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偎城圓dE5B味麓 126
和你一起
楊思南後半生為趙珩馬首是瞻,如今趙珩退位,他也垂垂老矣,本打算完成最後一樁差事再乞骸骨回鄉,也算完成張公公的臨終心願。
可既然趙珩說[算了],他有繼續追查的心,也沒有再追查下去的權力了。
然而,就在楊思南準備卸任的前夜,一隊部下帶著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男人來到他的跟前。
那人的手中握著一把短劍。
二十五顆寶石,一顆不少,中央一顆碩大的綠柱石,和告示畫像中一模一樣。
楊思南的瞳孔瞬間緊縮,不等盤問,便帶人衝進宮中。
趙珩仍坐在甘泉宮的丹陛前,遠遠見他白發蒼蒼的侍衛統領拽著一個陌生人一路急匆匆跑來,滿臉的茫然。
“陛下!短劍!短劍找到了!”
趙珩倉皇起身,難以置信地看著對方。楊思南立刻將手邊拽著的人往前推了一步。
那人一路跟著疾奔而來,上氣不接下氣,卻也著急獻寶討賞,急忙取出短劍,跪在地上,雙手呈上,氣喘籲籲道:“陛、陛下,寶劍……在此……!”
趙珩上前一步,眼神陰沉的盯著他手中的短劍。
短劍在此,顏知卻不在此。
楊思南急忙催促:“你從哪裡得的這柄短劍!快說!”
男人這會兒便已緩過氣來,當即聲音洪亮道:“這短劍是天賜的寶物!是衡朝的大吉兆啊!陛下!”
“少廢話!”楊思南急得想踢他一腳,怒目而視,“如實說來!”
男人被這一嚇,總算是聲音低了幾分:“草民沒有說謊,這確是天賜的寶物。”
趙珩沉聲問道:“這把劍,哪裡來的?”
“回陛下!草民來自禮泉縣下,一個名叫白塔村的地方。”
聽見這個地名,楊思南震驚得眼珠子都要跳出眼眶了。怎麼是那個晦氣地方!
那是送顏大人回鄉時他們途經的一個小村落,因為雪大難以行路,他們纔在那待了一夜。
隻在那一夜,卻聽到了這輩子最令他惡心的事。
“在我們村,有一個百年來從不間斷的祭祀。通常,十年一次。”男人對楊思南的反感並不知情,仍舊殷勤介紹,“今年舉辦祭祀之時,這把寶劍竟帶著金光,從天而降。草民和其他舉辦祭祀的村民都不認識這等寶物,本以為不過一件凡物,誰料……”
“……什麼祭祀?”趙珩打斷了他,聲音有些發顫。
那男人猶豫了一下,但終究抵不過討賞的心,道:“那是……呃……我們白塔村的傳統……我們村有一座塔,曾有仙人指點,要放一口棺木在塔頂,每過十年,便將塔頂棺木抬下來。焚燒乾淨。”
“!”連一向遲鈍的楊思南都在這一瞬間明白了過來,心中暗叫不好。
可如今,他已沒有機會捂上男人的嘴,將人拖出去了。
趙珩朝著男人上前一步,聲音已不再顫抖,卻顯得更為冷漠:“你接著說。”
“今年正月初五,正值那口棺木在塔上十年。於是我們一群舉辦祭祀的鄉紳,便照舊將棺木抬下塔來。依照先人,生火祭天。眼見祭祀就要完成。突然天邊來了一團紅雲,隻見棺木中發出一道金光!這柄劍便橫空出世!這真正是史無前例的吉兆啊!”
趙珩又上前一步,他走到跪在地上的男人跟前,伸手取了男人高舉的短劍。
劍柄劍鞘都被精心擦拭過,隻有縫隙間仍依稀見烈火焚燒的痕跡。
他的手越握越緊,那顆綠柱石好似龍的眼睛,竟在他越來越用力時,濺落了一滴晶瑩的淚。
這時候,彷彿有一隻看不見的手輕輕覆在他握劍的手上,顏知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
[我和你一起。]
像分彆前的那天一樣,他說:
[解決了他們……趙珩,我帶你一起走。]
“好。”
趙珩道。
他重新看向男人:“你們舉辦祭祀的鄉紳都有誰,朕有重賞。”
男人大喜,忙道出一串家族名來,還不忘介紹,都是白塔村附近的鄉紳,大家都聚在白塔村祠堂等候吉兆再臨。
其實哪裡是等什麼吉兆再臨,隻不過男人負責來雍京討賞,那群人怕被他一家占了便宜,約好了每日在祠堂候著,一同等待天子恩賞。
趙珩一字一字的記下,他這輩子沒有那麼認真的記過名字。
李中有,鄭景茂,鄧福成,黃全興……他將這些人名,一字一字的銘刻在心裡麵。
等到男人再說不出名字來,趙珩彎腰問他:“就這些了?”
摻雜著銀絲的長發自肩頭滑落,低垂的眉眼溫柔似水,如此近距離的見到真龍容顏,叫男人喜不自勝:“回陛下,這就是全部了!”
話音剛落,“錚”得一聲,那柄沉寂多年的短劍寒芒再次出鞘,一道血濺在丹陛石的龍首之上。
丹陛石上,祥雲繚繞中,五爪金龍嘴角一道朱紅,看上去竟好像咳出了一口血來。
男人倒在地上,屍體剛滾下幾級石階,被楊思南一腳踩住。
楊思南臉色鐵青,按著刀看了一眼趙珩身後,甘泉宮的那些宮人從未見過趙珩暴戾一麵,早已嚇得魂飛魄散。
“處理掉他。”
趙珩將血甩乾,短劍插回劍鞘,轉身回寢殿更衣去了。
半刻鐘後,他一襲黑衣勁裝,騎著一匹黑馬衝出了宮門,如離弦的箭一般離開了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