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遠東匹夫 > 第四十一 魔改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遠東匹夫 第四十一 魔改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擲彈筒,被稱為二戰時期日軍輕武器的巔峰之作,曾讓他的美國爸爸吃足了苦頭,放全世界也是一流的裝備。

樺川縣之戰:2門**式擲彈筒,外加1個基數的彈藥(每門16枚);

雙鴨山秘營之戰:3門**式擲彈筒(日軍小隊)
6門大正十年式擲彈筒(靖安軍2個連),外加17個基數的彈藥殘存。

冇錯,明山隊兩次戰鬥中繳獲的這11具擲彈筒,外加三百枚出頭的彈藥,便是楊鑄實現“火力覆蓋”的關鍵。

公正來講,雖然擲彈筒從某種意義上來,是一種簡化掉的迫擊炮,50的**式榴彈裝藥量140克,破片657,甚至比同時期蘇聯和美國的步兵輕型迫擊炮的殺傷力都要高,

但要想僅憑11門擲彈筒就想把武器裝備強了明山隊一大截的水上軍轟的哭爹喊娘,那無疑是在說笑話……更何況這11門並不都是赫赫有名的**式,裡麵還有6門威力弱了老大一截的老舊大正十年式擲彈筒,這就更加聽上去不靠譜了。

嗯。

的確,隻靠著繳獲的那一堆榴彈、煙霧彈、燃燒彈肯定不現實。

但如果這些彈藥不小心經過了魔改呢?

………………

戴著防毒麵具,身上綁著幾大塊木板,腦袋上頂著一口錫鍋,連手上都套著棉手套的楊鑄正小心翼翼地攪拌著陶缸裡那堆瀝青般的物體。

“老田,彆再吹火了,把透熱孔堵小一點,不然我怕炸!”

楊鑄朝著五米開外的一名漢子喊道,手上的動作卻是越來越快。

漢子應了一聲,麻利地夾了一塊石塊往火坑裡一卡;頓時,湧進地下通道裡的火苗被擋住了一半。

這種在地上挖兩個火道相連的坑,由一邊負責提供和控製溫度,另一邊負責熬煮加工的方式,其靈感來源於達科他火坑的設計,隻不過由於楊鑄這邊熬煮的東西不能見明火,而且對溫度特彆敏感,所以才把地下相連的火道挖的特彆長,足足有四米半,以免自己不小心飛上雲端看風景。

“翻垛的,吳老三那邊問,還需要再加切好的橡膠顆粒不,要加的話他們馬上抬過來。”

同樣戴著防毒麵具的三銃連同兩個明山隊員拿著大蒲扇在空中使勁扇,免得套缸附近的油氣含量過高產生爆炸。

楊鑄擦了擦鏡框外麵的水汽,拿起一根樹枝從缸裡挑起些許“瀝青”湊在麵前看了看:“先不急,試試看成色再決定要不要加橡膠。”

說著,跑開了十餘米,將手上拎著的樹枝靠近了火源。

嗤哄~

指甲蓋大小的瀝青在猛烈的燃燒中炸開,變成星星點火落在地上。

看著地麵上依舊猛烈燃燒的火焰。

楊鑄想了想:“應該夠用了,不用再加橡膠了……關火,蓋上蓋子!“

說完,又對遠處喊了聲:“小五子,汽油和橡膠的新增比例記下來了冇有?”

小五子趕緊跑了過來,吝嗇鬼似的將一個本子亮了亮,旋即死死抱在懷裡:“翻垛的,都記下了,甚至就連熬煮時的溫度和攪拌的速度我都全記下來了……你放心,除了七爺和你,誰也不讓看。”

楊鑄翻了個白眼,心說這種原始的不能再原始的凝固汽油製作方法還需要當成寶貝護著?

跟真正的凝固汽油彈相比,這玩意弱爆了好吧。

也就是拿來對付意誌力薄弱的水上軍和裝備孱弱的陸軍馬鹿,要是換成蘇德美這樣的對手,人家看都未必稀罕多看你一眼。

冇錯。

這便是楊鑄的“魔改三計劃”之一,將這些擲彈筒的彈藥改裝成為原始版凝固汽油彈。

這玩意雖然在曆史上凶名赫赫,但如果不追求極致威力的話,但凡你有一個肯在課堂上延展點有趣知識的化學老師,隻怕初中生都做的出來。

將汽油與碾碎的橡膠屑/顆粒混合,緩慢加熱攪拌,使橡膠部分溶解於汽油,形成粘稠的膠狀物,使其爆炸後形成難以撲滅的大火和濃煙……原理是不是很簡單?

說實話,也就是明山隊如今手裡冇有白糖和白磷,氯酸鉀,以及可以提取氯酸鉀的火柴也少的可憐,要不然再讓七星砬子兵工廠倖存下來的那幾個老師傅幫忙設計製作一個鋁熱-白磷引信,瞬間超高溫之下,保準發擲彈筒就能摧毀一艘小艇。

想到這裡,他取下頭上的防毒麵具和那一身可笑的防護裝備,走進三十米處的一間拚接而成的超大號帳篷中。

“彪叔,高爆炸藥取的咋樣了?”

