皇太後陛下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畢竟先皇就是在那段時期失常的。」
壬氏隻記得精神失常的先帝。
「殿下應該還想問個明白,但小貓就快來了。」
「你還這樣叫她?」
壬氏眯起眼睛。
「現在忽然改變稱呼,小貓會起疑的。」
說得有理,但總覺得不甘心。
「那你怎麼不叫麻美小美?」
麻美是高順之女,壬氏是明知她對父親態度強硬還故意這麼說。
高順一臉疲倦。
「以前是這麼叫她的,但現在被禁止了,請殿下恕罪。」
「禁止?是你在外頭這樣叫她,惹她生氣了?」
「不,是微臣不小心把另一人叫成了大美。」
「大美……」
高順之女名為麻美,妻子名為桃美。事情聽起來本來冇什麼大不了,但高順懼內,妻子又比他年長。
「你們差幾歲?」
「六歲。」
高順豎起六根手指給他看。
丈夫年長的夫妻司空見慣,反之則很少見。就算高順冇有惡意,很容易就能想像當時的情況變得有多尷尬。
「嗯,孤明白了。麻美就繼續叫麻美吧。」
「謝殿下。」
高順深深低頭致謝。
壬氏把信收進了帶鎖的抽屜。
走廊上傳來鈴鐺聲。那兒有機關,客人一來鈴鐺就會響。
「貓兒來了。」
貓貓每隔幾天就會來看他的傷。上回在藥房纔剛談過那事,這回可能要聽她一頓抱怨了。
壬氏決定把在意的問題延後處理。他臉頰微帶笑意,等著那腳步聲逐漸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