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宅鬥套路一統江湖 第 4 章
-
大夫人王氏,回到了自己院中,先去了內書房尋丈夫。
陳寧並未歇息,坐在桌邊默默喝茶。
見到妻子回來,淡淡問了一句:“去看過母親了麼?”陳寧口中的母親,便是老太爺的繼室伍氏,陳宣的親生母親。
王氏一陣訥訥無語,今日一天的事,她忙得脫不開身,並冇有去婆母那兒。
陳寧彷彿知道了一切,自顧自說了下去:“無論如何,都該去看望母親。
你日日去,今日卻不去,她難免會起疑。
”陳妙之的事,並不曾稟告給伍氏。
或者說,整個陳家,並不會有一個人覺得此事該讓伍氏知道。
王氏隻能低頭領命:“我這就去母親那兒。
”陳寧叫住了她:“不必了,傳兒媳婦已經去瞧過,伺候母親睡下了。
”王氏又低頭告罪。
陳寧也隻淡淡:“你今日也累了,去歇著吧。
”王氏回道:“老爺也早些歇息。
”便回自己屋子去了。
陳寧藉著月色,看著妻子離去的背影,略感無奈:他們夫婦二人,一向相敬如賓,可也不曾交心。
今日鬨騰了一天,她竟不問自己累不累、餓不餓,要不要著人添茶水?殊不知,王氏回了臥房,甫一坐下,就衝自己的陪嫁馮媽媽抱怨:“這老貨,害我今日費了多少口舌腿腳,才得空見他一麵,又嫌我冇去看母親。
再說,母親那個病,去不去瞧都一樣。
”馮媽媽一邊為她取下頭上的珠翠,散開頭髮,一邊細緻地按摩著她的肩頸,輕聲說道:“老爺那個人您又不是不知道,嘴上向來不會說好話,但心裡疼人得緊。
”王氏闔上眼睛,仰頭享受著按摩,半響,纔出口一句:“二弟妹可憐啊。
”馮媽媽知道她的意思,二夫人程氏一輩子連個兒子也冇有,僅有的兩個女兒一死,一入宮,後半輩子不知得過成什麼樣:“有老爺和您看顧著,吃不了苦。
”王氏冷笑一聲:“當年都勸她給二弟納妾,她偏不聽,如今也是自作孽,怨不得彆人。
”當年老太爺給陳宣挑中的媳婦,並非程氏。
程氏父親隻是個普通衙吏,門第低微,斷入不了陳家大門。
是陳宣自己相中,非程氏不娶。
老太爺因和原配的前緣,覺得夫婦還是情投意合的好,就允了這樁婚事。
程氏入門以後,果然和陳宣蜜裡調油,恩愛非常。
可惜肚子不爭氣,生不齣兒子來。
陳寧多次勸陳宣納妾生個兒子要緊,都被陳宣拒絕了。
她去勸程氏,程氏一直以:“二爺自有主意,我說不動他”為由,也不肯鬆口。
這下好,總算來了個現世報,叫她不肯給丈夫納妾!當然這些話,王氏不會說出口。
她不說出口,多年老奴的馮媽媽依舊看得出來。
大老爺前前後後收了四房姨娘,書房裡還有倆通房。
固然大老爺明白分寸,給了王氏這個嫡妻足夠的體麵——長子和長女,都是王氏所出。
平日裡姬妾也老實,從未逾越規矩半分。
可看著隔壁二房,空蕩蕩內宅,隻守著一個程氏,怎能不豔羨一二?馮媽媽替王氏按摩通了穴位,轉手又替她篦發:“當年您苦口婆心,二房卻置若罔聞,如今遭了報應,的確怨不得彆人。
”這番話讓王氏很是受用,麵上不由露出一二分笑容。
馮媽媽看在眼裡,又加了一把火:“女子在世上,最重要的是有兒子傍身,甭管是從誰肚子裡出來的,隻要叫你聲娘,就夠用了。
”王氏頷首:“正是這個道理。
”馮媽媽一笑,知道主人心結已解,今晚必能睡個好覺:“時候不早了,我伺候您歇息。
”那邊廂,大老爺陳寧喝完了茶,站起身走到了書房內室。
今夜事多,恐外男進出驚擾女眷,他準備睡在書房。
丫頭憐玉走了出來,跪在大老爺身前,替他解衣裳。
陳寧意興闌珊地伸出手,輕輕抬起了憐玉的下巴,目光在她臉上微微停留。
憐玉眼神流轉,帶著一絲怯意垂下眼眸。
陳寧微微一笑,鬆開手,輕聲說道:“今夜不需你伺候,回內院去吧。
”憐玉領命,起身款步離去。
憐玉剛推開門,一陣微風拂過,恰好和進門的陳傳之打了個照麵。
她倒退著往門邊挪,在大少爺跨過門檻時她鬼使神差地抬眼。
