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龍舞 第357章 宮中眼線
至於餘淵的歸來,他早就從不知堂那裡得到了訊息,驚喜倒是沒有,可期盼卻是滿滿的,畢竟自己這個兒子的手段他是知道的。更何況還有四個孫子孫女。餘夫人則更是關注這件事情。餘淵這才進府,餘夫人便得到了訊息追到了書房,幾句噓寒問暖後,直奔主題,問孩子都安置在哪裡了,長得都像誰?一連串的問題將餘淵問的應接不暇,最後沒有辦法,餘淵隻能想了一個折中之計,令送自己來的車夫,將餘夫人帶到他們臨時居住府上。餘夫人聞言大喜,他知道兒子和丈夫定然還有緊要的事情要談,等他們談完了,還不知道天到了什麼時候,太晚了自己也不方便出府,這樣最好,兩不耽誤。於是答應下來,隨即到後宅喊上丫鬟,將自己壓箱底的那些寶貝還有一些得到不知堂傳訊餘淵有了孩子後,她連夜親手趕製的小衣服都帶上,樂嗬嗬的便前往餘淵臨時住所去了。
而這一邊餘淵這和餘長風二人開始梳理手中掌握的訊息資料,分析這滄海皇宮內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二人統計下來,這一晃,滄海皇已經一個多月沒有上朝了,而且沒有任何人見過滄海皇,就連皇宮裡不知堂安插的那些眼線也沒有皇帝的一點訊息。這些耳目雖然在皇宮內隻是最低階的雜役,可總歸能夠聽到一點皇帝的訊息的。古怪的是,連他們也沒有聽到滄海皇的任何資訊。餘長風也曾親自到孟乘風的府上去拜訪,可這位滄海皇的近臣同樣一臉茫然,不知道滄海皇發生了什麼事情。雖然他表現的非常自然,可餘長風還是看出來了,這位權臣一定知道一些秘密,卻不方便和自己說出來。由此可見,滄海皇定然是遇到什麼麻煩了,連孟乘風這個鐵杆的忠臣也沒有辦法。看來這麻煩可不小啊。
二人商量了一番,最後餘淵確定,滄海皇要麼就是被人挾持,要麼就是失蹤了,隻有這兩種情況才能出現如今的結果。好訊息是滄海皇肯定沒死,若是死了,七個皇子此時定然已經鬨翻了天了。至少要爭出來一個坐上皇位的。而且孟乘風也不會什麼都不做,他定然會按照滄海皇的喜好和思維,選擇一位皇子上位,繼承大統,天下不能一日無君,此事也不是能夠躲過去的。所以,種種跡象表明,隻能是滄海皇發生了意外,孟乘風在等,等最後的結果。至於發生了什麼事情,餘淵雖然此時修為通天,他也不敢輕易放出神識深入皇宮,當年那個老和尚的事情他還記憶猶新。而這次回來,他的一個目的也是要解決掉這個隱患。事後他琢磨了一下老和尚的修為和身份,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卻又理不清頭緒,所以,他原本計劃是和滄海皇攤牌後,轉頭就去尋那老和尚,探個究竟。然而天不遂人願,滄海皇竟然先出了事情。他念頭飛轉,如何探聽滄海皇的虛實呢?孟乘風?龍瀟月還是……突然間他想到了一個人,隨口問道,「爹,皇帝身邊有個小太監,叫做餘德順的你可聽說過?」
餘淵這樣問不過是隨口一說而已,他也知道以餘德順的地位,就算是拉上了關係,也不是一兩年能夠進入權力核心圈的,不過是說到皇宮內苑之中的眼線,偶然想起來,當初自己佈下的一步先手棋而已。誰知道餘長風聞言竟然愣了一下,而後道,「餘德順?此前那個給我傳聖旨的小太監,我聽旁邊的隨從喊他德順公公,卻不知是不是姓餘?」
