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8章 善惡有報
無錫縣衙,莊嚴肅穆的大堂之上,隨著驚堂木一聲清脆而沉重的巨響,蘇家這起勾結匪類、謀財害命未遂案,終於塵埃落定。
案件的審理過程,遠比想象中更為順利。麵對蘇婉娘條理清晰、細節詳實的指證;張老爹、王保長以及眾多楊柳村村民眾口一詞、相互印證的確鑿證詞;從蘇家地窖起獲、琳琅滿目、價值不菲的贓物;以及周虎手下那名受傷匪徒為求減刑而做出的坦白……所有的證據鏈完整而清晰,形成了一道無可辯駁的鐵幕。
柳氏初時還試圖狡辯,將責任推給周虎,聲稱自己是受其脅迫,但在蘇婉娘複述出的、她與周虎在房中密謀時那番狠毒對話麵前,在她自己那句“一並處理了”的冷酷決定被當堂指出時,她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癱軟在地,對所犯罪行供認不諱。周虎則自知罪孽深重,難逃一死,倒也光棍,對自己覬覦蘇家財寶、勾結柳氏、意圖殺人越貨的罪行直言不諱,臉上依舊帶著蠻橫的凶戾之氣。
高坐明鏡之上的縣太爺,麵色沉凝,仔細聆聽了所有證詞,查閱了所有證物,又與身旁的刑名師爺低聲商議片刻。最終,他再次抓起驚堂木,重重一拍!
“啪!”
滿堂肅靜。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縣太爺那張不怒自威的臉上。
“經本縣審理查明:匪首周虎,嘯聚山林多年,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罪行累累,罄竹難書!更此次膽大包天,潛入民宅,勾結內應,意圖殺人奪產,手段兇殘,情節極其惡劣,實屬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依《宋刑統·賊盜律》,判——斬立決!秋後處決!首級懸於城門示眾三日,以儆效尤!”
宣判聲如同冰錐,刺入周虎的耳中,他臉色微微一白,但隨即冷哼一聲,昂起頭,眼中凶光不減,竟無多少懼色,彷彿早已料到如此結局。
縣太爺目光轉向瑟瑟發抖的柳氏,語氣更為沉痛與嚴厲:“犯婦柳氏!爾本為蘇家婦,身受夫家恩惠,理當恪守婦道,相夫持家,睦鄰友善。然爾貪欲熏心,品行不端,竟與悍匪勾結,謀害親姑(指小姑子蘇婉娘),意圖侵吞夫家祖產,其行卑劣,其心可誅!嚴重違背三從四德,敗壞綱常倫理,天地不容!依律,本應判絞刑!姑念爾部分惡行尚在預備階段,且未造成實際人命傷亡,酌情減等!重責八十杖!革去秀才妻室身份,判流放兩千裡,至邊疆苦役營服刑,遇赦不赦!”
“大人!大人開恩啊!”柳氏聽到“流放兩千裡”、“苦役營”、“遇赦不赦”等字眼,頓時如遭雷擊,癱倒在地,涕淚橫流,不住地磕頭求饒,額頭瞬間一片青紫。然而,法理如山,其罪難容,任她如何哭喊,也無法改變這既定的判決。
接著,縣太爺又對周虎手下的三名從犯進行了判決:各杖責一百,流放三千裡,充軍邊陲苦寒之地,此生難返故土。
判決一下,堂外圍觀的百姓無不拍手稱快,議論紛紛:
“判得好!真是大快人心!”
“天道昭彰,報應不爽啊!”
“那柳氏,真是自作自受!好好的日子不過,偏要作惡!”
