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手遮天:嫡女重生輔君王 為太後診病,嶄露頭角
-
入秋的風捲著落葉掠過宮牆,坤寧宮的銀杏葉已染成金黃。
沈微婉站在廊下,看著宮女們將晾曬好的草藥收進竹籃,指尖還殘留著艾草的清香——這是她特意為太後準備的安神藥枕,裡麵摻了些合歡花與薰衣草,據說能緩解失眠。
“沈大小姐,太後已在暖閣等候。
”皇後身邊的李嬤嬤輕聲提醒,眼中帶著幾分讚許。
自上次宮宴後,皇上雖未明說,卻默許了沈微婉出入宮廷,這幾日更是特意讓她來給太後診病。
沈微婉點點頭,提著藥箱跟著李嬤嬤走進暖閣。
太後斜倚在鋪著軟墊的軟榻上,銀灰色的髮髻綰得一絲不苟,隻簪了支碧玉簪,臉色雖有些蒼白,眼神卻依舊清明。
見她進來,太後放下手中的佛珠,淡淡笑道:“你就是沈微婉?”“民女沈微婉,參見太後。
”她屈膝行禮,動作從容。
來之前蕭玦特意囑咐,太後性情淡泊,最不喜浮誇,隻需坦陳相待。
“起來吧。
”太後襬擺手,目光落在她手中的藥箱上,“哀家這老骨頭,也不用勞煩你費心。
不過是夜裡總睡不著,皇上偏要小題大做。
”“能為太後分憂,是民女的本分。
”沈微婉在軟榻旁的圓凳上坐下,指尖搭上太後的腕脈。
脈象沉細,確實有陰虛火旺之症,但更棘手的是氣血淤堵——這絕非尋常的衰老之症,倒像是長期服用某種寒性藥物所致。
她不動聲色地收回手,輕聲道:“太後近來是否常覺得心口發悶,晨起時手指發麻?”太後眼中閃過一絲訝異:“你怎知道?太醫隻說哀家是年紀大了,氣血不足。
”“氣血不足是有的,但根源在淤堵。
”沈微婉從藥箱中取出紙筆,“民女給您開一副活血通絡的方子,配合藥浴與推拿,不出半月,定能好轉。
隻是……”“隻是什麼?”太後追問。
“太後平日用的補品,怕是要停一停。
”沈微婉斟酌著措辭,“尤其是那‘雪蓮膏’,雖能補氣,卻性極寒,長期服用反而會阻塞氣血。
”這話一出,暖閣內的氣氛瞬間凝固。
雪蓮膏是太子每月必送的補品,說是西域貢品,能延年益壽,太後服用已有數年,從未有人敢說半個“不”字。
李嬤嬤臉色微變,剛要開口,太後卻抬手製止了她,看著沈微婉道:“你確定是雪蓮膏的問題?”“民女不敢妄言。
”沈微婉從藥箱中取出一小包粉末,“這是雪蓮膏的殘渣,民女前日特意取了些查驗,裡麵除了雪蓮,還摻了‘寒水石’。
少量服用能清熱,長期用卻會損傷脾胃,導致氣血淤堵。
”太後拿起那包粉末,放在鼻尖輕嗅,眉頭漸漸蹙起:“難怪……哀家總覺得胃裡發涼,原來竟是這東西作祟。
”沈微婉趁機道:“太子殿下或許也是好意,隻是被藥材商騙了。
民女這就重新配藥,保證藥效不輸雪蓮膏,且溫和無害。
”太後看著她清澈的眼睛,忽然笑了:“你這丫頭,倒會說話。
既如此,哀家就信你一回。
”接下來的幾日,沈微婉每日準時入宮為太後診病。
她冇有用猛藥,隻是以當歸、枸杞等溫補藥材慢慢調理,配合穴位推拿,太後的氣色竟真的日漸紅潤,夜裡也能安睡了。
這日傍晚,沈微婉剛為太後做完推拿,就見太子蕭承煜帶著禮盒走進暖閣,臉上堆著笑意:“孫兒給皇祖母請安。
聽聞皇祖母近來精神好了許多,特意送些新采的雪蓮來。
”他說話時,目光掃過沈微婉,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敵意。
沈微婉心中冷笑,麵上卻不動聲色地收拾著藥箱。
“不必了。
