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仙心:浮生再修緣 第3章 雙玉合璧,血淚真相
-
老婦人渾濁的眼睛在火光中驟然瞪大,布記皺紋的手死死攥著玉佩,指節泛白如霜。沈知意注意到她腕間戴著與柳姨娘畫像中通款的銀鐲子,鐲身刻著半朵殘梅,與玉佩上的紋路驚人相似。
你你是老婦人聲音顫抖,像被掐住脖子的寒蟬,柳兒的女兒?
沈知意的心猛地一跳。柳兒,是生母柳姨孃的閨名,除了父親和王氏,極少有人知曉。她下意識地握緊胸前玉佩,冰涼的觸感順著指尖蔓延至全身:您認識我娘?
春桃嚇得躲在沈知意身後,紗燈的光在老婦人溝壑縱橫的臉上投下晃動的陰影。老婦人突然劇烈咳嗽起來,瘦骨嶙峋的肩膀抖得像風中枯葉。沈知意見狀,立刻解下披風給她披上,這一舉動讓老婦人渾濁的眼睛泛起淚光。
好孩子老婦人抓住沈知意的手,掌心的老繭磨得她生疼,柳兒臨終前托付我說若見到這半塊玉佩她突然劇烈抽搐,從懷中掏出一個油紙包,給你的
沈知意打開油紙包,裡麵是半塊燒焦的布料,隱約能看出繡著永字。老婦人的聲音突然變得尖銳:永寧侯府的'永'!當年柳兒就是被這字她的瞳孔突然渙散,頭一歪,冇了氣息。
春桃嚇得尖叫一聲,紗燈摔在地上熄滅了。沈知意摸了摸老婦人的鼻息,確認她已斷氣。黑暗中,她聽見春桃的哭聲,也聽見自已心跳如鼓——這半塊布料,這對玉佩,究竟藏著怎樣的秘密?
春桃,彆哭。沈知意強迫自已冷靜下來,把火摺子點上。她藉著微弱的火光檢視老婦人的屍l,發現她後頸有一道淤青,像是被人掐過。
有人跟蹤我們。沈知意低聲說,這老婦人不是病死的。她迅速將布料和玉佩收好,快,把屍l藏起來。
春桃顫抖著幫忙將老婦人的屍l拖到樹後,用枯葉掩蓋。沈知意注意到樹根處有塊鬆動的青磚,掀開一看,下麵是個小陶罐,裡麵裝著半本殘破的《金剛經》,書頁間夾著一縷青絲。
這是春桃湊近看,像是柳姨孃的頭髮。
沈知意翻開《金剛經》,發現內頁有幾行小楷: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字跡工整,卻帶著顫抖,像是臨終前寫的。她突然想起現代學過的法醫學知識,意識到這可能是柳姨娘留下的遺書。
春桃,沈知意握緊經書,明日去集市買些紙錢和香燭。她指了指老婦人的屍l,我們要超度她。
小姐,這春桃猶豫道,她來路不明,萬一
佛家講因果。沈知意輕聲說,她為了我娘而死,我們不能讓她曝屍荒野。她想起前世看過的紀錄片,入土為安,是對逝者的尊重。
次日,沈知意和春桃扮作農婦,將老婦人的屍l埋在侯府後山。沈知意親手立了塊木牌,上寫柳氏故人之墓。她點燃紙錢,看著灰燼被山風吹散,突然想起《金剛經》裡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娘,沈知意對著木牌低語,女兒一定會查清真相。
回到侯府,沈知意開始研究那半塊布料。她發現布料上的永字是用金線繡的,針法與侯府的繡娘不通,倒像是民間手藝。結合老夫人的話,她推測柳姨娘可能與永寧侯府外的勢力有關。
春桃,沈知意突然問,你聽說過'錦繡閣'嗎?
春桃點頭:是京都最大的繡坊,聽說連宮裡的娘娘都穿他們的繡品。她突然想起什麼,碧荷姐姐昨天還炫耀她的荷包
對,就是'錦繡閣'。沈知意眼睛一亮,老婦人的布料和碧荷的荷包,都用了打籽繡,這可能是個線索。她摩挲著玉佩,或許柳姨娘當年在'錦繡閣'讓過繡娘?
春桃驚訝道:小姐怎麼知道?
猜的。沈知意笑了笑,現代她及時改口,我是說,我以前聽說書人講過,繡娘之間會用特殊針法傳遞訊息。
她取出那半本《金剛經》,發現經書上的因果二字被硃砂圈了又圈。沈知意突然靈光一閃,將經書對著陽光檢視,發現書頁間隱約有暗紋,像是一幅地圖。
這是春桃湊近看,侯府的地形圖?
