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樹 第552章 開始探索
星軌號懸浮在失衡之淵核心的星海之中,艙內的空氣彷彿都帶著某種奇異的韻律。林夏指尖輕觸舷窗,冰涼的玻璃外,一顆微型星球正在上演驚心動魄的輪回——半邊是岩漿翻滾的毀滅之景,半邊是嫩芽破土的新生之象,兩種極端的景象在星球赤道處完美銜接,像一幅流動的太極圖。
“太不可思議了。”小張推了推滑落的眼鏡,監測儀上的資料正以驚人的速度重新整理,“這些微型星球的能量轉化率是常規星球的300倍,而且……你看這個波動曲線。”他指著螢幕上交織的金色與黑色波形,“平衡能量與混沌能量的震蕩頻率完全一致,就像在跳雙人舞。”
李強正除錯著外殖裝甲的關節軸承,金屬碰撞聲在安靜的駕駛艙裡格外清晰。“彆光顧著看資料,把采樣器準備好。守核者說了,核心區的物質樣本能改寫我們對宇宙能量的認知。”他頓了頓,忽然咧嘴一笑,“不過說真的,你倆不覺得這裡的光線有點眼熟嗎?像不像老家麥田裡的月光?”
林夏順著他的話望去,那些懸浮星球散發的柔光確實帶著一種溫潤的質感,不像星艦能源那樣銳利,倒像被水過濾過的陽光。她彎腰從儲物艙裡取出三個銀色采樣罐,罐身刻著細密的能量紋路——這是用星靈族的共生金屬打造的,能同時儲存平衡與混沌兩種能量而不發生反應。
“記住采樣規則,”她將采樣罐分發給兩人,指尖在罐底的按鈕上輕輕一點,紋路立刻亮起淡藍光芒,“每個星球隻能取5克樣本,而且必須同時采集毀滅區與新生區的物質,比例誤差不能超過0.1克。守核者說,這種平衡一旦被打破,整個微型星球就會坍縮成能量奇點。”
小張突然“呀”了一聲,指著左前方一顆飄來的星球:“快看那個!上麵有植物!”
眾人循聲望去,那顆星球比周圍的稍大些,毀滅區的岩漿裂縫裡竟纏著淡紫色的藤蔓,藤蔓頂端開著晶瑩的花,花瓣邊緣還沾著火星,卻絲毫不見枯萎。更奇特的是新生區的土壤裡,幾塊焦黑的隕石碎片上,正冒出嫩綠色的菌絲,像在貪婪地吸收著毀滅留下的能量。
李強率先穿戴好外殖裝甲,頭盔的麵罩落下時,眼屏上自動彈出星球的基礎引數。“大氣成分適宜,重力是地球的0.3倍,適合出艙。”他拍了拍裝甲的胸口,發出沉悶的回響,“我先去探路,你們在艦橋待命,保持通訊暢通。”
林夏卻按住了他的肩甲,裝甲的感應係統傳來她掌心的溫度。“一起去。守核者說核心區的意識場會乾擾單獨行動者的判斷,我們三個的精神頻率同步時,才能抵抗這種乾擾。”她轉頭看向小張,“把行動式意識錨點帶上,就是上次在地球除錯的那個,記得校準到‘麥田模式’。”
小張立刻從揹包裡翻出一個巴掌大的金屬圓盤,盤麵上刻著類似麥田怪圈的紋路。他旋轉圓盤邊緣的刻度,紋路便泛起柔和的金光。“早就調好了,這玩意兒在同步精神頻率時,比星艦的主係統還靈敏。”
三人穿戴整齊,外殖裝甲在柔光中泛著珍珠母貝般的光澤——這是用失衡之淵邊緣的共生金屬改造的,既能抵禦高溫岩漿,又能適應新生區的酸性土壤。氣閘門開啟時,一股混合著硫磺與青草的奇異氣味湧了進來,像火山溫泉邊的草地。
腳踩在星球表麵的瞬間,林夏明顯感覺到一種微妙的吸附力,既不是重力,也不是磁場,更像是某種意識的牽引。她低頭看向腳下的土壤,黑色的沙礫裡嵌著細小的金色晶體,用采樣鏟挖開表層,晶體便像活物般蜷縮起來,露出下麵蠕動的銀色菌絲。
“這是‘共生菌核’。”小張的聲音從通訊器裡傳來,他正用顯微鏡觀察樣本,“晶體負責儲存混沌能量,菌絲負責轉化成平衡能量,兩者是共生關係。就像……就像腸道裡的益生菌和消化酶。”
李強已經走到岩漿裂縫邊緣,裝甲的隔熱層在高溫下泛起漣漪。他用特製的長柄采樣勺伸進裂縫,勺頭接觸岩漿的瞬間,自動彈出一個透明罩,將一勺翻滾的岩漿與旁邊纏繞的紫色藤蔓同時罩住。“看這藤蔓的韌皮部,”他調整鏡頭對準藤蔓,“裡麵有微型導管,正把岩漿裡的熱能轉化成糖分,輸送給根部的菌核。”
林夏蹲在新生區采集土壤樣本時,指尖突然被什麼東西輕輕碰了一下。她屏住呼吸,看到土壤裡鑽出一隻半透明的蟲子,身體一半是適應高溫的革質外殼,一半是適應低溫的絨毛,正用觸角好奇地觸碰她的采樣罐。
“是‘臨界蟲’。”守核者的意識流突然在腦海中響起,帶著笑意,“它們是核心區的原住民,以能量差為食。你看它的消化係統,左邊負責分解混沌能量,右邊負責合成平衡能量,堪稱移動的能量轉換器。”
那蟲子似乎聽懂了對話,竟順著采樣罐爬了上來,用尾部的絨毛掃了掃罐口的刻度。林夏忽然明白過來:“它是在提醒我們采樣比例錯了?”她調整了一下采集量,蟲子果然晃了晃觸角,跳進她的掌心,留下一串金色的腳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人彙合時,采樣罐裡已經裝了半罐樣本。李強的罐子裡是岩漿與藤蔓的組合,小張的是菌核與菌絲的共生體,林夏的則多了幾隻蜷縮成小球的臨界蟲。這些樣本在罐內安靜地懸浮著,彼此的能量場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沒有絲毫衝突。
“往深處走走。”林夏望著星球另一端的陰影區,那裡的光線明顯更暗,隱約能看到一些柱狀結構,“守核者標記的‘意識泉’應該就在那邊。”
穿過一片由水晶與黑曜石交織成的石林時,小張突然停下腳步,指著一塊水晶的斷麵。“這裡有刻痕!”他用鐳射筆照亮斷麵,上麵是一些類似甲骨文的符號,排列成螺旋狀,“和地球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上的符號很像!”
