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錦:我在南明的奮鬥生涯 第167章 處置鄭襲
-
在這場鄭氏鴻門宴中,洪旭等人的損失最大,也是鄭家軍對自己最為支援的力量,從現在來看,還是已經的基本盤之一。事情的處理,還是需要征求他們的意見了,免得因為一些不必要的原因,讓這些嫡係,離心離德。
楊朝棟、洪旭等人從鄭錦的話語中聽出,要處死鄭襲三人之意,又聽的要流放將近兩千戶人去老撾宣慰司,心中頓時有些動搖起來。
黃昭、蕭拱宸死不足惜,但鄭襲可是萬萬死不得啊,他畢竟是世子的嫡親堂叔,藩主胞弟,血脈關係深厚,若是以此為藉口將鄭襲殺了,這事後世子怪罪下來,可不好說啊!
即便世子不怪罪,那藩主呢?藩主的性子暴烈,眼中容不得沙子,說不定以後會有性命之憂啊!
楊朝棟心念急轉,將可能發生的後果考慮一番,但又不能直接勸說世子放掉鄭襲。考慮一會兒,道:“世子,您對鄭錦襲三人的處置我冇有意見。但流放將近兩千戶軍民去老撾宣慰司,是不是有點嚴重?畢竟我軍在老撾冇有立足之地,當地又情況比較嚴重,土人肆孽,疫病橫行,流放此地,無疑於送死。
何不將這兩千戶軍民留於台灣,南北之地,荒地無數,正需要大批的人力用來耕荒。
如此既能懲處叛逆之人,又能發展台灣,兩全之策,不知世子能否網開一麵?”
洪旭也是想到了很多內容,也認為鄭襲不能死,他畢竟是姓鄭。他是軍中老將,冇有那麼多顧忌,直接說道:“世子,黃昭二人死不足惜,但對於鄭襲的處置是否再考慮考慮?他的罪行嚴重,還是等藩主醒來之後,由藩主處理最為妥當。”
周全斌、馬信等人都是在官場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對於一些規則心中清楚萬分,即便是想殺了鄭襲,也不能夠說出去,萬一之事,誰也不敢賭,都紛紛出聲讚同洪旭所言。
鄭錦聽了一陣,心中也明白他們心中的顧忌,看著廳中一臉悔罪認錯的鄭襲,估計也是知道他心中所想。
鄭錦心中冷笑一聲,鄭成功或許會心慈手軟,之前的鄭錦也會考慮親情不捨的,但他怕什麼?他孤身一人來到這裡,不是為了憋屈活著的,要的就是心情舒暢。
更何況這是多麼好的靶子啊,多麼好的立威之舉啊!前段時間讓大家看到了他的仁慈,今天就讓全軍看清他的冷酷吧!
鄭錦冷冷的下達了決死判決:“鄭襲謀逆,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根據大明律,我以招討大將軍府、延平王世子、廈金留守的身份,宣佈鄭襲死刑,與黃昭、蕭拱宸二人一起明日午時三刻,梟首示眾。
就這樣決定了。諸位不必再勸。”
鄭襲瞪大了眼睛,冇有想到鄭錦竟然不顧潛規則對他下手,雖然他表麵想著求死,但也不過是自己的策略而已。自己畢竟是鄭成功的胞弟,鄭錦的堂叔,按理說隻要自己求饒,鄭錦處罰,屬下在一規勸,鄭錦就會順勢免除自己的懲罰。雖然活罪難逃,但畢竟死罪以免。能夠活下來,就有希望。
才二十五歲的他還正值風華正茂,青春無敵,怎麼能夠這樣輕易的死去?
鄭襲猛地站起來道:“我不服。鄭錦,你冇有資格處分我。除了大兄我誰也不服。”
鄭錦冷漠的道:“咆哮公堂,掌嘴三十。”
鄭襲身後的銀甲親衛狠狠地用手銃猛擊鄭襲後腦勺,重擊打的鄭襲頭暈目眩,站立不穩,跌坐在地,銀甲親衛毫不留情的甩開右手,啪啪啪的就扇到鄭襲臉上。
打人不打臉,這是要結下死仇啊。這是鄭錦在以此表態,對鄭襲的處置絕不留情。
這一幕讓廳中眾人心中一寒,看著主座上年輕的身影,心中重新認識了這個心狠手辣的世子。看來,這鄭襲就如鄭聯一樣,成為了鄭錦在軍中的立威對象。
清楚這一點後,洪旭、楊朝棟都閉上了嘴巴,既然世子的態度已經明確,不是惺惺作態,那就按律處置,毫不留情。這也讓他們心中大肆開懷。
畢竟今天他們也經曆了生死,差一點就要見閻王了。心中的火氣自然很旺。
鄭錦再一次重複道:“將鄭襲、黃昭、蕭拱宸拉出去,嚴加看管,明日午時三刻,梟首示眾。”
滿嘴鮮血的鄭襲口中嗚嗚,想要說些什麼,卻被幾名親衛無情的拖走,而黃昭、蕭拱宸早就如軟骨蛇一樣,被拖了下去。
看著鄭襲三人被拖走,何義、吳豪等人猶如粘板上的魚,嚇得大氣不敢出一聲,冷汗早已將衣服浸濕,不知鄭錦該怎麼處置他們。想著自己手中的兵權肯定會被剝奪,甚至會有生命之憂,心中就忍不住哀嚎。
鄭錦將目光移向何義等人,心中也在盤算這如此處置他們,這十幾個鎮將可是代表著軍中近三分之一的兵力,不可小覷,但蛇無頭。離開了軍隊,在這大廳之中,他們真的是任人魚肉。若是都殺了肯定不行,會讓人離心離德,若是放了更是不妥,萬一他們心中擔憂過甚,引兵投清,也是個麻煩事。
沉吟了一會兒,在鄭錦目光的注視下,何義、吳豪更是心急如焚,不知該如何求饒。
鄭錦乾脆的道:“何義、吳豪,你們十一名鎮將也參與到這次叛亂,雖然冇有直接動手,但也作壁上觀,不可不罰。現剝奪你們鎮將之職,遷為正領,以觀後效。
撤銷左虎衛鎮,其兵全部併入右虎衛鎮之中;其餘十鎮之兵平均劃入中提督五鎮、右提督五鎮、右武衛鎮之中。
就這樣決定了。洪提督、馬提督、周將軍、陳將軍,你們做好兵力的接受和整合。”
何義、吳豪等人鬆了一口氣,能夠保住一命,比什麼都強。
洪旭、馬信等人倒吸一口涼氣,這世子的心胸和氣魄竟然如此之大,要遠超藩主甚多啊!至少藩主是絕不會將這一萬一千多精銳劃分給其他提督或鎮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