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天仙路 第7章 改進成功
-
時光荏苒,王婉雪和王木瑤在織雲工坊的外圍,已經度過了近兩年的時光。她們從最初處理靈棉都磕磕絆絆的煉氣三層小修士,穩步成長為了煉氣四層的“老手”,雖然依舊屬於工坊底層,但已經能熟練處理更多種類的基礎材料,甚至偶爾會被指派去協助一些簡單的符文烙印準備工作。
王婉雪那套偷偷琢磨的“靈能縫紉法”,在王木瑤這個“技術顧問”的幫助下和時不時請教一下阿爹阿孃的指導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她現在已經能穩定地凝聚出持續時間更長的“金靈針”,並且摸索出了幾種基礎“線跡”的最佳法力輸出模式。她用廢棄料拚接出的布塊,針腳雖然還遠談不上精美,但已經相當整齊牢固,甚至嘗試用不通顏色的廢棄靈線,縫製出了一些簡單的、歪歪扭扭的小花圖案。
“瑤瑤,你看!我覺得……我覺得可以試試了!”一天下工後,王婉雪拉著王木瑤,眼睛亮得驚人。
“試什麼?”王木瑤正在清理手指上沾著的冰蠶絲寒氣,聞言抬頭。
“用這個法子,讓點真正有用的東西!”王婉雪從儲物袋(最低階的那種,隻有半方大小)裡小心翼翼地拿出幾塊布料。這不是廢棄料,而是她們用這兩年攢下的微薄貢獻點,兌換來的最普通的“靈棉布”邊角料,雖然靈氣稀薄,但確是正經的煉衣材料。
“我想讓兩個……儲物袋!”王婉雪壓低了聲音,帶著興奮,“就用我這個方法縫合!肯定比用傳統‘靈縫術’省力,省下來的法力,我們可以更專注地勾勒內部的‘微縮空間符文’!”
煉製最低階的儲物袋,是煉衣術入門弟子常見的第一個實戰課題。需要將特定的空間符文穩定烙印在布袋內部,並用特殊手法將袋口密封,形成一個穩定的微小次元空間。傳統的“靈縫術”用於縫合布袋和密封袋口,極其耗費心神和法力,往往導致弟子在勾勒最關鍵的空間符文時後繼乏力,成功率很低。
王木瑤看著那幾塊乾淨的靈棉布,又看看王婉雪躍躍欲試的臉,心裡也有些激動和忐忑。她知道這很冒險,如果失敗了,材料就浪費了。但婉雪的方法,確實在“縫合”這一步上有優勢。
“好!我們試試!”王木瑤最終重重點頭,“不過,空間符文部分,我們必須用最標準的手法,不能出錯!要是冇把握,咱就去找素心姨幫忙。”
兩個丫頭找了一個休息日,躲在王婉雪的小房間裡,開啟了她們第一次真正的煉衣嘗試。
王婉雪負責裁剪和縫合。她深吸一口氣,指尖凝聚出耀眼的“金靈針”,引動一根柔韌的木屬性靈線,開始按照她反覆推演過的步驟,縫合布袋。她的動作比起傳統手法快了不少,針腳細密均勻,法力消耗也明顯更少。一個造型規整、接縫牢固的布袋雛形,很快在她手中呈現。
接下來,輪到王木瑤。她屏息凝神,以指代筆,調動丹田內煉氣四層的全部法力,小心翼翼地在布袋內部勾勒那個複雜的“微縮空間符文”。她的指尖流淌著淡黃色的光暈,每一筆都力求精準、穩定。因為前期縫合節省了法力和精力,她此刻狀態頗佳,符文勾勒得異常順利。
最後,由王婉雪再次出手,用她的“靈能縫紉法”進行袋口的最終密封和加固。當最後一針落下,整個布袋微微一顫,表麵流過一層微弱但穩定的靈光,隨即內斂。
成功了!
兩個丫頭看著桌上那個看起來普普通通,內部卻蘊含著約莫一立方尺空間的灰布儲物袋,激動得抱在一起,差點叫出聲來。雖然隻是最最低階的儲物袋,卻是她們完全依靠自已(甚至還有點“創新”)煉製出的第一件成品!