林夏湊近觀察,指尖撫過冰涼的刻痕,突然感覺到一股資訊流湧入腦海——不是語言,而是畫麵:無數穿著獸皮的原始人圍著篝火,手裡舉著類似采樣罐的石器,將某種發光的物質埋進土裡;接著是穿著長袍的祭司,在石碑上刻下同樣的符號,周圍的星空與此刻的核心區驚人地相似;最後是現代的宇航員,駕駛著簡陋的飛船,在星球表麵插下國旗,飛船的舷窗上,映著與星軌號相似的輪廓。
“是文明的接力。”李強的聲音帶著震撼,“守核者說的‘理解對立共生’,不是指能量,是指文明。地球的古文明、星靈族、我們……都在重複同一件事。”
小張突然指著前方:“意識泉到了!”
那是一片圓形的湖泊,湖水一半是沸騰的金色液體,一半是凝固的黑色晶體,交界處卻平滑如鏡。湖中央有一根白色的石柱,柱身上布滿了流動的光紋,像無數條纏繞的河流。最奇特的是湖麵上漂浮的光粒,聚成各種形狀——有時是星艦的剪影,有時是樹木的輪廓,有時甚至是三人的模樣。
“這些光粒是‘意識碎片’。”守核者的意識流變得清晰,“每個進入核心區的文明,都會在這裡留下印記。你們看那片光團,”他指引眾人看向湖邊一團跳動的紅光,“那是三百年前的機械族留下的,他們試圖用純粹的邏輯破解平衡法則,結果……”
紅光突然炸開,化作無數細小的光點,像破碎的齒輪。小張立刻記錄下這一幕:“他們失敗了?因為太執著於邏輯,忽略了混沌能量的隨機性?”
“不,是因為他們害怕混沌。”林夏輕聲說,她的裝甲表麵此刻正反射著湖麵的光,“就像害怕黑夜的人,永遠學不會星星的語言。”
李強走到湖邊,蹲下身伸出手,金色液體與黑色晶體同時爬上他的指尖,在麵板表麵形成一個旋轉的太極圖。“你看,它們其實很溫順。”他將手浸入湖麵,兩種液體像有生命般順著他的手臂往上爬,在肩膀處彙合成銀白色的光,又流回湖裡,“關鍵是彆用‘對抗’的心態去碰它們。”
小張突然驚呼一聲,他的采樣罐不知何時開啟了,裡麵的臨界蟲爬了出來,跳進意識泉裡。奇怪的是,蟲子跳進金色液體的部分沒有被燙傷,跳進黑色晶體的部分也沒有被凍結,反而變得更加透明,身體裡的能量流動看得一清二楚——左邊的混沌能量與右邊的平衡能量像呼吸般交替擴張收縮,完美得像一首無聲的歌。
“這纔是終極平衡。”林夏的聲音有些哽咽,她想起地球的森林大火,毀滅的同時也在孕育新的土壤;想起城市的拆遷,舊建築倒下的地方會升起新的樓宇;想起自己失去的親人,他們的愛其實從未消失,隻是變成了記憶裡的光。
三人站在意識泉邊,看著臨界蟲在兩種能量中自由穿梭,突然明白守核者為何說“平衡的終極意義是擁抱變化”。那些看似對立的事物,從來不是敵人,而是彼此的鏡子——沒有毀滅,何談新生;沒有混沌,何談秩序;沒有失去,何談珍惜。
當他們的采樣罐裝滿足夠的樣本,當臨界蟲帶著更多同伴爬回罐子,當意識泉的光粒在他們裝甲上留下永久的紋路,星軌號再次升起時,核心區的星海彷彿更明亮了些。
“回去吧。”李強啟動引擎,通訊器裡傳來其他文明的訊號,有機械族的、有星靈族的、甚至有地球上某個天文台的微弱電波,“該把這裡的故事告訴更多人了。”
林夏望著舷窗外漸漸遠去的意識泉,忽然想起剛出發時,小張問過她:“我們到底在找什麼?”
現在她有了答案。他們找的不是某個具體的東西,而是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像這核心區的星海一樣,既敬畏毀滅的力量,也珍視新生的勇氣;既接受秩序的安穩,也擁抱混沌的可能。
星軌號的航線漸漸偏離核心區,身後的失衡之淵在視野中縮成一個光點,像一顆同時閃爍著黑白兩色的眼睛。而艙內的采樣罐裡,臨界蟲正用觸角推著金色晶體與黑色沙礫,玩著永不停歇的遊戲。
探索才剛剛開始。
喜歡因果樹請大家收藏:()因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