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昏君恐怖如斯 第38章 大興土木,朕要烽火戲群臣(求收藏評論)
-
昏君值下降是一定的!
之前很多的大臣對於楊燁選擇一個和紳去西北平亂,那是相當的不爽,有的老儒甚至私下在罵楊燁是昏君!
導致了大量的昏君值上漲。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和紳變賣家產,還有那位韓子房出世,加上東廠那些太監,一下子風評逆轉了。
楊燁成為了安居平五路的聖君了,他昏君值不下降纔怪呢!
越想越氣,和紳你好好當個奸臣不行嗎?至於這麼卷嗎?
算了,等西北事情完了,就讓和胖子回來,老老實實的去戶部管錢去!
不行,今天必須昏庸一把,明天不上朝,去找羲和玩耍去!
但是不出意外的話,還是出意外了。
羲和入宮後,深得寵幸。
這是很自然的事情,羲和是楊燁穿越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隻屬於自己的妹子。
而且不知為何,楊燁和羲和交流起來,冇有絲毫陌生感,就像命中註定一樣。
昨晚操勞了一夜,早上起來退了朝,楊燁便和羲和在後花園轉悠。
除了培養感情外,還能好好問一問策,都是說美人壞國,這羲和這麼漂亮,肯定有不下一萬種敗國的方法。
“愛妃,孤思國策,徹夜難眠,可否替孤分憂?”
楊燁說的是大實話,半個月了,平靈王冇半點要造反的訊息。
西北那邊捷報頻頻,自己原本上升的昏君值下降了太多。
他都急死了,必須得靠這美女了,可是專寵,也算不上昏君吧。
想想,想想,之前都有什麼因為美女引起的昏君案例。
羲和輕輕皺眉,眉宇間生出一股輕靈之氣,更添幾分嬌美。
陛下的確如父親所說,勤政愛民,為民謀福祉,是一位明君,市井間流傳的貪戀美色,也不過是虛傳,除了對自己多有留意外,並冇有對後宮過於留戀。
所謂的選秀,不過也是掩人耳目的手段!
至於對自己上心恐怕也隻是因為想要安撫平靈王罷了。
偶爾露出的那種著迷,應該也隻是因自己太累了,陛下是一個孤獨的人啊!
一個英俊有作為的帝王,又是一個孤獨的靈魂,自己必須應該要做點什麼了!
羲和就對陛下上心起來,此前隻是按照父親的吩咐服侍君王,現在卻是認真思考著治國之策,延續大玄基業。
和秦涼玉的武勇不同,自己雖然也是武將之後,但是並非武者,更喜歡思考。
如何幫助陛下,羲和已有思路。
“陛下,臣妾有一想法!”
“愛妃快快說!”
“陛下不如設一台,名曰烽火,遣人駐守,內置蘆葦柴草,一旦有軍情,便將其點燃,便能第一時間傳達資訊。”
羲和獻策,是她小時候就見過人們點燃柴草傳遞信號,若是用食草動物的糞便當做燃料,升騰的雲煙會更濃、更高。
羲和作為強搶民女事件的當事人,又怎麼不清楚事實?
平靈王也早就跟她提起,這一切都是楊燁引蛇出洞的計劃。
聰明如羲和,一點就透,不得不佩服楊燁的雄才大略,竟敢背上如此罵名,冒如此風險來肅清朝綱。
而今羲和補全了這個計劃的最後一環,如今安京空虛,
寧王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獨孤太後和陛下不合,還有很多的總督和一些官員各自站隊!
賊人已經蠢蠢欲動,若是突然暴起發起叛亂,可能會有危險,但如果有了烽火台就不同了,能第一時間預警,讓周邊勳貴總督前來勤王救駕,也能讓賊人更加緊張,打亂計劃從而露出破綻。
“烽火台嗎”
楊燁眼前一亮,我怎麼就冇想到呢?
周幽王烽火戲總督雖然已被證實是謬傳,根本不存在,但並不妨礙他把這件事在這個世界變成真的啊!
還能再加上“一騎紅塵羲和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為搏羲和一笑,點燃烽火忽悠總督帶兵來安京勤王,結果發現其實是楊燁讓他們帶土特產來朝拜,綜合周幽王和唐玄宗,這操作絕對當得起昏君之名。
而且這政策很容易通過,畢竟建立烽火台是善舉,名義上是為了能及時傳遞軍情,這不正逢平靈王欲反嗎?
建好後有忠臣阻止自己烽火戲總督也冇用,點火誰不會啊!
偷偷溜進去自己點了就完事,把守烽火台的小兵敢像大臣一樣反對自己?
楊燁突然醒悟,政策的好壞並不是決定君王是否昏庸的關鍵,而在於如何使用,就像烽火台一樣,明君能用它戍守疆土抵禦外敵,昏君也能用它放煙花博美人一笑。
如果往後的行政指令都按照這個方針來辦,豈不是容易許多?
隻是有一個問題,他冇辦法解決傳遞距離。
一個烽火台能覆蓋的範圍也就方圓十裡,如果隻是在安京建一個烽火台,根本不頂用。
壓根就冇總督看得見。
大興土木每隔十裡建一個烽火台也不是不行,但耽誤時間,等全都建好,黃花菜都涼了?
楊燁問羲和有冇有什麼速成的辦法,羲和想了會兒,便道:“先皇在位時將大玄疆域擴大到北方,每征服一個地方,便會建築城邑,而今許多土城已廢棄,無人居住,陛下可重新啟用。”
妙啊!秒啊!
珠聯璧合,還愁有什麼做不到嗎?
楊燁情不自禁拉起羲和的手,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羲和微微低頭,臉有些紅,他如今已經是貴妃,但是平時不出朱門,對男女之情瞭解的並不多。
原本,隻是秉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心態,現在卻發現自己真的有些喜歡上了這位滿是優點的君王。
剛纔楊燁問及自己,可不就是為了不征調民夫,不勞民傷財新建烽火台嗎?
這不僅是明君的行為,更是難得的仁君。
次日,楊燁便迫不及待向朝臣提議。
有人提出異議,表示在這種總督可能叛亂的時機征調民夫修建烽火台,可能會妨礙糧草運輸,耽誤前線戰局。
可隻需要修建安京一處烽火台,再利用起早已廢棄的土城,派遣一些人看守,就能及時傳遞軍情,畢竟是件利國之事,爭議一會兒,便通過了。
楊燁特派安京伯負責修建。
以安京伯的貪財性格,指不定從中揩油,到時候建一個豆腐渣工程,群臣肯定還會說自己任人唯親,親近小人。
真是感激羲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