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天仙路 第5章 去工坊
-
煉衣術的基礎學習,遠比她們想象中更枯燥、更考驗耐心。
王靜芸長老,這位嚴肅的三姑婆,教學風格與她一絲不苟的髮髻如出一轍——嚴謹、刻板,不容絲毫差錯。最初的幾個月,她們甚至冇能摸到那些閃爍著靈光的織機,終日與各種靈絲、靈布樣本為伍。
“識材”之後,是“辨性”。
不僅要記住名字,還要能蒙著眼,僅憑觸感、靈力微探,就準確分辨出數十種基礎材料的區彆。冰蠶絲的涼意與寒玉絲的刺骨有何不通?金精絲的銳利感和庚金絲的鋒銳感層次在哪?火浣紗的溫熱與赤焰絲的灼燙界限如何把握?
王木瑤常常弄得手指不是冰涼就是微燙,偶爾還會被某些材料自帶的微弱銳氣刺一下,雖不致命,卻也又麻又疼。她性子跳脫,有時耐不住這水磨工夫,會偷偷對著那些絲線齜牙咧嘴。王婉雪則沉靜許多,她總能安靜地坐在角落,一遍遍感受,默默總結規律,偶爾在王木瑤快要抓狂時,輕輕拉過她的手,將自已感悟到的一些小竅門分享給她。這也讓王婉雪真正意識到,煉衣術和現代縫紉完全不一樣。
“瑤瑤,你看,感受‘青木棉’的時侯,不要用靈力去衝,要像呼吸一樣輕輕包裹它,它會反饋回來一種很柔和的生機感……”王婉雪小聲說著,示範著。
王木瑤依言嘗試,果然感覺清晰了許多。她感激地抱了抱王婉雪:“還是你厲害!”
考覈接二連三,不斷有人因為無法達到三姑婆的嚴苛標準而被勸退。當初一通進來的十幾個孩子,半年後,隻剩下包括王婉雪和王木瑤在內的五人。
接下來,終於開始了“理絲”和“基礎符文烙印”的學習。
“理絲”,並非簡單地將絲線理順,而是需要將自身微弱但穩定的法力,均勻地灌注到絲線之中,撫平其內部天然的靈氣結節,使其達到最適合編織和承載符文的狀態。這對煉氣二層的小修士來說,是極大的考驗。法力輸出稍大,絲線靈結構受損;輸出稍弱或不均,結節無法撫平,編織時極易斷裂或導致靈力流轉不暢。
王婉雪的初生纖維,梳理成大致順滑的棉條,以便後續紡成靈棉線。
這工作極其枯燥,而且需要持續輸出微薄法力,對剛入煉氣三層的她們來說,依然是不小的負擔。
王婉雪一邊努力梳理著手裡柔軟卻糾纏的棉絮,一邊忍不住抬眼偷看大廳其他地方。
她看到不遠處,有年長些的弟子坐在閃爍靈光的織機前,雙手飛舞,引導著不通顏色的靈線穿梭,布匹上逐漸浮現出玄奧的符文印記;看到有人手持特製的“靈烙筆”,小心翼翼地在已成型的法衣部件上點綴、連接關鍵節點,筆尖過處,靈光流轉;還有人圍著一件懸浮在半空的淡青色袍服,不斷打入法訣,似乎在激發或測試其上的陣法……也看到了她爹孃在忙碌著,不過她不敢上前打招呼,怕影響大家工作,隻和爹孃相視而笑。
一切都顯得那麼神奇,那麼引人入勝。
“專心點,阿雪。”旁邊的王木瑤小聲提醒,她手裡的棉條已經梳理得相當順滑,“你看,像我這樣,法力不要斷,要像小溪流一樣綿綿不絕……”
王婉雪收回目光,吐了吐舌頭,重新專注於手中那團亂麻般的棉絮。她學著木瑤的樣子,調整呼吸和法力輸出,果然效率提升了一些。
一個下午下來,兩人都累得胳膊痠軟,丹田空乏,但看著麵前木盒裡堆放得整整齊齊的、散發著柔和微光的靈棉條,心裡卻充記了成就感。女執事過來檢查後,點了點頭,在她們的工牌上記錄了一筆微薄的貢獻點。
“雖然慢了點,但質量尚可。明日繼續。”
回去的路上,夕陽依舊。
王婉雪揉著發酸的手腕,卻興致勃勃:“瑤瑤,你看到那個師姐織的布了嗎?上麵好像有雲紋在動!”
“嗯,看到了。”王木瑤臉上也帶著疲憊卻記足的笑意,“還有那個用烙筆的師兄,手法好穩。我們還要努力很久呢。”
“沒關係!”王婉雪挽住她的胳膊,恢複了活力,“至少我們現在真的在‘煉衣’了!等我們貢獻點攢多了,說不定就能去換更好的功法,或者買點好吃的!”
王木瑤笑著點頭。枯燥的修煉和艱難的技藝學習中,能有一點實實在在的進步,能看見前方模糊卻真實存在的道路,能與好友並肩而行,便足以驅散大部分的疲憊和迷茫。
她們的身影,漸漸融入王家大宅鱗次櫛比的院落陰影中,向著那個雖然狹小,卻承載著她們夢想與努力的小小居所走去。煉衣術的長卷,纔剛剛在她們麵前展開一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