”太後淡淡道,“哀家近來用沈大小姐的方子,睡得很好,不需再用雪蓮膏了。
”太子臉上的笑容僵了僵:“皇祖母,雪蓮是溫補之物,對身體有益……”“有益?”太後打斷他,將那包寒水石殘渣扔在他麵前,“這裡麵的寒水石,也是有益之物嗎?”太子看到殘渣,臉色驟變:“這……這不是孫兒送的雪蓮膏!定是有人從中作梗!”“是不是你送的,你自己心裡清楚。
”太後語氣轉冷,“哀家老了,卻還冇糊塗。
若再讓哀家發現這些勾當,定不饒你!”太子嚇得連忙跪地:“孫兒不敢!孫兒真的不知道……”“滾吧。
”太後閉著眼揮揮手,顯然不願再看他。
太子灰溜溜地退了出去,經過沈微婉身邊時,眼中閃過一絲怨毒。
沈微婉假裝冇看見,提著藥箱向太後告辭。
走出暖閣,恰逢蕭玦從外麵進來。
他剛從邊關巡查回來,玄色朝服上還沾著風塵,看到沈微婉,眼中的冷意瞬間融化:“診完了?”“嗯。
”沈微婉點點頭,將剛纔的事簡略說了一遍。
蕭玦聽完,眉頭微蹙:“太子不會善罷甘休,你往後入宮要更小心些。
”“我知道。
”沈微婉看著他眼底的紅血絲,“你剛回來,怎麼不多歇會兒?”“不礙事。
”他從袖中取出一個小小的錦囊,裡麵裝著幾顆圓潤的瑪瑙,“邊關的特產,據說能安神。
”沈微婉接過錦囊,指尖觸到他的溫度,心中一暖:“多謝。
”兩人並肩走在宮道上,夕陽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
秋風吹過,銀杏葉簌簌落下,落在沈微婉的發間。
蕭玦伸手替她拂去,動作自然而溫柔。
“太後說,想讓你留在宮中當值。
”他忽然開口,“太醫院的院判也有意收你為徒。
”沈微婉一愣:“我?”“嗯。
”蕭玦點頭,“你醫術精湛,留在太醫院既能避開沈府的是非,也能名正言順地出入宮廷,方便我們查太子的事。
”沈微婉沉吟片刻,點頭道:“好。
隻是……我一個女子在太醫院,怕是會引來非議。
”“有我在,誰敢非議?”蕭玦語氣篤定,眼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幾日後,皇上正式下旨,特許沈微婉入太醫院當值,授“供奉”之職,雖無品階,卻能自由出入各宮為皇室診病。
這道旨意讓滿朝嘩然,卻無人敢反駁——畢竟,連太後都對沈微婉讚不絕口。
太醫院的老禦醫們起初對她頗有微詞,覺得一個年輕女子不配與他們同列。
直到一次,一位小皇子突發急病,上吐下瀉,太醫們都束手無策,沈微婉卻一眼認出是誤食了有毒的蘑菇,用催吐與解毒湯很快緩解了病情,眾人纔對她刮目相看。
沈微婉漸漸在宮中站穩了腳跟。
她為人謙和,醫術又好,不僅宮人嬪妃們喜歡找她診病,連皇上偶爾也會召她去問些養生之道。
這日,她剛為淑妃宮中的小太監看完病——淑妃雖被打入冷宮,皇上念及舊情,仍讓宮人照看著——正準備回太醫院,卻被太子身邊的太監攔住了。
“沈供奉,太子殿下有請。
”太監臉上堆著假笑,眼神卻不懷好意。
沈微婉心中一凜,知道該來的總會來。
她淡淡道:“煩請公公轉告太子,民女還有公務在身,改日再去拜訪。
”“這恐怕由不得沈供奉了。
”太監身後的侍衛上前一步,語氣強硬,“殿下說了,務必請您過去一趟。
”沈微婉看著他們,知道推脫無用。
她悄悄將藏在袖中的信號彈——那是蕭玦給她的,遇危險時可點燃求救——握緊,跟著太監走向東宮。
東宮的庭院冷清了許多,不複往日的奢華。
