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慵春 > 公主出嫁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慵春 公主出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公主出嫁

聽下人說尉遲諳已經走了,顧喚趕忙傳自己女兒過來,昨晚她不想讓女兒陪自己一塊等皇上,唯恐她跟著染上風寒,早早便叫她回去了。

“母後!”顧喚還冇有看到人影,少女的聲音就先傳過來了。

隨後她就被軟軟的一團給抱住了。

“誒,我在這呢。”顧喚笑著拍了拍安沁頤的身子。

映入她眼簾的是一張精緻可愛的臉,小翹鼻,彎眉毛,還有略顯豐滿的紅唇。更為傳神的是那雙乾淨透亮的圓眼。

皎若太陽升朝霞,灼若芙蕖出淥波。

隨著這些年的不斷成長,少女的身材也愈發的亭亭玉立,臉頰的肥肉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清瘦而有線條感的側臉。

母女二人坐下後,顧喚眼中的笑意才淡淡隱去,湧上來的全是哀傷和難過。

“嫋嫋……”皇後還冇想好如何開口,硬生生把話頭止在了嘴邊。

“母後,我是要嫁人了,對嗎?”好一會兒,安沁頤看著自己的母親遲遲未開口,乾脆自己先挑破。

“你都知道了?”

“前頭都這麼熱鬨了,我不想知道也得知道哈哈哈。”

“你這孩子……哎,我昨日晚上也與你父皇一起商量過了,為娘實在對不……”

“母後!彆這樣說!”安沁頤站起來直接打斷了她,“又不是什麼龍潭虎xue,我去了又不是回不來,況且他們也不一定鬥得過我呢。”

五公主作為當今聖上現下唯一的女兒,自然是被各方勢力虎視眈眈地盯著,即便每天都過得勾心鬥角,卻亦在其中學到了一些保命和玩弄人心的手段。

顧喚深深地看著她,忽然猛地把她抱緊。

“可我捨不得啊……你才十六,纔剛及笄冇幾年……而且還是一個人……”

安沁頤抱著和自己同高的女人,在她看不見的地方,收起了嘴邊的笑容,眼前漸漸模糊,不知不覺間,顧喚背後的衣服便濡濕了一大片。

“娘……彆說了,我早就知道會有這一天的,沁兒這輩子也冇出過遠門,這次正好可以出去看看外麵的世界,也不知道哈刺那邊好不好玩……”

顧喚察覺到衣服的異樣和她聲音裡的顫抖,微微拉開了她,然後捧起她那張滿是淚水的臉,輕輕的用手擦拭著。

她知道自己的女兒,表麵上冇心冇肺,但其實活得很清楚,但這又怎樣,活得再明白還不是逃不過命運的安排。

反抗無效,無法改變。

“今天上午我還召見了那個三皇子,說的話倒是挺漂亮,不知道他做的會怎麼樣。”

“啊,那母後你覺得他靠譜嗎?我連見都冇見過,他長得英俊嘛?”

“靠譜冇太感覺得出來,容貌算上乘,不過當時心煩意亂,冇怎麼看他,隻記得他有一雙淡藍色眼睛,看上去不像是那種愛惹是生非的人。”

尉遲越是一個十分小心謹慎的人,即便知道寧國皇室冇見過尉遲諳,他還是會儘可能偽裝得更像一點,恰好,皇後就喜歡溫和的人,所以在她眼裡長得就俊,在哈刺那邊就醜。

“不過也不好說,咱該防還是得防,我跟他說了,你要是受委屈,我們就會向哈刺發戰書。”

“哇,母後威猛!既然那人長得不算醜,那我也冇什麼好抱怨的啦,畢竟生氣時看看他的臉說不定就氣消了呢。”

“你這孩子,淨說些有的冇的。”

許是這個話題太過沉重,顧喚轉移重點,道:

“哈刺那邊有很多稀奇物什,我兒時父親還經常帶些小玩意給我玩,若在宮中呆的悶了,可以叫月舒帶你出去玩玩。”

“那邊民風開放,應理來說不會對你多有限製,更何況你代表的是大寧,冇人敢欺負你。”

“若真有人敢欺負我呢?”

“那就以牙還牙,欺負回去,再寫信給娘,娘就算冇當年那麼有力氣,但刀還是提得動的。”

從小顧喚便深受父親的影響,喜歡耍刀弄槍,又仗著霍家與顧家交好,很快就成為了寧陽城裡人儘皆知的“女魔頭”。

後來被先帝賜婚給他的四兒子安延,這婚事就算她不答應,她的父親也得答應,而後麵就一切都順理成章起來。

成親、拜堂、洞房……

顧喚覺得這個安延默默無聞,不爭不搶,人也還挺好,就漸漸的接受了他,為他誕下一女,後來發現他的真麵目,開始心灰意冷,在孃家人的軟磨硬泡下,又要了個兒子,不過兒子現在還小,才四五歲。

“娘,那你當年都在做些的什麼呀!”

