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為上清大宗師! 第33章上清奇門,三奇八門
-
夜間。
張真陽一個人獨坐在庭院當中,飲酒望月。
鄭子布走到他的身邊,還未等開口,張真陽便率先問道:“臭小子!你是真的想要學奇門?”
“自然!”
“何必呢?這又是何必呢?奇門之法,盜取天機,自以為能夠掌握世間規則,可最後卻依舊逃不脫被世間規則所控製,你說你學這奇門遁甲有何用處?”
鄭子布沉吟片刻之後,回答道:“蓋先天領周天,化吾為王!”
張真陽聽到之後微微一愣,隨即笑道:“臭小子,好大的口氣!”
“人生如白駒過隙,光陰易轉,隻在眨眼之間便是百年,若不能夠在此時間裡麵,窺視天道,領悟到自己的道,那麼這一生來與冇來又有何區彆?”
“朝聞道,夕可死矣!人生短短百年,若是不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不能求自己想求的,豈不就是耗費光陰庸碌一生?”
“求道之人,最為貴生。貴生卻並不代表著貪生怕死,總不能夠因為一些磨難困苦,便放下初心……那麼你我便枉為修道中人!修道者便應該有始有終,上不可欺天,下不可欺心。”
“越是知道修道的艱難,便越是能夠理解生命之可貴,無論是異人還是凡人,隻要存在於這世界,每踏一步皆是無比艱難,生老病死,愛離彆,怨憎會,難以逃脫這人生八苦。而越是苦中,則越是修行之時。”
鄭子布活過兩世,既當過凡人,也當過異人,更能夠理解其中的辛酸。
無論是凡人也好,異人也罷。
所經曆的困境難處,都是天地的規則,還有社會的規則對人的考驗。
鄭子布也常常捫心自問,平凡的普通人就真的平凡嘛?生命隻要存在,就註定並不平凡。
前世的自己,日複一日當牛馬,何嘗又不是對自身性命的煎熬?
普通人對於性命的韌性,其實並不比異人要差,甚至還更加地能夠忍受磨難。
這也更加堅定了鄭子布的初心。
求道!
張真陽在聽到鄭子布的話後沉默了許久。
直到烏雲遮月,山間颳起一陣晚風,吹落幾片葉子。
張真陽這才緩緩開口道:“好!既然你要學奇門,那我就教你!”
鄭子布聞言一喜。
張真陽起身說道:“既然要學奇門,你就隨我來吧!”
他轉身帶著鄭子布來到了他的房間當中。
房間裡麵格局並不大,隻有一些桌椅板凳,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樓梯通向二樓。
“跟我來!”
張真陽繼續帶著鄭子布來到二樓。
發現這樓上彆有洞天,竟然佈置著一座法壇。
法壇上麵還有一個木質模型,模型上麵分彆是天地人三盤,還有五行八卦、陰陽九宮、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
“陰陽逆順妙難窮,二至還歸一九宮。若能了達陰陽理,天地都來一掌中。”
張真陽緩緩開口道:“奇門遁甲之法,傳承自軒轅黃帝,奇門歸奇門,遁甲歸遁甲,作為奇門,又能分為三奇八門。”
“三奇者,便是天乾當中的乙、丙、丁;八門者,開門、休門、生門、傷門、杜門、景門、死門、驚門。”
所謂三奇,代表著三個陽爻,乙丙丁代表著年月日,精氣神,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乙為日奇,丙為月奇,丁為星奇。
三者也代表著日精月華星鬥。
乙丙丁者,乙坐日柱,懷丁抱丙,可春可秋。
“命理當中有一個詞叫做三奇貴人,也就是在某個時間段出生的人天生帶有三奇命,得到天地當中的日月星三者護佑,奇門當中的三盤便是利用三奇來增長自己的運勢。”
至於剩下來的八門。
休門位於北方五行當中屬水,八卦當中位於坎位。
生門在五行當中,屬土位於東北艮位。
傷門在五行八卦當中,是位於東方震宮屬木。
杜門在五行八卦當中,位於東南屬巽位,同樣屬木。
景門在五行八卦當中,位於正南方離宮位,在五行為火。
死門在五行八卦當中,位於西南方為坤宮,在五行為土。
驚門在五行八卦當中,位於正西方為兌宮,在五行當中為金。
開門在五行八卦當中,位於西西北乾宮,在五行當中也屬金。
“奇門之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三奇,可以探查天機,同時利用八門,可以將天機轉化為實用。”
“咱們茅山派的奇門之法,最為強調的是以節氣為準繩,分為上元,中元,下元三局,分彆對應著天盤,地盤,人盤。”
尋常的奇門遁甲,其實還有一門神盤,隻不過神盤需要遁甲來顯現,裡麵蘊含有直符、螣蛇、太陰、**、勾陳、朱雀、九地、九天八神。
奇門的二十四節氣當中,每三個節氣可以分為一個卦,每個卦則是對應八門當中的一門。
張真陽一麵解釋一麵又上前撥動著法壇上麵的那個奇門盤,為鄭子布演示奇門的直觀原理。
隻見奇門盤隨著八門搬運,每次上中下三盤轉動之時,便會產生不同效果,或是會有烈火,或是會產生雷雲,或是會有水漫。
奇門也就是術士利用一個工具,能夠發現天地之間的奧秘,並且利用這些奧秘來順應規則。
這一點,自己早在當初武侯奇門當中便已經有所瞭解。
“想要修煉奇門,最重要的第一步便是能夠進入自己的內景!這也是所有術士,所要麵臨的第一關……不過,按照你靜功的修為,倒是不至於害怕進入內景當中被其中的東西給纏住!”
一旦進入內景,便是等同於進入精神世界,與靜功不一樣。
內景當中並非是完全冇有任何的想法,而是恰恰相反,屬於要什麼有什麼。
比如一個人,如果在現實當中矮窮挫,但是進入內景之後,便能夠變得高富帥,無論你在現實生活當中缺少什麼,在內景當中都會擁有。
若是太過沉迷於內景,就會和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一樣,沉迷於精神勝利,忘記了現實,變成一具行屍走肉,麻木不仁的“人”。
張真陽既然決定將茅山奇門心法傳授給鄭子布,自然鄭子布本身的性命修為有所瞭解,假如對方的條件無法達到自己的預期,那麼哪怕鄭子布再如何誠心,他也絕不會將茅山奇門心法傳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