「嗬嗬嗬,天下怎會有這樣巧的事情,若真的是餘德順,這件事情倒是有突破口了。」隨即餘淵將他此前燒冷灶,拉攏餘德順的事情和餘長風說了一遍。餘長風不由得撫掌大笑,自己這個兒子眼光還真是長遠,隻是不知道那小太監是不是個念舊的人。看樣子此時他能夠混到傳聖旨的差事,想來地位已經不低了,是不是還需要一個五品的密衛千戶扶持,可就另當彆論了。對此餘淵也感到意外,他知道這小子會來事兒,沒想到竟然爬的這樣快。不管對方認不認他,先走一步算一步吧。等二人商定了對策,天色已經昏暗了下來,太陽最後一絲餘暉也將消散。這邊下人傳話,可以用飯了,餘淵二人這才從書房裡麵出來。不想二人一番密談,竟然持續了這麼許久。連餘夫人都已經回來了。
席間,餘夫人忍不住的一個勁兒的在誇幾個兒媳婦端莊大方,長得好看,兒子有福了,更多的則是和餘長風形容那些孫子孫女,一個個白白胖胖的真的討人喜歡。眼神中滿是慈愛和不捨。餘淵頓時明白了,老孃這是捨不得孫子孫女啊!他想了一下,方纔開口道,「娘,你若是喜歡,明日便搬到我那邊去住好了。正好我和爹爹平日裡還有許多事情要商量,家中總要有個人來主持大局。」
「呃……這個,你現在的身份,怕是不方便吧。」餘夫人雖然不大過問餘淵和餘長風的事情,但她也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身份是不能曝光的。所以儘管心中十二分的願意,卻還是以大局為重,反問餘淵道。
「不要緊,現在滄海皇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估計是沒有功夫過問這些事情了。而且我現在的修為,已經不用顧忌太多了,在千萬大世界之前,我也要和他攤牌的。」餘淵無所謂的說道,他也想在離開家之前,多享受一些家庭的溫馨。
「那就好,那就好。」餘夫人光顧著開心自己能夠天天看到孫子孫女,反倒沒注意餘淵口中說的大世界的事情。即便是聽清楚了,她也以為不過是一個地名而已。
該談的事情已經和餘長風商量的差不多了,晚飯後,一家三口又談論了一些家常,隨後餘淵便離開了餘府,回到了臨時下榻的府邸。此時府內眾人也已經休息下了,和幾女還沒有成親,自然不方便住在一處,餘淵依舊自己一間房,便悄無聲息的翻牆而入,直接休息了。
次日清晨,餘淵喊來李傳智,親手寫了一張紙條,令他想辦法交給皇宮裡一個叫做餘德順的小太監。李傳智接過來一看,內容倒是簡單「家兄遠歸,望得空赴四海樓小聚。」落款——兄字。倒是沒有其他隱秘的事情。於是領命出去,喊來和宮中有關係的眼線,令他想辦法傳遞進去。這李傳智的辦事效率還挺高,大約過了一個時辰,便有人回信,已經將信件傳遞給了餘德順,並且帶回了口信,午時四海樓見。餘淵聞聽暗自點頭,由此可見這餘德順還是念舊的,不然以他現在的身份,大可以隨便找個藉口搪塞。當然了,也不排除此人心機深厚,另有所圖。不管如何,臨近午時還有一段時間,餘淵要先趕往四海樓了。
這四海樓是皇城中的一座酒樓。這酒樓也是有些特色,從規模上看,不過是二層小樓,下麵是散台,上麵是包間。合計起來,不過是十幾桌的規模。可偏偏每日這十幾桌席麵全都爆滿。要定桌必須提前三日,否則根本排不上號。當然了,這也不是說誰提前三天都能訂到的。這裡一道菜動輒十幾兩銀子,莫說是平頭百姓,就算是普通商戶都消費不起。而且,就算是你有銀子,也未必能夠吃到那四道頂尖的菜肴。還要看後廚大師傅那一天有沒有時間。
