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大狙闖大明 第1924章 禿狗的覺悟
有掖邪狗和伊聲耆撐腰,禿狗哪怕隻有一隻手,也是活活砍死了那敢上自己小妾的地頭蛇。至於那小妾,縮在角落衣不遮體的連連磕頭,求禿狗念在昔日情分不要殺她。
禿狗用沾滿血的手,摸著那嚇到慘白的臉蛋獰笑著,“席巴,我怎麼捨得殺你?當初從學院娶你過門,花了勞資1000兩銀子,不玩回來,爺我不虧了嗎?”
解決掉了這地頭蛇,禿狗翻箱倒櫃的從屋裡又找出了500多兩的碎銀走出門外,那些被打翻在地的小弟,大概三十幾號人多數都已經醒了。
大夥以為那黑白無常又要打人,連忙跪地求饒,他們是真的怕了。禿狗沒動手,反倒拿出了200兩的碎銀,跟撒種子一樣的丟在了人群中,“我不會殺你們,還會帶著兄弟們一起發財。都記得我的稱號嗎?”
“來,來財爺?”一個小弟識時務的叫道。
“對嘛,來財爺,自然是能賺錢的爺。接下來的時間,隻要你們聽話,每月我都這麼給,當然不願意的,現在也可以走。”禿狗說得是格外大方,但帶血的柴刀就彆在身後,誰敢真的走,下場一定就是死。
好在銀子的效果真的好,一群小弟就跟吃了靈丹妙藥一樣,身上也不疼了,瘋狂的開始搶奪地上的碎銀子。
每個人都能分到5到10兩之多,要知道過去他們跟著地頭蛇,什麼臟活累活都要乾,從打架鬥毆收保護費,到搬磚運貨充當腳夫,辛苦一個月也就撈個1兩多,硬把黑社會乾成了農民工,好生辛苦。
來財爺這麼一到,大家瞬間拿了堪比過去三四個月的薪水,彆說他殺了昔日老大,就算殺了老大祖宗十八代,他們也照樣擁護這位新爺!
禿狗佈置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讓這些家夥出去打探訊息,哪些是往宮裡供貨商鋪,把訊息彙總回傳。另外去跟蹤一個人的動向,那就是捕盜廳判官江大忠。
有兩位大哥撐腰,有點私人的債,禿狗需要找這位大人好好算上一算。
“你預估多久可以搞到我們要的東西?”掖邪狗疑惑的看著禿狗輕聲問道。
“兩位爺放心,快則半月,慢則1月,我一定弄回你們要的東西。”禿狗拍胸脯打包票,但也已經想好了,最後真辦不到,大不了一死,至少自己的人生,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都會重回巔峰,遠比餓死街頭要好吧?
國宴即將召開,漢城府遠比往日更加熱鬨,從各道州趕過來的兩班士大夫與各級官員,讓街道上到處響起敲鑼開路的聲音,以至於造成了一些大小不一的堵塞。
按照朝廷要求,為迎接大明特使,全朝鮮所有四品以上的官員將領,王姓貴族都必須到場,且對著裝,出行的隊伍規模都有要求。如此盛大的集結,跟新王登基的規模已經如出一轍了,不過那還有大概20天的時間。
大家過來就是吃上這麼一頓飯,然後就可以回家去了,等著李裪登基時再這麼來上一遍。
好在朝鮮真的很小,哪怕從最遠的地方往來,最多也就七八天的路程,要是換在大明這麼玩上一次,能讓這些官員在路上耗費幾個月的光景都不足為奇。
林川是很討厭穿官服的,這東西又厚實又累贅,活動不便,還捂汗。現在已經8月份的季節了,漢城仍舊是熱得厲害。
不過既然是參加國宴,林川還是要注意儀容儀表,畢竟自己代表的就是宗主國的大明,就連黃儼都拿出了最華麗的禮服,與林川一道離開了景福宮,伴隨著黃昏的夕陽,向著昌德宮進發。
一路上官道兩旁掛滿了紅彤彤的燈籠,將青石板路照得格外亮堂。道路兩旁站立著著甲持械的士兵,將看熱鬨的民眾紛紛擋在了外麵,他們用棒子語或蹩腳的漢語紛紛叫嚷著“大明王朝萬歲!大明特使萬歲!”的口號。
坐在馬車上的林川頗有一種金將軍的既視感,這種山呼海嘯的熱情,即便不是發自肺腑,也一定源於他們對權力的恐懼。
這些人一邊叫嚷一邊跪地磕頭,對林川的虔誠一點也不輸對待他們自己的國王。
就在這種人山人海的氛圍中,林川終於第一次踏入了昌德宮。這裡雖沒有景福宮那般金碧輝煌,但園林設計遠比景福宮更加貼近自然,看上去更像修身養性之所,難怪李芳遠喜歡住在這裡,而非自己老爹新建的宮殿。
從林川下馬車開始,宛如神明,所過之處,不論官職高低,紛紛跪拜匍匐一片,甚至都沒有人敢與之對視。大明官員對皇帝的敬仰僅僅是從職位,從尊卑上形成的身份代差。但在這裡,林川體驗到的就是奴仆對主人的恐懼與敬畏。
他們懼怕的不是林川,而是他手中的生殺大權,彷彿隻要這位國柱爺在朝鮮的體驗感欠佳,等他再來之時,就是身披戰甲,攜百萬之師踏平朝鮮的末日了。
其實他們完全沒有必要如此恐懼,林川很難跟他們解釋,他們這片地界壓根就沒有什麼被征服的價值。
大明收服安南,是因為它地處鄭和下西洋的要道,可以作為與東南亞通商的中轉站,也有大量的資源可以排程。但朝鮮有什麼?他唯一相鄰一點的國家就是同樣被打服的倭國,全境多山多丘陵,金銀礦稀少,人口有限,糧食自給率低下。
踏平了不管,就會給自己製造一大群的災民流寇,衝擊遼東邊塞,如果收服管教,我滴個天姥爺,直接給自己多變出上百萬張嘴,還要管他們吃喝,還要調撥人手。到時候弄得跟安南一樣,管理成本比自己收回的利益還多,不是屎不臭,自己挑起來惡心自己嗎?
當然,眼前的列位是真把自己當一盤菜了,才會如此誠惶誠恐,對大明天威敬畏不已,生怕自己有哪一點惹大明特使不滿意,自己就小命不保了。
而就在昌德宮的正殿前,朝鮮國王李芳遠,元敬王後,王世子李裪,廢世子李褆,就站在門口,恭候林川的大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