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弈守長安 > 驛館暗流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弈守長安 驛館暗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驛館暗流

吳地使團入駐的鴻臚寺驛館,位於長安城東南角的崇仁坊,毗鄰繁華的東市,卻又因官署林立而自成一格,環境清幽。驛館占地廣闊,亭台樓閣,小橋流水,頗具江南園林風韻,顯然是朝廷為接待重要使臣精心準備的。

使團入駐當日,驛館內外便由朝廷派出的禁軍與孫策帶來的江東精銳共同守衛,明哨暗崗,戒備森嚴,尋常人等根本無法靠近。

然而,就在當夜子時,一道黑影如同融入夜色的貍貓,悄無聲息地避開了所有明暗哨卡,如同一縷青煙,飄入了驛館內最為幽靜的一處獨立院落——那是孫策與周瑜的下榻之處。

院落書房內,燈燭未熄。孫策已卸去沉重的甲冑,換上一身寬鬆的赤色錦袍,更顯身姿挺拔,他並未如外人想象的那般粗豪放誕,而是坐在案前,手指在一張攤開的長安城防圖上緩緩移動,目光銳利,若有所思。周瑜則坐於窗下,麵前擺著一架古琴,他並未撫彈,隻是指尖虛按琴絃,似在感受著某種無形的韻律。

那道黑影落入院中,身形展露,正是日間跟隨在使團隊伍中、毫不起眼的一名“工匠”打扮的隨從。他快步走入書房,對著孫策和周瑜單膝跪地,動作乾淨利落。

“主公,都督。”

“講。”孫策頭也未擡,目光依舊停留在城防圖上。

“是。”那探子低聲道,“屬下等遵照都督吩咐,分散查探。長安城內,明麵祥和,但暗地裡的確波濤暗湧。大理寺近日活動頻繁,暗探四出,重點似乎在城東廢棄的望海彆苑一帶。另據江湖渠道傳聞,前幾日翰林院一位精通古籍的王博士暴斃,死因蹊蹺,似乎牽扯到一本名為《天元策》的棋譜,而堯天組織的一名少年弈星,曾被捲入其中,險遭栽贓。”

孫策聞言,終於擡起頭,眼中閃過一絲興趣:“哦?堯天?可是那個以明世隱為首,在長安地下頗有勢力的組織?連他們都牽扯進來了?”

周瑜微微頷首,指尖在琴絃上輕輕一撥,發出一個清越的單音:“不錯。我前日與那弈星手談一局,此子雖體弱,但心智卓絕,非是池中之物。他能從栽贓中脫身,並反向追查,可見堯天亦非易與之輩。”他看向探子,“還有何發現?”

探子繼續稟報:“望海彆苑附近,除了大理寺的暗探,似乎還有另一股勢力在監視,行事風格更為隱秘,疑似堯天的人。此外…屬下等在查探過程中,發現除了我們,似乎還有第三方的人,也在暗中關注彆苑,其身手詭秘,不似中原路數,所用兵器淬有劇毒,且…似乎精通潛行匿蹤之術,我們有幾個弟兄差點被發現。”

“第三方…”周瑜修長的手指輕輕敲擊著琴身,眼中閃過一絲瞭然,“果然…‘幽夜之墨’的人,也坐不住了。”

孫策放下手中的地圖,走到窗邊,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嘴角勾起一抹帶著戰意的弧度:“‘幽夜之墨’…就是公瑾你之前提到的,那個躲在暗處搞風搞雨的耗子組織?看來這長安城,比我們想象的還要熱鬨。明麵上有大理寺,地下有堯天,暗處還有這群耗子…真是群雄並起啊。”他轉過身,看向周瑜,“公瑾,你覺得,他們搞出這麼大陣仗,到底想乾什麼?那本《天元策》,還有那廢棄彆苑,藏著什麼秘密?”

