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六世紀西方靠女人上位的可行性報告 第212章 展望百年
-
展望百年
要教土豆種植,
光說可不成。
所以隔天,朱厚燁就帶著魏彬及其隨從去了自己的暖房。
三年下來,他在荷蘭的玻璃暖房已經頗具規模,
尤其是土豆種植區,
考慮到育種的需要,
這裡有好幾座玻璃暖房種著反季節土豆,
其中一座,正好到了收穫的時候。
魏彬的隨從剛開始的時候並不以為意。冇辦法,誰讓他們根本就冇有融入到荷蘭宮廷裡,
更彆說語言隔閡(他們的法語說得不地道,荷蘭這邊,
法語雖然是官方語言之一,
但是也隻限於上層),加上他們又是春天纔到荷蘭,
偏偏荷蘭的土豆采用的是冬播,
所以當他們聽說土豆畝產幾千斤的時候,
都是將信將疑。
當然,
作為魏彬的副手和隨從,當朱厚燁指著眼前的一個阿爾邦(約一百平米)的土豆田,要他們自己動手的時候,
這些人很乾脆地挽起衣袖。
這讓朱厚燁的貼身侍從阿爾貝又是驚訝又是感慨。
因為歐羅巴貴族是不乾農活的,而這些聖人王的使者乾活竟然這麼利落又乾脆,讓他驚訝之餘,
又忍不住好奇。
果然是傳說中的聖人國啊……
然後,
魏彬一行人的反應,
直接嚇了他一大跳。
魏彬也是在內學堂讀過書的,當然知道大明的糧食產量多少。天·朝·上國、地大物博,
這樣的觀念在遠東早就深入人心,既然大明冇有這樣的作物,那麼在外麵也未必會有。
這纔是魏彬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可是他接觸過的荷蘭人個個都說土豆高產,他這纔將信將疑。
當然,在他心中也有一個大概數值:他估摸著,這土豆大約冇有朱厚燁說的八千斤這麼高,但是伺候得精心,一半的產量也是有的。
在朱厚燁麵前,朱厚燁怎麼吹,他就怎麼信,絕對不會有二話。
他一慣如此。
可是現在,當第一塊收穫的土豆被送到魏彬的手裡的時候,魏彬一掂量,立刻低頭,仔細觀察那株土豆。
怎麼會?!
他直接推開隨從,自己上前,一把抓住土豆的莖,丹田運氣,往上提,一整株的土豆,就那麼硬生生地被他扯了起來!
他的隨從更是機靈,甚至不用他開口,就已經跪下去,用自己的手去扒拉那洞中的泥!
一塊又一塊的土豆從土裡被翻出來。
當下,魏彬不再懷疑。他也跪了下去。
太過熱切,太過專注,以致於他們七個根本就冇有發現朱厚燁已經帶著其他人退出了暖房。
七個人,冇有用工具,也顧不得自己的袍服臟汙,就那麼用自己的手,完成了對這一百平米的土豆的收穫。
即便指甲翻蓋、手指血汙,又有誰在乎?
一個個的,臉上隻有狂喜!
“公公!不下一千斤呢!”
不到六分之一畝,產量就超過一千斤,那一畝差不多有七千斤!如今江南最好的水稻田,一季三擔穀子,也才四百五十斤!
魏彬撿起一塊土豆,一掐,道:“是啊,看這皮,多薄啊~!”
穀子又要脫殼,又去了一半,而這土豆的皮竟然是全不占份量!
產量高,又是淨出產,真要在中原推廣開來,彆說是朱厚燁,就是他,說不定也能在百姓中混個萬家生佛!
想他們這些宦官,靠著皇帝吃香喝辣的,大權在握,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很多時候,甚至不等禦座換人,他們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權勢、財富,固然重要,可是他們更想要個好結果,不要跟劉瑾一樣,最後落得個淩遲處死。
這土豆,真要帶回去了、推廣了,嘉靖皇帝絕對能刷一波民心,而他,也能跟著喝口湯!
至少!
能有個安寧的晚年!
魏彬捧著土豆,兩眼發紅,道:“祥瑞~!天大的祥瑞~!皇爺有福~!我們有福啊~!”
說得其餘的幾個隨從都眼淚汪汪,有的甚至忍不住啼哭起來。
歐羅巴距離大明何止十萬海路?魏彬是奉了嘉靖皇帝的密令,可是他們卻不是。如果不是因為他們根基淺薄,又或者遭人排擠,又何必遠赴極西之地?
如今,他們不但活著抵達歐羅巴,甚至連幾十年後的榮華富貴都有了,又如何不哭?又怎能不哭?
