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棒!又茍活了一天 第 29 章
自那日父親崔溫從宮中回來,將皇帝那番敲打之言轉述之後,崔府上空便始終籠罩著一層看不見的、壓抑的陰雲。曾經因“鯤鵬號”滿載而歸所帶來的喜慶與喧囂,都彷彿被這股無形的壓力,悄無聲息地吞噬了。
崔雲姝知道,暴風雨,就要來了
。
她隻是沒有想到,這場由天子親自掀起的風暴,會來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烈,又……如此地冠冕堂皇。
三日後,皇帝以“表彰開海之功,嘉獎獻瑞之臣”為名,於太極殿召開了一場極其隆重的大朝會
。
這一日,天光大好。
崔雲姝身著一襲繁複華美的郡主朝服,跪坐在女眷席的最前列。她身後,是京中所有一品至三品的誥命夫人,她們的目光,或羨慕,或嫉妒,或敬畏,都若有若無地聚焦在她這個年僅十四歲、卻已是滿身榮光的少女身上。
大殿之內,莊嚴肅穆。文武百官身著各自品階的朝服,分列兩側,神情肅然。太子唐景承、二皇子唐景明,以及安郡王府的小王爺唐璞,皆位列其中。
崔雲姝低垂著眼簾,看著麵前光可鑒人的金磚地麵,心中卻是一片冰冷的平靜。她知道,今日這場看似為了表彰她而設的朝會,絕不會是簡單的恩賞。這更像是一場鴻門宴,是那位高居龍椅之上的九五之尊,為她、為崔家,精心準備的一場盛大的“捧殺”。
果然,在經過了一係列繁瑣的禮儀之後,司禮太監那尖細而又洪亮的嗓音,響徹了整個太極殿。
“宣——安平郡主崔氏雲姝,上殿覲見!”
在滿朝文武的注視下,崔雲姝緩緩起身,整理了一下裙擺,邁著沉穩而又不失禮儀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上了那高高的禦階,走到了大殿的中央。
“臣女崔雲姝,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她行三跪九叩大禮,動作標準無瑕,聲音清脆如玉石相擊。
“平身,賜座。”龍椅之上,皇帝的聲音裡充滿了笑意,顯得格外溫和。
太監立刻搬來一張華美的繡墩。
“謝陛下天恩。”
崔雲姝落座後,皇帝便開始了他那場早已準備好的、充滿了溢美之詞的褒獎
。
“朕今日召集百官,便是要當著天下人的麵,好好地褒獎我大秦的這位奇女子!”皇帝的聲音洪亮而有力,充滿了帝王的威嚴與……不容置疑的“恩寵”
。
“安平郡主崔雲姝,以一介女流之身,不畏艱險,開拓海疆,為我大秦帶回了無儘的財富,此乃富國之功!”
“她獻上祥瑞,將那畝產數千斤的高產作物種子公之於眾,使我大秦萬千黎民,從此可免於饑饉之苦,此乃利民之功!”
“有此兩大功績,當為我大秦所有臣民之表率!”
皇帝的聲音在莊嚴的大殿內回蕩,每一個字,都像一頂頂華麗的高帽,被穩穩地扣在了崔雲姝的頭上。賞賜的聖旨,更是一道接著一道。
“……賞安平郡主黃金萬兩,南海明珠百顆,東海珊瑚樹十株……”
“……賜安平郡主京郊禦賜莊園一座,良田千畝……”
賞賜之豐厚,恩寵之隆重,讓在場的所有官員都為之側目,便是二皇子唐景明,也不得不壓下眼中的嫉妒與不甘,擠出一副與有榮焉的笑臉。
崔雲姝一次又一次地起身、跪拜、謝恩,臉上是恰到好處的受寵若驚與感激涕零。然而,她的心,卻隨著那一聲聲的“賞”,一點一點地沉了下去。
她知道,捧得越高,摔得越重。皇帝給的這些“甜頭”,不過是為了讓他接下來要亮出的那把刀,顯得不那麼冰冷刺骨罷了。
在一片歌功頌德、山呼萬歲的聲音漸漸平息之後,皇帝終於話鋒一轉,切入了今日真正的正題
。
“諸位愛卿,”他擡了擡手,示意眾人安靜,臉上依舊是那副和煦的笑容,“‘鯤鵬號’的成功,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它讓我們知道,在那片蔚藍的深海之外,還有著無儘的疆土與數不儘的寶藏。”
“如此偉大的事業,如此關乎國運興衰的宏圖,若隻由安平郡主一人,由崔氏一族承擔,未免太過辛苦,也太過……屈才了。”
來了!
崔雲姝的心臟猛地一縮,攥緊了藏在袖中的手。
“朕思慮良久,”皇帝的聲音,在這一刻,變得無比莊重而威嚴,“為更好地管理海貿,為更有效地開拓海疆,為讓我大秦的天威,能夠播撒到四海八荒的每一個角落,朕決定……效仿前朝,於京中設立‘大秦市舶司’!”