陳傳之忽地側目,鷹隼般的目光劈麵而來。
憐玉慌忙垂首,鬢邊珍珠步搖卻已晃出漣漪,在陳傳之錦袍上投下一道轉瞬即逝的銀光。
陳傳之麵目表情地越過她去,來到了廳內。
陳寧看到兒子,並不感到吃驚:“有事?”陳傳之並不急著答話,躬身行禮後才說道:“稟父親,今日有人看到,有一江湖兒模樣的年輕後生,帶著兩個農女從崇福寺山裡下來,往涼城方向走了。
”陳寧看了一眼兒子,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發出輕微的“嗒嗒”聲,似乎在思考什麼。
陳傳之瞭然,繼續說道:“那兩個農女,肌膚白皙,舉止有度,似是富貴人家的姑娘刻意裝扮成這樣的。
”陳寧攏了攏鬆垮的中衣,喉結滾動:“繼續說。
”“今日衙門內,突然收了一名大盜,”陳傳之平靜地說道“在武庸城外被人逮到的,已經著人問過了,殺人越貨,卻不曾在武庸犯案。
”“你是如何想的,”陳寧問兒子。
陳傳之其實早有定論,此時又將想法在心裡又盤算了一遍,才和盤托出:“兒子認為,那江湖兒帶著的農女,就是七娘和她的丫鬟。
”接著便是一陣長久的沉默,陳傳之悄悄抬頭,看了一眼父親。
陳寧的目光凝視著某處,一直不做聲。
陳傳之知道父親遇到了兩難,無法立刻做下決定的時候,就會這樣默默凝視不語。
權衡利弊半響,陳寧纔開口:“你二嬸嬸一向喜歡仲兒,視如親子。
挑個黃道吉日,將仲兒過繼到二房那吧。
”陳傳之心下瞭然:父親是打算放棄了七娘,於是將二弟賠給二叔一家。
他一向唯父親馬首是瞻
並不多問,隻低頭應是。
做下了這個決定後,陳寧的麵色如常,繼續吩咐道:“府裡的女眷,不許再出門了。
就是你們兄弟幾個,也彆整日出門瞎逛。
”七娘此次遇匪,過於離奇。
去崇佛寺禮佛的達官貴人甚眾,因此山腳就有衙役巡邏。
但凡這個匪徒長了腦子,就不會選此地劫財。
平日裡家中女眷去禮佛,前前後後丫鬟婆子就要十數人之多,而七娘這次加上趕車的,居然隻去了三個下人。
種種不合理之處,讓陳寧認定此事必定有鬼,多半是有人故意攪起風波,好使五孃的采選黜落。
究竟是誰,他心裡還冇有譜,隻能處處小心謹慎,以防再惹事端。
且說陳妙之一行人,悄悄離開了崇佛寺,往涼城而去。
才走了不到一裡地,陳妙之頓感不妙:她自小冇騎過什麼牲畜,出門都是坐車。
這是頭一次騎驢,驢背晃悠;加之於懸崖上不慎傷及後腰,不久便覺腰部疼痛難忍。
甘禹和得知緣由後,提議讓陳妙之步行以緩疼痛:“久坐驢背隻會加劇不適,走動或許能有所緩解。
”香浮聞言立刻反對:“姑娘自幼冇走過幾步路,這裡離涼城還有那麼遠,會把姑娘腳走壞的。
”甘禹和為難:“那要怎麼辦?這裡租不著馬車。
”陳妙之攔住了香浮:“無妨,我能走。
”局勢比人強,現在她要是還拿陳家大小姐的架子,隻怕會更加不利。
於是,陳妙之下了驢背,開始步行。
甘禹和望著空蕩蕩的驢背,轉向香浮:“要不你來騎?”香浮覺得甘禹和此言實在荒謬:“我家姑娘在地上走著,我坐驢子?”甘禹和撓撓頭,對世家大族的繁文縟節感到困惑,索性不再言語。
行數裡後,路上偶有行人經過。
每見他們空著驢背不騎,皆投來詫異的目光。
甘禹和很想解釋,又無法解釋,分外憋屈。
半響,他轉過頭來,看著陳妙之主仆二人:“兩位行行好,坐個人上去吧。
這驢二十文錢一天呢。
”陳妙之茫然地眨巴著眼睛,不太懂甘禹和為什麼突然說驢子的價格。
香浮略懂一些:“二十文一天?倒也劃算。
”甘禹和:“……”和這些富貴人家真冇什麼好說的!好在陳妙之從小要學察言觀色,反應了過來:“甘公子收留我們已是不易,不能再讓公子破費了。
”接著她便示意香浮掏銀子。
今日她們出門禮佛,原本就帶了些銀兩以供香火,雖說不多,需要節省些用,但目前甘禹和是她們的靠山,勢必在他身上大方些。
香浮會意,從衣襟裡掏出一錠銀子,遞給了甘禹和:“少俠,請收下。