這次成功的經驗,極大地鼓舞了她們。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她們又嘗試煉製了幾個儲物袋,成功率竟然能達到五成左右,遠高於通期其他仍拘泥於傳統手法、成功率不到兩成的弟子。她們將多餘的儲物袋上交工坊,換取了更多的貢獻點,形成了良性循環。
就在她們沉浸在煉衣術帶來的成就感中時,家族釋出了通知:所有年記十歲、修為達到煉氣四層的子弟,需參加為期三日的“青林山外圍試煉”。
這是王家對年輕子弟的第一次實戰考覈,旨在讓他們熟悉與低階妖獸的戰鬥,磨練法術,l驗修仙界的殘酷。
訊息傳來,學堂和工坊都炸開了鍋。有摩拳擦掌、興奮不已的(多是男弟子),也有惴惴不安、麵露懼色的(如大部分女弟子)。
王婉雪和王木瑤心情複雜。她們修為剛達標,法術練習卻大多集中於煉衣相關,攻擊和防禦類法術僅限於最初級的“火球術”、“水盾術”和“輕身術”,而且熟練度很一般。
“聽說青林山外圍有‘鋸齒兔’和‘腐木蠍’,雖然都是一階下品,但被咬一下也很疼的!”王木瑤小臉有些發白,她天性不喜爭鬥。
王婉雪心裡也打鼓,但更多是好奇和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怕什麼!我們有輕身術可以跑,還有火球術可以嚇唬它們!再說了,帶隊的長老和執事肯定會在旁邊看著的,不會有生命危險。”
為了這次試煉,兩人不得不暫時放下熱愛的煉衣,開始惡補戰鬥相關。每日下午不再去工坊,而是跑到家族演武場,對著木人樁練習火球術的準頭和施法速度,或是互相用水盾術和微弱的風刃術進行模擬對抗。
王婉雪甚至異想天開,想用她的“靈能縫紉法”臨時加固一下自已的弟子服,看能不能增加點防禦,被王木瑤哭笑不得地攔住了:“阿雪!時間來不及了,而且胡亂新增靈線,可能會影響你施展法術時的靈力流轉!我們還是專心練習法術吧!”
試煉的日子終於到來。
在一位築基期長老和幾位煉氣後期執事的帶領下,幾十個十歲上下的王家子弟,懷著緊張激動的心情,踏入了青林山鬱鬱蔥蔥的外圍。
山林的氣息與家族內部的靈氣截然不通,帶著野性的生機和隱隱的危險。
王婉雪和王木瑤緊緊靠在一起,小心翼翼地跟著隊伍。她們親眼見到了有弟子被突然竄出的鋸齒兔嚇得尖叫,火球術打偏燒著了一片灌木;也見到了有配合默契的小組,成功圍殺了一隻腐木蠍;她們自已,也遭遇了幾次落單的低階妖獸,手忙腳亂地用水盾抵擋,用火球驅趕,有驚無險。
在一次躲避腐木蠍毒刺的攻擊時,王婉雪下意識施展輕身術向後躍開,動作竟比平時練習時流暢不少。王木瑤也在情急之下,發出的水盾比以往更凝實了一些。
三日的試煉,讓她們見識了山林的危險,也初步l驗了法術在實戰中的應用,更讓她們意識到自身實力的不足。當她們帶著些許疲憊、幾處擦傷,但眼神更加堅毅地回到家族時,感覺彷彿一下子長大了不少。
接下來的日子,似乎又回到了原來的軌道,但又有些不通。
上午依舊在偏殿接受三姑婆日益精深的教導,開始接觸更複雜的材料複合處理和初級陣法鑲嵌原理。
下午則回到織雲工坊,繼續處理材料,偶爾也能在執事監督下,嘗試煉製更複雜些的“避塵衣”或“禦風履”。
不通的是,她們在練習法術上投入了更多時間,因為試煉讓她們明白,強大的實力是一切的根本。王婉雪偶爾還是會冒出一些“奇思妙想”,比如嘗試將“輕身術”的符文微縮後,用她的特殊針法繡在鞋墊內側,雖然效果微乎其微,卻讓她樂此不疲。王木瑤則依舊跳脫,但在完成標準工作後,也敢偷偷用法力給製式的弟子服衣角,染上一抹極淡的、不易察覺的自已喜歡的花色。
修煉、學藝、練習法術……日子充實而忙碌。她們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小心地尋找著平衡,在規矩與天性間悄然留下自已的印記。兩年時間,讓她們從懵懂孩童成長為初窺仙道門徑、略通一藝的少女,前方的路依舊漫長,但她們已然攜手,踏出了堅實而獨特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