“由市舶司,統管我大秦所有出海貿易、船隊建造、航路勘探等一切相關事宜!”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響起一片低低的議論聲。設立市舶司,將海外貿易收歸國有,這無疑是一項加強中央集權、充盈國庫的英明之舉。從道理上講,無人能夠反駁。
父親崔溫的臉色,在這一刻,變得煞白。他知道,皇帝的刀,終於落下來了。
“陛下聖明!”以二皇子為首的一派官員,立刻出列附和,臉上是掩飾不住的幸災樂禍。
而太子唐景承,則微微蹙起了眉頭。他雖然也認同設立市舶司是利國之舉,但心中卻隱隱感到了一絲不安。
不等眾人反應過來,皇帝便丟擲了他的第二個、也是更致命的決定。
“朕以為,崔氏‘鯤鵬號’,乃當世第一寶船,理應為國之重器,為我大秦海軍之表率。”他看著崔雲姝,目光溫和,說出的話卻不容置疑,“因此,朕決定,將‘鯤鵬號’及崔氏正在建造的所有船隻,儘數納入市舶司麾下,作為我大秦‘皇家船隊’之骨乾!”
他頓了頓,補充道:“當然,朕也不會讓崔家吃虧。船隊所有權雖歸國有,但崔家仍可享其三成紅利,以彰其獻船之功。崔愛卿,安平郡主,你們……意下如何啊?”
他問的是“意下如何”,可那語氣,那眼神,分明就是在說“朕意已決,爾等安敢不從?”
這是陽謀。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用“國家大義”這頂最重的帽子,逼著你將自己最核心的資產,“心甘情願”地交出來
。
崔溫的身體晃了晃,幾乎要站立不穩。他張了張嘴,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他能說什麼?說不願意?那便是與國爭利,是心懷不軌!
最終,還是崔雲姝,站了出來。她再次跪倒在地,聲音裡聽不出任何情緒:“臣女……遵旨。能為大秦,為陛下儘一份綿薄之力,是臣女與崔家的榮幸。”
“好!好一個深明大義的安平郡主!”皇帝滿意地大笑起來。
緊接著,他便開始宣佈市舶司的人事任命。
“朕任命,禮部尚書錢謙,為市舶司提舉,總領其事!”
錢謙,一個年近古稀、思想保守、出了名的隻求無過不求有功的老臣,最重要的是,他是皇帝最忠心的一條老狗
。讓他來總領市舶司,無異於給這艘即將遠航的巨輪,上了一把最沉重的鐵鎖。
然而,這還不是結束。
在任命了提舉之後,皇帝的目光,又落在了崔元玨和唐璞的身上,臉上露出了狐貍般的、和藹的笑容。
“市舶司初創,百廢待興,錢愛卿年事已高,還需有得力的年輕人輔佐纔是。”他緩緩說道,“東宮伴讀崔元玨,才思敏捷,於漕運一案中表現卓著;安郡王府小王爺唐璞,智勇雙全,於整頓海防、清剿倭寇中,亦立下大功。”
“朕今日,便‘恩賞’你二人,同任市舶司副使,輔佐錢愛卿,共同為我大秦,開創這萬國來朝的盛世!”
此旨一出,唐璞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
而崔雲姝,則徹底墜入了冰窖。
她明白了。
她全都明白了!
皇帝此舉,是一箭三雕!
他不僅將她的船隊收歸國有,更是將她的兄長,將她最重要的盟友,全都打包塞進了這個由他親信掌控的、全新的權力機構之中!
這哪裡是恩賞?這分明是監視!是分權!是將他們所有人,都牢牢地綁在他的戰車之上,讓他們互相牽製,互相消耗,再也無法形成一股能讓他感到威脅的合力!
好一招“甜蜜的枷鎖”!
“臣(臣女)……領旨謝恩!”
崔雲姝深深地叩首,將自己的臉,埋在了冰冷堅硬的金磚地麵之上。她的心中,一片冰涼
。
她千辛萬苦、耗費了無數心血與財富打造的“諾亞方舟”,就在這一日,就在這滿朝文武的見證下,就在這一片歌功頌德的虛偽氛圍中,被套上了最沉重、最無法掙脫的皇家枷鎖
。
她的跑路計劃,在即將成功的黎明前,被釜底抽薪,徹底擊碎!
她非但沒能遠離這個權力的漩渦,反而被一股更強大的力量,硬生生地,拖拽到了漩渦的最中心!
當她緩緩擡起頭時,她的目光,跨越了整個大殿,與同樣麵色凝重的唐璞,在空中交彙
。
她從他的眼中,看到了與她如出一轍的震驚、不甘,與……深深的凝重
。
隻是,崔雲姝心中苦澀地想道,他們凝重的理由,怕是截然不同。
她為自己精心準備的“跑路計劃”一朝破產,為家族被拖入更深的泥潭而凝重
。
而他……
想必是在為他們那場尚未開始便已遭受重創的“謀反大業”,為他們那支剛剛成型便被皇帝用陽謀奪去的“核心力量”,而感到凝重吧
。
前路,在這一瞬間,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撲朔迷離,危機四伏。
一場針對崔家的、由天子親自佈下的棋局,已然,悄然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