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牛的盜墓日記 第87章 把頭的推論
待煙消雲散後,眾人眯著眼朝那青銅門看去——隻見門的右下角,被炸藥炸出一個黑黢黢的窟窿,估摸著有半人高。
把頭拍了拍二踢腳肩膀:“老二,有你的!走,去看看!”
一行人小跑著來到青銅門前,隻見青銅門右下角被炸開一個半人高的窟窿,爆破痕跡呈放射狀向外翻卷,焦黑的邊緣參差不齊,空氣中散發著一股銅鏽味和硝煙味。
老煙槍從包裡取出蠟燭,伸進洞口晃了晃,蠟燭馬上搖晃起來。
老煙槍大喜:“空氣流通,可以進!”說著就率先往裡鑽,一行人緊隨其後。
來到青銅門裡麵,這是一個近四米寬的通道,兩側的牆上嵌著一排壁燈,左側的牆壁上畫著彩繪。
老煙槍用蠟燭點燃燈芯,幽綠的火苗“嗖”地竄了起來,把頭背著手,盯著牆上的彩繪正看得出神。
猴子湊過去問:“把頭,這畫的是什麼?”
把頭擺了擺手,示意猴子不要說話,猴子見狀也不問了,跑到一邊去研究壁燈。
我站在把頭身後打量起牆上的彩繪,第一幅畫描述的是一個海上的場景,數百艘帆船正在發生激戰,炮火連天,硝煙四起。
我注意到畫中有一個人比其他人要大上一號,很顯眼,一眼就能看到他。
我又去看第二幅畫,第二幅畫描述的應該是其中一方船隊勝利。
一個人正單膝跪地,另一個人正伸手攙扶,身邊還畫了幾個古代人,他們都是長衣布鞋,頭戴氈帽,我留意到這個下跪的人仍然要比其他人要大一號。
我又看第三幅畫,第三幅畫描述的是一行人挑著木箱,手裡捧著叫不出名字的金銀珠寶。
為首的人正向著不遠處的一個古代人進行跪拜,這古代人穿著龍袍,一看就是皇帝級彆的人物。
我又看第四幅畫,第四幅畫那個大一號的古代人又出現了,這次他的身後跟著十幾個小人,都對他俯首稱臣。
大一號的古代人正指著遠處,一副指點江山的模樣。
第五幅畫描述的是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男耕女織、植樹造林。
有古代人趕著馬車在農田勞作,有上百個古代人正在建造橋梁,臉上都是笑容。
我又去看第六幅壁畫,第六幅畫畫風突變!這是一群古代人在圍著一個戴奇怪麵具的男人跳舞,旁邊還畫著幾隻長著人手的怪魚。
我心裡納悶,這特麼不就是青銅門外麵那幅畫嗎?
我視線繼續向右邊移動,驚訝地發現,這幅畫竟然還有後半截——那個大一號的古代人又出現了,這幅畫的背景看起來像是在一個巨大的山洞,山洞周圍站滿了人,都穿著長袍,臉上畫著奇怪的花紋,大一號的古代人正在對身旁的幾個人說著什麼。
我又去看第七幅畫,看到第七幅畫的內容,我的手電筒抖了一下。
隻見第七幅畫的內容竟然是十幾個古代人,不知道從哪裡抬出來一個巨大的籠子,而那籠子裡麵的東西讓我背後冒出冷汗——那籠子裡關的竟然是“蛟人”!
我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馬上將手電光朝右邊移動,我直接“啊”的一聲叫了出來。
把頭看得正認真,被我這麼一叫抖了一下。把頭扭過頭看我:“天牛,你搞什麼名堂?”
其他人也被嚇了一跳,問我咋回事。我哆嗦著指了指第七幅畫右邊的內容,竟然是將那個麵具人推進籠子,轉眼就被那“蛟人”撕成了碎片!
猴子指著那畫上的怪物:“這……這他孃的不是那蛟人嗎?”
老煙槍罵罵咧咧:“這蛟人還真是這些畜牲養的!”
馬老六也愣住了:“我還以為那個戴麵具的就是墓主人,敢情是給蛟人當口糧的?”
把頭盯著壁畫,突然開口:“我大概知道墓主人是誰了,如果是他,那些牆壁上怪符號也就能解釋得通了!”
眾人異口同聲:“是誰?”
把頭半眯著眼,緩緩吐出三個字:“施進卿!”
老煙槍一臉驚訝:“施進卿!”
下一秒又一臉茫然:“不認識……”
二踢腳照著他後背就是一巴掌:“你他孃的不認識還整這麼激動,老子還以為你知道是誰呢!”
……
馬老六若有所思:“把頭,您說的是明朝那個施進卿?舊港宣慰使?”
把頭點頭,又搖頭:“很大概率是他,但是我也沒有百分百的把握……”
馬老六皺著眉:“您是從哪裡得出這個結論的?”
把頭沒直接回答,而是指著第一幅壁畫問:“這幅畫你們看出來了什麼?”
猴子撓著頭:“這些開船的在聚會?”
二踢腳照著他後腦勺就是一巴掌:“聚你大爺,聚會請人家吃炮彈啊?”
二踢腳指著畫中的一艘帆船:“這艘船破了這麼大個洞,明顯是被火炮打的,還有這艘船,船帆都特麼燒得剩個木杆了,這根本不是聚會,這他孃的是在打仗!”
把頭搖了搖頭,背著手道:“陳祖義,廣東潮州人,是世界最大的海盜集團頭目之一。成員最鼎盛時期超過萬人,戰船近百艘。南洋一些國家甚至向其納貢。明太祖曾懸賞50萬兩白銀捉拿他,永樂年間,賞金更是高達750萬兩,當時明朝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也才1100萬兩。這使陳祖義成為有史以來懸賞金最高的通緝犯。後來,他逃到了三佛齊的渤林邦國,在國王麻那者巫裡手下當上了大將。國王死後,他召集了一批海盜,自立為王,陳祖義成為了渤林邦國的國王。他也到明朝永樂皇帝那裡進貢,但卻是空船出發,一路搶,搶到什麼送什麼,回國的時候也不落空。最讓永樂皇帝受不了的是,他不但搶西洋諸小國的船,連明朝的使船也搶。而且,實行的是三光政策,搶光殺光燒光!”
把頭一口氣說了很多關於這個陳祖義的事,我聽得迷糊:“把頭你說的這個陳祖義跟這幅畫有什麼關係?”
把頭轉過身看著我:“大有關係!因為這幅畫描述的就是鄭和和陳祖義的海上大戰!”
把頭指著畫中右邊的船隊:“這就是鄭和寶船!”眾人大吃一驚。
馬老六眯著眼:“永樂五年,三保太監鄭和從非洲好望角回航,途經舊港,遭遇海盜陳祖義襲擊,施進卿請鄭和協助,鄭和陳兵大破陳祖義,押回京師受戮。也就是同一年施進卿派女婿往京朝貢,明成祖朱棣封其為舊港宣慰使!”
把頭點點頭:“沒錯,陳祖義看上了鄭和的寶船,他詐降鄭和,卻沒想到施進卿早就把他的陰謀告訴了鄭和,最後協助鄭和發動突然襲擊,殺死海賊五千多人,並活捉了陳祖義。”
把頭指著第一幅壁畫:“這幅畫就是當年雙方的海上之戰,為什麼我會覺得墓主人是施進卿?”
把頭又指向第二幅畫:“施進卿因及時揭露陳祖義的陰謀,才能將海賊一舉殲滅,立了大功。所以他嚮明朝投誠,這幅畫中跪著的人就是他,而這個扶他的人就是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