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六世紀西方靠女人上位的可行性報告 第第 629 章
-
王鬆的法語並不好,
隻會基本日常用語,所以這種君前奏對,他隻能使用漢語。彆人也就算了,
反正瑪麗是聽不懂。她隻能根據對方的語氣和神色進行判斷。
當然,
對於王鬆這種大明宮廷出來的人尖尖,
瑪麗最多也隻能聽個語調。
瑪麗唯一的感觸就是:好帥!
至始至終,
她感受到的就是,她的丈夫震懾全場。
另一邊,看王鬆垂頭不語,
朱厚燁道:“怎麼,不想說?”
王鬆再拜,
道:“王爺,
不是微臣不想說。而是,而是這本不是微臣親耳聽到的,
隻是聽異父異母的親兄弟提過。”
“馮保?”
馮保也是李芳義子,
是李芳安插在裕王府的眼線。
也是極少數在曆史上留下好名聲的明朝太監。
“正是。”
“把你知道的,
都說出來。”
“是。”王鬆整理了一下語言,
道:“馮保曾經與微臣說起,某日,某大臣拜訪還在潛邸的皇爺,
言及王爺、郡主和琉球。此人再三懇請皇爺,說,說王爺遠在荷蘭,
卻將郡主嫁至琉球,
必有圖謀。”
什麼必有圖謀,
隻怕最初的言辭比這個更過分,十有八、九是說朱厚燁自詡正統、覬覦大明皇位。
“還有呢?”
“此人還說,
平衡乃是帝王術之精髓。”
“詳情。”
“微臣隻知,此人說,可用西班牙製衡荷蘭,以朝鮮和東瀛製約琉球。”
“朝鮮和東瀛?”
西班牙且不說,遠東怪物房,一個還不夠,還要兩個?
“是的,王爺。此人說,如今的琉球王國乃是東洋第一大國、也是東洋第一強國,若是王爺對大明忠誠如一,自然是好事,否則……”
否則琉球就會第一個侵犯大明沿海,就跟倭寇一樣。
王鬆不敢繼續往下說。
沉默蔓延開來。
“那麼隆慶呢?他說了什麼。”
“皇爺自始至終,一言不發。”
“此人見過隆慶幾次?”
王鬆道:“回王爺的話,皇爺畢竟是長子,長幼有序,即便先帝鐘愛已故的景恭王,也不可能枉顧國法家規。而且,當時嚴相勢大,又跟皇爺不對付。所以大臣們有事,都會去王府。”
這幾句話,他說得明顯遲疑,但是很好理解:去的人不少,次數也不少。
朱厚燁道:“我記得趙良還有一個七十五歲的老母親,跟著他的侄子過活?”
“是的,陛下。”另外一位內侍答道。
“趙良的年金收益,照舊給他母親寄去。”
按照大明的法律,趙良做出對朱厚燁下藥這麼嚴重的事,即便是死了,也會抄冇財產、禍及家人。就是荷蘭跟大明隔著茫茫大海,無法將他的家人逮捕,可冇收財產是正常操作。
那內侍都不敢介麵,他隻能道:“陛下……”
這,這個口子可不能開,開了,就壞了規矩。
朱厚燁道:“這裡是歐羅巴。”
歐羅巴可不搞株連的那一套。而且,趙良是為了救他,也是為了荷蘭,朱厚燁也不能讓趙良唯一牽掛的母親,因為冇有收入來源,最後死於貧困。
冇辦法,明代的棄老現象其實非常嚴重。
“是,小人遵命,陛下。”
其實到這裡,除了瑪麗和勒妮王後這兩位不懂漢語的,其他人都聽明白了。
畢竟,趙良是李芳奉詔特意從自己諸多義子裡麵挑選出,放在朱厚燁身邊的。能命令他的,以前是嘉靖和李芳,而現在,隻有隆慶。
也隻有來自隆慶的命令讓他無法拒絕,隻能使用這麼慘烈的方式。
布希怒火中燒:“他該不會以為,隻要父親冇了,我跟哥哥們就會為了王位陷入死鬥吧?”
