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永恒禮物 > 落幕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永恒禮物 落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落幕

楊奶奶走了。

他們一點也等不得,匆匆請了假直接坐了當天的火車回去。

老人已經將近九十歲了,前幾天在門口曬太陽不小心摔了一跤,沒能醒過來,在醫院住了好幾天,最後還是沒堅持住,在一個雨天走了。

到達寧城的時候,天空飄著毛毛雨,濕乎乎的。四個人一身黑,心情沉重往回走。

“奶奶,我們回來了。”陶嘉閔說。

奶奶抱了抱四個孩子,領著他們去了楊奶奶家。

一進門就是一張照片,端端正正的擺在正中間,上麵是慈祥的老人,笑得很開心。

陶嘉閔盯著照片看了很久,像是要把它看穿。直到卓凡碰了碰他的胳膊,他才反應過來,對著照片鞠躬。

後續的事兒用不上他們,四個人就坐在梧桐樹下看著來來往往弔唁的人,聽時不時傳來的哭泣聲,一直沉默。

梧桐樹一年比一年茂盛,投下大片陰涼。同樣的地方,同樣的時間,他們好像又看見那個坐在門口笑著裝瓶子說要給他們烙餅的人。

“真挺難受的。”卓凡有點鼻音,“咱們蹬三輪車給她賣瓶子的時候她還那麼有精神,她給咱們烙菜餅的時候還那麼壯實呢!這幾年身體一直也挺好,怎麼就……”

陶嘉閔沒說話,擡頭看著梧桐樹。

他不滿一歲就來了這裡,那時候這條巷子有八戶人家,大家彼此之間都很熟悉,親得像一家人。

後來,稍微年輕一點的幾個搬了家,就剩下幾個老人。期間也有租戶進來,但大多是為了工作就近選擇的房子,整天見不到人影,壓根談不上認識。

陶嘉閔第一次恍惚是經常輔導他寫作業的王奶奶的離世。以往的失去無非就是人搬走了,不住這兒了,但你知道他們還在另一個地方好好生活。但王奶奶走了,陶嘉閔心裡始終有個坎兒,彷彿他生命中的一個部分,說沒就沒了。

再後來,陳奶奶也因為肺癌離開,他看著精神矍鑠的老人變成病床上滄桑的模樣,隻覺得自己見證了這個人的生命的重要階段,卻無論如何也留不下她。

如今又走一個,巷子裡隻剩下奶奶一個老人了。

恍惚間他看見了小時候的自己,瘦得像猴,在好幾個門口跑來跑去,奶奶們支著桌子,圍坐在一起喝茶聊天,陶嘉閔一會兒鑽到他們懷裡,一會兒跑出去,鬨出一身汗。

老人就會拿著蒲扇給他扇風,也不嫌熱,把他摟在懷裡,還不停地喂給他好吃的。

小時候不懂什麼是真的幸福,隻覺得自己很開心,喜歡那樣的生活,喜歡抱著自己的奶奶們。

一陣風吹過,梧桐葉子在他們頭頂上沙沙作響,陶嘉閔下巴枕在膝蓋處,流下的眼淚把褲子打濕。

他往褲子上蹭了蹭掏出手機發訊息。

“楊奶奶走了。”

“不小心摔了一下。”

“我跟卓凡他們都回來了。”

“楊奶奶的女兒還問起你和羅茜了。我說你們在國外念書,回不來。”

“她說讓你們多保重,外國念書不容易。”

“你過得容易嗎?有沒有吃很多苦?”