太子坐在書房的太師椅上,麵前擺著一壺酒,見她進來,冷笑道:“沈供奉好大的架子,本王請你,還要三催四請。
”“太子殿下有何吩咐?”沈微婉站在門口,刻意與他保持距離。
“也冇什麼大事。
”太子倒了杯酒,推到她麵前,“隻是想問問你,皇祖母的病,真的不需要雪蓮膏了嗎?”“藥石之事,民女隻知對症施治。
”沈微婉不接酒杯,“太後的身體已好轉,無需再用寒性藥材。
”“是嗎?”太子眼中閃過一絲陰狠,“可本王聽說,你給皇祖母用的藥裡,摻了不該有的東西。
若是被皇上知道……”“太子殿下是想汙衊民女?”沈微婉直視著他,毫不畏懼,“藥方可由太醫院查驗,推拿手法也有宮人見證,民女行得正坐得端,不怕任何人查。
”太子被她噎得說不出話,猛地一拍桌子:“你彆給臉不要臉!本王再問你一次,你到底站在哪一邊?”沈微婉微微一笑:“民女隻站在醫道這邊。
”“好!好一個醫道!”太子怒極反笑,“那你就彆怪本王不客氣了!”他對門外喊道,“來人!把她給我拿下!就說她意圖行刺本王!”侍衛們立刻衝了進來,將沈微婉圍在中間。
沈微婉知道不能硬拚,悄悄將信號彈的引信點燃,藏在袖中——那信號彈是特製的,燃燒時隻會冒出極淡的青煙,卻能被蕭玦安排在宮外的人察覺。
“太子殿下這是要公然違抗聖旨嗎?”沈微婉後退一步,背靠著門框,“皇上特許民女出入宮廷,您若動我,便是打皇上的臉。
”太子顯然被這話鎮住了,一時竟不敢下令。
就在這僵持之際,門外傳來蕭玦的聲音,冰冷如霜:“太子殿下好大的威風,竟在東宮私設公堂?”蕭玦帶著侍衛走進來,看到被圍在中間的沈微婉,眼中閃過一絲厲色,卻很快平複下來:“不知我這沈供奉,哪裡得罪了殿下?”太子看到蕭玦,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七弟來得正好,這女人意圖行刺本王,本王正要拿她問罪!”“哦?”蕭玦走到沈微婉身邊,目光掃過書房,“敢問殿下,她用什麼行刺?是這藥箱裡的銀針,還是她手中的藥杵?”太子語塞,他本就是隨口誣陷,哪裡有什麼證據。
蕭玦不再理他,對沈微婉道:“太後派人來請,說心口又有些悶,你隨我過去看看。
”沈微婉點點頭,跟著他向外走。
經過太子身邊時,蕭玦停下腳步,聲音低沉卻帶著威壓:“太子殿下,有些底線,最好不要碰。
否則,彆怪弟弟不念手足之情。
”太子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氣得渾身發抖,卻不敢追上去。
他知道,今日又栽了。
走出東宮,沈微婉才鬆了口氣,手心已全是冷汗。
蕭玦握住她的手,低聲道:“冇事了。
”“謝謝你。
”她抬頭看著他,眼中滿是感激。
若不是他來得及時,後果不堪設想。
“我說過,有我在。
”蕭玦的聲音溫柔,“隻是委屈你了,在這宮裡步步驚心。
”“不委屈。
”沈微婉搖搖頭,“能為你分擔一些,我心甘情願。
”夕陽的餘暉灑在兩人身上,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
沈微婉知道,在這波譎雲詭的宮廷中,她與蕭玦的路還很長。
但隻要能並肩而立,再大的風浪,她都不怕。
而遠處的角樓陰影裡,太子的親信正將一張紙條遞給黑衣人。
紙條上隻有八個字:“時機已到,按計行事。
”一場針對沈微婉的陰謀,正在悄然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