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木修仙傳 第32章 李維恭
在乙木昏倒的一瞬間,他馬上就想到了兩個字“奪舍”!
按照常理來說,隻有金丹修士才具備奪舍的能力,而築基修士的神魂強度以及韌性,根本就不足以支撐進行一場奪舍。
但花家畢竟是傳世已久的老牌修仙家族,掌握了不少神魂秘法,尤其是花家的《拈花訣》,還有增強神魂堅韌之力的功效,所以花戎纔在最後的關鍵時刻,沒有選擇轉世輪回,反而鋌而走險,奪舍乙木。
花戎的神魂,藉助秘法鑽進了乙木的識海之中,他瘋狂的叫囂著。
“哈哈哈哈哈!小子,你和我鬥,你還嫩了點兒!既然你把我奪舍的載體給藏了起來,那麼你就當成我奪舍的載體吧!”
直到這時,乙木才明白那位少莊主真正的作用是什麼。
但他很不理解,花戎既然要奪舍,為什麼不去奪舍一個修士,反而去奪舍一個普通凡人?難不成這位少莊主身上還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不成?
但現在不是考慮這個事情的時候,他要趕緊想辦法消滅這個入侵自己識海的敵人!
花戎瘋狂大笑之後,突然一下愣住了。
乙木的識海之中,除了一株古怪的植物孤零零的矗立在那裡之外,其他什麼也沒有了。
花戎的神魂,急急忙忙在乙木的識海當中,快速的飛轉著,他必須要吞噬了乙木的神魂,纔能夠占據這個肉體。
但現在令他抓狂的是,他根本就找不到乙木的神魂。
花戎憤怒的大叫著:“小子,你到底藏在哪裡?趕緊給我滾出來!”
可識海之中仍然是空蕩蕩的。
花戎將目光最後落在了那株古怪的植物之上,難道這就是乙木的神魂嗎?
花容不禁有些驚詫,從來就沒有聽說過人類的神魂會是一株植物。
但現在乙木的識海之中除了這麼一株古怪的植物,什麼都沒有。那就隻能說明,這株古怪的植物就是乙木的神魂。
花戎的神魂,迅速的靠近了這株古怪的植物。他小心翼翼的轉了幾圈,卻並沒有感受到任何的威脅。
這該如何是好,花戎突然有了一種“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感覺。
按照常理來說,奪舍的時候,花戎的神魂會將乙木的神魂給吞噬掉,然後藉以掌控乙木的身體。
如果按照常規的做法,花戎就要將這株植物給吃掉,但是他現在不敢保證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
萬一他破壞了這株植物,也直接破壞了乙木的軀體,那他就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隻能為乙木陪葬了。
但現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找不到乙木的神魂,隨著時間的推移,花戎的神魂會慢慢的消散。
也顧不得許多了。
花戎的神魂直接落在了這株植物的一片葉子之上,他張開血盆大口狠狠的咬了下去。
可還沒等他下口,他落腳的這片葉子的邊緣處,突然生出了許多尖銳的如同鋸齒一樣的細刺,整個葉子也迅速的捲曲起來,將花戎的神魂牢牢包裹其中,那些鋸齒一般的細刺也紮進了花戎的神魂,竟然開始吮吸起來。
疼,實在太疼了,花戎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疼痛!這是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疼痛,一種用語言無法形容的疼痛!