依舊是一片紅色的感歎號,但陶嘉閔內心不再有波瀾,像看不見似的一條接一條發。

陶嘉閔不是個喜歡做無用功的人,但對這件事,卻是出奇得執著。

卓凡無意間瞥了一眼螢幕,看見滿屏的感歎號,想攔著他,但最終什麼也沒做。

坐了沒多久,天又開始飄起小雨,奶奶乾脆把他們都叫進了屋。

“吃飯吧,坐車急匆匆回來沒來得及吃吧?”奶奶把筷子遞給他們,“時間緊,也沒做幾個菜,先湊合著吃,晚上我再給你們做好吃的。”

“奶奶,已經很多了,這些夠我們吃。”卓凡看著桌子上的五個菜心裡一陣發悶。

奶奶沒久留,又回了楊奶奶家幫忙,剩下四個人安安靜靜地吃飯。

吃著吃著,李書越突然說:“我給羅茜打個電話。”

“要打電話嗎?”卓凡問,“打了她也回不來,不是白讓她傷心嗎?”

“我就是覺得,她有知道的權利,也有傷心的權利。”李書越輕輕地說。

羅茜那邊大概是晚上,但接通得很快,聽了李書越的話,她說:“謝謝你們告訴我,等我回去了一定親自去看她。”說完又聊了些有的沒的,幾個人都很默契的沒有提到許言午。

楊奶奶的後事一直忙活到晚上,八點多的時候,陶嘉閔送走了卓凡他們,看見了站在角落裡的奶奶。

他走過去拉起老人的手。

“吃飽了沒?”奶奶問。

“飽了,飽飽的。”陶嘉閔握得更緊了。

奶奶突然歎了口氣,輕輕的說:“都走了。”

陶嘉閔不知道怎麼接話,隻是站在他身旁。

“嘉嘉。”奶奶說,“哪一天我走了的話……”

“奶奶!”陶嘉閔語氣一下子急起來,“彆說這個!”

奶奶笑了:“早晚會有這麼一天的,不是嗎?”

陶嘉閔當然知道會有這麼一天,但他從來不去想,又或者說是不敢想。

“奶奶,你彆說這個。”陶嘉閔聲音有點哽咽,“你會長命百歲。”

“好,不說這個。”奶奶拍拍他的頭,“我好好活著,我還等著嘉嘉孝順我呢。”

初夏夜晚的風涼涼的,帶著夏天獨有的味道,一老一小相互倚靠著,陶嘉閔清楚地聞到了奶奶身上散發出的老人味兒,儘管不濃,卻是存在。

他突然濕了眼眶。

眼淚順著眼角滑落的時候,他突然意識到,他那幸福又不幸的童年和少年時期,終於落幕了。幕布輕輕拉起,把藍天烈日、綠樹成蔭、歡聲笑語和生離死彆全都隱藏起來,隻剩下主角一個人看著舞台發呆。

時間匆忙,他們來不及請長假,第二天下午就坐上了返回的火車。

畢業在即其實沒什麼大事,隻是有些材料和手續需要本人親自確認。

陶嘉閔一回學校就被老師叫進了辦公室。

王老頭兒帶他像親兒子一樣,對他特彆用心,還攛掇著陶嘉閔報了自己的研究生,更是親的不行。

“老師,您找我。”陶嘉閔順手關上了門。

“家裡的事都處理好了?”

“處理好了。”

“好。”王老頭說,“那我不跟你賣關子了啊,我就直說了。”

老頭雖然是外語學院的老師,但對教育也頗有研究,整天全國各地竄,去實地考察,有時候也會出國搞搞比較教育。近期手頭上又有一個專案需要外出實地考察,時限挺長,就想帶著陶嘉閔去。

“其實算個支教活動。”王老頭說,“我確實需要實驗資料,但也是想趁機帶你們出去鍛煉鍛煉。既然咱們要去,就得對人家孩子負責,教學也一定要好好教,明白吧?”

“明白,老師,什麼時候出發?”

“後天就走。”老頭手指敲了下桌子,“可能要沒暑假了,能接受嗎?”

陶嘉閔跟他開玩笑:“不接受您打算怎麼辦?”

“那就叫你師兄綁你去唄。”老頭說。

“師兄也去嗎?”

