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國古代奇聞錄 > 第3章 鏡中秘影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3章 鏡中秘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青銅鏡帶來的身心雙重摺磨下,阿石又勉強支撐了兩日。這兩日,他幾乎未曾閤眼,隻要一閉上眼,那歎息聲和夢中女子的哭泣便如影隨形。他的樵夫活計幾乎完全停頓,柴簍空置在屋角,蒙上了一層薄灰。懷揣著最後一點希望換來的銅錢所買的米糧,也即將見底。

這一日,他強打精神,砍了一小捆柴,挑著去了石門鎮。他臉色蒼白,腳步虛浮,走在街上如同遊魂。賣柴時,差點將買家遞過來的銅錢掉落在地。那買柴的老漢看他狀態不對,好心問道:“小夥子,你這是害了啥病?臉色這麼難看,快去瞧瞧郎中吧!”

阿石苦笑著搖搖頭,謝過老漢的好意。他漫無目的地在街上走著,不知該去向何方。就在這時,他路過街角的“李記雜貨鋪”。鋪主李老栓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頭發花白,麵容慈祥,在鎮上開了幾十年雜貨鋪,走南闖北,見識頗廣。平日裡阿石來賣柴,時常會在他鋪子門口歇歇腳,喝碗水,聽李老栓講些各地的奇聞異事。

李老栓正坐在店門口的小馬紮上曬太陽,看見阿石這副失魂落魄的樣子,也是吃了一驚,招手叫他:“阿石,過來過來!你這是咋了?才幾天不見,怎麼弄成這副鬼樣子?”

阿石走到雜貨鋪門口,放下柴擔,嘴唇翕動了幾下,想說什麼,卻又不知從何說起,最終隻是重重地歎了口氣,蹲在了地上。

李老栓眯起眼睛,仔細打量了他一番,緩緩道:“小子,你印堂發暗,眼神渙散,不像是普通的生病。是不是……撞見什麼不乾淨的東西了?”

這句話如同驚雷,一下子擊中了阿石的心事。他猛地抬起頭,看向李老栓,眼中充滿了驚懼和一種找到傾訴物件的急切。在李老栓鼓勵的目光下,他再也忍不住,將這些日子以來的遭遇——如何在深山裡撿到青銅鏡,如何夜夜聽見歎息和低語,如何被噩夢糾纏,如何精神恍惚、生計艱難——原原本本,一五一十地全都說了出來。

李老栓聽著,臉色逐漸變得凝重。他捋著花白的胡須,沉默良久,才沉聲道:“阿石啊,依我看,你怕是撿著‘鎮物’了。”

“鎮物?”阿石不解。

“嗯。”李老栓點點頭,“就是一些懂行的術士,用來鎮壓妖邪鬼怪的法器。這種東西,通常都帶著極強的封禁之力,也會沾染上被鎮之物的怨氣。你撿到的這麵銅鏡,夜半發聲,托夢顯形,十有**就是這類東西。裡麵的‘那位’,怕是道行不淺,至少是個有些氣候的精怪。”

阿石聽得心驚肉跳,顫聲問:“李伯,那……那我現在該怎麼辦?總不能一直讓它這麼纏著我吧?”

李老栓沉吟道:“尋常的法子,怕是沒用。這種東西,要麼找更高明的法師重新加固封印,或者……乾脆化解其中的怨氣,將其超度。我們這石門鎮上,怕是沒人有這個本事。”他頓了頓,看著阿石絕望的眼神,話鋒一轉,“不過,鎮上東街那頭,有座‘清虛觀’,觀裡的玄清道長,是位真正有修為的高人,平日深居簡出,但偶爾也會為有緣人解惑。你不如去求求他,或許他能有辦法。”

清虛觀!玄清道長!阿石彷彿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線曙光。他連忙謝過李老栓,也顧不上賣柴了,挑起柴擔,急匆匆就往東街趕去。

清虛觀坐落在一片竹林掩映之中,青瓦白牆,顯得十分清幽寧靜。觀門虛掩著,阿石輕輕推開,走了進去。院子裡打掃得乾乾淨淨,一棵古柏虯枝盤結,樹下放著一個石質香爐,裡麵插著幾炷即將燃儘的線香,青煙嫋嫋。

一個年輕的道童正在灑掃庭院,見阿石進來,便上前詢問。阿石說明來意,求見玄清道長。道童讓他稍候,轉身進了內堂。不多時,道童出來,引著阿石穿過前堂,來到後院一間靜室。

靜室內陳設簡單,一桌一椅一榻,牆上掛著一幅水墨山水畫,意境空靈。一位身著青色道袍、須發皆白的老道士,正盤坐在蒲團上,閉目養神。他麵容清臒,皺紋如刀刻,但神態安詳,自有一股出塵之氣。想必這就是玄清道長了。

阿石不敢打擾,恭敬地站在一旁。片刻後,玄清道長緩緩睜開雙眼,他的眼神清澈而深邃,彷彿能看透人心。他目光落在阿石身上,微微頷首:“施主來了。你身上纏繞著一股非人之氣,鬱結不散,所為何事?”

