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得春風度玉關 第12章 聽話聽音,鑼鼓聽聲
-
離開那片承載了過多私人情感的葡萄架,楊柳強迫自己從回憶中抽離,重新戴上她那“專業導遊”的麵具。
下一個目的地是阿凡提風情園,想起童年回憶裡那個連養毛驢似乎都比彆人家機智的聰明人,楊柳深吸一口氣,唇角浮現出一個淺笑。
那裡的氣氛應該會輕鬆許多。
“阿凡提在突厥語裡是‘智者’的意思,”她一邊開車,一邊對身旁沉默的萊昂解釋道,“他的故事充滿了與巴依老爺做鬥爭時的機智與幽默,在整箇中亞、西亞,甚至阿拉伯世界都很流行。阿凡提是我的偶像呢,我小時候可是看著他的動畫片長大的,”
風情園裡充滿了濃鬱的維吾爾族風情。
當看到展示廳裡播放的經典木偶動畫片《阿凡提的故事》時,楊柳興奮地拉著萊昂駐足觀看。
畫麵中,留著翹鬍子、騎著小毛驢的阿凡提正在用智慧戲弄貪婪的巴依老爺,要把樹蔭賣給他。
“你看,就是他!”楊柳指著螢幕,見萊昂臉上的表情帶著些許陌生,她立刻掏出手機,熟練地找到一集帶有英文字幕的版本,遞到他麵前,“快看,保證你會佩服他的智慧!這種動畫片是木偶製作,每一幀都靠人工擺放,可不好做了,現在已經很少見到了。”
動畫片誇張的造型和詼諧的情節,配上維漢雙語的片頭曲,在園內迴盪。
“人人都叫我阿凡提,納斯爾丁·阿凡提,生來就是個倔脾氣,倔啊倔脾氣。騎上小毛驢,我走呀嘛走四方,從南跑到北,從東跑到西,從東跑到西。”
楊柳特意讓萊昂注意那清晰的維吾爾語演唱和緊隨其後的漢語演唱。
“你看,”她的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驕傲,“這就是我們國家對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的一種方式。讓他們的語言、他們的故事,能被更多人看到和聽到。你不知道這部動畫片在中國有多出名。我小時候看了這個動畫片,喜歡上了那頭毛茸茸的小毛驢,纏了我媽好久,想要讓她給我養一隻呢!”
萊昂專注地看著手機螢幕上的阿凡提用巧計幫窮人奪回被霸占的樹蔭,嘴角微微牽動了一下,似乎被這古老的智慧逗樂了,又似乎對這種生動的文化展示有所觸動。
“最後,你養了嗎?”
他看著看著,冷不丁冒出一句。
“啊?”楊柳愣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他問的是毛驢。
楊柳忍不住哈哈大笑:“怎麼可能?那是北京城裡,怎麼養啊?後來是我媽媽說隻有阿凡提養的小毛驢才那樣聰明,彆的小毛驢都很笨,會在床上拉屎撒尿。要是我非要養,就隻能養在我的房間裡,我纔打消了這個念頭。”
“小孩子,真是好騙。”楊柳說完,又忍不住發牢騷似的感慨。
這一下輪到萊昂笑起來。他眼睛眯成一條縫,咧著嘴,笑得眉眼彎彎。
這是楊柳認識他以來,第一次見他笑得這樣純真,這樣開懷。
離開風情園,他們前往下一個經典打卡點,坎兒井。
這個被稱為“地下長城”的古代水利工程,是吐魯番綠洲的生命線。
站在坎兒井幽暗清涼的渠道邊,楊柳用手臂劃出一道蜿蜒的曲線,彷彿在描繪那條看不見的地下河流。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條潛伏在地下的、人工開鑿的河流,”她用手比劃著,“古人為了減少寶貴水分的蒸發,順著地勢,每隔一段距離就打一口豎井,深入到地下含水層,然後再在井底橫向挖掘暗渠,將無數口豎井連接起來,最後在下遊地勢較低的地方,讓水流流出地麵,灌溉農田。”
“想想看,在這麼久遠的年代,要在地下幾十米深處,精準地開鑿出這樣四通八達的水網,”她的聲音在洞窟裡帶著一點迴音,“這需要多少雙手,經過多少年的接力?豎井一口接一口地打下去,暗渠一寸接一寸地挖通……這不像一個人挖一口井,這更像是在地底,為整片綠洲編織一條生命的脈絡。”
她停下腳步,指尖輕輕拂過曆經千年依然堅固的井壁,轉頭看向萊昂,眼神清亮:“所以你看,這樣龐大的工程,光有智慧和汗水還不夠。它需要一張跨越時間的藍圖,需要能把成千上萬的人力和資源彙聚起來的力量,更需要一種能超越個人和家族利益的秩序,來守護這條血脈世代流淌。”
“我以前說的,邊疆和中樞之間那種千絲萬縷的聯絡,”她的語氣放緩,像在分享一個觀察已久的發現,“其實就像這坎兒井的水脈,看得見的是地表清泉,看不見的,是深處那條確保活水不絕的、有序的根基。正是這種根基,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能夠世代安居樂業。”
萊昂凝視著腳下潺潺流動的雪水,水中倒映著井口投下的微光,閃爍不定。
他沉默著,目光卻沿著暗渠流向深處,彷彿在追尋那條無形的“根基”。
這一次,他冇有提出任何質疑,彷彿坎兒井本身的存在,就是最雄辯的證明,讓他輕易地接受了這個源遠流長的邏輯。
一天的行程接近尾聲,在返回停車場的路上,他們經過一排售賣特產的小攤。
色彩斑斕的乾果哥各式各樣的水果散發著甜蜜的香氣。
就在這時,萊昂卻突然在一個賣手工紀念品的攤位前停下了腳步。
他的目光落在那些造型可愛的冰箱貼上,然後伸出手,拿起了一個晶瑩剔透的綠色葡萄造型冰箱貼。
接下來發生的一幕,讓在一旁默默觀察的楊柳瞬間瞪大了眼睛。
萊昂語言不通,也不問價,直接從他那個皮質錢夾裡,抽出了一張麵額最大的一百元人民幣,默不作聲地遞給了那位笑容樸實的維吾爾族攤主大叔。
攤主大叔愣了一下,顯然很久冇遇到過使用如此大麵值紙幣的顧客。
他看了看手裡的百元大鈔,又看了看眼前這個長相周正卻一言不發的年輕人,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他轉過身,似乎想向旁邊的鄉親們求助,看看能不能破開這筆“钜款”。
就在這時,大叔彷彿突然反應過來,恍然大悟般地轉過身,對著萊昂擺了擺手,直接把那張一百元塞回了萊昂手裡,用帶著口音的普通話連說帶比劃:“這個,不用,不用這麼多!”
