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營造自己 決定你的未來 > 第一章策劃你的人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營造自己 決定你的未來 第一章策劃你的人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策劃你的人生

人生原本是一張白紙,一張白紙可以畫出最美的圖畫。美國自然科學家梭羅曾說:“我們不必隱居到森林裡去,但至少可以找出我們真正要做的事,剔除生命中最寶貴的時間被浪費掉的一切瑣屑小事。我們不求跑得快,隻求有深度的生活,這應該是行得通的。”假如你想獲得成功,就要先為自己製訂一個一生的計劃,然後全力以赴地去執行。

1忽視潛能是致命的失誤

發現自己的潛能對一個人的成功至關重要。潛能蟄伏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他本人往往察覺不到,需要藉助外界的事物予以激發。一旦潛能被激發以後,積極加以關注和運用,就能大放異彩,否則將萎縮消失,正所謂“用進廢退”。

潛能是人生重要的資本,發現自己的潛能對一個人的成功至關重要。潛能蟄伏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他本人往往察覺不到,需要藉助外界的事物予以激發。潛能一旦被激發以後,積極加以關注和運用,就能大放異彩,否則將萎縮消失。

詩人愛默生曾說:“我最需要的,就是有人叫我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這就是愛默生的智慧。那麼,我們把他的這句話換一個說法就是,去做“我”能力範圍內的事、做最擅長的事,這個“我”指代的就是潛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是表現個人才能的最好途徑。也許你冇有拿破崙的雄才大略,冇有林肯的政治素養,但你能做“自己的事”。也可以說,拿破崙、林肯能做的事雖然你不能做,但你卻能做拿破崙、林肯不能做的事。

潛能因人而異,如果非要把所有人的潛能都看作一樣齊,這就違背了自然規律,隻能起到適得其反的結果,導致你一切的努力南轅北轍。

約翰·費爾德有一個兒子叫馬歇爾,他看著自己的兒子長大成人,但這個粗心的父親卻並不瞭解自己的兒子是哪塊料,能夠做什麼事。後來,約翰讓兒子到一個叫戴維斯的朋友雜貨店裡學手藝。有一天,約翰到戴維斯的店裡,問:“喂,老夥計,我兒子近來學得怎麼樣?”

戴維斯招呼約翰坐下,遞了一隻蘋果給他,然後微笑著回答他:“老朋友,我們有很多年的交情了,如果我說謊騙你,這就有悖於我們的友誼,所以,我想我還是得說真話,雖然你聽了可能會傷心,但對馬歇爾有好處。請您原諒我的直率,我要對您實話實說。首先,馬歇爾是個好小夥子,誠實,虛心,勤奮。但是,即便他有這些美德也不可能保證他能成為一個傑出的商人,他的長處不在這方麵。您就是把他放到我的雜貨店裡學上一千年,他也不能成器,因為您兒子生來不是個做商人的料。約翰,老夥計,我勸您把馬歇爾領回鄉下去,教他養牛,這也許對他更合適。”

約翰聽了戴維斯這番話,便把兒子領回去了。

如果約翰執意要把兒子留在朋友的雜貨店裡當夥計,馬歇爾很可能就會像戴維斯估計的那樣,學上一千年也成不了氣候。可是後來的事實證明戴維斯忽視了馬歇爾的潛能,因為雜貨店的環境限製了馬歇爾在某些方麵天賦的發揮。

馬歇爾後來跟隨父親到了芝加哥,繁華的芝加哥使馬歇爾大開眼界。外部的各種資訊衝擊著馬歇爾,他親眼目睹許多以前掙紮在貧困線上的人通過努力成了富翁。馬歇爾身上的潛意識被喚醒了,他的潛能也迅速地與外界接軌。他心裡想,彆人能做到的事,我為什麼不能做到呢?馬歇爾以前在戴維斯的小店鋪裡埋藏著的才能像放進了一粒酵母一樣迅速膨脹起來,最終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

潛能與環境的關係非常緊密,環境是一個人成才的外部重要因素。

有一所印第安人的學校,這個學校有一個特點,就是將剛進校門的學生和他畢業時走出校門的照片存檔。從這些照片上可以看到,那些剛剛走進校門的學生臉上的神情和他們畢業後走出校門時的神情判若兩人:他們剛從家鄉來的時候,雙眼茫然,神情呆板;而當他們畢業後走出校門的時候,雙眼炯炯有神,臉上充滿自信的神采。這時我們似乎可以預見他們將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可是事實完全不儘然,有許多人回到家鄉後,頂多保持一兩年就回落到過去的精神狀態上了,因為外部的環境限製了他們的作為,使他們的才能難以施展。

所以,潛能必須和環境與條件接軌纔能有效發揮。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說明瞭能力與工作的關係,曾經有傳聞說,俄國彼得大帝的兒子伊雷大帝做得一手好木匠活,假如他去做一個木匠,可以是一個技藝高超的木匠。可是他生在皇位世襲的沙俄時代,隻好去當皇帝。他做一名木匠的潛能冇有機會得到發揮,反倒去從事他並不擅長的政治,最後的結果是一敗塗地。

很多人奮鬥了一生,最後還是一個失敗者,或者說是一個失意的人。原因很多,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冇有發揮潛能的良好環境,他們從未處在一個足以激發他們潛力的環境中,所以他們的潛能冇有被激發出來。

中國古代有“大器晚成”的說法,有的人直到老年時才成氣候,但相對於一生都埋冇在貧瘠的土壤中不能生長的人來說,也算比較幸運。

一個到了中年還目不識丁的人後來做了美國西部一個城市法院的法官。這個人從前的職業是一個鐵匠,冇有接受過正規的教育,但他後來當了法官,這是一個大幅度的成功跨越,這個成功跨越源於他聽了一篇“教育之價值”的演講。這次演講激發了他潛伏的才能和遠大抱負,最後成就了一番事業。他從自己成功的經驗中萌發了一個很大的抱負,要幫助同胞受教育。他60歲的時候,擁有了全城最大的圖書館,很多人在他的圖書館裡獲得了受益一生的教誨,他本人也被公認為學識淵博的長者。

這樣的事例很多,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你隻要細心觀察,你會發現很多人都有類似那位法官一樣的經曆,直到老年時他們的潛能才被激發,有的是由於閱讀富有感染力的書籍而受感動;有的由於聆聽了鼓舞人心的演講而受感動;有的是由於得到了朋友真摯的鼓勵。

一個人的潛能有時候很像捉迷藏一樣,要在適當的契機下才能被髮現,所以你必須時時留意生活中的蛛絲馬跡,潛能開發得越早越好。當然,開發潛能並不意味著必須要到特彆的環境中去,有時候,發揮你潛能的機會就在你身邊。

有一個貧窮的人天天想著怎樣致富,可是他年複一年的辛苦並冇有給他帶來財富。終於有一天,他無法忍受自己的貧窮生活了,他告彆母親,要到遠方去尋找掙大錢的機會。他帶上乾糧出發了。一天,當他翻山越嶺走進一片森林裡的時候,天完全黑下來了,他想今天就在森林裡過夜吧,於是就地睡在一塊草坪上。第二天,天剛亮他就醒了,當他從草地上坐起來的時候,他驚呆了,在朝霞萬丈的森林中,他看到一個奇蹟,原來昨夜他躺下的地方,竟長滿了人蔘花!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