阿石心中凜然,暗道高人果然不凡。他再次將青銅鏡之事詳細稟明,並從懷中取出那個用厚布緊緊包裹的鏡子,雙手奉上。

玄清道長接過包裹,並未立刻開啟,而是用手指輕輕拂過布麵,眉頭微蹙。他解開布包,將那麵青銅鏡托在掌心,仔細端詳起來。他的手指拂過鏡緣的纏枝蓮紋,又輕輕敲了敲鏡麵,發出沉悶的“叩叩”聲,最後,他的目光定格在那顆暗紅色的珠子上,久久不語。

靜室內的氣氛變得有些凝重。阿石屏住呼吸,緊張地看著道長。

良久,玄清道長才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清晰:“此鏡,名為‘鎖靈鏡’,乃是前朝一位法力高強的術士所煉製,專用於鎮壓不願屈服的精怪。鏡緣這些紋路,看似蓮花,實則是以符文變形而成的‘封靈咒’。而鏡背這顆‘血魄珠’,便是整個封印的核心樞紐,汲取被鎮者的靈韻,維持封印不滅。”

他抬頭看向阿石:“至於鏡中所困之物,觀其氣息純淨中帶著一絲妖異,哀而不怨,悲而不戾,當是一位修行有年、已近化形的狐仙。”

“狐仙?!”阿石雖然早有猜測,但得到證實,還是忍不住驚撥出聲。

“不錯。”道長頷首,“她夜夜歎息、托夢於你,並非有意害你,而是感應到你心性純良,又身具解救她的機緣,故以此方式苦苦哀求,望你助她脫困。”

阿石愣住了。他原以為鏡中是什麼凶惡的邪祟,卻沒想到是一位修行求道的狐仙,而且是因為感應到自己的“善心”才找上自己。一時間,他心中的恐懼消減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複雜的情緒,有同情,有驚訝,也有幾分被認可的觸動。

“那道長……我該如何救她?”阿石下意識地問道。

玄清道長看著他,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但語氣依舊嚴肅:“解救之法,確有。但需集齊三樣蘊含靈性之物,輔以咒語,於月圓之夜行解封之儀。這三樣東西是:其一,聚山中純淨晨露凝結而成的‘玉露’,需每日日出前於靈氣充裕之處采集,不可間斷,集滿一玉瓶(或潔淨陶罐)。其二,百年以上老桃樹樹心之木,‘桃心木’一寸見方即可。桃木雖克邪,但其樹心卻蘊含生機,可中和封印的死寂之氣。其三,未出閣的純潔少女之‘青絲’一縷,需其心甘情願贈與,象征人間至純之念。”

道長頓了頓,加重語氣道:“然而,施主需知,破封易,承因果難。你今日救她出來,他日她若行善,功德有你一份;她若為惡,孽債亦會牽連於你。再者,人妖殊途,你需謹守本心,不可生出妄念。你,可要想清楚了。”

阿石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之中。救,可能要承擔未知的風險;不救,且不說自己能否擺脫這無休止的困擾,一想到那夢中女子悲傷的哭泣和夜夜哀切的歎息,他就覺得於心不忍。爹孃“行善積德”的教誨言猶在耳,李老栓“鎮物”的說法也提醒著他,這狐仙也是被迫害禁錮的一方。

他的內心激烈地鬥爭著。恐懼告訴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找個沒人的地方把鏡子埋了算了。但善良的本性卻在呐喊,不能見死不救,何況那狐仙是因自己的善念才求助的。

最終,善良戰勝了恐懼。他想起夢中那個無助的背影,想起那聲聲泣血般的歎息,一股勇氣從心底湧起。他抬起頭,目光變得堅定,對玄清道長說:“道長,我決定了。我要救她。我相信她不是惡類,也願意承擔這份因果。請道長教我解封的咒語和儀軌細節。”

玄清道長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似乎要看進他的靈魂深處。良久,他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善。心存善念,天必佑之。既然如此,你附耳過來……”

道長將解封所需的清心咒語以及儀式擺放、時辰把握等細節,一一傳授給阿石。阿石凝神靜記,不敢有絲毫遺漏。

帶著玄清道長的囑托和沉甸甸的責任感,阿石離開了清虛觀。夕陽的餘暉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他摸了摸懷中那麵依舊冰涼的鎖靈鏡,心中不再全是恐懼,而是多了一份使命感和一絲期待。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的命運,已經和這鏡中的狐仙,緊密地聯係在了一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