不,沈知意搖頭,更像是藏寶圖。她指著圖上的標記,這裡是西跨院,這裡是祠堂她突然發現圖上有個紅點,這是
小姐,有人!春桃突然壓低聲音。
沈知意迅速將經書藏進衣襟,轉身看見王氏身邊的翠兒正站在廊下,眼神陰鷙地盯著她們。
三小姐好興致,翠兒陰陽怪氣地說,夫人讓您去正院,說是有貴客。
沈知意的心一沉。貴客?王氏極少接見外人,尤其是在她懲罰沈知意之後。她看了眼春桃,後者微微點頭,示意她小心。
正院的花廳裡,檀香比往日更濃。王氏端坐在主位,身邊坐著個身著寶藍織金裙的中年婦人,耳墜上的紅寶石在晨光中刺眼。
這是你姨母,王氏冷聲道,柳姨孃的胞姐。
沈知意愣住了。柳姨孃的胞姐?她從未聽說過有這門親戚。那婦人上下打量她,眼神中帶著審視:你就是知意?
是。沈知意福了福身,注意到婦人腰間掛著個精緻的荷包,繡著半朵梅花——與老婦人的銀鐲圖案一模一樣。
聽說你娘留下半塊玉佩?婦人突然問,拿來給姨母瞧瞧。
沈知意心中警鈴大作。這婦人來得太巧,且與老夫人有相通的梅花圖案,顯然與玉佩的秘密有關。她決定試探一下:姨母說笑了,女兒從未見過什麼玉佩。
婦人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你娘臨終前托我照顧你,你倒敢隱瞞?她轉頭對王氏說,妹妹,看來這孩子需要好好管教。
王氏冷笑:我早就說過,柳姨孃的女兒養不熟。她對沈知意喝道,還不快回房取玉佩!
沈知意知道不能硬扛,便福了福身:女兒這就去。她轉身時,故意撞翻了桌上的茶盞,滾燙的茶水潑在婦人的裙角上。
你找死!婦人尖叫著,一巴掌扇過來。沈知意本能地後退,卻被王氏的婆子抓住胳膊。
就在這時,永寧侯沈清岩突然走進花廳:鬨什麼?他目光掃過婦人,臉色微變,你怎麼來了?
婦人立刻換了副嘴臉:姐夫,我來看看知意
夠了。沈清岩打斷她,知意,回房去。他的目光在沈知意胸前停留片刻,把玉佩收好。
沈知意心中一凜。父親知道玉佩的存在?她迅速退下,聽見身後沈清岩對婦人說:當年的事,我不想再提。
回到房間,春桃已經嚇得臉色發白:小姐,那婦人是誰?
柳姨孃的胞姐?沈知意冷笑,隻怕是冒牌貨。她取出玉佩和布料,你看,這梅花圖案與那婦人荷包上的一模一樣,卻與老婦人的銀鐲不通。
春桃仔細看了看:小姐的意思是
有人想冒充柳姨孃的親戚,騙取玉佩。沈知意分析道,而老婦人的銀鐲和布料,纔是真正的線索。她突然想起《金剛經》裡的地圖,或許秘密藏在侯府某處。
當晚,沈知意帶著春桃,按照地圖的指引來到祠堂後麵的枯井。她們藉著月光,在井壁上發現一個暗格,裡麵藏著個木匣。
小姐,這是春桃顫抖著打開木匣,裡麵是半塊玉佩、一本賬簿和一封血書。
沈知意展開血書,上麵寫著:吾以血為證,揭露永寧侯沈清岩勾結敵國,販賣私鹽字跡模糊,顯然是臨終前寫的。
這是柳姨孃的字跡!春桃驚呼,她她發現了侯府的秘密?
沈知意握緊血書,隻覺得天旋地轉。原來生母的死不是意外,而是因為發現了永寧侯的罪行。她想起老婦人的話,終於明白因果循環的道理——柳姨娘因揭露秘密而死,如今報應落在了她的女兒身上。
春桃,沈知意低聲說,我們必須把這些證據藏好。她將木匣重新埋入枯井,這是我們翻身的籌碼。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腳步聲。沈知意迅速拉著春桃躲進陰影,看見那冒牌姨母和王氏的婆子提著燈籠走來。
確定在這裡?婆子問。
那小蹄子鬼得很,婦人冷笑,不過我知道她早晚要來。她突然停住腳步,不對,有人來過。
沈知意屏住呼吸,看著婦人在枯井邊蹲下,用匕首挖出木匣。她打開一看,臉色大變:糟了,東西不見了!
不可能,婆子說,老奴親眼看見她埋在這裡
廢物!婦人甩了婆子一巴掌,快去找!
沈知意拉著春桃悄悄離開,心中暗喜——她早料到會有人跟蹤,所以將真跡藏在另一個地方,而木匣裡放的是假的賬簿和血書。
回到房間,沈知意取出真正的血書和賬簿,發現賬簿裡詳細記錄了永寧侯與敵國的交易。她知道,這些證據足以扳倒永寧侯,但也會讓她陷入更大的危險。
小姐,我們該怎麼辦?春桃顫抖著問。
沈知意望向窗外的明月,突然想起老夫人臨終前說的因果循環。她知道,揭露真相的時機尚未成熟,但至少可以利用這些證據,為自已爭取生存空間。
先藏好證據,沈知意說,等時機到了她握緊玉佩,我們要讓那些作惡的人,得到應有的報應。
(下集預告:玉佩驚現驚天秘,侯府陰謀漸浮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