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鷙反派又在覬覦漂亮小可憐 第7章 前往重慶
-
前往重慶
兩人徹底陷入熱戀中。
喬易清接受兩人現在的關係,比顧景行想象的要快。
不過轉念一想,喬易清留過學,思想更為開化,他的文學作品也是在探討人**望,所以接受自己喜歡上同性的事實冇有那麼難。
深夜,喬易清俯在他的肩頭,一邊喘息一邊調侃:“你父母要是知道你跟一個男作家廝混在一起,是不是會氣死。”
顧景行將手搭在他的肩頭,指腹在那塊細膩的皮膚上來回滑動,聞言後低低地笑起來:“他們不會過問我感情上的事,或許見了你還更高興,畢竟我們家滿是銅臭味,有個你這樣的大作家進門,那完全就是光耀門楣了。”
喬易清輕哼:“哪有你說的那麼好聽。”
顧景行將手落到他的腰間,描繪著高低起伏的曲線:“真的,你與其擔心我的父母,不如擔心你的讀者朋友們,要是被他們知道你喜歡同性,會不會影響你的作品銷量。”
喬易清卻不以為意:“冇有什麼人會關心我的私生活的,我又不愛出席什麼場合,外界對我一知半解。”
接下來的日子裡,顧景行把兩人公寓之間的牆徹底打通,兩人同所有熱戀中的愛侶一樣,貪婪地汲取著彼此的體溫和氣息。
清晨往往在纏綿的吻中甦醒,顧景行的手臂總是占有性地環在喬易清的腰上,將他整個人攏在懷裡。
喬易清則會在他懷中輕輕轉身,用還帶著睡意的、迷濛的目光描摹枕邊人英挺的輪廓。
白晝,他們各自伏案工作。
喬易清的書桌對著窗,顧景行有時會霸占他的沙發,攤開巨大的圖紙。
房間裡很安靜,隻有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偶爾夾雜著翻書頁。
兩人有時會同頻擡頭,目光一交融,便如同火花一樣將兩人的**渴求勾起,然後就從工作狀態直接切換到生活模式,從桌邊一直吻到床上。
有時則是喬易清思緒困頓時,偏過頭看著顧景行。
他喜歡看他工作時專注的側臉,眉頭微蹙,手指間夾著一支繪圖鉛筆,沉浸於創作中的神態讓他迷戀。
顧景行被注視久了,也會擡起頭看向他,有時會衝他溫柔的笑,有時直接走過來,按著他的脖頸跟他接吻。
等他被撩撥得想要進行下一步時,顧景行卻看向桌上,詢問他寫了什麼,溫熱的呼吸拂過耳廓,帶來一陣戰栗,寫作根本冇法繼續。
午後,陽光最好的時候,他們會擠在陽台那把唯一的藤椅上,分享一杯紅茶,或者什麼都不做,隻是依偎著看樓下街景。
他們的交流深入靈魂,彼此既是愛人,也是最投契的知己。
夜晚則更加私密而熾熱。顧景行的熱情直接且充滿力量,他迷戀喬易清清冷外表下逐漸為他融化的柔軟與熱情,迷戀他那雙總是盛著複雜情緒、在情動時變得迷離濕潤的鳳眼。
喬易清則完全沉溺於這種被徹底擁有、被需要的感覺,他在顧景行的懷抱裡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與歸屬感,那些曾困擾他的妄想,似乎都被這真實而洶湧的愛意撫平證實。
他們在那張不算寬大的床上一次次探索彼此,汗水交織,喘息相聞,將對方的名字刻入肌膚記憶的最深處。
就這樣,他們在飄搖不定的局勢中度過了一段甜蜜時光。
然而,時代的洪流從不因個人的幸福而停歇。
1937年盧溝橋的槍聲,最終也震動了上海。雖然租界暫得偏安,但戰爭的陰雲日益密佈。
1938年春,一個微涼的夜晚,顧景行擁著喬易清靠在沙發上,神色比往日多了幾分嚴肅。
“易清,”他斟酌著開口,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喬易清的掌心,“事務所接到了政府的委托,非常重要,我們需要立刻內遷到重慶。”
喬易清的身體微微一僵,擡起頭看他。
顧景行的目光深沉而堅定:“他們任命我作為主要設計師之一,參與一個極其重要的項目——設計和建造一座‘精神堡壘’。你知道,現在局勢艱難,我們需要一個象征,一個能凝聚民心、彰顯抗戰到底決心的標誌物。它或許不高,但必須足夠堅定,能告訴所有人,中國不會倒下。”
他的聲音裡帶著一種喬易清從未聽過的、近乎神聖的責任感。
他頓了頓,繼續道:“此外,還有大量隨著機關、院校西遷的文物,以及重慶本地亟待保護的古建,都需要人手。我是建築師,懂得結構,懂得如何讓它們在炮火中儘可能存續下去。這不僅僅是工作,易清,這是我們能為這個國家、為我們的文化所能儘的一點力量。”
他的話語沉重而真摯,充滿了家國情懷與一個知識分子的擔當。
喬易清安靜地聽著,他能感受到顧景行胸腔裡那顆火熱的心。
他看到了愛人眼中的光芒,那不是對冒險的渴望,而是一種更深沉的、源於責任與愛的光芒。
“所以,”顧景行收緊手臂,目光灼灼地看向他,“你願意和我一起去嗎?重慶或許艱苦,或許危險,但那裡將是戰時新的文化中心。你可以繼續寫作,用你的筆記錄這一切,我們會在一起。”
幾乎冇有猶豫,喬易清看著顧景行的眼睛,那裡麵映著他自己的影子。
他早已無法想象冇有這個人的生活。無論是上海的公寓,還是哪裡,他除了一根筆桿子外,就剩顧景行了。
“好。”他回答得簡單卻堅定,主動吻上顧景行的唇,“你在哪裡,我就在哪裡,我有個秘密,去了重慶,或許可以跟你聊聊。”
顧景行不清楚他說的秘密是什麼,但他願意陪自己前往重慶,其他的已經不重要了。
一路輾轉顛簸,終於抵達了霧都重慶。
顧景行所在的機構為他在歌樂山上安排了一處僻靜的宅院。
這裡遠離市區的頻繁空襲警報,環境清幽,竹木掩映,推窗便能見到滿目蒼翠和蜿蜒的江水。雖然條件遠不如上海,但宅院頗有意趣,帶著川地民居的特色,又融合了些許西式風格。
等他們徹底安頓下來,與幾位熟悉的朋友吃過喬遷晚飯後,喬易清纔拿出一個紫檀木箱子。
裡麵是一摞手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