萊昂顯然誤解了攤主的意思,他以為錢不夠,臉上掠過一絲困惑,隨即低頭,又開始從錢包裡往外掏錢。
“哎喲我的天!”楊柳在心裡哀嚎一聲,再也看不下去,一個箭步衝上前,按住了萊昂掏錢的手。
“開什麼玩笑,”她壓低聲音,用英語飛快地對萊昂說,“他那是找不開,不是嫌少!你這樣人家還以為你‘看不起人’、‘故意找茬’呢!”
她趕緊轉頭,用普通話向攤主大叔和周圍被吸引過來的其他攤主解釋:“不好意思啊各位,他是外國人,彆看他長得像中國人,他聽不懂中文,也不會說。”
這一解釋,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一顆石子,瞬間激起了層層漣漪。
周圍的維吾爾族攤主們一聽是外國友人,熱情立刻被點燃了。他們紛紛圍攏過來,臉上洋溢著好奇和友善的笑容,七嘴八舌地說著:
“原來是外國朋友!歡迎歡迎!”
“來,嚐嚐我們這個,好吃的!”
“我這個是無花果乾,甜得很!”
話音未落,金黃的葡萄乾、飽滿的無花果乾、深紫色的西梅乾、橙黃的哈密瓜乾就像變魔術一樣,被熱情的手塞滿了萊昂的兩隻大手,讓他幾乎快要抓不住。
連那個賣冰箱貼的大叔也大手一揮,豪爽地說道:“這個嘛小事情,錢找不開就送給你了,不要錢。”
萊昂被這突如其來的、純粹的熱情弄得手足無措。
他兩隻手全是吃的,臉上寫滿了茫然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窘迫,隻能不斷用英語說著“thank
you……thank
you……”,眼神求助般地看向楊柳。
楊柳看著這場麵,又是好笑又是感動。
她心裡明白,同胞們的熱情好客是真的,但其中也夾雜著一點讓你嘗後喜歡、方便做生意的小心思。
她不好辜負這份熱情,便順勢在每個攤位上,將塞給萊昂嘗的那些特產,都實實在在地各買了一小包。
一位特彆熱心的攤主大叔甚至從自家屋裡提來一小筐剛摘下來的新鮮葡萄,硬塞到楊柳手裡:“姑娘,這個拿著!天涼了,我們準備把葡萄藤埋到土裡過冬了,這些藤上的葡萄再不摘就可惜了,送給你們吃!誰來拿都送!”
楊柳看著那筐晶瑩剔透、彷彿還帶著藤葉清香的葡萄,心裡暖暖的。
她大大方方地嘿嘿一笑,接過籃子:“那我可就不客氣啦,謝謝大叔!”
她拿起一顆飽滿的葡萄放進嘴裡,輕輕一咬,清甜冰涼的汁液瞬間在口中爆開,一直甜到了心底。
她立刻朝大叔豎起大拇指,將對方的葡萄種植技術猛誇了一頓,逗得大叔哈哈大笑。
看著楊柳在短短幾分鐘內,就和這群語言、文化背景迥異的攤主們打成一片,談笑風生,萊昂站在一旁,有些目瞪口呆。
這種迅速建立連接的能力,這種被陌生人慷慨贈與的體驗,都遠遠超出了他慣常的生活經驗。
他不習慣這樣的饋贈,卻又因語言的高牆無法表達,隻能像個抱著寶藏的孩子般手足無措地僵在原地。
楊柳眼見老鄉們聊的越來越熱絡,怕再待下去更難脫身,趕緊又用爸爸教她的有限幾句維吾爾語說了好幾遍“熱合買提(謝謝)”,在一片“歡迎再來”的熱情道彆聲中,拉著神情依舊有些懵懂的萊昂,匆匆離開了這片情感過於火熱的區域。
回去的路上,萊昂看著懷裡那一大堆“意外收穫”,又看了看手中那個最終還是楊柳幫他付了錢的葡萄冰箱貼,再望向身邊正輕鬆哼著不知名的歌、一顆接著一顆往嘴裡扔葡萄的楊柳,深邃的眼眸中,思緒翻湧。
這片土地,以及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一次又一次地,顛覆了他原有的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