“蘇秀才真是可憐,娶了這麼個禍害……”
蘇文軒站在堂下,聽著這最終的判決,心中五味雜陳,如同打翻了調料鋪,酸甜苦辣鹹一齊湧上心頭。雖恨柳氏之惡毒,險些害得他家破人亡,但畢竟夫妻一場,也曾有過舉案齊眉的時光,見她如今落得如此淒慘下場,披枷戴鎖,容顏憔悴,即將麵臨杖責與那遠比死刑更折磨人的漫長流放與苦役,心中亦不免生出幾分物傷其類的唏噓與難以言喻的傷感。他閉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氣,複又睜開,眼中已是一片清明與堅定。他知道,這一切皆是柳氏咎由自取,法理如山,其罪難容,他不能,也不該有任何憐憫。這苦果,隻能由她自己去品嘗了。
案件了結,人犯被收押,隻待刑部複核後執行。
回到暫時安靜的家中,看著被翻檢過後略顯淩亂的院落,以及那箱被官差送還、暫時堆放於堂屋的財寶,蘇文軒心中感慨萬千。這些黃白之物,本是先父積德所遺,是蘇家潛在的底蘊,卻險些成了招致禍患、撕裂親情的根源。他命蘇婉娘開啟箱子,看著那在日常光線下依舊難掩其華光的珍寶,沉默了許久。
蘇婉娘默默站在兄長身邊,她能感受到兄長內心的波瀾,輕聲道:“哥哥……”
蘇文軒回過神來,轉頭看向妹妹,目光溫柔而堅定,他指著那箱財寶,緩緩開口,聲音清晰而沉穩:“婉娘,這些財物,雖是先父所留,用意本是福澤後人。然而,你我也親眼所見,它們險些釀成滔天大禍,讓我蘇家基業毀於一旦,更讓你我兄妹險些陰陽永隔。可見,不義之財,或是不合時宜之財,終是災禍之源,而非家族之福。”
他頓了頓,繼續道:“我輩讀書人,寒窗十載,所為何來?無非是‘仁義’二字,是‘道義’二字。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如今,我蘇家雖非大富大貴,但有屋可居,有田可耕,溫飽無虞。這些財寶,於我們而言,並非必需,反而可能招來不必要的覬覦與麻煩。”
蘇婉娘靜靜地聽著,眼中流露出讚同與理解。
蘇文軒深吸一口氣,說出了他思考已久的決定:“因此,我意已決。將這些財寶,除留出少許,作為你日後出嫁的嫁妝,以及家中必要的應急之需外,其餘……儘數捐出!”
“捐出?”蘇婉娘雖然隱約猜到,但還是確認道。
“對,捐出!”蘇文軒語氣斬釘截鐵,“就捐給咱們楊柳村的學堂!用以修繕那早已破舊不堪的校舍,為孩子們提供一個明亮堅固的學習之所;增購經史子集、百家著作,充盈學堂書庫,讓更多學子有書可讀;更要設立一個‘蘇氏助學基金’,專門用於資助那些如同哥哥當年一般,家境貧寒、生活困頓,卻一心向學、品學兼優的子弟!免除他們的學費、書本筆墨費用,甚至提供一些生活上的補助,讓他們能夠無後顧之憂地潛心向學,追求功名與大道!”
他的聲音逐漸高昂,眼中閃爍著理想的光芒:“如此,方不負先人積德行善之初心!也能將這些惹禍之物,轉化為造福桑梓、培育人才的善舉,為我們蘇家積些真正的福報,告慰父母在天之靈!婉娘,你覺得如何?你可願意支援哥哥這個決定?”
蘇婉娘聽著兄長這番肺腑之言,看著他眼中那清澈而堅定的目光,心中充滿了敬佩與感動。她毫不猶豫地鄭重頷首,聲音清脆而堅定:“哥哥所言,正是妹妹心中所想!錢財本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用之有道,方能彰顯其價值,福澤綿長。若用於個人享樂,不過是鏡花水月,甚至可能招災引禍;但若用於助學興教,培育英才,則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莫大善舉!妹妹萬分支援!我們蘇家,就當如此!”
兄妹二人相視而笑,一種超越了財物、源於共同信念與善良本心的溫暖與力量,在彼此心間流淌。那箱曾經閃爍著冰冷誘惑光芒的財寶,此刻在他們眼中,彷彿已化為了未來學堂中朗朗的讀書聲,化為了無數寒門學子眼中希望的光芒。