“嗯,還有你屋那倆,也去。”老頭說,“帶你們長長見識,也幫你們找找方向,不能成天紙上談兵。”

支教地點是西城的木安縣,從前是實打實的貧困縣。近兩年脫了貧,但全縣整體實力還是不行,特彆是教育,幾乎沒什麼發展。

特彆是木安縣的農村地區,條件極為艱苦,海拔高,環境差,幾乎留不住老師,一個學校裡能正兒八經上課的老師湊不出十個人,更彆說教育質量了。

早上六點多,一行人坐上了通往西城的綠皮火車。

陶嘉閔一上車就開始暈乎,車廂裡空氣不好,煙霧繚繞,他隻感覺頭暈眼花,忍著想吐的感覺靠在座椅上。

迷迷糊糊中,他聞到了橘子的清香,忍不住睜開眼。黎昱程遞給他半塊橘子:“吃點吧,多少管用。吃完了橘子皮彆扔,聞一聞。”

“謝謝師兄。”陶嘉閔說。

“嘉閔啊,你這個小身板。”王老頭在一旁打趣,“你真能受得了嗎?”

黎昱程替他說話:“受不了您還帶著他。”

“嘿!我!”王老頭一瞪眼,“你們師兄弟倒是一條心的。”

黎昱程笑了笑,眼神看向陶嘉閔,陶嘉閔微微動了下身子,看向窗外。

窗外景色很美。西城雖然地理位置偏遠,可自然環境沒的說,湛藍如洗這個詞用來形容這裡的天空再合適不過,遠遠望去,群山連綿,巍峨聳立,被翠綠和雪白覆蓋。

儘管做好了心理準備,快到目的地時的高原反應還是讓陶嘉閔臉色蒼白,呼吸不暢。連一向嘴不停的江陸崢也主動閉了麥,實在沒力氣說話了。

“我的媽。”陳天齊反應稍微好一些,“就這裡我們就已經這樣了,再往上可怎麼活?”

王老頭也難受,但他經常到處跑,適應能力不是一般的強:“所以啊,這不是給你們挑了海拔低一點的地方嗎。適應幾天就行了,實在不行也彆憋著,及時說,聽見沒?”

幾個人閉著眼點頭。

正說著,一個個子不高,頭發微長的男孩兒走過來。他雙頰通紅,帶著高原獨有的特征,眼睛像這裡的天和湖水一樣乾淨清亮,看起來純樸極了。

“您是王老師對嗎?”男孩兒的普通話不太標準,但並不影響溝通,說話時兩顆小虎牙露出來,更顯得純真可愛。

“我是,這是我的學生們。”王老頭把幾個人往前推推。

“我阿爸在前麵等你們。”男孩說著開始帶路,“我們村這幾天修路,不太好走,汽車不好進,所以阿爸開三輪車來的。”

“好啊!”王老頭一點不介意,“正好了,坐三輪車欣賞欣賞美景。”

“阿爸還說,你們有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及時說,身體最重要。”男孩兒一臉認真。

“好。放心吧。”王老頭看起來很喜歡這個孩子,“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索朗。”男孩說著,領著他們往前走。

兩輛三輪車停在不遠處,車前站著兩個人,穿著特有的民族服飾,四五十歲的樣子。

“阿爸!”索朗跑向一個男人,被男人寵溺地摸了摸頭。

“王老師您好。”索朗的爸爸伸出手,“我是北原村的村長,歡迎您和您學生的到來。”

王老頭跟他簡單交流一番,坐上了三輪車往村裡去。

前些天這裡剛下過大雨,再加上路沒修好,整條路泥濘不堪,尤其顛簸。

好幾次陶嘉閔都慶幸自己早上沒吃太多飯,否則非吐出來不可。好在景色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藍天下是廣闊的大地,不遠處的村莊被群山環繞,在雲層中若隱若現。

三輪車在坑坑窪窪中抵達了終點。

北原村三個字刻在石碑上,鮮紅耀眼。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