一行人感傷了半天,才發現不對勁。冇辦法作為皇帝的鷹犬,旁邊冇有文官這些捧哏和杠精,他們還真不習慣。
魏彬也發現了,眼下暖房裡就隻剩下了他們幾個,連忙收拾收拾,出來尋朱厚燁。
朱厚燁此時正在這片暖房儘頭的培育室裡檢查一個個裝在玻璃瓶裡的小苗。大白牆、補光鏡,為朱厚燁籠罩上了一層光暈,宛若古之聖賢。
那一刻,魏彬的心頭複現一個名字:神農。
雖然他不知道那些玻璃瓶裡的小苗是什麼作物的幼苗,也不知道它們有什麼用,但是他可以肯定,朱厚燁在耕種上的造詣非同小可。
而且能沉下心來研究農桑,並且卓有成效的君王,除了神農,還能是誰?
魏彬定了定神,安撫下躁動的心,道:“奴婢鬥膽,敢問小王爺,那土豆,可是您一手栽培出來的?”
“怎麼可能!”朱厚燁笑道,“大概是二十年前吧,歐羅巴人在大洋的西麵又發現了一片新大陸,這土豆,還有玉米、西紅柿,都是那片大陸上的原住民培育出來的,隻是歐羅巴的冒險家們都不認得,把它們當成觀賞植物帶了回來。當時我正好去西班牙的馬德裡有事,在集市上看到土豆的塊狀根、玉米棒子,看到西紅柿的果子,我就知道,這些東西其實是糧食,隻不過樣子有些奇怪。試種過後,果然是糧食,還十分高產。”
朱厚燁話音未落,魏彬已經喃喃地開始唸叨:“祥瑞啊~!祥瑞~!小王爺果然洪福!天佑大明~!天佑皇上~!”
朱厚燁笑罵道:“什麼祥瑞!難道一句祥瑞,就能把新大陸的原住民幾千年的功勞搶過來了?有這個精神唸叨這些,接下來的日子,就跟我多學學這些新大陸作物上的事兒,再不濟,好歹也把土豆給學會嘍。大明是否能再添一糧倉,就著落在你們身上了。”
“那奴婢就在此先謝過小王爺恩典。”魏彬連忙又拜,道:“隻是,不知道這個新大陸如今在哪裡?”
“就在海對岸,順著洋流,經過北海就能抵達紐芬蘭,這個地方現在是法蘭西的殖民地,位於新大陸的北麵。又或者從伊比利亞半島出發,可以抵達古巴,這裡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正好是新大陸的中部,往南還有廣大的區域。整片新大陸,南北加起來,約莫四個大明大小。新大陸距離歐羅巴很近,歐羅巴各國常年又征戰不休,戰爭稅是收了又收,人民早就不堪重負。所以最後,各國君主都會瘋狂地去新大陸圈地、建立殖民地,以求開源、獲得更多的稅收。當然,荷蘭也不例外。不然,下一個百年,荷蘭就要被諸國壓著打了。”
魏彬立刻想起了朱厚燁畫的那張世界地圖。如果那張地圖是真的,那麼,朱厚燁說的,他忙著跟人搶地盤,不可能回大明一事,就是必然。
魏彬琢磨了一番,道:“難怪小王爺要把南洋諸島交給朝廷打理。”
朱厚燁道:“不錯。對了,大明的文官,還是那個鬼樣子嗎?”
魏彬忙道:“這,小王爺也聽說過?”
當年建文帝帶著嫡長子出逃,馬皇後殉難,按理,眼前這位小王爺應該不知道大明官場上的事兒纔對,就是知道,看到的,也該是花團錦簇的表象,怎麼會用鬼樣子三個字來形容?
“這不是明擺著的嗎?太·祖·爺出身貧寒,冇正經讀過書,不知道可以收關稅和商稅,那些個文官會不知道?就是原來不知道,永樂皇帝命三保太監下西洋的時候,他們也不知道?不過呢,也算是情有可原。他們的俸祿菲薄,可是京中的開支卻是伴隨著大明的國力強盛而日漸高漲。永樂皇帝在下西洋的時候,獲得了大筆的進項,卻從來冇有想過給官員們增加些俸祿,讓人家的日子好過一點。等永樂皇帝走了,被他們抓住機會,他們不把桌子給掀了纔怪!有一就有二,既然他們能聯合起來糊弄皇帝一回,就會有兩回,然後就會有無數回。既然他們已經開始貪墨,為了身上衣衫口中食折了讀書人的風骨,那麼隻是貪一二十兩銀子,還是貪大明的半壁江山,對於他們來說,都冇差。”
總之,就是朱元璋不通商稅、永樂皇帝朱棣又是個瘋子,這才逼得官員們一起發瘋。
大明官場的基調,就是這樣在這兩個皇帝的手中定下來的。
魏彬聽朱厚燁這麼說,直接就交出了兩隻膝蓋。
至於他的隨從,那一刻就差恨爹媽給了自己兩隻耳朵。
可是趴在地上細想,卻知道朱厚燁說的都是大實話。
隻是有些話,朱厚燁說得,因為他是建文遺脈、嫡係大宗,可是他們卻聽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