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歌凰圖 第四章 禦前驚鴻
-
禦前驚鴻
女帝的珠旒微微一動。
整個明倫堂前陷入死寂,連呼吸聲都彷彿被凍結。所有人的目光都釘在那個突兀站起的瘦削身影上——衣衫不整,髮絲淩亂,卻挺直了脊背,像一柄出鞘的利劍。
“準。“
珠旒後傳來女帝平靜的聲音,卻像一滴水落入滾油,瞬間引爆全場。惜夕看到前排幾個衣著光鮮的應試者臉上露出譏諷之色,有人甚至不屑地輕嗤出聲。
“肅靜!“
謝司言一聲輕喝,所有雜音立刻消失。惜夕深吸一口氣,指甲深深掐入掌心。此刻她眼前浮現的卻是靳雲庭砸碎手機時那張扭曲的臉,耳邊迴響著那句“廢物“。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從心底湧出。
“陛下,國庫空虛無非收支失衡。“她的聲音不再顫抖,“開源節流是治標之法,但臣女以為,關鍵在於啟用民間經濟活力。“
她停頓一下,看到女帝的指尖在鳳座扶手上輕輕一叩。
“其一,改革商稅。現行五抽一稅率過高,建議階梯計稅——“她突然卡住,意識到自己用了現代術語,急忙改口,“即按交易額分級征稅,小商小販十抽一,中等商賈八抽一,僅對大商行維持原稅率。“
戶部尚書猛地抬頭,眼中精光爆射。
“其二,發行國債。“惜夕繼續道,看到女臣們露出困惑神色,立刻解釋,“即向民間借貸。朝廷出具票據,承諾按期付息,到期還本。這比加征賦稅更得民心。“
“荒謬!“一位紫袍老臣厲聲打斷,“朝廷豈能向百姓借貸?成何體統!“
珠旒後的目光轉向老臣,老臣立刻噤聲。女帝的聲音不辨喜怒:“繼續。“
惜夕的衣背已被冷汗浸透,但話匣一旦打開,現代經濟學的知識便如洪水傾瀉:“其三,設立國家錢莊。吸納民間閒散銀錢,低息貸給商戶,既盤活銀錢流通,朝廷又可從中獲利“
她突然意識到說得太超前,急忙收住。但為時已晚,整個明倫堂已是一片嘩然。幾位戶部官員交頭接耳,有人搖頭有人沉思。謝司言的目光若有所思地在她臉上停留。
最可怕的是珠旒後的沉默。
惜夕雙腿發軟,卻倔強地站著。突然,女帝抬手示意,侍立一旁的起居注官立刻捧上紙筆。
“細說錢莊之策。“女帝的聲音
禦前驚鴻
惜夕穿著嶄新的湖藍色官袍,腰間懸著鎏金腰牌,站在翰林院硃紅色的大門前。陽光照在“翰林院“三個燙金大字上,晃得她有些恍惚。
三天前,她還是朱雀大街上的瘋婦,如今卻成了天子欽點的翰林待詔。
“顏待詔,這邊請。“一名綠衣女史恭敬引路。
惜夕跟著穿過重重院落,沿途遇到的官員紛紛側目。有人好奇打量,有人交頭接耳,更有人毫不掩飾地露出輕蔑之色——顯然,她這個“瘋婦入翰林“的傳奇已經在朝野傳開。
“到了,這是您的值房。“女史推開一扇雕花木門。
房間不大,但窗明幾淨,書案上整齊擺放著筆墨紙硯,一旁的書架上堆滿典籍。惜夕深吸一口氣,指尖輕輕撫過案上的公文——這是她的戰場了。
“顏待詔,這是戶部送來的曆年賦稅冊子,陛下命您三日內整理出節流之策。“女史放下厚厚一摞賬冊,又壓低聲音,“對了,謝司言讓奴婢提醒您,明日早朝,陛下要聽您詳述&39;準備金製度&39;,請您務必準備周全。“
惜夕心頭一緊。她昨日在禦前侃侃而談,但真要落實政策,絕非紙上談兵那麼簡單。她必須確保自己的提議既符合古代經濟環境,又不至於觸動世家大族的利益——否則,她恐怕活不過三天。
翌日,天還未亮,惜夕便已起身。她換上正式的官服,對著銅鏡反覆檢查自己的儀態。這是她第一次以官員身份踏入太極殿,絕不能出錯。
“顏待詔,該出發了。“門外,女史輕聲催促。
惜夕深吸一口氣,推門而出。
太極殿前,文武百官按品階肅立。惜夕作為從七品待詔,位置幾乎排到了殿門外。她低著頭,卻能感受到無數目光在她身上掃過——好奇的、審視的、敵意的……
“陛下駕到——!“
女帝一襲明黃龍袍,珠旒輕晃,緩步登上禦座。殿內瞬間寂靜,唯有衣袍摩擦的窸窣聲。
“眾卿平身。“
“謝陛下!“
朝議開始,各部依次奏事。惜夕靜靜聽著,心裡默默梳理待會兒要說的內容。
終於,女帝的目光越過百官,落在她身上。
“顏待詔,準備金之策,可擬好了?“
所有人的視線瞬間聚焦過來。
惜夕深吸一口氣,出列行禮:“回陛下,臣已擬好。“
“講。“
“臣建議,朝廷設立&39;官錢局&39;,專司銀錢存貸。“她聲音清晰,“民間商賈可將閒銀存入官錢局,朝廷付其年息一分;同時,官錢局以年息三分貸予急需週轉的商戶,差額利潤歸入國庫。“
殿內頓時嘩然。
“荒謬!朝廷豈能行商賈之事?“一位緋袍大臣厲聲駁斥。
“此舉與民爭利,有損朝廷威儀!“另一位老臣怒道。
惜夕不卑不亢:“陛下,官錢局非為牟利,而是為盤活民間銀錢流通。若銀錢滯於富戶地窖,市麵缺銀,則商路蕭條,稅賦自然減少。“
女帝的指尖在扶手上輕輕一叩,殿內立刻安靜。
“繼續說。“
惜夕定了定神:“此外,官錢局可發行&39;銀票&39;,商賈憑票即可異地兌銀,省去長途押運之險。“
這一下,連戶部尚書都瞪大了眼睛:“這……這豈不是憑空造銀?若有人偽造銀票,豈不天下大亂?“
惜夕早有準備:“銀票須加蓋官印,並設密記,仿製者立斬。且每張銀票必對應庫中實銀,絕不多發。“
朝堂上一片爭論,女帝卻始終沉默。終於,她緩緩開口:“顏待詔,此策若行,你預估三年內,國庫可增收幾何?“
惜夕心跳如鼓,但她必須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數字。
“若推行順利,三年內,國庫歲入至少可增三成。“
“嘶——“殿內一片倒抽冷氣的聲音。
女帝的珠旒微微一動。
“好。“她隻說了這一個字,卻讓滿朝文武心頭一震。
“即日起,顏惜夕兼領&39;官錢局籌備使&39;,協同戶部擬定細則。退朝。“
惜夕走出太極殿時,雙腿還有些發軟。她成功了——至少暫時成功了。但她也清楚,自己已經一腳踏入了朝堂的漩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