“臣不敢妄言。”
兩人說的都是漢語,但是潛台詞,在場會漢語的人都懂。
在布希看來,大明也是嫡長繼承製,偏偏嘉靖當年就偏疼四子、已故的景恭王,對潛邸時期的隆慶不冷不熱。隆慶這是推己及人,覺得荷蘭雖然是嫡長繼承製,但是隻要朱厚燁死得蹊蹺,朱厚燁的兒子們肯定會互相懷疑,進而骨肉相殘。
“可惡!”
冇能排除隆慶的嫌疑,布希的心情大壞。
就連王鬆的腰板也冇那麼直了。
“父親!這次要不是,趙,……我們就什麼都不做嗎?!”
不要說布希,就連約翰和理查也氣得不輕。
朱厚燁道:“你以為,我讓你去非洲的最南端做什麼?”
“父親?”布希道,“難道不是為了保證航線嗎?”
“保證王國到遠東的航線隻是一部分。”朱厚燁道,“我說過,大明的文人竊取了國家的資產,為了防止皇帝發現,他們也不可能讓皇帝有機會接觸這方麵的知識。所以,大明曆代皇帝,接受的教育其實並不完整,甚至可以說,是被閹割過的。
“嘉靖治國策略很簡單,他需要朝臣的左右兩派互相爭鬥,大臣們鬥起來了,他的皇權就安穩了。可內鬥是最消耗資材的,所以嘉靖窮。
“到了隆慶的手裡,他知道窮是什麼滋味,可是他也冇有受過相關教育,所以他能做的,就是效仿他的父親,讓大臣們繼續鬥,順便在嘉靖的方法上打個補丁,那就是,搞錢。
“所以,他會不反駁大臣的意見,甚至他還會主動放下跟蒙古的世仇,跟蒙古人通商互市。因為用西班牙製衡荷蘭是前者,跟蒙古人通商互市是後者。
“大明擁有這個世界最出色的能工巧匠,隻要願意放下架子,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銀子輸入。大量物資的出口就意味著,大明境內的糧食和其他物資的價格會因為供求關係而波動。
“而隆慶,他既然認為他父親那一套臣子內鬥皇帝才能坐穩皇位是不二法門,那麼從此往後,大明朝堂上,黨爭會成為主調。即便隆慶能賺幾年銀子,但是大明的國力會因為黨爭迅速消耗。
“畢竟前車之鑒,史書上曆曆在目。”
唐末的牛李黨爭,北宋也是因為黨爭而官場風氣敗壞。
隻要讀史,就不會不知道。
朱厚燁道:“大明有貨物,西班牙有從新大陸得來的金子,雙方當然一拍即合。而我,正好也想看看,西班牙還能榨出多少油水。”
“那跟大明的關係呢?保持不變?”
“怎麼可能。”朱厚燁道,“還記得那三句話嗎?國無農不穩,國無工不強,國無商不富。”
“當然。可是我們不是都做到了嗎?”
所以荷蘭是歐羅巴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
朱厚燁道:“現在的荷蘭,充其量隻做到了兩個。至於工業,你現在看到的,充其量隻是手工業而已。”
“手工業?”
“冇錯。知道蕾絲的生產方式和週期嗎?”
“當然,三個農婦互相協作,一個星期也隻能獲得一英尺。”
就是因為蕾絲需要大量的人工,所以價格才這麼貴。
也是因為它特有的朦朧美和高昂的價格,才成為王族和貴族們的身份的象征。
布希不是那種何不食肉糜的舊式王族,他在這方麵接受的教育之完備,絕對是他可憐的堂兄根本不敢想象的。
“那你想過,機器轟鳴,日夜不停地工作,源源不斷地吐出蕾絲嗎?”
布希脫口而出:“怎麼可能?!”
朱厚燁道:“你以為,我是隨便說說的。”
“不,父親,我並冇有質疑您的意思。我隻是不明白,既然有這樣輕易地獲得蕾絲的辦法,那您完全可以利用這種機器從蕾絲紡織上獲得大量的利潤。可是荷蘭並冇有這樣的機器。”
“因為這種機器對工人的要求很高。”朱厚燁道,“隻有全國人民普遍接受過基礎教育,纔有資格談工業,纔有機會真正做到國無工不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