對,就是四道菜,紅燜青龍筋,涼拌羅刹眉,清蒸石斑,素炒海膽。這四道菜乃是這裡大師傅的絕活。前兩道,就算是滄海國最有名的老饕連續吃了十天,都沒吃出來是原材料是什麼。每一次吃入口都是不同的味道,但最後吞下肚子的時候,口舌之間留下的餘韻卻次次相同。後兩道菜,雖然一聽就知道是什麼原料,可味道卻又是彆家根本做不出來的,同樣沒有人會知道用了什麼輔料。正是這四道菜,才令四海樓名滿皇城,開業六七年了,天天爆滿。當然也有人想要挖牆角,將後廚的大師傅挖走,可惜人家大師傅就住在店裡,很少出來,連見麵的機會都沒有,何來挖牆角呢?還有些店鋪,自認為有一點後台,竟然雇人前往四海樓,打算將那大師傅劫持,要麼為己所用,要麼吐出秘密,要麼,嘿嘿世上就再也沒有這四道菜了。可奇怪的是,不管他們派出去多少人,最後都是石沉大海。連個浪花都激不起來。而四海樓呢,依舊照常天天營業,也沒聽說發生什麼事情。剛開始的時候,那些雇主還以為是那幫人拿了錢不辦事兒,可後來一打聽才知道,那些受雇之人,此後便失蹤了,再也沒有出現。這時候他們才反應過來,這個四海樓不簡單。可那又有什麼辦法呢,軟的不行,硬的還不行,隻能背地裡說人家壞話了。於是,一個關於四海樓用人肉入菜的傳聞便傳開了。
這個訊息當然可怕,官府還派人到後廚查了幾次,卻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有,也隻能作罷。而四海樓依舊賓朋滿座,絲毫沒有受到影響。來吃飯的都是些達官貴人,钜富豪強,他們在乎的隻是飯菜好不好吃,誰還在乎原料是不是人肉,就算是人肉嗬嗬,又如何?餘淵之所以定在四海樓,那是因為四海樓乃是不知堂的一處塘口,那後廚掌勺的不是彆人,正是當年在罪島開小飯館的李解牛,這家夥不但一手解牛刀法快的出神入化,賭術極高,對於烹飪一道更有研究。他也是不知堂第一批從罪島放出來的管事之人。
餘淵這邊也不方便帶彆人,而是一個人信步向四海樓走去。這四海樓就在西城,距離餘淵下榻的府邸並不遠。大約十幾分鐘便能夠走到,此時距離午時還有一段時間。大約多半個時辰,餘淵去這樣早不過是想要找李解牛敘敘舊。畢竟當年他和李解牛學了不少賭術,雖然沒有師徒之名,卻有師徒之實。在那個枯燥的童年中,唯獨這份賭術還算有趣兒,給餘淵的童年留下了一段快樂。很快餘淵便來到了四海樓,隻見小樓裝潢並不華麗,卻有著一股儒雅的味道,入眼一看便會知道是師父白無相的手筆。那匾額上麵的四海樓三個大字,自然也是師父提筆寫下的。他舉步向內走去,一個長相清秀的小二已經快步迎了上來。從對方輕盈的腳步之中,餘淵已經看出,這小子的修為不低。
「客官,您老可有提前定位置?」那小二開口問道。
「我……定了,東海觀潮雅間。」餘淵想了一下,才開口道。
「這個?你老沒有記錯?」那小二麵帶狐疑,東海觀潮雅間那是四海樓的秘密。整個四海樓樓上一共十二個包間,分彆按照東南西北四海命名,每一海包括三個包間。卻隻對外開放十一個,其中東海觀潮雅間並沒有掛牌,乃是一個暗閣,專門為了不知堂重要人物會麵設立的。眼前這個青年,上來就道出了四海樓的機密,若不是自己人,怕是要有麻煩了。所以他纔有此一問。
「沒錯,就是東海觀潮。」說罷餘淵提起長衫的下擺,邁步又上前了一步,正好露出腰間掛著的那塊不知堂的堂主令牌。此時他也是在試探那個小二,若他是不知堂內的弟子,自然認得這玉佩,如果不認識,自己就要找掌櫃的了。
「客官……」那小二上前剛想攔住餘淵,卻正好看到了那塊令牌,頓時腦袋嗡的一聲,這東西他是見過,暗這種材質的,聽說隻有堂主才能佩戴。當下腦子裡轉悠的全都是關於堂主的傳說。人也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