楊鑄小心翼翼地避開滿地的榴彈,盯著帳篷中間那幾個看起來跟後世補鞋匠用的鐵氈有幾分相似的玩意看了一會兒,然後走到某人身後,輕輕問道。

正在一邊咳嗽,一邊杵著柺杖指導輕傷員拆卸不同類彆彈藥的程式和注意事項的劉彪扭頭,

看見來的是楊鑄後,被打斷指導的躁怒一下子煙消雲散,臉上露出笑容:“哦,是翻垛的啊。”

做出了個請的姿勢,一邊哆嗦著身子,一邊吃力地杵著柺棍向營外走去:“弟兄們雖然身子不怎麼方便,但手腳還是很利索的,307枚各式炮彈,現在已經拆了快兩百枚了,最多到晚飯時節,所有的炮彈都能拆完。”

說著,躬著身子撕心裂肺地咳了一陣,劉彪喘了幾口氣,這才繼續說道:“放心,全部嚴格按照翻垛的吩咐,除了煙霧彈不去動它之外,**式榴彈保留兩成的高爆炸藥,大正十年式的榴彈保留三成半的高爆炸藥,燃燒彈則是全部將裡麵的藥粉取出……取出來的藥粉全部分類封存在罐子裡,貼有對應的標簽和重量。”

明山隊的山訓,軍工類的生產製造必須全部由本家弟兄親自操作,家眷和外人甚至不被允許靠近相關營地50米。

所以即便是情況緊急,但也隻能征集了一批隻受了些輕傷的隊員集中在一起,一些配合著楊鑄熬煮原料,另一些一邊接受劉彪這個老工匠的培訓,一邊忍著傷痛拆榴彈。

對於這條山訓,楊鑄罕見的冇有任何腹誹的意思,而是點了點頭:“那就好……對了,彪叔,可能要麻煩你分一半弟兄過來了。”

“那邊的原料已經熬好了,但為了保證效果,等到那罐橡膠汽油溫度稍稍降下來,就得立馬灌裝了……汽油揮發的太多的話,會影響效果。”

劉彪頓時一凜:“放心,翻垛的,保證不耽誤你事。”

說罷,朝著裡麵喊叫了幾聲。

很快的,**個隊員便在劉彪的吩咐下,抱著罈子快步跑向那罐橡膠汽油。

交代完事情,楊鑄點了點頭,就打算轉身離開。

孰料劉彪卻是叫住了他。

“翻牆的,我知道你見識廣,學識多,明山隊上上下下百多號弟兄也很服你那些神鬼莫測的手段。”

“大夥兒現在猜得到你肯定是想用擲彈筒,是想用這些換了芯肚的炮彈對付水上軍的那些炮船和鬼子……我也相信,有資格讓翻垛的你親自冒著危險熬煮的料子,肯定很凶猛。”

微微猶豫了一番,劉彪終究還是把自己的擔心說了出來:“可是翻垛的你想過一個問題冇有,這些換了芯肚的炮彈就算再凶猛,說到底也得打得中那些躲在幾百米開外的炮船才行;”

“而擲彈筒這玩意,實話實說,我們七星砬子兵工廠以前也仿過幾批,這東西在鬼子手裡好使,可換在彆人手裡,那準頭可著實是一言難儘呐!”

劉彪說出了擲彈筒最尷尬的一個問題。

誠然,這玩意在戰場上的表現可謂是令人記憶深刻,幾年後的美國大兵寧願麵對一輛89式中型坦克,也不願意麪對上一個擲彈筒小組。

可問題是,這玩意的上手難度實在太高了。

彆說那些偽軍和乙種師團了,就算是甲種師團,抗戰中後期補充上來的那近百個野戰師團,也冇有多少人能真正把這東西玩明白了。

簡單來說,這東西在經過嚴格訓練的老兵手裡,堪稱是狙擊炮一樣的神器,但放在其他人手裡,卻是根幾乎冇有什麼準頭可言的燒鐵棍。

彆說明山隊在過往的戰鬥中並冇有繳獲擲彈筒的射擊諸元了,就算是有,那準頭也決計不是一時半會能練出來的。

從客觀的角度來講,劉彪的這番好心提醒,無疑是切中了楊鑄計劃的死穴。

水上軍雖然意誌力薄弱,但又不是真的白癡,你見過那支水軍會把自家的炮船停在岸邊不動,乖乖讓你打的麼?

少則上百米,多則幾百米的距離,足以讓這些擲彈筒毫無用武之地了。

孰料楊鑄卻是笑了笑:“這個問題一開始七爺和張隊長他們就提醒過我了啊……放心吧,我有辦法。”

有辦法?

劉彪不可思議地看著眼前的年輕人,差點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聽……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