”甘禹和連忙擺手拒絕:“使不得,這是你們傍身錢,好好收著,彆拿出來。
”然而香浮已經把銀子遞到了他麵前。
一看銀子大小,甘禹和隻感覺滿背冷汗:“你們出門直接就掏那麼大的銀子?”那一錠銀子,少說也有十兩。
甘禹和奔波一年,也就能攢個兩三兩。
陳妙之以為是給少了,又給香浮使眼色。
香浮點頭,再次從衣襟裡一掏,掏出一張銀票,遞給了甘禹和:“少俠笑納!”甘禹和看了眼銀票麵額:五十兩!他臉色更黑了。
飛快地擋在香浮身前,左右環顧,確定四下無人後,纔鬆下身體:“不要命了?快收回去。
”香浮不明所以,仍舊舉著銀票呆呆站著,陳妙之也在一旁發愣,顯然是不明白眼前情況。
甘禹和看著兩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富貴兒,頓感頭疼。
他劈手奪下香浮手裡的銀票和銀兩,塞進了驢背下的暗袋裡:“那麼多銀子,但凡被有心之人盯上了,這一路絕不消停。
”陳妙之本想說:這些銀兩不算什麼,看到甘禹和麪色,乖乖閉嘴。
三人重新上路,因為陳妙之從未走過如此長路,原本一塵不染的珍珠繡鞋變得灰撲撲,早已看不出原本的顏色。
幾步便要歇息一回,直到入夜,也不過走了四五裡地。
看著夜幕降臨四野,甘禹和深知讓這主仆二人星夜兼程,是不可能的,便提議先休息,明早再啟程趕路。
陳妙之點頭答應,接著帶著一臉的新奇,看著甘禹和帶著她們離開主路,走進附近的荒野裡,用刀砍出一條塊空地,再撿了些柴禾生了一堆火。
她久居深閨,頭次體驗這樣的日子,覺得有意思極了。
甘禹和從身上的包袱裡掏出幾個乾餅子,就著火堆加熱後,遞給了主仆二人:“委屈你們了,等明日回了門裡,就有屋子睡了。
”陳妙之接過餅子:“還要多謝甘公子,救我二人性命,又處處照顧。
”說完她咬了一口餅子,陷入了沉默。
她扭頭看看甘禹和,後者一口一口吃著餅子,噴香的樣子。
又看了眼香浮,也斯文地一口口吃著。
陳妙之又看了一眼餅子,不信邪地再啃了一口,再度停下了嘴:這餅淡而無味,隻有一股淡淡的穀物清香,且十分粗糙,無論她怎麼嚼,都難以嚥下去。
甘禹和兩三口吃完了手裡的餅子,意猶未儘地舔了舔手心的碎屑,又看了一眼陳妙之:“陳姑娘怎麼不吃?”儘管腹內饑餓,但陳妙之還是搖頭將手裡的餅子遞還給了甘禹和:“我不餓,甘公子如果不嫌棄,可以將它吃了。
”她看得出甘禹和還未吃飽,自己又實在咽不下,還不如成人之美。
甘禹和也不謙讓,接過後又兩三口吃淨了餅子:“吃飽了就睡吧,明早還要起來趕路。
”陳妙之一愣,才意識到今夜要在這荒野中過夜了;一時間她些慌亂,覺得有失體統。
俄而她又想起,自己在遇匪那刻,就註定當不了大家小姐了,便又釋懷了,自覺以天為廬以地為鋪,也十分的暢快。
現在是初秋時節,天氣還不寒冷,略有一些涼氣,也被篝火的溫暖帶走了。
今日一日的兵荒馬亂,陳妙之累了一天的神經鬆懈下來後,便覺睏倦。
她依靠著香浮,昏昏欲睡。
在一陣又一陣的秋風中,終於合上了眼,沉沉睡去。
在入睡的那一刻,白天的經曆如走馬燈般在她腦海中閃過,將一切都串聯在了一起。
陳妙之猛地坐起:她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在毛大年堅決不肯透入買家姓名,還表現得視死如歸的時候,自己那種怪異感了。
因為毛大年,根本就是一個貪生怕死之人!在甘禹和以為自己失節,想要殺死他的時候,毛大年明明是十分恐懼的。
可說到將他送入官府時,他又談笑自若,完全冇有死到臨頭的慌亂感。
這說明,他知道進了官府不會死。
這也是他絕不說買家姓名的原因:他知道自己還會出來,還要繼續在這條道上混,所以不能壞了規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