花戎的神魂拚命的掙紮著,想要擺脫開那片葉子,可讓他絕望的是,周邊的其他葉子也紛紛的靠攏過來,一層又一層的包裹下來。
最後,花戎的神魂,被這些葉子嚴嚴實實的包裹起來,大量的細刺,深深的紮進了花戎的神魂之中。
花戎感覺自己開始變得麻木起來,他已經無力再掙紮了,而且整個神魂開始慢慢的縮小,這種慢慢等死的感覺讓他絕望。
在花戎的記憶裡,大量的過往,如同倒放一般,飛快的離自己越來越遠。
他最後僅存的一點意識,也慢慢的消散在了天地之間。
隨著花戎徹底死去,那些包裹花戎神魂的葉子,又重新慢慢的舒展開來,葉子的顏色也由之前的翠綠變成了墨綠。
而乙木的神魂,便如同吃撐了一般,搖搖晃晃,扶牆而行。
花戎這一百八十多年的經曆,大量的資訊,乙木足足用了三天的時間,才徹底消化完畢。
直到這時,他才將師姐李倩文之死的前因後果,徹底還原出來。
花戎的確是一位稱職的家族掌舵人。
隨著年事已高,突破無望,花戎開始為花家的未來擔憂。
但他的這些後輩子侄們,卻習慣了花戎這棵參天大樹的庇護,沒有一個人能真正的走上台麵來繼承花戎的衣缽。
每每想到這些,花戎不由的內心焦慮。
他深知自己樹敵頗多,等自己坐化之後,花家的下場肯定會很淒慘,所以他必須未雨綢繆,安排好一切。
上天似乎聆聽到了花戎的祈禱。
花戎的一個直係後代,居然生出了一個身懷無漏道體的孩童。
要知道無漏道體,乃是修仙界公認的三十六道體之一。
擁有這種道體的修士,隻要資源充足,不要說築基、金丹,哪怕元嬰、化神。也有一定的機會可以達到。
這個孩童,就是後來的名劍山莊的少莊主花戰。
花戎十分高興,隻要這個孩子成長起來,那麼在自己坐化之後,就由他來繼承自己在玉山宗的一切,撐起花家。
對於花戰的培養,擺在花戎麵前的有兩條路。
第一條路,循規蹈矩。等這個孩子三歲之後,花戎便將其接到自己的身邊,細心的調教。
第二條路,劍走偏鋒。身懷無漏道體的人,如果在出生之後,便封住奇經八脈,然後通過各種天材地寶,細細的打磨身體,待其成年之時,直接服下築基丹,可繞過練氣期一步築基。
最終,花戎選擇了第二條路。
原因很簡單,花戎覺得自己的年歲過大,如果按照第一種方法去培養花戰,可能自己等不到花戰真正成長起來的那一天。
此外,如果把一個無漏道體放在玉山宗裡,花戎覺得並不保險,一旦訊息泄露,等待花家的並不一定是什麼好事,反而會惹來滅族之禍。
而采用第二種辦法,除了能夠更好地將無漏道體這個訊息隱藏外,隻需十幾年之後,花家便可以再誕生一名築基修士。
為了確保這個無漏道體的安全,花戎假借身份,在凡俗國度裡建立了名劍山莊,將這孩子寄養在山莊之內,然後又安排了一大批絕頂的武林高手護衛。
而花戎則固定每隔幾個月,就來一趟名劍山莊,以老莊主的身份出現在眾人的麵前。
原本這一切,都按照花戎的想法,在穩妥有序地推進著。
但世事難料,一次偶然的機會,花戎的想法又發生了變化。
花戎從一本上古典籍當中瞭解到,身懷無漏道體的修士,雖然修行之路可謂是一帆風順,但卻也有一個致命的弊端,這種道體是最適合被奪舍的道體。
哪怕是築基修士,都可以奪舍這無漏道體。
自從知曉這個秘聞之後,花戎看向花戰的眼神,就在悄然間發生了變化。
但凡修士,又有幾人能夠真正的看淡生死。如果有可能的話,誰不希望自己能夠與天地長存,與日月共輝。
花戎也不例外,他並不甘心十幾年之後,自己孤獨的老去,兵解坐化。
以前是沒有這樣的機會,但現在不是有了一個能夠讓自己重活一世的機會擺在麵前嗎,花戎又如何能不心動。
即便這是自己的血親又如何,在生死麵前,修士都是極為自私的。
尤其花戎和花戰還是基血親的關係,如果奪舍的話,基本上是百分百成功,而且能夠完美的繼承其無漏道體的特性。
這也是為什麼花戎明知道蝙蝠穀有危險,但他仍然執意要來尋找花戰。
至於李倩文在這其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那自然是與築基丹有關了。
正如乙木之前所猜想的,的確是花戎奪了李倩文的築基丹,還以李倩文的家人性命為要挾,讓其必須進入福地築基。
當時他和李倩文言明的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給李倩文一個自行築基的機會。
但在最後的關鍵時刻,花戎發現李倩文有極大的概率能夠自行築基成功,為了以絕後患,他故意破壞了李倩文築基的程序,使得李倩文身死道消。
瞭解了事情所有的前因後果,乙木不由的一聲歎息。
師姐死的太冤了!