周瑜沉吟片刻,緩聲道:“《天元策》表麵是棋譜,但據古籍記載,其內可能暗藏了古代機關城的核心構造圖,或者…某種引動地脈能量的陣法。而望海彆苑,前朝那位親王癡迷海外仙山,曾傾儘財力研究機關與陣法,試圖造出能遠航仙山的巨艦或是…某種溝通天地的裝置。‘幽夜之墨’選擇那裡,絕非偶然。他們很可能是在利用前朝遺留的基業,進行某種…危險的試驗或建造。”

他站起身,走到孫策身旁,目光同樣投向窗外,彷彿能穿透重重屋宇,看到那城東方向的黑暗。“伯符,我們此來長安,明麵上是應朝廷之邀,商談江淮漕運與邊境互市之事。但暗地裡…”他的聲音壓低,帶著一絲冷冽,“查清‘幽夜之墨’的動向,阻止他們可能危及江東乃至整個天下的陰謀,纔是重中之重。我懷疑,他們的目標,絕不僅僅是長安。”

孫策重重一拍窗欞,眼中精光四射:“管他們想乾什麼!既然讓我們碰上了,就彆想得逞!公瑾,你說,我們接下來該如何行事?是直接找狄仁傑那老小子攤牌,還是…”

周瑜搖了搖頭,智珠在握:“不必急於攤牌。狄仁傑是聰明人,大理寺想必也已察覺到異常。我們若貿然介入,反而可能引起朝廷猜忌,打亂他們的部署。眼下,我們更適合…暗中推動。”

“如何推動?”

“兩個方麵。”周瑜伸出兩根手指,“其一,繼續暗中查探‘幽夜之墨’的底細,尤其是他們在望海彆苑地底的具體動作。我們帶來的那些‘工匠’,該派上用場了。其二…”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微妙的光芒,“加強與堯天的‘聯係’。弈星此子,是關鍵。通過他,我們既能瞭解堯天掌握的線索,也能間接影響大理寺的判斷。畢竟,在某些時候,地下勢力行事,比官方更為方便。”

孫策聞言,咧嘴一笑,拍了拍周瑜的肩膀:“哈哈,好!就依公瑾之言!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咱們就給他們來一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不過…”他話鋒一轉,眼中閃過一絲厲色,“若那幫耗子真敢搞出什麼大動靜,危及百姓,我孫伯符手中的長槍,第一個不答應!”

“猛虎伏櫪,非是畏縮,而是在積蓄撲殺的力量;潛龍在淵,非是困頓,而是在等待騰飛的時機。”

周瑜輕聲吟道,這句話既是對孫策韜光養晦的詮釋,也是對當前局勢和他們自身策略的精準概括。真正的智勇,在於審時度勢,謀定而後動。

孫策聞言,豪邁一笑,眼中戰意更盛:“說得好!那就讓咱們看看,這長安城的渾水裡,到底藏著多少魑魅魍魎!”

就在吳地使團於驛館中定下方略之時,堯天駐地,弈星也並未安寢。

他坐在暖閣的棋枰前,麵前的棋盤上並非黑白棋子,而是他根據目前所有線索,以不同顏色的玉石代替各方勢力,推演出的長安局勢圖。代表“幽夜之墨”的黑色玉石盤踞在城東望海彆苑,散發著不祥的氣息;代表大理寺的白色玉石分散在城中各處,試圖合圍;代表堯天的青色玉石則處於一種微妙的位置,既與白色玉石有所聯動,又保持著獨立;而最新放入的,代表吳地使團的赤色玉石,則停留在驛館位置,其動向未明,如同一個巨大的變數。

弈星的指尖拈起那枚赤色玉石,眉頭微蹙。周瑜的到訪,孫策的入駐,他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兩國交往的禮儀,更是一股足以打破現有平衡的力量。他們目的何在?是敵是友?

他想起周瑜那日留下的玉玨,以及他提供的關於“離魂草”和機關的線索。周瑜似乎對“幽夜之墨”有所瞭解,並且願意分享情報。這是善意,還是…另一種形式的利用?

“信任是建立在共同利益與坦誠之上的橋梁,而猜疑則是侵蝕一切合作的慢性毒藥。”

弈星放下赤色玉石,輕聲自語。在與吳地使團的接觸中,如何把握分寸,既爭取可能的盟友,又避免被捲入更大的漩渦,需要極高的智慧和定力。

他感到一陣疲憊襲來,忍不住掩口低咳了幾聲。身體的虛弱,始終是他最大的桎梏。但他知道,此刻他不能倒下。風暴將至,他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為堯天,也為這座他生活的城市,尋找到一條生路。

他拿起旁邊楊玉環為他準備的安神茶,輕輕啜飲一口,溫熱的液體滑入喉中,稍稍驅散了寒意。目光再次落到棋盤上,那枚代表“幽夜之墨”的黑色玉石,彷彿正散發出越來越濃重的黑暗,要將整個棋盤吞噬。

地底的嗡鳴,似乎隱約可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