以前顧喚都不會把自己的故事對她的女兒講,畢竟安沁頤可是完美地繼承了她的樂觀灑脫和貪玩,講什麼都左耳進右耳出。

但現在不同,女兒一下子就十六歲,都要出嫁了,講講也無妨,她慢慢的開口:

“我啊,看過山川大海,閱過四書五經,能提刀會耍劍,但婦人那套東西我是真學不來,可能是常年練劍,手上起了繭子,搞的刺繡紮破手,彈琴挑斷絃,那會整雙手都慘得不堪入目。”

“聽起來好棒!”

“這還棒?”顧喚摸了摸女兒的頭,“現在那群已為人婦的婦人都是曾經看不上冇權冇勢的四皇子的千金,現在她們都嫉妒的眼睛發紅,他剛當上皇帝的那陣子那群高門貴府的小姐都明裡暗裡的嘲諷我,說我不會女紅,像個糙漢一樣。”

“怎麼會,明明就是她們自己不識泰山,而且我要是父皇,能娶到娘,我做夢都會笑醒!”

顧喚看著滿心滿眼都是崇拜的小公主,心中軟的一塌糊塗。

都說鐵漢柔情,哪怕顧喚是個自幼時是個烈女子,但在十八歲那年嫁與安延後,卻願為他苦練宮中規矩。

而現在的她已過而立之年,又被自己的女兒暖到,真是被感動地不知道該說什麼。

“若那個尉遲越待你並非表麵上那麼好,你也冇必要為之傷心,娘是過來人,咱們女子可不隻會將目光拘泥於這宮殿中。”

“你可以憑你所學,憑你所想,然後憑你所行動去創造一個天下大同的哈刺,那是娘畢生的心願。”

“若他當真對你和如琴瑟,那麼你就更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男有分,女有歸,……”

“故外戶而不閉,是為大同。”

顧喚說完,烏黑透亮的眼神更加堅定,這篇文是她少時無意間看到的,隻覺當時蔚為大觀,連呼吸都不自覺的放低。

“娘,我不會讓自己受委屈,也會去拚儘全力,沁兒心之所向與您不謀而合,您就放心吧!”

她們又聊了許久許久,顧喚把自己半輩子悟到的道理儘數說與安沁頤,哪怕現在的她尚未聽懂,但實踐即可出真知,隻盼她能行得輕鬆點。

——

在壽宴進行到第三天的晚上時,淳仁帝果真公佈了同意讓公主和親之事。尉遲越早有所料,但還是顯得十分感動與欣喜,敲定之後,便開始準備和親的事議了。

翌日清晨,宣政殿上。

“臣,願為陛下分憂,望陛下準許臣加入護送公主的隊伍。”祝識歸率先出列。

殿上一下子就爆發了激烈的討論聲。

啊?翰林院修撰這個位置還冇坐熱呢就要走了?

眾大臣覺得離譜,還有些出列勸他。

徐或雍也出列,不過與其他出列的大臣相反,他的眼尾浮現出了魚尾紋,眼睛微眯著,老態的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臣懇請陛下,這次和親就讓臣的學生祝識歸也跟著,這孩子既懂事又肯努力,讓他出去開開眼界也未嘗不可,畢竟他出身微寒,好不容易有了這麼個機會,請陛下恩準。”

他全程都彎著腰,語氣不疾不徐。

“可這翰林院修撰一走,這位置冇人暫代啊。”淳仁帝對他說。

“陛下大可以放心,不過就一月左右,臣與其他修撰一起撐一撐,還是可以的。”

禮部尚書楊世和也站了出來:“陛下,臣家中小女近日偶感風寒,病情漸重,臥榻難起,湯藥不進。臣妻日夜照料,仍憂心難安。臣雖知此次送親關乎皇家體麵,理應恪儘職守,隨侍左右,然小女年幼,病中唯盼親長在側,臣身為父親,心實難安。”

“不若把臣這個位置讓祝修撰代替,此乃兩全。”

麵對徐丞這般坦蕩的“開後門”和楊尚書的情況,眾人都紛紛附議,連帶著皇帝都樂嗬嗬的,冇想那麼多,大手一揮,“行,朕允了。”

“謝陛下!”說完,徐或雍和楊世和便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然後吏部尚書文倚賢出列,他清點了一番和親的隊伍人選,最後,他又問皇帝可還需再添什麼人。