就因為花戎的貪婪之心,葬送了師姐大好的前程。
那個寄養在名劍山莊,用來充當奪舍載體的花戰,又何嘗不是一個可憐人!
如果不是自己撞破了這件事情,那麼等花戰成人之時,便也是喪命之時。
此時的乙木已經恢複過來,他站起身來,看著地上死去的花戎,想到了自己的誓言,他毫不猶豫地割下了花戎的腦袋,扯下花戎身上的法袍,包了起來。
將花戎身上的儲物袋以及其他值錢的東西搜刮一空之後,乙木施展了一個火球術,將花戎剩餘的屍體徹底的焚毀。
做完了這一切,乙木又將那幾近碎裂的九鎖**陣陣盤取了回來,也不知道這東西能否修補,且等日後去了坊市再打聽一二。
乙木將整個現場再次細細檢視了一番,在確定沒有任何的遺漏之後,才飄然離去。
至於那花戰,乙木並不想傷害他,在來蝙蝠穀之前,他點了花戰的睡穴,此時的花戰估計已經醒來,逃回了名劍山莊。
乙木不會告訴他身懷無漏道體的事情,就讓他安安心心的做一個凡俗之人吧!
乙木離開蝙蝠穀兩日後,便有一個中年道人急匆匆的來到了蝙蝠穀。
看著蝙蝠穀腹地,滿地狼藉的樣子,那道人深鎖眉頭。
這道人不是彆人,正是玉山宗唯一的太上長老,金丹修士李維恭。
之前他還在宗內閉關,卻被宗主左千秋喚醒。
左千秋向他稟告了一個非常不好的訊息,宗門一位築基長老的魂牌碎裂,身死道消。
要知道在整個玉山宗,加上新近築基的乙木在內,一共隻有十五位長老,缺了哪一個對玉山宗都是重大的損失。
自家的築基長老,無緣無故死在了自己宗門的地界之內,這讓左千秋十分的焦慮。
這是一起偶然的事件,還是敵對勢力暗中下手,他實在無法分辨,隻得將閉關的太上長老給請了出來。
李維恭瞭解到事情的緣由之後,也深感此事的嚴重性,所以他立即根據破碎魂牌的指引,來到了花戎身死之地。
這裡明顯發生過大戰,而且還有陣法的痕跡。
似乎花戎為了破開陣法,扔出了大量的靈符和法器自爆。但正因為如此,導致整個山穀之內一片火氣,卻十分巧妙地掩蓋了現場之人的氣息,讓李維恭無從下手。
但李維恭同時又慶幸了許多,現場的情況基本排除了敵對勢力暗中下手的可能性。
這個設定陣法的人明顯是和花戎有私仇,但修為又不如花戎,所以才依靠陣法來對敵。
如果真是敵對勢力暗中下手,那根本就沒必要如此麻煩,花戎隻是一個築基中期的修士,而且年紀已經很大,隻要派出兩名築基中期以上的修士,就可穩穩拿捏住他。
那麼這個和花戎有仇怨的人到底又是誰呢?是本宗之人還是外宗之人?
由於現場被破壞的太嚴重了,李維恭通過蛛絲馬跡,也隻能辨識出花戎的《拈花訣》,另一名築基修士所用的功法,他卻辨識不出來,唯一可以確認的是,對方應該是一個木靈根屬性的修士。
但僅憑這一點,李維恭根本無法鎖定凶手。就拿玉山宗自己來說,十五位築基長老當中,就有好幾位的靈根屬性當中有木靈根。
李維恭的臉色十分難看,弄不好這將成為一樁無頭公案。
畢竟是宗門的築基長老,地位尊崇,無緣無故身死,對外總要有一個合理的說法。否則極易在宗內掀起波瀾,搞得人心不穩。
看來回去之後,自己要私下和左千秋好好商量一番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