“把霍家那小子換下,讓顧將軍來吧。”皇帝狀似隨意的說,可朝臣們明顯的看到他的神色不比方纔那麼開心。

殿下又開始有許多人在那竊竊私語,交頭接耳,最後還是丞相站了出來。

“陛下明鑒,眼下霍將軍正在為大寧子民駐守邊境,十多年來,保我們大寧無外患之憂。此行若讓霍小侯爺跟著一起去,那麼陛下您必定會為民所稱明君仁厚,因為這路途中會經過燕州啊。”

徐或雍稍微停了一會兒,給皇上了一些思考的時間,然後又繼續說道。

“何況霍小侯爺的資曆不及顧將軍,還是個少年,正是愛玩的年紀,這次讓他一起隨行,就當放他出去玩一會兒罷了,而且這樣還可以讓他對陛下心生感激,更加忠君。”

語畢,他就靜靜地站在大殿上,等著皇上的答覆。

淳仁帝緩緩的轉動著他那算計的眼珠,死死地盯著徐丞,像是要把他看穿般。殿內眾人都一時秉住了呼吸。

“就按徐丞說的辦吧。”皇帝掩下自己的神色,彷彿剛剛什麼事也冇有,冇啥表情,搞的大臣們都惴惴不安。

最後禮部尚書楊世和出列,他遞給皇帝一份嫁妝清單,說是皇後親自寫的,於是皇帝就草草看了幾眼,做了個樣子便同意了。

一連過了一個多月,哈刺一行人趁著這個時間連忙趕回去,籌備諸多事宜。

待雙方都準備完善之後,安沁頤就要出嫁了。

公主出嫁那日,寧陽城內放眼過去,一片喜氣洋洋。街道上都掛著大紅綢緞,有人的家家門口上甚至都貼著喜字。

全城百姓都出門一起祝賀,他們提這個裝滿紅紙條的籃子。等到送親的馬車經過時,他們便抓一大把在手上,然後用力往天上一扔——

隻見天空漫漫是紅色,那些紅條如飛絮般紛紛揚揚,然後再落下,就宛如一場浪漫的落雨。

皇後拉著皇帝一起出宮,為了避免麻煩,他們都喬裝了一番。

主要還是顧喚想多看女兒一眼,哪怕在宮裡說了那麼久的話,待到出嫁之時還是心有不捨。

她趁無人注意時,悄悄抹了把眼淚。在馬車出城後,在那些百姓看不見的情況下,她才拉著安延站在馬車窗前。

“嫋嫋,你受了委屈,一定要寫信回來,娘還安排了許多厲害的婆婆宮女,有她們在,定然不會讓你有太多麻煩,哦,對還有很多大寧的禦廚,我也找了一些,隨你一起去哈刺,我,我還要說什麼來著……”

顧喚看著窗內穿著嫁衣的女兒,語無倫次的說著。安延見狀,用手覆在她的肩頭,默默的安慰著她。

“好啦娘,嫋嫋都知道啦,您就放心吧,我也會想您還有爹爹的。”安沁頤嘻嘻地笑著,她懂母親話中的意思,語氣讓人聽起來一點也不憂鬱,反而還挺活潑的。

她並冇有叫他們父皇和母後,就彷彿是世間最普通的家庭。淳仁帝也有所觸動,跟著叮囑了幾句。

可是再怎麼不捨,此時也該離開了。

紅色的箱子一箱一箱的被擡出城外,連綿不絕,直到最後一箱擡出城外時,夫妻倆才收回目光。

另一邊,徐丞相也正給自己的“愛徒”送行。

“識歸啊,到了哈刺那邊難免會有些水土不服,你得提前做好心理準備,記得好好照顧公主,我也不多說什麼了,平安回來就好,為師隻能幫你到這了。”

徐或雍正色看著他,溫暖燥熱的手掌不輕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

“學生明白了,多謝您的叮囑。”兩人還未來得及再講些什麼,隊伍就準備出發了。

祝識歸稍稍後退一些,拱手向徐或雍作了一揖,然後就上了馬車,消失在他的目光中。

……

寧國啟聖十五年,五月既望,五公主安沁頤嫁與哈刺三皇子尉遲諳。

兩人嘉禮初成,良緣遂締;情敦鶼鰈,願相敬之如賓;祥葉螽麟,定克昌於厥後;同心同德,宜室宜家;永結鸞儔,共盟鴛蝶。

淳仁帝賜號萬寧公主,珍寶百箱,錦綢百段,書籍、金銀等若乾,紅妝十裡,人馬萬行。

哈刺在不久後將聘禮送至寧陽,戰馬上萬,奇珍異寶眾多,其他哈刺特色若乾,放眼一看,壯觀之至。

祝編撰在後來將此等重大事件記錄在史冊中。

不過至於是否有改動就有待商榷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